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陽節,重陽節的由來?農村有哪些節日風俗呢

2021-01-12 365說三農

導讀: 今日重陽節,重陽節的由來?農村有哪些節日風俗?

今天是陽曆的10月25號,農曆的九月初九,這一天按照農曆的算法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

重陽節是我國比較古老的節日,是人們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的體現。俗話說「家有一老,如獲至寶。」家裡有老人,才能保持兄弟姐們的團結,還有人說,家裡老人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也就散了,因為他(她)們聚在一起的機會少了,而親情、家族榮耀等都是老人在起關鍵作用。

我們每年逢年過節的時候,有些人不吃辛苦千裡迢迢都要養家裡趕,就是為了與家裡的老母老母能夠團圓,這也是我國重陽老人節傳承下來的基因。重陽節意義重大,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極目楚天舒,就是象徵高壽,長壽。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與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分不開的。陽曆時間可能每年不一樣,但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是永遠不變的,也就是說,與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是按照農曆來計算的。離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這天。

九月初九,又稱「九九重陽節」,而「九」這個數在《易經》中為陽數。在這裡有必要延伸一點知識點:

《易經》學中數字奇偶是「陽奇陰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並且以六、九為陰陽的代表。

而九月初九是「九九」兩個陽數相重,所以叫「重陽」,這天就叫重陽節。

在農村,重陽節有哪些風俗呢?

登高祈福

重陽節登高是保留節目,這天男女老少一家人在登高的過程中能難得享受家人的團聚,走出家門來到野外,有說有笑,老人喜笑顏開,老當益壯,登高祈福。其實,說是祈福,還不如說是希望老年人「登高」健康長壽,登高與「祈高壽」是分不開的。

賞菊花,喝菊花酒

這個時候正是菊花怒放的時候,而菊花是在寒冷的秋冬季盛開,有種桀驁不羈的傲霜特性,所以用菊花來代表對老年人的象徵,菊花也代表著健康長壽,所以在重陽節這天來到野外欣賞金黃的菊花,其樂融融。遊玩之餘,喝上去年浸泡的菊花酒,把酒言歡。

吃重陽糕

重陽糕如今沒有什麼特定樣式,很隨意,但糕裡面內容很多,都是些農民自己家的農產品,比如芝麻粒、花生仁、菊花、桂花等等,並且人們喜歡做成九層寶塔形容,象徵節節攀升,日子更是一層樓。當然,做成九層寶塔狀也是對九九重陽節登高的一個象徵。

曬秋

到了九月九就曬秋,農民這個時候家家戶戶把家裡的農產品都拿出來曬,一個是代表糧食都豐收了,家裡的存貨多了,慶祝農業大豐收。二個是趁著秋高氣爽的好日子,家人團聚,把農產品拿出來曬一曬,人多力量大,團聚話豐年。

以上幾種風俗,你那兒有嗎?

相關焦點

  • 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是什麼
    重陽節又叫「踏秋」節,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那麼,重陽節風俗有哪些呢?  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
  • 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習俗|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
  •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由來介紹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重陽節最新資訊 > 正文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由來介紹
  • 重陽節不能回娘家 重陽節有哪些禁忌
    導語:重陽節不能回娘家這是一些地區特有的重陽節忌諱,這並不是全國都有的,但是有時候入鄉隨俗也沒辦法。之所以有重陽節不能回娘家的說法,是有些地區民間有一句俗語「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那麼除此以外重陽節還有哪些禁忌呢,現在就快點來看看吧!其中一條很是尷尬啊!
  •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這實際上講的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那就是重陽節。大家知道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重陽節主要有曬秋、放紙鳶、登高、吃重陽糕、祭祀海神、祭祖、賞菊、辭青、享宴祈壽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風箏)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 九月九日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九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導讀:每年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一個中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孝敬老人的日子。不說現今孝敬老人會有敬老愛老活動,我們就說從古至今傳下來的九九重陽節有哪些習俗,想知道九月九日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就別錯過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哦。
  • 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有什麼風俗?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馬上就是重陽節了,聽說重陽節有敬老節的說法,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重陽節主要風俗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傳統節日的現代傳承。重陽節最早是一個豐收後的祭祀節日,有感恩和期盼的寓意在其中,傳承至今,現在的重陽節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人們會在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是傳統節日現代傳承方式之一。
  • 重陽節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每逢佳節倍思親」曾經郎朗上口的古詩,有誰還記的這其實是一個節日嗎。它就是我們中華名族傳統的節日之一「重陽節」。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為了慶祝重陽節的到來,還會有很多的習俗。那重陽節習俗有哪些呢?重陽節又是怎麼來的?
  •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傳統習俗有哪些簡短介紹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 九月九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由來簡介
    這周三(10月17日)就是2018今年的重陽節了,重陽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日期定為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是一個韻味十足的節日。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被大家淡忘,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重陽節習俗以及由來介紹,節日到來之際,來文中長知識吧。
  • 重陽節傳統習俗簡單50字介紹 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重陽節傳統習俗風俗簡單50字介紹  「重陽節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節還有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除外,還有曬秋,吃重陽糕,賞菊,放紙鶴等習俗。」
  • 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怎麼由來的?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另有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紙鳶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登高望遠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
  • 重陽節的由來與節日習俗
    ▲ | 圖源於網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至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古代民間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寫的登高詩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為有名: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的由來是什麼
    一說到重陽節,很多人都會想到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過重陽節的時候,許多家人會歡聚一堂,一起吃飯聊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重陽節的由來吧。
  • 重陽節的來歷和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習俗|重陽節風俗有哪些重陽節手抄報內容大全|重陽節來歷習俗:2020年重陽節為10月25日,農曆9月初九。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據文獻記載,當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我國人民對重陽佳節歷來有著特殊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馬上就是重陽節了,重陽節有敬老的傳統習俗,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呢?重陽節為什麼是給老年人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因此,重陽節一直是屬於民間的老人節,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意為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就正式成為了一個敬老的節日。
  •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故事傳說介紹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節快到了,你知道為什麼會定在農曆九月初九嗎?農曆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 聰明節指的是我國哪個傳統節日 是清明節還是重陽節呢
    聰明節指的是我國哪個傳統節日 是清明節還是重陽節呢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各自的別稱,那麼聰明節指的是我國哪個傳統節日?
  • 重陽節的來歷由來簡單介紹50字 九九重陽節的習俗風俗及古詩詞
    重陽節的來歷由來簡單介紹50字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 重陽節為何要「遍插茱萸」 這些風俗由來你知道嗎? 
    九又與久重音,因此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祝的節日,取親情、友情長久之意。九為單數大者,故重陽又與敬老、老人合意,所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