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很多學生都會畫中秋節的手抄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也有中秋節的由來介紹,感興趣可以接著往下看。
中秋節手抄報怎麼設計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
一、中秋節由來
二、中秋節的故事
三、中秋節的主要習俗
四、中秋詩詞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由來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節日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關於這天的傳說和傳統。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嫦娥奔月故事
后羿當上皇帝後,沉迷酒色,隨意殺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長生不老,跑到崑崙山盜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藥, 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長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藥偷來吃了,於是她自己就輕飄飄地飛上了月宮。
中秋節的風俗習俗
中秋節的主要習俗
一賞月(玩月):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民間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二蕩鞦韆,喝酒,月下男男或女女結伴出走,又叫「踏月(採月,濱江採月)」在月下踏歌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
三賞桂:桂樹下賞月,吟詩,喝酒。
四拜月:婦女拜月。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節的古詩大全
中秋佳節詩句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3、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5、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6、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