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會有這3個好處,媽媽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中國社會普遍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的主要任務,而爸爸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一方面是因為媽媽更加細心,會洗衣做飯更適合留在家裡做全職媽媽。而爸爸則需要在外面工作賺錢養家。另一方面因為寶寶是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而且平常大多數的餵奶時間也是和媽媽在一起的,自然和媽媽接觸更多,也就與媽媽的關係最親密。
但是媽媽也並不是絕對不可替代的,美國兒童健康中心專家曾說過:在六個月之前,由誰來照顧嬰兒是沒有區別的,因為此時大部分嬰兒還不具有建立聯繫的能力。但是7-9月是認人階段,這一時期嬰兒會對經常照顧他的人產生強烈的依賴。所以,與寶寶關係最親密的人不一定是媽媽。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媽媽餵奶時爸爸能陪在身邊,或者經常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休息,也是可以成為孩子心中最親密的人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女權主義的興起,「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逐漸淡化,越來越多的奶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自從《爸爸去哪兒》真人秀節目在國內熱播以來,爸爸帶娃這個話題的熱度不斷高漲。網絡上也出現了各種爸爸帶娃的奇葩場面,真是讓哭笑不得。比如爸爸犯了酒癮,就把孩子一起帶去了酒吧,只見圖片中的爸爸一手拿著酒瓶,一手拿著奶瓶給孩子餵奶,真是喝酒帶娃兩不誤。還有爸爸用背帶把孩子背在身後,自己坐在電腦前專心致志地打遊戲。
雖然這些圖片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娛樂的目的,但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爸爸帶孩子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一、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俗話說「父愛如山」,說明父親可以給孩子一種踏實、安心的感覺,可以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而長期缺乏父愛的孩子,則會極度缺乏安全感,表現為無責任心、自卑、自私甚至性格也會發生嚴重的扭曲。
所以父親一定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父愛是孩子有積極樂觀、活潑開朗性格的關鍵。父親表達愛的方式與母親的溫柔細膩不同,更多為粗獷豪放。兩種愛的形式相互補充,孩子才能獲得正常的人格發展。
二、培養孩子的勇敢冒險精神
我們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較爸爸更為敏感,經常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而限制孩子接觸外界事物,雖然這樣足以保證孩子的人身安全,但是會使孩子表現得懦弱膽小。而爸爸的堅毅、果敢、進取的特點,會給孩子更多嘗試新事物的勇氣,也更加具有獨立克服困難的決心。
三、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
男人的運動細胞普遍較女人活躍,父親也會更多的帶孩子進行運動性更強的活動,比如陪孩子踢足球、帶孩子晨練跑步等。這些運動可以加強孩子的肺活量,提高抵抗力、也有助於呼吸系統更好的工作,運動的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學習成績也更好,往往在社會上也更容易成功。母親的愛是細緻入微。時時刻刻包圍在孩子身邊的,而父親的愛卻是孩子在面臨失敗挫折時的重要支柱。所以父愛和母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爸爸媽媽共同陪伴的結果。
爸爸的陪伴和媽媽一樣是不可替代的,照顧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所以,爸爸們一定不要經常因為工作而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你有讓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