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與現代的婚嫁習俗,有什麼相同又有什麼不同呢

2021-01-11 文文語錄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文文,迷人的歷史總有厚重的故事,在歷史的長河裡,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文人筆下,被描繪的淋漓盡致,我們在歷史中感受他們肆意江湖,快意人生,感受著是非功過自留後人評說的灑脫。小編我沒什麼特別的,只是特別喜歡與人分享好玩的、特別的事,希望你也特別喜歡我一下,讓我變得特別一點。如果覺得我的文字還入眼,感謝關注~我在這裡等你~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越來越多的親戚朋友邁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這麼喜慶的時刻也總有些不喜慶,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就是因為那個原因,很多有情人最後卻沒有走到一起,於是很多人呢就將婚嫁失敗的原因歸咎於雙方婚嫁習俗的不同導致分開,但是,古代婚嫁的習俗卻說「這個鍋我不背」,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婚嫁的習俗就知道了:

一是從原始社會到先秦的建立之間這段時期,也就是遠古時代,那時候社會生產力極度地下,人們都是群居來生存,基本就是男女混雜,就像《呂氏春秋·恃君覽》中描述的,是一種原始群婚生活,只知道母親,而不知道父親是誰,也沒有什麼親戚兄弟夫妻男女的區別。

二是根據神話傳說中,伏羲和女蝸兄妹結為夫妻,生下一個肉團,肉團裡的15對童男童女相互結合才有了人類,這時則到了以血緣關係構成的群婚現象。

三是從仰韶文化中期開始,一直到龍山文化時期,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慢慢的從一夫多妻向一夫一妻轉變,這大概是我們現代人婚姻觀的雛形了,「婚姻」中,「婚」是指黃昏的時候迎娶,而「姻」是指因這個男子而嫁。隨著婚姻的出現,也就出現了「媒人」以及古代的婚嫁「六禮」,舊時的婚姻大多是封建的、包辦的,習俗上十分複雜,包括「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對照現代的婚嫁習俗,看看有什麼相同與不同。「納採」的意思就是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古代的婚姻很多都是包辦的,一般女方家長在綜合評估了男方的家世、背景及地位後,大差不差就可以答應了,但是現在的婚姻,都是男女雙方自由戀愛,有請媒人的家庭,但更多的是雙方子女商定好時間後,兩方家長開始約定時間見面商量孩子的婚事。或者是要訂婚的時候,男方的家長去女方家訂婚,也算是提親了。

「問名」的意思就是說,在兩家看對眼之後,開始將兩方的生辰八字到寺廟去算一下是否吉祥,小編看來,這個生辰八字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如若男方對女方有些不滿意,用八字不合這個理由倒是很合理。但是現在的婚姻中,有些宗族和家庭中長輩較多,較守舊的家庭,也會根據孩子的屬相和出生年月來算一算兇吉。

「納吉」與「問名」相似,大致就是將雙方的生辰八字呈到祖先牌位上請示一下兇吉。這個小編確實在生活中極少聽到了。

「納徵」的意思是男方把聘書和聘禮等送到女方家,這就是現代人說的「彩禮」了,古代人彩禮古代人也講究回禮,這個倒是與古代的婚嫁習俗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古代,家庭地位越高,彩禮的數量就越可觀,也曾有「十裡紅妝」之說,這時就能充分看出男方家境與是否重視這場婚姻了,現代人也有出嫁要求「三金」、「五金」一說,更多的一種形式,想顯擺自己家境的或者本身就有實力的家庭,更多的是將物件直接折成現金給兩個孩子。

「請期」的意思是選定良辰吉日,這個是第五禮,但是現代社會很多都是將很多項習俗一併完成,更加簡約高效了。

最後的「親迎」,也就是迎親,在古代的婚禮中,男方在迎娶女方前,都要先去祭拜祖先,向祖先告知這一吉事,然後新郎帶著花轎敲鑼打鼓去新娘家迎親,出發的時候燃放爆竹,而新娘出門的時候,則由女方的哥哥或者弟弟背著出門,說是成婚當天不能腳踩土地,娶回家後,與女方拜堂成親,現在的很多迎親也是如此,不過多了很多歡樂,由女方家長輩將房間的三道門擋住,男方過一道門,要做些小遊戲,給些小紅包,再順便鬧鬧伴郎伴娘等。

其實不論是富有禮節性的古代婚嫁習俗還是簡約歡樂的現代婚嫁習俗,都是帶著雙方家人的祝福的,小編認為,古語說的很對「娶妻娶賢」,妻子是一個家的運勢,而嫁人也是一樣,重要的是人品,拼了命的求金銀財寶,但是日子過好不好也就是冷暖自知了。

謝謝大家我是文文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2019年6月19日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嫁娶禮儀有哪些,古代婚嫁習俗有哪些
    那麼古代的婚嫁習俗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的一下中國古代一些傳統的婚嫁習俗。現代和古代都有喝交杯酒一說,這個這交杯酒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周朝時期,人們把一個匏瓜對半切開後做成兩個瓢,用來給新郎新娘盛酒之用,意喻為兩個人合二為一,象徵夫妻二人已結永好,而這種方式被稱之為「合巹」。而且又因為匏瓜本身是非常苦的,同時也就具有新郎新娘同甘共苦的意思。
  • 成都人結婚有什麼規矩? 四川地區婚嫁習俗盤點
    成都人結婚有什麼規矩? 四川地區婚嫁習俗盤點時間:2019-04-11 18:39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都人結婚有什麼規矩? 四川地區婚嫁習俗盤點 四川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各個民族在一起生活,卻保持了自己原本的風俗習慣。
  • 對中國古代一些婚嫁習俗的了解
    今日,男女結婚的理解仍然是相當重要的,那麼婚俗是如何產生演變的呢,又有什麼寓意呢,我搜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對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婚姻是一種民俗現象,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男女結合繁衍生息對人類發展和文明傳承有著重要的作用。最早追溯於生殖崇拜文化,「食色,性也」。
  • 中國古代傳統婚嫁習俗
    古代的結婚過程與現代的意義有點不同,但與現代的相似。例如: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等等。除此之外,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新婚夫婦得到祖先神靈的認可,並承諾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故此,在古代某些時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認可;嫁娶儀節的完備與否,直接影響婚姻是否吉利。
  • 吸收大量漢文化的日本,古代竟然有這樣的婚嫁習俗
    但是我們今天重點所要說的就是在很多方面與中國文化基本相似的日本,其實他們的文化也在很多方面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著大大的不同。看見過日本文字的人可能都會有一種「面熟的感覺」,所謂「面熟的感覺」就是說感覺在哪裡見過這個字,但是這個字又不是這麼寫的,而它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很多個不同的漢字結合而形成的,其實這種感覺是一點都沒有錯的。
  • 傳統婚嫁習俗中的「過禮」是什麼意思
    隨著社會的變遷,結婚的習俗越來越簡化,結婚「過禮」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那什麼是「過禮」呢?過禮的流程是什麼呢?過禮有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一、過禮過禮又稱大聘,是漢族的傳統婚嫁禮儀之一。就是在迎親之前還要送一次禮,具體送什麼還需兩方的父母商量好。
  • 東西方節日文化的代表,春節與聖誕節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相同
    中西方文化兩大節日,春節與聖誕節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相同文/@成長新視點春節與聖誕節,是東西方兩個最大的傳統節日,各自代表了東西方的節日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點。春節與聖誕節相比,相同點有節日目的和節日影響兩點,不同點有節日時間、起源由來、活動習俗、特殊美食和過節人群等五個方面。一、相同點。1.節日目的。春節和聖誕節,最初設立的目的都是祭祀和紀念,只是彼此祭祀和紀念的對象不同。2.節日影響。
  • 什麼是哭嫁 哭嫁習俗是怎樣的
    在古代,新娘出嫁有著很多的規矩,其中有一種就叫哭嫁,但是現在依然保留了這樣的婚嫁習俗至今,比如結婚敬茶、鬧洞房、哭嫁,其中哭嫁又是一種很特別的地方婚嫁習俗,多出現於四川農村以及少數民族。或許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這個婚嫁習俗,甚至疑惑新娘出嫁是喜事,為什麼要哭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哭嫁習俗,哭嫁習俗是怎樣的呢?
  • 中國傳統婚嫁習俗,六禮都包括什麼?八字合婚都有哪些講究
    什麼是合婚?八字又有何意?這些傳統至今的傳統婚俗,你們那現在還在使用嗎?歡迎大家討論那些遠去的民間婚俗。一、說媒與提親在中國古代,在民間子女到了適婚之齡,做父母的就得著手託媒牽線搭橋,為他們提親擇偶。所以提親是古代傳統婚姻的第一步。
  • 古代婚嫁原來有這麼多的講究,嫁娶真不容易啊!
    最近看了幾本古代的小說,裡面涉及的古代婚嫁寫得很詳細,突然想要了解一下古代的婚嫁都有哪些風俗習慣,這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現古人是真講究,對比起來,現代的婚禮是真的很簡潔了。古時婚嫁有「六禮」之說,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而且在這六禮之中,還有許多禮可講,不過對比娶妻的喜悅,這些講究也不算什麼了,畢竟「洞房花燭夜」堪稱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了。
  • 古時一般認為春節就是立春,那時有什麼風雅的習俗呢?
    古時一般認為春節就是立春,那時有什麼風雅的習俗呢?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春節被認為就是立春,巧合的是今年的乙亥年除夕,和立春重疊在了一塊。故此要說古代的春節習俗,那連帶著也必須要寫很多立春的風雅趣事了。
  • 三媒六聘現代版是哪些東西呢?三媒六聘十裡紅妝什麼意思?
    ,現在的流程要簡單很多.古時候,結婚需要三媒六聘,還要十裡紅妝,現在結婚則沒這麼多流程.那三媒六聘現代版指的是什麼呢?  一、三媒六聘現代版  1.三媒媒這個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一般指的是媒人,負責男方和女方線搭橋的人.現在的年輕人都是自由戀愛,大多數不需要找媒人.因此有網友認為,現在的三媒指的是陌陌
  • 古代女子的婚嫁習俗
    中國古代有「三書六禮」之儀,據《周禮》記載,在周朝時期國家就設立專門管理婚姻登記事務的部門,從事這一職務的人就叫「媒氏」。專門負責給自己婚姻雙方頒發「婚書」。不僅有官方發布的婚姻契書,也有民間的,指的是沒人籤訂的私人契約書,歷代都有專門的婚姻登記制度必須登記,否則不受法律保護。
  • 古代的城門為何有門釘,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更人奇怪的是,古代的城門為何有門釘,到底有什麼作用呢?與現在完全不同的是,古代的城門是非常豪華的,其中有一點令人很好奇,那就是他們的城門上都有一個一個門釘。現在的門窗大多以防盜性能為主,風格比較簡單,不會有這麼多花樣。
  • 現代愛情終結者!彩禮習俗是怎麼來的?
    文丨深度歷史觀說到彩禮,這可是對中國萬千男同胞非常不友好的一個習俗。在現代社會中,有多少自由戀愛的男女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最終被彩禮打敗?在新聞上報導中比比皆是。那麼作為現代愛情的終結者,中國彩禮習俗又是怎們來的呢?在中國結婚的禮節中古代就有「六禮」的說法。
  • 古代女子出嫁習俗也不少,嫁妝和現代有什麼區別?還有陪小妾的?
    從古至今,男方女方都很重視婚姻,男方迎娶女子要有聘禮,那么女子出嫁要有嫁妝。無論各個朝代,任何時期,這些禮儀習俗都是不可少的。嫁妝就是娘家嫁女兒的時候陪送的財物,到現在也有很多地方流行,在對禮節非常看重的古代,聘禮和陪嫁一定都是不能少的,並且說道和規矩也很多。
  • 古代女子的嫁妝,壓箱底陪嫁品最耐人尋味,這個古代習俗很少人知
    ,所以嫁妝這個習俗慢慢流傳下來。不同時期女子的嫁妝,都是根據娘家的經濟實力貧富不同,置辦的嫁妝內容與份量各不相同。,娘家都要送什麼嫁妝給女兒陪嫁呢?但這個古代習俗千古以來,很少人知道!人們很好奇壓箱底裡有什麼嫁妝呢?
  • 小說《周公與桃花女》編後記:中國北方婚嫁習俗的起因
    老周公幾經挫折,悔悟後已成泡影……幾次驚天動地的搏鬥,極度悲歡離合的辛酸,在這紛繁複雜妙趣橫生的故事裡,貫穿著白髮蒼蒼的老翁與妙齡仙女婚嫁驚險打鬥的奇妙情節。從光怪迷離的神話描繪中,可以看到我國民間婚嫁習俗的注釋和來源。我國北方,華北各省廣大地區,尤其是趙國邢郡(今河北省邢臺市)一帶,民間婚嫁的習俗風尚,至今還沿襲著許多古老的傳統形式。
  • 九九重陽節,有什麼習俗呢?
    這幾天的於都,稱得上雲淡風輕,晴空萬裡,草碧樹綠,花開滿城,真有一種秋光明媚、秋色燦爛的感覺。 藍天白雲,溫度冷暖恰好,氣候乾濕相宜。出縣城往郊外走走,山林的水果香,菜畦的蔬菜味,大田裡送來一陣陣水稻成熟的香甜氣息,在無風的日子裡,白楊樹葉也會婆娑起舞。
  • 中國婚嫁民俗:不同朝代文化在改進基礎上的傳承與延續!
    一說起婚嫁民俗,也就是說年輕的男女雙方家庭在結婚前後這一階段需要進行的一些流程禮節,想必很多有經驗的人都不陌生。雖然在辦婚禮的過程中流程非常的繁瑣複雜,但它卻無時無刻不在透露著來自一對新人的甜蜜。而對於古代的婚嫁民俗來說,其所蘊含的民族文化極其深厚,由於我國地域廣闊,而人口數量眾多,也有了各地婚嫁習俗不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