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刀板香、香腸、醬黑豬肉,過年必備腊味!

2020-12-22 胡興堂

丨腊味,是什麼味道?丨

徽州,每逢冬日天空放晴

家家戶戶便會在自家門院前掛曬香腸和臘肉

老人家拎著火熥曬著太陽

鄰居家的狗在叫著汪汪汪

香腸臘肉在風和陽光下 滋滋淌著油脂

......

農曆十二月又稱為臘月,腊味則是是一種肉類食物處理的辦法。

徽州人用當地養的黑豬、自家土豬做為原材料,取其肥瘦相間五花肉醃成臘肉。

在冬日的暖陽下,襯著徽州特有的灰瓦白牆,臘魚,臘肉倒成了這裡的一道風景。

▲ 圖 /網絡

1

家宴必備的團圓美味 香嫩豐腴

腊味飄香,年味也就近了。

除夕之夜,全家人圍桌吃飯,臘肉自然是少不了。一盤碼好的鮮筍刀板香,炒一盤醬香黑豬肉,配一碟蒸好的香腸。就著米飯送入口中,歷經時間的油脂香化在嘴裡,心和胃都滿足了。

腊味雖是家常,卻是待客的大菜。它經得起炒、蒸、煮、燉、煨,各種烹飪方式。

臘肉炒冬筍、臘肉煲仔飯……只要有了這臘肉加入,尋常素菜立刻活色生香。

每每年後離家去外地城市,父母總是塞滿一後備箱的腊味。

獨在異鄉生活,電飯煲裡蒸上一碗香腸,炒上一盤冬筍青蒜苗醬黑豬肉,菜一出鍋,飯一端上,嘗一口就安慰了委屈很久的胃,和離開家的日子。

腊味,不止是餐桌上的食物,也寄託了徽州人剪不斷的家鄉情。

嘗遍千滋百味,人間至味是家常。

2

散養300天以上優質黑豬

腊味飄香,年味也就近了。

胡興堂找回正宗地道的徽式醃臘肉。臘肉雖是家常菜,選材卻絲毫不能馬虎。

好臘肉只選黃山當地散養300天以上優質黑豬 ,它們定期在山上放養,只餵紅薯、玉米、谷糠等天然雜糧,長得慢。肉質比普通豬肉更香、更鮮、更細膩。吃起來肉質緊緻鮮香而少腥羶。

▲ 圖 /網絡

刀板香、醬肉只用上乘的五花肉,臘腸則採用前夾肉三分肥七分瘦的黃金比例,肥瘦相宜,吃著不膩口,也不會太瘦太柴,肉質鮮嫩,嚼起來才更有勁道。

徽州百年技藝,十多味香辛料和食鹽配比調製,手工揉搓入料。

塗擦食鹽的黑豬肉被放入木缸,密封放置於陰涼處。醃製一周後拿出掛曬、風乾曬香;冬日風和陽光的力量,醞釀美味。

▲ 圖 /網絡

30天後,徽州臘肉肌紅脂黃,色澤發亮,聞起來有淡淡的肉香。

● ● ●

農家土香腸

▲ 圖 /視覺中國

香腸是老徽州人喜歡的年貨之一。

徽州農家土香腸,口感飽滿醇香,不廣式(甜)不川味(麻辣),炒菜亦可,放湯亦可,若是燜飯時切片鋪上一層,開鍋後米有肉味,粒粒晶瑩。

農家土香腸全程沿用傳統工藝,精選優質豬小腸腸衣手工製作而成。

▲ 圖 /視覺中國

自然風乾晾曬,沒有經過煙燻,很健康。

香腸,真正的餐桌百搭!蒸、烤、炒、煲,一切信手而來!不僅好做,而且絕對下酒又下飯!

● ● ●

刀板香

「刀板香」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徽州人待客的一道主菜。

明朝時期,兵部尚書胡宗憲返老家徽州績溪龍川時,路過歙縣問政山拜訪恩師。為款待愛徒,師母將家中醃製的豬肉平鋪於山筍之上,蒸熟後,將豬肉放置在刀板上切成薄片,與刀板一同端上桌,胡宗憲吃後,胃口大開,命名此菜為「刀板香」。

徽菜中的「刀板香」原材料是風乾的帶皮五花肉風乾。

筍肉潔白,脆嫩微甜,是刀板香的絕配。

切片的刀板香配以新鮮現挖的竹筍,臘香、醃香、油脂香、香樟香、竹筍香,在燜蒸的過程中融合升騰,只單單的觀其色,聞其味,就被饞的口水直流。

● ● ●

醬香黑豬肉

徽式醬香黑豬肉集肉香、醬香、鮮味於一體,透著甘醇的甜味;醬香馥鬱,色澤鮮豔,紅白分明,肉細綿潤,肥而不膩。

精選散養黑豬肉最精華的中五花部分,紅白相間的紋理,層次清晰。

用優質的甜麵醬、香辛料粉、白酒和鹽,混合做成醬料,密閉醃製五花肉三天以上,風乾晾曬而成。

蒸鍋裡隨熱氣噴出的肉香味,都足以讓人流口水啦。

食材大禮包,上新特惠 限時9折▼

胡興堂

徽州腊味山珍食材大禮包

最有人情味的年禮

腊味禮盒,一盒6味

臘肉是中國人必囤的年貨。一份如此心意滿滿的禮物,送家人、親友最拿得出手。

相關焦點

  • 徽菜經典——刀板香,胡宗憲與刀板香的前世故事!
    刀板香的歷史由來:徽州刀板香的名稱由來與績溪一位歷史名人相關,他就是兵部尚書胡宗憲。相傳胡宗憲返績溪龍川時,路過歙縣問政山拜訪恩師。為款待愛徒,師母將家中醃製的醃豬肉平鋪於山筍上面,放置在刀板上一同蒸,撈起切成薄片,與刀板一同端上桌,胡宗憲吃後,胃口大開,命名此菜為「刀板香」,故徽州刀板香一直沿用至今。刀板香,其意在刀板留香。
  • 探秘讓人一口難忘的徽州刀板香 地道徽州味一口唇齒留香
    「刀板香」,是用上等的肥瘦相間的醃鹹肉製成,於燜蒸過程中將之置於上等香樟木板上,所有油膩皆被木板吸走,既保持了肉的鹹鮮又油而不膩,此為是徽菜之經典代表作之一……徽州刀板香安徽名店刀板香,既原「黃山一品」,定位時尚徽菜餐廳,我們今天來探的是其在望江東路剛開的第三家門店,整體的裝修風格還是延續了時尚和徽派相結合的調調,古色古香的格調裡有新中式的典雅與精緻,也有寫意靈動的花閣小景,古樸而又時尚
  • 自製香腸,鹽肉比例是關鍵!30年老方法給你,油潤鮮香,腊味十足
    自製香腸,鹽肉比例是關鍵!30年老方法給你,油潤鮮香,腊味十足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自製香腸,鹽肉比例是關鍵!30年老方法給你,油潤鮮香,腊味十足!』臘肉和臘腸,是中國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美食,腊味即代表年味,通常在臘月醃製,不過立冬後天氣寒冷乾燥,也很適合醃製。最近2年豬肉價格漲了不少,如果誰家的陽臺上掛滿了臘肉,絕對是有錢人家。不過雖然豬肉價格高,但總有愛吃的人,醃不起50斤,醃5斤總可以吧。
  • 臘肉和樟木板搭成一道菜, 刀板香, 有故事有味道
    用醃鹹肉製成的「刀板香」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徽州人待客的一道主菜。在燜蒸過程中將之置於上等香樟木板上,所有油膩皆被木板吸走,既保持了肉的鹹鮮又油而不膩。 刀板香所用的食材為豬肉,豬肉必選徽州所產的黑豬、藍田花豬、甚至農家自家所養的土豬,都是徽州刀板香的豬肉食材的來源,這些豬吃五穀雜糧長大,其肉質是城市裡所圈養的吃飼料的豬無法相比的,所以其肉質獨特,算是天然無公害。在醃製豬肉時選用的是五花肉,即肥瘦適中、層次分明的肉,且熟而不爛,易於食用。
  • 刀板香能否真正香起來,其功夫在於「曬和香」,看完讓你愛不釋手
    刀板香,意思就是刀板留香,刀板香能否真正的香起來,它的真功夫讓你意想不到,大家好,這裡是美味百變吃心不變,很高興和你再次相遇,下面我們一起揭秘刀板香。刀板香的由來——胡宗憲徽州刀板香的由來讓你意想不到,它其實和一位歷史人物相關,這位歷史人物就是績溪的兵部尚書胡宗憲,相傳胡宗憲返回的時候,途徑績溪龍川縣時,恰巧路過歙縣問政山去拜訪恩師。
  • 徽州刀板香,為何能在各地臘肉美食爭霸中勝出
    說臘肉的好壞,黃山徽州刀板香好像還是排在四強之外的。可以說是一個另類,悄悄咪咪的奉獻自己的美味給周邊的人們,幾乎用不到外面的那麼多香料也不需要煙燻,之需要選好豬肉和粗鹽搭配上一定的時間就能把上等的美味留傳至今。
  • 大山裡的刀板香,四個重要因素,讓人一口難忘
    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流傳著很多極具代表性的徽菜美食,在這些眾多的美食中,刀板香是其中的一個極為普通的菜餚,沒有像鱖魚那樣名聲在外的華麗外表,也沒有毛豆腐那樣別出心裁。刀板香,顧名思義在切菜的砧板上留下香味,久久不散。
  • 舌尖上的中國之徽州美食排行榜,誰才是No.1?向徽州出發
    Top9徽州臭豆腐上榜理由:徽州臭豆腐是用發酵後的豆腐炸制而成,表面為灰、蘭、黑綜合色,內裡潔白如玉,聞著臭、吃則異香,獨具一番風味,深受大眾喜愛,在黃山市內很多小吃攤點上均可吃到。Top7黟縣漁亭糕上榜理由:黟縣漁亭糕主要以芝麻和米粉為原料,做出來的糕呈黑色和灰白色,與徽派傳統建築粉牆黛瓦色彩一致,具有非常濃鬱的徽州地方特色,是徽州人外出必備之物,被稱為能吃的徽州石雕。
  • 中國腊味地圖
    中國腊味版圖中,四川、廣東、湖南、浙江,永遠是四個繞不開的「老大哥」。這個季節走在其中的任何一個城市裡,穿梭於當地的老街中,抬頭一定是各家各戶為過年準備的腊味;菜市場裡,大大小小的商販都掛起了腊味,排隊灌香腸的人都在兩米開外。
  • 做香腸,鹽肉比例要掌握,大廚:土法做香腸,腊味十足,久放不壞
    導語:做香腸,鹽肉比例要掌握,大廚:土法做香腸,腊味十足,久放不壞我國的香腸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香腸的類型也非常多,我國的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區做出來的香腸口味都不同,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川味的香腸和廣式的香腸。廣式的香腸是甜味的,而川味的香腸是辣味的,這也是大部分香腸的口味。
  • 舌尖上的美食——香腸篇
    我國香腸的歷史非常的悠久,而且每個地方的香腸,做法和口感都不相同。中國最出名的香腸主要是川味兒香腸和廣味兒香腸,川味兒香腸是辣味的,而廣式香腸則是甜味的,在過去,因為經濟條件有限,一般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製作香腸。
  • 一道「刀板香」徵服了800萬合肥人 喚醒了藏在老徽州人記憶深處的...
    一首七言絕句,將徽州的經典美食刀板香,詮釋得淋漓盡致。然而刀板香只是徽菜的一部分,毛豆腐、臭鱖魚也必在其中,合肥有一家店,將徽州美味詮釋得「化的了」,還沒開業就刷爆合肥人的朋友圈,不管多臭,捂著鼻子也要吃,甚至還在店裡開起了博物館!黃山遙對新安江,峰巒顯志流水長。山膚水豢富饒地,最是行家巧廚娘。
  • 在安徽過年必吃的24道年味美食,你吃過幾道?
    說到過年,你會想到哪些年味美食? 難忘的美味糕點、傳統的製作手藝,還是那些依舊記憶深刻的春節腊味?頂市酥頂市酥是用炒熟的上好芝麻研粉和糖加料製成的糕點,用紅紙包裹。有「紅包」之意。在徽州一帶,這些美食會被放在「錫格子」裡,非常有特色。
  • 大雪腊味:簡單5步驟學會做美味香腸,吃完還想再吃!
    中國的香腸歷史文化悠久,據說香腸發明創製於南北朝以前,是百姓逢年過節餐桌必備的美食。進入12月的大雪時節,家家戶戶開始製作腊味,今天就奉上美味的香腸製作方法。小夥伴們快快動手製作起來吧!第一步:剁肉。豬肉要選擇二成肥八成瘦的肉,豬腿肉與五花肉的結合是最完美的。
  • 大廚秘制香腸配方流出!一看就會,一拌一灌一晾,三步搞定!真香
    在新年快來的前一兩個月,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著腊味歡歡喜喜過大年。腊味除了臘肉怎麼能少得了香腸呢,香腸可是我們的最愛啊!我們90後這一代人可能對這腊味都有點陰影吧,那是因為我們都覺得做這個會很麻煩。小編就是這樣!我個人覺得可能是從小看著爸爸媽媽過年都忙著做腊味沒空搭理我們的的原因吧。
  • 豬肉灌香腸,別直接曬太陽,這樣做不發黴不變酸,麻辣鹹鮮香味足
    進入12月,意味著這一年馬上接近尾聲了,翻看了下日曆,離農曆過年也就只剩兩三個月時間了。現在很多人家裡已經陸陸續續開始醃製各種腊味了,比如臘肉、臘魚、臘腸、臘雞等等,醃上兩三個月,等到過年吃就正好。在我們家鄉這邊,腊味是過年的標配,餐桌上有腊味那才有真正的年味。
  • 一道菜,一個徽州故事
    刀板香裡多重香一碟老徽州刀板香,讓多少徽州人日思夜想——就著一口肉喝一杯酒。刀板香由豬肉經過特質方法醃製而成,大廚說時間越久越好,兩三年最好,刀板香意為肉在刀板上切吃是最美味的。老徽州刀板香據說明朝抗倭大臣胡宗憲返績溪龍川時,路過歙縣問政山拜訪恩師。
  • 炒香腸時,香腸要先蒸熟嗎?多數人做錯,難怪炒的香腸腥味重
    導語:炒香腸時,香腸要先蒸熟嗎?多數人做錯,難怪炒的香腸腥味重進入冬季之後,天氣也是越來越冷了。在這個季節家家戶戶都會動手做腊味,比如臘肉、臘魚、臘腸之類的,很多人認為過年的餐桌上有腊味才有年味。臘肉經過晾曬風乾再進行烹飪,吃起來味道跟新鮮的肉類確實有著很大的區別,臘肉裡面的油脂經過晾曬風乾之後基本上都會滴落,這樣一來臘肉吃起來口感就比較筋道,就算是豬皮和肥肉的部位也很有嚼勁,而且臘肉越吃越香,讓人回味無窮。大家之所以很喜歡吃腊味,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腊味可以提前晾曬風乾,晾曬好的臘肉可以一直放到過年再拿出來吃,非常方便。
  • 做四川香腸,牢記「2不放3竅門」,香腸紅亮不發黴,又香又好吃
    又到一年做香腸臘肉的時候了,現在四川的各大菜市場,肉販子都在忙著做香腸。在四川,過年的時候,飯桌上是一定會有一盤香腸的。大家都知道,以前的人做腊味,主要是沒有冰箱,想要把肉保存得更久,所以就會做成腊味。
  • 成都人過年為什麼一定要吃香腸?
    據說1000年以上,早在北朝時期(公元 420-589年),就有了關於香腸配方的記載。在物質不那麼豐富的年代,把豬肉做成香腸,到過年的時候再拿出來,無疑是一年當中最珍貴的盛餐。在調味的搭配上,有的人喜歡麻一點,有的人喜歡辣一點,還有人必須加一點蒜香,以示家族傳統與其他香腸的區別。講究多的人家,肥瘦肉的配比都必須精確無比。等到香腸成品上桌的時候,則更能彰顯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