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矜才勿佼氣,世事讓三分留餘地;不怨天不尤人,心田存一片恪守家規"。
這一對聯道盡了他的一生。
他的一生都在「算命」,他又說不是在「算命」。他的祖父曾任職欽天監,他生前是香港富豪的御用風水師。
他叫蔡伯勵。他的一生,儘是傳奇。
他的一句話,李嘉誠一擲千金。
他看的風水,無人能駁。
蔡伯勵
生就逢時
香港,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經濟發達,高樓林立,但是香港人卻很迷信。尤其是富豪們,要購地置房,都會找風水大師們看一看。
很多富豪更是有專門的風水大師。李嘉誠的御用風水大師就是蔡伯勵大師。李嘉誠的迷信程度世人皆知,為了風水好,寓意好,甚至讓他的兒媳婦嫁進來就改了名字。只是因為大師說,名字變了以後更能幫助李家事業。
所以風水大師蔡伯勵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被稱為富豪們的財富密碼。
香港
生平起伏
蔡伯勵,1922年出生。
他的一生,他是真步堂的第三代傳人。是一代傳奇。不過他不是打小繼承家業的,少時的他並不認可家族的風水學說,甚至消極抵抗。
後來,他接觸風水完全是為了在抗戰中餬口飯吃。
「是福也是禍」,因著是時局動蕩的年代,他沒有辦法走別的路,只能試一試風水之道,這一實踐,卻讓他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他發現,雖然很是神秘,但是風水的好壞真的會影響一個人。他開始認可風水之道,並且開始潛心鑽研。而這更深入的學習更讓他沉迷於此,欲罷不能。
終於,22歲時他承繼家業,成為真步堂第三代繼承人。
真步堂第三代繼承人蔡伯勵
出色的業務能力
提到蔡老的一生,就不得不提他做過的風水局——協助李嘉誠布置長江集團總部。
李嘉誠在香港的長實中心,這塊地方現在也是香港的風水寶地,寸土寸金。最初,李嘉誠從買地到後來把這裡發展為長江實業中心。
這一切都離不開蔡伯勵的幫助。
是他阻止了李嘉誠想要把這塊地開發成香港最高峰的想法,相反,最後倒是比旁邊的中銀大廈更低。
長江集團總部
或許,李嘉誠的投資暫時性比回報少,但是這地從此是「飛黃騰達」,而李嘉誠的事業也較之前更是順風順水。
2006年,莊明月的墓地又遭人盜竊。
這一次,李嘉誠更是找上了蔡大師,希望給亡妻重修墳墓。蔡大師又一次化腐朽為神奇,幫助李嘉誠處理了這件事。
這次,李嘉誠更是開出了200萬的天價。可見,李嘉誠是知恩圖報的人,蔡大師的業務能力更是值得信賴。
蔡大師的風水局遍布香港,不只針對李嘉誠,他多次助人,甚至幾度助長香港的運勢。
1993年大嶼山天壇大佛坐向選址,到1997年青馬大橋通車,再到1998年機場快線車箱顏色選定,都有他的影子。
李嘉誠
錢財乃身外之物
他要價不低,但是他掙得錢有部分用於管理真布堂,有部分做了慈善事業。
他有錢,卻是用之有道,用之有度。
早年,他還對李嘉誠提出了「有錢無福」這樣的論斷,在他看來,有錢不一定是好事。相反,有錢也是一種壓力,有錢人往往會害怕錢的消失,甚至為了保持巨大的財富,他們不得不整日耗費精力。
他用自己作比,他說,我就不一樣,丟了再掙,反正也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我倒是活得更快樂,李嘉誠倒是活得會有束縛,倒不快樂了。這樣的豁達與風骨,讓人肅然起敬。
他的一生都在於富豪打交道,可是,他不貪不欲,他把錢看得不重,這樣,他看的風水才是越準。
包括李嘉誠亡妻修墓給他的200萬,他也是放到了慈善基金中。
蔡伯勵
閒適的晚年生活
蔡伯勵晚年很少露面看風水,他一直在編寫《通勝》。
後來,更是迷上了古時候天文的渾天儀,潛心研究數十年,不僅研究,他還謀劃著去修復。
2007年成功重鑄後更贈予前香港天文臺臺長林超英。
2015年,他獲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院士名銜,同年7月再獲香港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以表揚對保存傳統曆法方面的貢獻。
蔡伯勵
通透之人
雖然蔡大師是風水大師,但是大師卻對是不是信風水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他覺得,舒服最重要。
對待風水行業,蔡伯勵自稱是悲觀主義者。
風水一事,雖然玄幻,但是鑽研不易,要想研究出點名堂,必須要有耐心,有姿態。而且,對於風水一事,本就是現代人的看法不一,有人信,有人認為是迷信,有人認為是可信可不信,有人認為科學可以解釋。但是無論是哪種,只要每個人感覺自己舒服了,這其實就是風水。
蔡大師也說,他只是做一個引導而已,不做強求。
大師並不認為可以不勞而獲,他認識讀書還是相當重要的,唯有讀書,才能真正得脫離苦海,而當你後天努力夠了,風水,積陰德這些卻又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他從不誇大風水的作用,也不認為風水可以幫人逆天改命。他始終覺得,一切都在於自己。
他說,「我只是嘗試給你介紹一條捷徑,一條獲取成功的平安的路,你如果不信,通過一條崎嶇的道路也同樣可以獲得成功,我只是讓你少走一些彎路罷了。」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心性和命數,只不過風水好,走的彎路少,日子倒也過得更好一點。而且,他尤為看重「四積陰德五讀書」蔡伯勵相信,要逆天改命,
「李嘉誠就是一個通過後天努力達到成功的人。」蔡伯勵對他的幫助固然可貴,可是正是因為李嘉誠的能力才能讓幫助更顯價值。
小結
蔡大師整日面對著是城市的喧囂、金錢的誘惑,他遊走於金錢,聽過形形色色的人對於成功的渴求,對成功的渴望,卻能不為所累,豁達一世,這樣的境界是常人所不得。
眾人把他捧到雲霄,但是他自己從來都知道自己所做的也僅此而已,並不妄為,但是對於自己力所能及處又是竭盡心力。
他圓滑而通透,他明理而知命。
他的一生,不懼選擇,明確了心意,便一往直前。面對熱愛,他潛心研究,即使再忙,他也會抽出時間一年出一本曆法書。
生於熱愛,終於熱愛。生於喧囂,卻不懼風暴。
因為沒有貪婪,也就沒有欲望,也就能在雜亂中窺伺到一隅陽光。只要你不被物慾束縛,其實一切本就是身外之物。
蔡伯勵
「擁有=幸福」從來都不是正確的答案。蔡伯勵的一生,不可不謂傳奇。
他的一生,扮演著很多角色。他是風水大師,遊走於各大富豪之間,保駕護航;他是慈善大師,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變得更好;他是曆法學家,他的研究成果不在多卻精。但是無論是哪個,他都演繹得相當到位。他把角色做到極致,他的人也是做到了極致。
他的極致不是完美,不是所向披靡,毫無破綻,而是面對一切,不悲不喜,一切無所謂也是有所謂。
蔡大師的去世,整個香港商界震動。
可能從此以後,再無人耳提面命,也無人保駕護航。
蔡伯勵是著名的曆法專家,其編纂的《通勝》(即黃曆)在香港每年能賣出超過一百萬本,這本書在2013年還被廣東省政府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蔡伯勵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之大,他的離世,是中華古文化傳承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