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的學習和以前真的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孩子看起來學習真的沒有那麼辛苦,會有很多的時間和同學朋友一起玩,當然學習成績也沒有落下。
現在的家長和以前也有很大的區別,以前的家長似乎都不用太操心孩子的學習,但現在的家長卻成為了孩子的第2任老師,每天都要幫孩子複習預習,甚至批改作業。
安安的媽媽是一名護士,平時工作很忙,經常晚上要值班,所以輔導功課的任務自然落到了爸爸肩上。
當然爸爸上班也並不輕鬆,但是每天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孩子學習到很晚。
這天眼看著到晚上12:00了,可是安安的作業還沒寫完,這意味著爸爸也不能睡覺。
因為在老師布置的作業中,家長要幫助孩子一起預習,還要檢查孩子的作業。想到之前每天晚上都要11:00多才睡覺,安安的爸爸不由得有些惱火。
第2天老師依然和往常一樣,在家長群裡表揚了部分同學,當然也批評了部分同學。
家長們紛紛在群裡回復,老師辛苦了,安安爸爸看了再也忍不住了。
"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既然家長都能教孩子的話,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到學校?要你幹什麼?"
安安爸爸的話很快得到了其他家長的共鳴,安安爸爸說這樣的家長群呆著也沒意思,明明辛苦的是家長,卻總是違心的要誇老師。
於是安安爸爸直接退出了家長群,"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不得不說這位爸爸的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
01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不良循環有哪些?
1、作業其實是布置給家長的
現在很多老師給孩子布置作業之後都不忘加上一句家長籤字,很顯然言下之意就是要家長檢查孩子的作業。
有些負責任的老師第2天收到作業時會重新再檢查一遍,看一看孩子有什麼做錯而家長沒有發現的地方,可是也有一些老師直接批一個閱字,甚至有時看都不看,完全把孩子學習的責任推給家長。
2、老師不敢批評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很多時候老師其實是想管孩子的,但是卻又會出於各方面的考慮不敢對孩子進行懲罰,甚至有的時候連重話也不敢說。
這會導致家長認為老師不負責任,但是如果老師真的對孩子做出一些批評指責,家長也許又會心疼,所以從這方面看,現在的老師確實也不太好當,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02老師和家長之間應該如何處理矛盾?
老師和家長之間其實都沒有太大的矛盾,因為大家都是希望孩子好,只是有的時候所用的方法不同,無法達成共識而已。
1、耐心的溝通
溝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辦法,只有人與人之間願意溝通,才能夠知道對方真正的想法,才能夠做到求同存異,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
所以老師和家長之間如果發生了矛盾,那麼不妨為了孩子坐下來好好溝通,畢竟大家的初衷都是一樣的,所以相信問題能夠很快解決。
2、私下交流
如果家長對老師的行為有不滿,或者是老師對家長疏忽孩子的教育存在意見,那麼不妨都通過私下溝通的方式去解決。
畢竟家長群裡有著全班所有孩子的家長,如果貿然在家長群指責或者質疑對方,很容易造成尷尬的局面,最終只會導致矛盾的加深,而且對孩子的學習發展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