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俗語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至今。一方面是因為俗語是前人用自己畢生的生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大的真實實用性,給後代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另一方面是因為俗語通俗易懂,而且及其富有趣味性,受人喜愛。今天我們就來聊上幾句俗語。
一、男怕在三更,女怕在午時,古時候,有很多關於孩子生辰的說法,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怕男孩出生在三更之時,這裡的三更其實就是現在的半夜。女孩怕生在午時,午時其實就是現在的大中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在老人們看來,男孩子需要有陽剛之氣,但是半夜是人一天中最虛弱的時候,因此對男孩子來說很是不好;然而,女孩子本該柔弱,但是大中午時候的太陽非常的火辣,寓意著性格火爆,老人們覺得有違背天性,所以覺得此時出生最為不好。
其實這都是人們對前人的一些習慣性認可,並無科學道理可言。現在的每一秒可能都會有新生兒出生,大家最在乎的是母子是否平安,而不是老人們所說的幾時幾分的一些忌諱。
二、男不三,女不四,俗話說男人三十而立,老人們覺得如果男人在三十歲過生日慶祝可能會帶來麻煩,因為這時候的男人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有了更多的責任,不可再自己享清福了;而女人在四十歲的時候是蒼老的轉折期,此時最好不要讓人看到你不好的一面。
對於現如今的我們,小編覺得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理智的對待俗語。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