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抬轎房是什麼?

2020-12-05 布衣小農人

說起農村俗語,只記得小時候應用最多的場景就是「莊稼收成預報」,每到各個節氣的時候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俗語被講出,它們的出現都會預示著明年莊稼的收成會怎樣,就像馬上要來臨的大雪節氣,在農村就有「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大雪不凍倒春寒」「今冬大雪一尺被,明年饅頭堆成山」說的都是大雪這天是否下雪對明年天氣的預報如何,很多人說,這都是一些「無稽之談」,其實筆者想說的是,這都是先人們通過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雖然有些不適用現代生活,但其蘊含的道理還是非常好的。

除了預報農村的收成天氣,這俗語在農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指導人們建設房子,大家都知道農村的房子很多都是「一代房,三代住」,蓋一個房子幾乎會耗掉農村人半輩子甚至一輩子的積蓄,所以蓋房子也算是農村人的一個人生大事。而蓋房子除了選址這個首要任務外,房子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農村,人們經過了千百年的蓋房經驗總結,對於一些不好的房子戶型也是進行了歸納總結,今天筆者就通過一個俗語帶大家了解一所叫做「抬轎房」的戶型,這個俗語就是:「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什麼是抬轎房?

說起轎子,相信很多人就會聯想出過去農村娶媳婦用的花轎,其實這個抬轎房和花轎的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兩個坐北朝南的房子中間夾這一個坐東朝西的房子,形成了一個「工」字型。在農村,這個抬轎房其實還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形如「井」字的房子,這種房子也會被人們戲稱為抬轎房。

「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

這個俗語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如果這一家人住上了「工」字型的房子或者「井」字型的房子,那麼家庭就會迎來不好的事情,所以一定要避開住上這種房子。

在農村人們多數都會選擇坐北朝南的房子居住,這是因為我國大部分都分布在北半球,冬季的時候,太陽直射角會慢慢朝南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房屋如果朝南,那麼就會接受斜射的陽光多一些,這樣屋內就會溫暖許多,而且在我國北方一到了冬季就會有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和季風形成,如果坐南朝北,那麼就會正堂迎著冷空氣,對生活環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人們就會選擇坐北朝南的房子。

而如果這兩個坐北朝南的房子中間形成了一個坐東朝西的房子,那麼太陽照射的時間只有東升和西落的時候有,其它的時間都會是避光狀態,而且坐東朝西的房子在「工」字型的房子中是一個切面的形成,一旦出現西風或者東風,那麼這個房子前後都無遮擋,就會非常寒冷,在夏季的時候就會非常潮溼,這對於生活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如果出現這種「工」字房一定要避免住進去。

最後就是一個關於「風水」的問題,老人們常說「白虎穿牆過」,這個白虎是西邊位,而且白虎自身就是「兇」,這對於一些比較固守的農民來說,誰每天會對著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方位睡覺呢,久而久之就算生活沒有改變,但心理也承受不了這些問題,所以他們就會說這個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

說了這麼多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抬轎房也了解了許多,其實「井「字房和這個「工」字房情況基本差不多,都是朝向問題和平時生活習慣問題,所以在以後購買房子的收一定要避免買這種「抬轎房」,以免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響。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即使是在過去艱苦的農耕社會,老百姓時常連飯都吃不飽,大多數人一輩子最大的目標卻是在有生之年,可以住上自己蓋的房子,人生才算圓滿。很多人一生為了實現住房的願望,都不停地為此努力著。在那個年代,一般家庭想要建房又何其容易?這句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房子莫抬轎,孩子別有靠」,到底什麼才是抬轎房?
    有些農村人說話總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還時不時引用一些農村俗語,雖然有些俗語是很久以前的說法,但是用到現在依然很有道理的,比如比如有這麼一俗語叫:「房子莫抬轎,孩子別有靠」,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破人也亡」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的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精力和積蓄,房子還是庇護家人的場所,也正是因為房子對於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有抬轎房,家破人也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破人也亡」,有道理嗎?聽聽老農怎麼說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破人也亡」,有道理嗎?聽聽老農怎麼說 農村跟城市相比較,最大的不同就是居住場所,農村的宅基地面積一般情況下都很大,除了建造房屋之外,還都有一個獨立的院落。大門一閉就是一個靜怡的小世界。農村過去修建房屋,是人生之中的一件相當大的事情。
  • 在農村,老人說「兩人抬轎房,久住人丁疏」,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老人說「兩人抬轎房,久住人丁疏」,什麼意思?有何講究農村房屋的建造雖然經歷了幾次變革,但是在形制上依舊保留了很多傳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木結構的建築佔據了數千年的歲月!俗話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的不斷變革,新材料的不斷使用,農村的建造樣式也發生了細微的差別,在如今為了滿足人們對空間的需要,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大跨度的混凝土建築稱為了人們的首選!但是,在農村房屋的建造依舊保留了很多村民的期許,這不僅是結構的穩定,更是一種規矩,它指導了人們在房屋建造時的布局,選址以及朝向,比如說以下的三句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這是啥意思?
    在農村地區,人們都是很講究風水的,做啥事都要先看看風水,無論是店鋪開張、建造新房或者拆遷,都要拿著生辰八字去算命,想以此來改變命運。其實,像這種風水學的道理,他們也都是從書裡看到而得知,為求心安可以算一下,但不能完全相信,而風水先生和算命先生多數都是順遂你的心意去說的。
  • 「兩樹夾一房,家敗人又亡」,農民說的俗語,啥意思,有道理嗎?
    一直以來,農村當中都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大部分讀起來都朗朗上口,而且意思也非常的簡單易懂。過去的農村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卻有著非常豐富的生活經驗,他們將自己平時的所見所得總結成了一些簡短的話語,一代代的流傳下來,就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農村俗語。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具體指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比如在南方的農村,人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一樓一般都不會住人,這一層是用來存放雜物的,二樓才會住人。生活在西北地區的人,建造出了很多窯洞,別看它看起來不雅觀,住起來十分舒適,冬暖夏涼。除了這些,還有蒙古獨有的蒙古包。不同的建築和當地的風俗習慣息息相關,因為環境不同,人們要適應環境就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 老人常說「兩人抬轎房,久住人丁疏」,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兩人抬轎房,久住人丁疏」,什麼意思?隨著社會越來越快的發展,北京已經成了中國首都,北京的房子價格也在逐漸上漲,目前來說1萬多塊錢一平米在北京買房子,只能買到四五環以外了,當初北京的四合院兒現在已經賣到了非常高的價錢。
  • 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啥意思?
    從古至今,建房都是一件大事,不可當成兒戲,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在蓋房子上非常用心,正常情況下,一處房子能住幾十年,不同於其他物品,所以格外重視。千百年來,古人根據蓋房子的經驗,總結出與之相關的俗語,其中不乏涉及風水學的,經過口口相傳,這些俗語流傳到今天。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啥意思?大口是什麼?
    小的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聽爺爺奶奶們坐在熱炕頭討論農村的古往今來,每當聽到一些比較有哲理的故事的時候,老人們總是用一種比較簡單的話語來進行總結,小的時候對這種話語不了解,長大以後才知道這簡短的話語就是咱們的農村俗語,農村俗語涵蓋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折射出的道理也是先人們經過千百年的實踐總結出的經驗
  • 老話「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有沒有道理?
    門前有方塘的居民房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問題在於如何準確理解「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整句話的意思。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門前開方塘和院中樹夾房的現象,與家敗人又亡沒有任何聯繫,屬於一種迷信思想。
  • 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何意?老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何意?老話有道理嗎文/二狗在農村,人們對蓋房子非常重視。因為一個家庭可以沒有錦衣玉食,沒有車子,但不能沒有房子,房子代表家,意味著歸宿。而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農村建房的一些禁忌和忌諱的說法,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農村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是什麼意思?那門前開方塘,好不好呢?影響家裡的運勢嗎?在我看來,俗話不一定沒有道理。你想,門前有個池塘,家裡小孩子整天在門口玩耍,萬一不小心跌進池塘怎麼辦?
  • 老話「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想要正確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俗語產生的年代,這些俗語都是在過去形成的,然後一代一代傳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能夠流傳下來的俗語,一定有它的道理。
  • 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房子莫抬轎,孩子莫有靠」,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村莊俗語:「房子莫抬轎,孩子莫有靠」。當我看到這句村莊俗語後著實考慮了老半天,但仍是沒有考慮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所以,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房子莫抬轎轎子是一種招供乘坐的交通工具,一般靠人力扛、載而行。轎子最早是由車演化而來的,據史書記載,轎子的原始雛形產生於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初期。
  • 農村俗語「女婿上了床,家敗人也亡」這句話啥意思?有啥說法呢
    在農村裡,要說這個娶媳婦真的是一件難事,面對高額的彩禮,很多的農民到了一定的年齡後都無法找媳婦,所以現在的農村光棍也是多了起來,但是有的農民也是看開了,娶妻難的問題解決不了,那麼只能倒插門,這樣也是可以解決婚姻問題,又省了彩禮錢,所以很多的農民也是嘗試著這樣做,但是對於像倒插門的女婿來說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農村,蓋房子的時候總要找人來看一看,其實只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因為每家的宅基地都是固定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把房子蓋成什麼樣。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自建房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他們往往都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雖然沒有被記載於書本,但能通過口口相傳一直傳頌至今,說明這些俗語是存在一定價值的。在古代建房可是一件大事,需要的注意的東西很多,所以關於農村自建房的俗語也不少。比如下面這三句,不知道大家都聽過沒有?
  • 農村老話:「家中出三癮,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了,農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來,不僅不愁吃和穿,多多少少也有了一點積蓄。但是無論有再多的積蓄,只要家中出現一個敗家子,再多的家產也會敗光。所以無論擁有多少財富,都要踏踏實實的過日子。俗語「家中出三癮,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