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桂,1968年2月出生,1986年7月參加工作,現為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中心學校教師。工作中盡職盡責,家庭裡任勞任怨,憑善良導航,用誠信處事,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創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孝心無邊,默默付出慕團圓
她88年結婚,現在四世同堂,上有八十幾歲的公公婆婆,下有女兒女婿及一歲半的孫子。她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她默默付出,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待老人,她秉承「百善孝為先」的家訓,三十幾年從未跟公公婆婆紅過一次臉。92年,婆婆被查出患有宮頸癌,她一邊從精神上竭力安慰婆婆,一邊四處求醫問藥,嘗試了很多方法:打針、弄西藥、熬中藥、小偏方等都試過,最後有幸找到一位有名的老中醫,婆婆才一天天好轉,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他把老人接到自己身邊,與老人住到一起,照顧婆婆的飲食起居、端茶遞水,持之以恆,無怨無悔。兩年後到醫院複查,婆婆竟然康復了,創造了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蹟。後來,婆婆又先後因周圍神經炎、肺炎、子宮積水化膿等多種原因,先後住院七八次,輾轉長陽,宜昌多家醫院,最終都化險為夷。雖然醫藥費很貴、護理老人很累,但她將心比心,知恩圖報。知曉內情的人都說:「不是明桂兩口子,她媽都死好幾回了。」左鄰右舍,單位同事誇獎她,她卻坦然道:「沒什麼,知恩報恩是人的本份!」
她還謹記:長哥當父,長嫂當母。丈夫與弟弟相差十八歲,當弟弟讀書時,父母年事已高,已無能為力。他們兩口子二話不說,把責任扛在了肩頭。準備學費,送他上學,囑咐他好好學習,盡到了一個兄嫂的職責。後來,弟弟遠赴廣州打工,逢年過節帶一家四口回到哥嫂處落腳。她不辭辛勞,善待弟弟一家人,數年如一日,沒有絲毫倦怠之意。還特意把公公和婆婆也接來一起團聚,全家十多口人的飲食起居就全靠她了
她與姑妹之間情同手足,相互關心,彼此牽掛。在她膽結石手術期間,姑妹守在床邊五天五夜,悉心照顧,令她感動萬分,更加珍視姊妹情份。
現在,老人健在,家庭健全,相處和睦,其樂融融!
與人為善,親家勝似姐妹花
2016年,秦明桂喜得孫子,但由於尚未退休,只有請遠在湖南的親家母過宜昌來帶孫子,於是兩親家交往的時候就很多了。每逢周末,她風雨無阻地趕到宜昌,盡力分擔帶孫子的辛勞,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都搶著幹,在一起相處融洽、無話不談,商量好不遺餘力,齊心為孩子排憂解難,讓孩子們安居樂業。想到親家母遠道而來背井離鄉,更覺自己理當勇挑重擔,善待親家母。換季時節常給親家母添衣買鞋,還囑咐女兒要孝敬婆婆,體諒婆婆,讓婆婆感受到家庭溫暖。在一起時,她和親家母同進同出,有說有笑;分開時,她們電話頻繁,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關係甚是融洽,好多人誤以為她們就是倆姐妹。
言傳身教,為親為孝代代傳
秦明桂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女兒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常常被母親感動,感嘆母親的不易,發誓向母親學習。大學畢業,她遵從父母的意願,從天津回到宜昌工作。結婚後,以母親為榜樣,與丈夫低調做人、踏實做事。他們互相理解,互相關心,互相鼓勵,十分恩愛,和婆婆相處也甚是融洽,勝如母女。晚上下班回家,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歡聲笑語,羨煞旁人。女婿的謙遜。女兒的孝順堪稱同代人的榜樣,在小區裡人人誇讚這一個溫馨、和諧、美滿的小家庭。
這就是秦明桂,她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卻以行動詮釋了平民百姓「孝為先」、「和為貴」、「勤為本」這些最基本的價值取向,言傳身教,並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