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西北大學2人獲2020年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2021-01-14 西北大學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西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趙立臣主持的「可積系統與非線性局域波動力學」與地質學系副教授孫聖思主持的「構造地質學」分別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均為120萬元。


趙立臣,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本科畢業於石河子大學,2010年獲西北大學理論物理碩士學位,2013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理論物理博士學位。主要針對基於可積系統對非線性局域波激發機制以及它們的應用開展基礎性研究工作。


趙立臣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2項。

在相關方向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20篇發表在物理科學領域代表性期刊 Physical Review A(4 篇)、 Physical Review E(14 篇) 和 Optic Letters(2 篇) 上。論文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Lakshmanan、歐洲物理學會主席JM Dudley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T. P. Sapsis教授等知名學者的正面引用,被引1100餘次(他引900餘次),H因子為20。合作撰寫21世紀理論物理及交叉學科前沿叢書----《可積模型方法及其應用》的部分章節。

2015年入選西北大學青年學術骨幹,2016 年入選「陝西省百人計劃—青年項目」,2018年獲「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並於 2018 年以第三完成人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二等獎。

可積系統研究是探尋物理模型的精確解,是數學物理的交叉領域。為物理學新現象、新概念、新機理提供基準,並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基礎支撐和重要的推動作用。趙立臣教授基於可積模型針對非線性耦合效應導致豐富的新現象、新機制開展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進展:

理論預言了諸多新奇的局域波,特別是發現並命名了一種新奇的「四花瓣型」怪波,該怪波隨後被多個小組在不同的物理體系內發現

通過引入局域波特徵波矢/頻率新定義,揭示調製不穩定區共振擾動誘導怪波出現的動力學機制,並提出了建立怪波等基本局域波觀測相圖的方法

發展達布變換方法給出了節點亮孤子的嚴格解,並率先基於相關嚴格解研究孤子波動的定量性質,為利用物質波孤子實現精密測量提供理論支撐

發現了常力驅動自旋孤子呈現周期振蕩的反直覺現象,揭示了非線性耦合導致孤子正負質量轉換的全新機制,對負質量觀測具有重要意義

孫聖思,地質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學基地班,2012年獲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構造地質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造山帶巖石流變學研究。


孫聖思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在Ge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地球科學領域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

獲得了陝西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陝西省高校「青年傑出人才」,西北大學青年學術骨幹等榮譽稱號。擔任陝西高校「大陸流變學」青年創新團隊負責人。兼任國際學術期刊Lithosphere 副主編、中國地質學會納米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高溫高壓巖石力學委員會委員。

巖石流變控制著巖石圈不同時空尺度的變形機制與過程,是理解大陸巖石圈構造演化的關鍵。孫聖思副教授瞄準巖石圈的流變學結構狀態、機制與過程問題,以巖石物性和變形組構為主要研究手段,取得如下工作進展:

揭示了造山帶中下地殼巖石的流變機制、抬升-剝露過程


至此,西北大學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增至11人。其中地質學系3位、化材學院3位、生命學院2位、數學學院1位、物理學院1位、信息學院1位。

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幹。


相關焦點

  • 關於公布西南林業大學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資助名單的通知
    關於公布西南林業大學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資助名單的通知-新華網雲南頻道今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7年西南林業大學資助項目清單」,我校共41項獲資助,其中,地區項目33項,面上項目3項,青年項目5項,總經費1504萬元。
  • 國家優青625項!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果發布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據悉,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到項目申請269671項,經過專家評審後,決定資助項目32486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截圖從資助情況來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資助的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均在萬項以上,分別為14773項、13771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共計資助2260項,項目數量僅次於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出爐,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348項
    9月27日,2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出爐。深圳大學獲資助項目348項,資助率高於國家平均水平,其中獲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再創歷史新高。在集中受理期深圳大學共提交申報項目1742項,較去年同期增長10.1%。在公布結果中,深圳大學獲資助348項,基本與去年持平。其中面上項目119 項,青年科學基金 212項,重點項目5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7項,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等類型尚待公布結果。深圳大學資助率為20%,高出國家平均資助率4.2%。
  •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佳績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佳績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式公布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取得佳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達44項,其中附屬九院口腔42項。
  • 香港多所高校學者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資助 彰顯國家關懷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志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0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日前公布結果,來自香港5所高校的21名學者的項目獲選,每人獲得120萬元人民幣資助金額。香港高校的獲選青年學者紛紛表示,能在科研項目上得到國家支持備受鼓舞,項目彰顯了國家關懷,意義重大。
  • 香港理工大學四位學者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理工大學22日表示,該校四位青年科學家獲得本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每人將獲得120萬元人民幣,直接支持他們在香港進行研究,資助期限三年。據悉,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於2019年首次向港澳地區開放。
  • 喜訊:東北大學新增3人入選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名單!
    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公布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我校於永亮、王延慶、賈楠三位教師獲批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分別獲得130萬元的項目資助。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00項,共有來自196家單位的600位申請人入圍國家優青獲得者名單,資助強度為120-130萬元/項。
  •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已公布批准資助項目名單_資訊中心_儀器...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方網站已公布了部分批准資助項目。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在數理科學、化學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工程與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醫學科學等領域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30個
  • 基金委公布2020外國青年學者等研究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1、基金委公布2020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名單關於公布2020年度「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專家評審組的通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專家評審組名單(按拼音先後排序)如下:
  • 天津大學地科院傅平青教授獲「牛頓高級學者基金」人才項目資助
    本站訊(通訊員 王珊珊)日前,從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收到正式通知,並在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國際合作局項目批准通知獲悉,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傅平青教授獲得「牛頓高級學者基金」(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資助。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三大項目評審結果
    高校科技進展9月2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以公告的形式,正式公布了2020年醫學科學領域專業評審組專家名單,並明確已於9月12日-16日對申請項目進行評審。這也意味著,醫學科學部尚未公布的幾個項目立項結果即將放榜。
  •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限項申請規定常見問題與解答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限項申請規定有哪些特殊的要求?(1)申請時不計入申請和承擔項目總數範圍。例如,某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科研人員作為負責人正在承擔1項面上項目(2021年12月31日資助期滿)和1項聯合基金項目(2022年12月31日資助期滿),這樣他作為負責人正在承擔的項目已經有2項,但由於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時不計入申請和承擔項目總數範圍,所以如果具備相應的申請資格,2020年他仍然可以申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或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2019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名單公布
    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公告京科基金字〔2019〕64號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共接收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159項。經初步審查、通訊評審、會議評審、基金委六屆九次全體委員會議審定,擬資助35項(附件1),資助項目經費3500萬元。  現將項目予以公告。
  • 北京大學6人獲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北京市傑青」)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全市共申報281項,最終擇優資助41項。其中,北京大學以6人入選的數量並列位居全市首位。>基於基因密碼子擴展技術的生物醫藥升級及創新6萬禕城市與環境學院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誘發代謝紊亂的關鍵分子及毒理機制延伸閱讀: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西南大學新獲批4項國家自科基金委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評審結果,西南大學獲批4項國家自科基金委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其中,生物技術中心肖月華研究員「在棉花纖維中操作類胡蘿蔔素途徑創建新型彩色棉材料及相關機制研究」項目獲得新疆聯合基金資助;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童曉玲教授「家蠶優異性狀遺傳解析及其調控機理」項目獲得廣西聯合基金資助;人工智慧學院段書凱教授「受腦啟發可動態重構存算融合的類腦計算架構」項目和資源環境學院陳新平教授「三峽庫區多尺度多介質汙染物與水體環境互饋機制及防控機理研究
  • 陝西這所大學21人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項目全額資助
    5月初,國家留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公派項目錄取結果,陝西科技大學今年共有21名教師喜獲國家公派出國訪學資格(訪問學者18人、博士後3人),獲批人數較去年又有遞增,獲批率首次超過90%。21名教師分布於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人工智慧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文理學院等9個學院與前沿科學與技術轉移研究院,赴美國、英國、德國、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等7個國家的20所高校或科研機構訪問(留學)。
  • 2020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項目申報提醒
    因此,根據2019年公派簡章,知識人網推測並整理2020年各公派項目的申報時間節點如下(具體時間節點請參考正式公布的2020年公派選派簡章):注意:(一)從競爭角度分析申請難度各公派項目資助來源:「1月國家全額資助項目」全稱為「國家公派高級研究學者、訪問學者、博士後項目」,資助經費由國家提供;「高校合作項目(青骨項目)」 所需經費由國家留學基金與各校按1:1配套比例共同承擔。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常規抽查情況通報
    2018-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常規抽查情況通報一、基本情況2018-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及補充通知的有關規定
  • 獲資助立項27項!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0年度國家自然...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9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2020年9月18日和9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分兩批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醫院)立項數量和批准經費再創歷史新高,共獲資助立項27項,其中面上項目7項,青年科學基金
  • 關於申報2020年國家留學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項目的通知
    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河南省地方合作項目選派工作的通知》(教外〔2020〕101號)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現將2020年國家留學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項目(以下簡稱「地方合作項目」)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2020年我省地方合作項目(含2019年獲批地方合作項目創新子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