劉樹恆,男,漢族,1970年2月10日出生,199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獲得三等功,劉樹恆同志從警以來,先後從事多個崗位,但是無論在那個崗位上,都能做到紮根基層,兢兢業業,廉潔奉公,勤政於民。擔任社區民警以來,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時時以共產黨員的先鋒範帶頭作用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社區民警工作職責,通過入戶、走訪、排查,維護轄區穩定,服務社區群眾。
"走千家,入萬戶,訪民情,解民憂"專項工作一開始,劉樹恆在新鄉市公安局牧野分局戶籍室民警的幫助下,從戶籍實有人口入手,首先掌握轄區的戶籍人口底數,並按照市局信息採集和出租房屋管理的要求,將轄區內各樓院號分別製作成冊,做到了"村(居)不漏院、院不漏樓、樓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他將天太社區1000多戶房屋和人員信息整理成冊,裡面的每張表格對應一戶群眾。有了這些表格,在入戶走訪時,工作起來就很方便,群眾僅需要按照表格內信息進行核對,如有錯誤或者不完整信息,在表格上就可以直接作出修改或補充,準確又高效。磨刀不誤砍柴工,得先學會進百姓門,把基礎工作做紮實了,工作才好開展。
"要想走進千家門、贏得百姓心,就要帶著真情、心中有
民,心中有責,不能走過場、圖省事"。在工作中,劉樹恆發現正常上班時間去入戶走訪,很多家中沒有人,有人在家的也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很難提供準確的信息,用時長,效率低。因此,他改變作息時間,實行"居民在家我工作"的錯時工作方法,利用晚上六點至九點和周末群眾在家率較高的時間段,上門入戶開展信息調查登記工作。對一些工作不定時的群眾,他提前預約,群眾什麼時候有空,就什麼時候去,加班加點,上門登記,確保不漏一戶,也不漏一人。
我們經常講,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人戶分離管理也不例外。工作中,劉樹恆立足轄區,依靠社區基層組織,充分發揮社區貼近群眾的人脈資源優勢,入戶前主動和社區、居委會進行溝通聯繫,得到了基層領導的大力幫助和支持,與社區和居委會一起將分局統一製作的入戶宣傳頁,張貼在轄區主要樓院大門、過往通道,廣泛宣傳人戶分離規範管理對治安防範,預防和控制可防性、多發性案件發生的重要性,充分調動社區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形成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在開展"五零"村居創建和大走訪過程中,給劉樹恆感覺最深的就是群眾的"鐵門好進,心門難開",這也是對社區民警的一個工作考驗。你覺得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有時候在老百姓心裡覺得比天大,咱社區民警不一定要懂天文地理,但是一定得管得了雞毛蒜皮。家長裡短的事兒要認真及時解決處理。老百姓心裡有桿秤,時間久了他們自然信任你。就像咱們這次"走千家,入萬戶,訪民警,解民憂"活動,光會入戶還不行,還要認真及時為老百姓辦實事,只有進的了老百姓家門,進的了心門,才能取信於民。咱要的是把公安基礎工作做紮實了,把社區防範的籬笆扎牢了,這就是社區民警的本職工作,幹好了,心裡才踏實。(鄭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