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續暴力示威事件影響,訪港旅客減少,香港零售業進入寒冬,六福集團(00590.hk)、周大福(01929.hk)和周生生(00116.hk)三家港股珠寶企業生意「涼涼」。
10月17日,六福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該集團在港澳市場的同店銷售同比下跌39%,10月首兩周同店銷售因訪港旅客跌幅擴大而進一步下跌。
周大福亦於15日透露,近三個月港澳市場的同店銷售同比下跌42%,並發布盈利預警。
周生生近期生意也未見明顯好轉,唯有推出優惠活動吸引顧客。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於10月2日發布的數據,2019年8月零售業的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94億元,同比下跌23.0%。其中受影響最大的為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類別,從零售銷貨價值來看,同比下跌47.4%。
10月17日,六福集團發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第二季度零售業務之銷售表現》。整體來說,六福集團第二季度同店銷售(即同一間六福自營店於可比較期內完整日營運的銷售額)同比下跌37%,其中黃金產品及珠寶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分別同比下跌43%及25%。8月更是第二季度中表現最差的月份。
上述公告表示,在近期香港持續社會活動等因素導致訪港旅客人數大幅下滑情況下,六福集團港澳市場第二季度同店銷售同比下跌39%,其中黃金產品及珠寶首飾產品同店銷售分別同比下跌46%及26%,珠寶首飾產品銷售量及平均件價均錄得雙位數跌幅。其中,十月首兩周同店銷售因訪港旅客跌幅擴大而進一步下跌。
上述公告還透露,六福集團正積極與所有香港業主磋商下調租金,暫未有任何裁員計劃。
周大福更早向市場發出業績受到香港現況影響的信號。10月15日,周大福發布截止9月30日近3個月(未經審核)的經營數據,稱期內「受到高基數及香港現況影響」,香港及澳門市場的同店銷售出現顯著下跌,同比跌幅為42%。與此同時,周大福還發布了盈利預警,預期於2020財政年度上半年(2019年4-9月)錄得約8億港元至10億港元的未變現虧損,佔公司當期營業額的3%。
此外,周生生於9月中旬發布的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周生生2019年上半年業績增長明顯放緩。
周生生大中華營運總經理劉克斌此前接受港媒採訪時亦表示,集團9月生意未見明顯好轉,本地業務整體未見明顯改善,目前周生生正通過推銷低單價產品、加大促銷活動以及聯絡舊客戶等手段吸引顧客。
香港核心商業區驚現「空鋪潮」
由於零售業持續疲軟,香港核心商業區開始出現大量空鋪。
美聯工商鋪資料研究部在今年7-8月實地查訪香港四大核心商業區(尖沙咀、銅鑼灣、旺角、中環),發現空置的商鋪數量增至481間,相比去年增加73間,整體街鋪的空置率同比增加0.9個百分點至6.5%。
美聯旺鋪董事盧展豪向記者坦言:
「受中美貿易摩擦以及本地衝突持續等各種負面因素影響,零售狀況日益嚴峻,目前零售商擴充十分謹慎,甚至暫時擱置開鋪計劃,比如日本城(香港家居用品連鎖店)表示暫時不急於增設新店。」
他透露,目前的市場氣氛甚至比2003年SARS疫情爆發期間更差:
「鋪位新租的個案大幅減少,預計核心區勢必出現新空鋪潮,我們預計明年核心四區的空鋪數量將超過600間,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屬於傳統旅遊區的銅鑼灣空置率高達9.4%,為四個核心區最高,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以銅鑼灣告士打道、謝斐道、渣甸坊為例,截至8月底的空鋪數量分別為11、21、5,空置率分別達36.7%、29.6%、20.8%。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觀察,銅鑼灣時代廣場附近一帶已有多家空置的店鋪出現,貼出了招租的廣告。在時代廣場街角拐彎處已有兩家空鋪,其中一家以前售賣魚蛋、雞蛋仔等港式小吃,主要顧客為內地遊客。另外一家店鋪則為米蘭站,主要售賣奢侈品牌包。
同時,該區「裝修中」的店鋪數目則由38間銳減至12間,按年下挫68.4%,跌幅為四個核心區之冠。所謂「裝修中」的店鋪大多為新籤租約的物業,而暑假往往屬於租務交投的旺季,「但這類店鋪數目出現暴跌,說明核心區租務交投十分疲弱,即使在旺季,大部分零售商都不願意開設新店。」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黃漢成坦言。
事實上,由於鐘錶等奢侈品銷售下滑最為嚴重,因此這類店鋪也首當其衝。以羅素街為例,該街道26間店鋪超過一半為鐘錶、珠寶首飾以及名貴裝飾物。
盧展豪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
「目前業主都十分願意與租戶商談,有一些快到期的租約,也願意減租20%以上,個別業主的減幅甚至達到30%以上。但目前在一線核心地段,租鋪的意願十分低迷。」
義大利知名奢侈品牌Prada計劃在明年關閉位於香港銅鑼灣羅素街Plaza 2000的分店。目前該店鋪每月租金高達900萬港元,將於2020年6月結束7年租約,並決定不再續約。
該店鋪業主旭日國際集團發言人此前表示,考慮到人流量減少,隨後將計劃調整租金,店鋪每月租金將削減44%至500萬元,並同時接受將店鋪分割的提議,為有潛力的租客,提供更小的店鋪面積,以吸引租客。
同時,他表示,租戶退租的現象也開始逐漸惡化:
「其中飲食行業受影響最大,一些非集團經營的企業甚至突然把商鋪的鑰匙退給業主。而且在置地廣場也開始出現個別商鋪用圍欄圍住,這種現象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了,以往這些高端商場的輪候名單很長。」
羅素街坐落於香港灣仔區銅鑼灣,這條全長僅250米的街道,被視為香港奢侈品業銷售的晴雨表,亦曾被譽為「全球最貴街道」。自2003年香港啟動針對部分內地省份遊客的「自由行」計劃,羅素街上扎堆的國際奢侈品牌店們開始迎來了黃金時代。
9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了銅鑼灣,受社會事件影響,本港旅遊業、零售業備受衝擊,不少現金流不大的中小店鋪已經宣告關門,在貼門上貼出了「吉鋪出租」的紙條。即使是奢侈品品牌,也決定在租約到期後不再續租。
香港設協調機制支援34萬家中小企業
受持續4個多月的社會事件影響,香港特區的旅遊、零售等行業備受衝擊,經濟面臨下降壓力。
10月16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籌備設立的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首次會議上,與會的9家主要銀行表示,在目前經濟環境下,部分中小企可能會遇到財政困難,銀行會按照《香港企業財務困難處理守則》,對遇到財政困難的中小企客戶抱支持態度,加強與客戶溝通,不會貿然撤貸或採取其他影響客戶業務運作的信貸行動。
在香港,中小企業是指聘用少於100名員工的製造業公司和聘用少於50名員工的非製造業公司。截至2019年6月,香港的中小企業約34萬家,佔本港商業單位總數98%以上,並且為約13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約佔香港總就業人數(公務員除外)的四成五。
當日,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其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時表示,香港經濟在第三季應已步入技術性衰退,政府將因應局勢變化繼續推出紓困措施。上半年,香港本地GDP連續兩個季度錄得0.6%的同比增速,為過去十年低位,其中,第二季度GDP環比下降了0.3%。政府將於10月底公布第三季度GDP數據,如繼續環比下滑,則意味著香港技術上陷入經濟衰退。
銀行業承諾不貿然撤貸
善用2000-3000億港元額度
10月14日,香港金融管理專員餘偉文宣布,香港適用的逆周期緩衝資本比率由2.5%下調至2.0%,即時生效。他說,自6月以來香港經濟環境明顯惡化。假設銀行貸款組合結構基本不變,這次下調可以讓銀行釋放約2000至3000億港元的額外放貸額度。
與會銀行同意,對於釋放的銀行體系內過去累積的緩衝資本,會善用這個空間重點投放於支援中小企業。
對於中小企業可能面臨的貸款違約風險,與會銀行稱,當遇到財政出現困難的中小企業時,銀行在合乎風險管理原則下,會積極研究貸款展期或重整還款期,包括透過「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延長償還本金的新措施,減輕中小企面對的資金周轉壓力。大部分銀行已推出「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保費寬減及利息回贈,銀行會繼續研究是否有空間推出更多優惠,以減輕中小企的財政負擔。
與會銀行表示,支持地產界透過各種安排,包括減租和提供免租期,與零售租戶共渡時艱。銀行澄清不會純粹由於業主向租戶提供租務優惠而重估抵押品價值,並調整其貸款額度。
為協助中小企應付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而需要重組供應鏈的額外開支,與會銀行表示樂意考慮向它們提供信貸,支援它們重置現有廠房或建立新廠房;以及香港銀行公會會聯同按證公司設立一個意見收集機制,收集銀行從中小企獲得對政府支援中小企措施的意見,並向當局反映,以持續優化這些措施。
此外,與會銀行表示,會讓前線員工儘量以包容的態度處理中小企貸款;參考已採納簡易帳戶服務的銀行的做法,按風險為本的原則進行較精簡的客戶盡職審查,方便中小企客戶開立新戶口。
在香港,從事各行業的中小企業當中,大部分都是從事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務,其次是專業及商用服務業務。這兩類中小企業的數目,約佔全港中小企業四成七,僱員總數約佔中小企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21財聞匯綜合: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導 記者:辛繼召 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