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會有這3個好處,媽媽再努力,也給不了孩子

2020-12-11 小青糖果屋

爸爸帶娃會有這3個好處,媽媽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中國社會普遍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的主要任務,而爸爸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一方面是因為媽媽更加細心,會洗衣做飯更適合留在家裡做全職媽媽。而爸爸則需要在外面工作賺錢養家。另一方面因為寶寶是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而且平常大多數的餵奶時間也是和媽媽在一起的,自然和媽媽接觸更多,也就與媽媽的關係最親密。

但是媽媽也並不是絕對不可替代的,美國兒童健康中心專家曾說過:在六個月之前,由誰來照顧嬰兒是沒有區別的,因為此時大部分嬰兒還不具有建立聯繫的能力。但是7-9月是認人階段,這一時期嬰兒會對經常照顧他的人產生強烈的依賴。所以,與寶寶關係最親密的人不一定是媽媽。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媽媽餵奶時爸爸能陪在身邊,或者經常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休息,也是可以成為孩子心中最親密的人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女權主義的興起,「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逐漸淡化,越來越多的奶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自從《爸爸去哪兒》真人秀節目在國內熱播以來,爸爸帶娃這個話題的熱度不斷高漲。網絡上也出現了各種爸爸帶娃的奇葩場面,真是讓哭笑不得。比如爸爸犯了酒癮,就把孩子一起帶去了酒吧,只見圖片中的爸爸一手拿著酒瓶,一手拿著奶瓶給孩子餵奶,真是喝酒帶娃兩不誤。還有爸爸用背帶把孩子背在身後,自己坐在電腦前專心致志地打遊戲。

雖然這些圖片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娛樂的目的,但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爸爸帶孩子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一、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俗話說「父愛如山」,說明父親可以給孩子一種踏實、安心的感覺,可以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而長期缺乏父愛的孩子,則會極度缺乏安全感,表現為無責任心、自卑、自私甚至性格也會發生嚴重的扭曲。

所以父親一定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父愛是孩子有積極樂觀、活潑開朗性格的關鍵。父親表達愛的方式與母親的溫柔細膩不同,更多為粗獷豪放。兩種愛的形式相互補充,孩子才能獲得正常的人格發展。

二、培養孩子的勇敢冒險精神

我們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較爸爸更為敏感,經常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而限制孩子接觸外界事物,雖然這樣足以保證孩子的人身安全,但是會使孩子表現得懦弱膽小。而爸爸的堅毅、果敢、進取的特點,會給孩子更多嘗試新事物的勇氣,也更加具有獨立克服困難的決心。

三、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

男人的運動細胞普遍較女人活躍,父親也會更多的帶孩子進行運動性更強的活動,比如陪孩子踢足球、帶孩子晨練跑步等。這些運動可以加強孩子的肺活量,提高抵抗力、也有助於呼吸系統更好的工作,運動的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學習成績也更好,往往在社會上也更容易成功。母親的愛是細緻入微。時時刻刻包圍在孩子身邊的,而父親的愛卻是孩子在面臨失敗挫折時的重要支柱。所以父愛和母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爸爸媽媽共同陪伴的結果。

爸爸的陪伴和媽媽一樣是不可替代的,照顧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所以,爸爸們一定不要經常因為工作而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你有讓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嗎?

相關焦點

  • 爸爸帶大和媽媽帶大,哪個帶孩子會更聰明?研究表明:兩者差異大
    當然可以,而且有專門的研究表明,相比媽媽,其實爸爸更適合帶娃,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美國研究表明:爸爸帶娃更有利這是一項由美國耶魯大學費時15年得出的研究結果,而研究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孩子通常身體健朗而且有著較高的智商,在學業上會有著一番較好的成績。
  • 爸爸帶娃智商會更高嗎?耶魯大學:是的,還有有這幾大好處
    對於很多寶媽們很惆悵的是,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陪伴孩子,爸爸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或者應酬,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到自己的三分之一。可自己發現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會格外開心,甚至有時候還會無視自己,這使很多寶媽們不解!
  • 「最嫩爸爸」走紅,在家帶娃被誤認為是哥哥,媽媽:這是我老公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他是兩個娃的哥哥,還在下面評論兩個寶寶很幸福,有這麼帥脾氣又這麼好的哥哥。就在大家都以為這是三兄弟的時候,發布視頻的媽媽出來回應了,回復網友稱:這是我老公。寶媽的"闢謠"讓網友們都震驚了,這個爸爸未免也太童顏了吧。
  • 中國媽媽吐槽「喪偶式育兒」,北歐爸爸卻多是帶娃高手,心理原因
    作為寶媽,我經常聽到媽媽們在抱怨自家老公不幫忙帶娃兒。也有很多寶媽抱怨帶娃好像只是自己的事情 ,其他家人覺得與自己好像也沒多大關係。
  • 美國科學家:被爸爸帶大的孩子,將來更聰明?你家都是誰在帶娃
    這孩子還非要爸爸帶才能成才嗎?而且這些數據覆蓋了多少人群呢?有幾個家庭參加這些調研呢?縱觀我們周圍的生活,大部分家庭還是以老人或者寶媽帶娃為主,真正能做到爸爸帶孩子的,還是少之又少。那么爸爸帶娃到底有沒有好處呢?答案是:肯定有!有哪些好處呢,我們接下來就分析一下吧!
  • 爸爸「另闢蹊徑」式帶娃,寶寶滿意的翹起了二郎腿,媽媽不敢打擾
    有位寶媽是這麼形容爸爸帶娃的:男人帶娃仿佛是寶寶的一場噩夢。編 輯:柔山日常生活中,大多情況都是媽媽帶娃,除非是媽媽有事出門,才會輪到爸爸在家帶娃,畢竟大多數的寶媽都不太信任男人帶娃。爸爸帶娃會發生很多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不過這位父親可不太一樣,哄娃上有自己的妙招,寶寶不哭不鬧很享受,寶媽回家都不忍打擾父子倆。
  • 爸爸變身「摩託車」載倆娃獲高贊,網友:爸爸能給的媽媽不一定能
    爸爸在外工作賺錢,媽媽在家裡忙家務,照顧孩子。爸爸只是有空會陪孩子玩一會,並沒有很大的耐心,並且在人們的印象中爸爸帶娃總是笨手笨腳的,每次都是大型翻車現場,帶著孩子一起犯傻。很多媽媽表示太無奈了。其實現實中也不乏有內外兼修的爸爸,兼顧家庭與工作的好爸爸。爸爸帶娃有很多好處,也有很多樂趣是媽媽給不了的。尤其是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時候,要想一起娛樂還是得看老爸。
  • 寫不出讚揚父愛的作文,父女翻臉,爸爸缺席育兒會引發3大問題
    小女孩飽含深情地歌頌了媽媽的愛。作文一氣呵成,還在群裡被老師表揚。小女孩爸爸看完,提出再寫一篇感謝父親、讚揚父愛的作文。小女孩表示很為難,不知道怎麼寫。爸爸覺得面子上掛不住,跟孩子吵了起來。「我努力賺錢養這個家,你怎麼不知道謝謝我呢?」
  • 誰帶孩子長大後智商不一樣?耶魯大學研究告訴你,誰帶的娃更聰明
    有二寶的時候已屬於高齡產婦,帶倆娃實屬筋疲力盡,爸爸也適時地參與到帶娃的責任中。媽媽帶娃和爸爸帶娃有什麼不一樣?爸爸帶娃是不是如我們想像的那麼不靠譜?一位寶爸自告奮勇哄娃睡覺,空調開到17度,寶爸自己被哄睡,寶寶被撂一旁。自己被子裹得嚴嚴實實的,可是寶寶卻只穿著小背心和紙尿褲,什麼也沒有蓋,以一種娃特有的睡覺姿勢睡在床頭柜上,眼看著就要掉地上了。
  • 以下類型的爸爸會毀了娃一生,媽媽不及時阻止,孩子將來不孝順
    有些情況下,爸爸的存在反而不如喪偶式育兒來的好,比如以下幾種類型的爸爸,大多會毀了娃一生,媽媽不及時阻止,孩子將來必然不孝順,甚至會逃離原生家庭。家庭暴力的爸爸在《明星大偵探》裡,造成所有家庭悲劇的源頭就是家庭暴力,尤其是爸爸。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
  • 讓老人帶娃也可以,但這四個麻煩要解決,不然只會越帶越「糟糕」
    不過兩個人都去工作的話,就面臨著孩子沒人照看的問題,於是很多父母就不得不讓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都說隔輩親,讓老人們幫忙帶大孫子、大孫女,肯定都會非常盡心盡力的,有些老人甚至比爸爸媽媽照顧的還要好,但這樣反映出的問題就是孩子容易被溺愛。
  • 爸爸帶娃,還活著就行 父愛如山……但願不滑坡
    12月3日,甘肅平涼,一位老人在高速路應急車道上行走,交警攔下得知,老人的三兒子駕車路過,在家吃飯後把棉衣落下,老人說兒子一個人開車會冷,便想要把衣服送去。隨後老人坐上警車,在5公裡外找到了兒子。昨晚我爸還說讓我考完回去再叫他起床,但是我今天考完一開機就看到他的微信,下雨了帶著傘在門口接我,這就是父愛吧。
  • 媽媽帶娃累成狗,孩子他爹甩甩手,爸爸到底是好幫手還是豬隊友?
    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困惑或者挑戰,那麼請一定要關注我,「蘇主任Talk」讓你輕鬆育兒,孩子成長健康又快樂!蘇主任在和很多媽媽進行諮詢的時候都會聽到她們說,孩子的爸爸基本上都是不帶娃的。實際生活當中,爸爸們不光不帶娃,一旦孩子出了些什麼問題,反而會指責媽媽們帶得不好。
  • 爸爸帶娃不靠譜?親爸去幼兒園接娃老師攔著不讓接,網友笑翻了
    我們知道,幼兒園的孩子都是家長親自接送,原因無非是保證孩子的安全,同時讓壞人沒有可乘之機。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環節,也會出現尷尬的情況。前段時間發生這麼一件事:爸爸去幼兒園接孩子,孩子一臉不認識,老師立刻提高警惕——這孩子你肯定接不走,親爸也不行!
  • 育兒界的傻白甜,帶娃界的豬隊友,爸爸帶娃最常說的6句話
    現代社會家庭中,帶娃已經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了,很多爸爸們也加入了帶娃的陣營中,親自體驗熊孩子給父母們出的各種難題。而有很多爸爸對於帶娃常常都是半逃避式,常常一副交給我吧的雄心壯志,不出半分鐘就又推給媽媽們了。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有一些寶媽生完二胎後,徹底捆在家庭上,根本抽不出身忙工作,壓力真的很大,自己生病沒時間看醫生,因為沒人照顧孩子。有的老人在老家居住,不能長期待在城市裡帶孩子,抽個空閒還想回家看看,表示不能適應鄰居如陌生人的生活,整天困在家裡太難受了,小區裡又不認為幾個人,出小區容易找不回家而迷失,這確實是個安全問題。
  • 帶孩子留心「隔輩親」,老人們帶娃常說這幾句話,爸媽需要提防
    如今,國內家庭大多採用的是隔輩帶娃,爸爸媽媽在外工作賺錢,爺爺奶奶在家負責帶孩子,其中尤其是奶奶帶娃成為了隔輩帶娃的主力軍。隨著新型教育理念的不斷普遍,人們對於隔輩帶娃,產生了褒貶不一的態度,從現實的角度考慮,究竟該如何正確看待隔輩帶娃?
  • 「當甩手掌柜太爽了」,原來這才是爸爸們帶娃時的真實內心寫照
    有了孩子後,這些夫妻都有哪些改變呢?有人因為突然當爸壓力過大而喜歡哭。有人因為孩子的到來,三口小家更加甜蜜溫馨。還有的是相濡以沫、互相支持、更加堅定。通過幾位媽媽們的交流,我們也能了解爸爸在帶娃一事上的表現。以下這三種情形算是很多爸爸們內心的真實寫照吧。
  • 爸爸接四胞胎放學走紅,看他手裡的東西,網友: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媽媽帶娃通常比爸爸更加用心。反之爸爸則經常處於叫不醒、喊不動的狀態。很多爸爸認為自己賺錢養家即可,缺少家庭責任感。近段時間,有一組爸爸接送四胞胎放學的照片走紅網絡,四個年紀還小的孩子,被爸爸用手裡的牽引繩綁住,其中一個孩子,腳步踉踉蹌蹌的,有些站立不住,被拖拉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