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悽美的愛情故事:如果有來生 依然與君牽手

2020-12-18 小佛說史

有一種愛情叫相濡以沫,有一種愛情叫生死相依。

穿越漫長的時空,抗戰烽火中的愛情,70多年的牽手與守望。

1940年,16歲的浙江義烏姑娘朱蓮弟經堂姐(堂姐夫是營長)介紹,認識了川軍50軍144師432團少尉排長先正華。情竇初開的少女對高大英武的先正華一見鍾情,墜入了愛河。很快,他們就結婚了,擺了幾桌酒席,當兵的來得多,團長是證婚人。先正華穿軍裝,她穿租的婚紗裝。先興華送她一套新衣服。戰火紛飛中的婚禮樸素而又非常熱鬧。

先正華與朱蓮弟

時值抗戰最艱難的時期,部隊轉戰各地。團長和團長夫人動員朱蓮弟當兵,編入50軍144師432團衛生隊當醫務護理兵,穿黃軍裝。部隊在安徽、浙江、江西等交界一帶地與日偽軍作戰。行軍時,每當朱蓮弟疲憊不堪走不動的時候,先正華就背著她走。打仗的時候朱蓮弟參加包紮、護理傷員,並將傷員送到後方醫院治療。

1941年夏天,朱蓮弟懷孕快生育了,這是他們在戰火紛飛中的愛情結晶。然而部隊轉戰頻繁,居無定所,坐船過河時她生產了一個男孩,還是當地一個婆婆接生的。

兒子的出生,給他們顛沛流離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安慰。

然而,這畢竟是戰火紛飛的戰場。不久以後,部隊在一次與日軍戰鬥後的轉移過程中,他們遭遇了日軍,夫妻倆帶著襁褓中的兒子其他幾位官兵一起被日軍俘虜。當天晚上先正華與其它幾位男兵在內應的接應下,逃出了監獄。而朱蓮弟則與另外一名女兵被分開關押在一起,無法逃脫。

日軍對朱蓮弟威逼利誘,要她們交代出部隊番號和去向,朱蓮弟堅貞不屈。兇殘的日軍當著朱蓮弟的面殺死了襁褓中的孩子,對一個年輕的母親來說,這是多麼殘酷的一幕,受此打擊,朱蓮弟一度精神失常。

1941年冬天,經過疏通關係,朱蓮弟和另外一名女兵被釋放。她倆乞討流浪一段時間後才回到部隊,繼續做醫務護理。先正華對自己沒能保護好妻兒自責不已。喪子之痛加上幾個月的監獄生活,朱蓮弟的身體完全垮了,從此終生不育。

1944年3月,144師在叛徒張昌德的率領下叛變投日。與日寇有著血海深仇的先正華和朱蓮弟不願同流合汙,保持民族氣節,他們逃離了虎口,經歷艱難逃亡,回到了先正華的老家四川瀘縣,務農為生。

朱蓮弟的住處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裡,先正華擔心自己的身後事。臨終前他對朱蓮弟說:「你要把我的墳看好。」

朱蓮弟流著淚答應了他的請求。從此以後,朱蓮弟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獨守孤墳幾十年。

九十年代初期,浙江義烏的娘家人找到了朱蓮弟。他們知道她的近況後,強烈要求她回到義烏,她的娘家侄子、侄孫們願意為她養老,但是朱奶奶堅決的拒絕了。這裡有她一生的至愛,有她對丈夫的承諾,她要照看好丈夫的墳墓,更重要的是她百年之後,一定要跟丈夫合葬在一起!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場上,他們相互照顧,在黑暗的日子裡,相依為命。

近年以來,他們的故事漸漸為外人所知曉。四川省抗戰歷史文化研究會、瀘州電臺1050關愛抗戰老兵行動隊饒偉和他的志願者夥伴們尋訪到了朱蓮弟,確認了朱蓮弟抗戰老兵身份,並對她進行了日常關愛。1050行動隊的隊員們以10人為一組,每人每月捐款50元,為朱蓮弟老兵提供每月500元的生活費,並且每月探訪一到兩次,及時解決她平時生活所需。

抗戰老兵朱蓮弟,先後獲得市、縣、鎮人民政府、民革瀘州市委員會、北京鐵血老兵公益等組織和社會團體的關愛。2015年9月,她光榮的獲得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和7000元一次慰問金及享受抗日軍人優撫待遇。

2016年7月,抗戰老兵朱蓮弟與世長辭,享年92歲,按照她生前遺願,夫妻合葬,她又回到了她朝思暮想的人身邊。

2018年,四川省抗戰歷史文化研究會、瀘州1050關愛抗戰老兵行動隊的志願者們決定為他們修墳立碑。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重慶大胖哥得知此事,在短短一天半時間裡,在全國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募集了兩萬餘元。朱蓮弟的家鄉人浙江志願者聽聞此事,紛紛踴躍捐款。

2018年清明時節,春雨濛濛,在瀘州1050分隊的志願者們的努力下,修墓立碑工作終告完成。

碑文最後曰:

縱觀先、朱二老一生,無悔結髮於國家危難之際,攜手禦敵於紛飛炮火之中。同入龍潭虎穴,幸得生還。共拒投敵叛國,以保清白。

大難臨頭之際,未敢各自分飛。

歷經磨難之後,終成在地連理。

二老身後無兒無女,雖已下葬,但無墓無碑。志願者深感其抗日報國壯舉,為圓二老合葬之宿願,誠意為二老築墓立碑,以寄忠魂有託,樹後世楷模。

如果有來生,依然與君牽手。

如果有來生,依然會從浙江到四川,穿越千山萬水,與君長相廝守。

如果有來生,願世界太平,沒有戰爭。

本文攥稿人:明月江客,授權發表

相關焦點

  • 「一死報國來生再見」,九旬抗戰老兵追憶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
    來生再見。」 正在熱映的抗戰題材電影《八佰》裡,最後撤退前,演員李晨飾演的山東兵在和戰友訣別時,一句「來生再見」讓無數觀眾瞬間淚崩。這個橋段是電影演員對抗戰中中國軍人視死如歸、慷慨赴死壯舉的藝術再現。電影《八佰》劇照實際上,在抗戰史上,中國軍人的確曾在一道絕命電報中誓言「一死報國」「來生再見」。
  • 抗戰時期,一位抗戰女兵,她和她的愛情故事
    抗戰時期,一位抗戰女兵,她和她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周秀蓮,是到目前為止所知道的年齡最大的女兵已經109歲了,依然是一位硬朗和開朗的老人。因為經歷過戰爭年代,他似乎比任何人都知道生命的珍貴,也珍惜著活著的每一天。經歷過生與死,經歷過很多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和他的丈夫楊平的故事。
  • 愛有多悽美就有多痛楚,這幾個愛情故事總有一個打動你的心
    愛情故事,一直都是人世間的千古絕唱。幸福圓滿的愛情自然令人神往,然而,穿越生死、愛而不得的悽美愛情卻更讓人動容。49朵玫瑰 總有一朵屬於你有一篇電視散文《四十九朵玫瑰》,大抵說明了「愛而不得」的遺憾終生難忘!故事講的是:1934年,作者在日本橫濱一所教會中學求學,他和一位日本女孩因結伴上學放學而互相暗生情愫。
  • 黃埔抗戰老兵 民國結婚證 見證67年愛情(附圖)
    九旬黃埔抗戰老兵呂品珍藏67年的民國結婚證。  民國結婚證見證67年愛情  福泉95歲黃埔抗戰老兵,講述他和她的故事  多彩貴州網訊 最近,福泉市95歲黃埔軍校畢業的抗戰老兵呂品,首次展示了他珍藏67年的特殊「寶貝」——他在民國時期的結婚證書,見證了他和愛人半個多世紀同舟共濟的美好姻緣及經典愛情。
  • 愛有來生:若無相欠,怎會相見?
    伸手需要一瞬間,牽手卻要很多年,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閒來無聊,看了電影《愛有來生》,《愛有來生》改編自小說《銀杏,銀杏》,由俞飛鴻執導,俞飛鴻、段奕宏、李佳等主演的愛情電影。影片圍繞著一棵銀杏樹,講述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
  • 「一死報國,來生再見」,九旬抗戰老兵追憶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草地·說人解史
    來生再見。」  正在熱映的抗戰題材電影《八佰》裡,最後撤退前,演員李晨飾演的山東兵在和戰友訣別時,一句「來生再見」讓無數觀眾瞬間淚崩。這個橋段是電影演員對抗戰中中國軍人視死如歸、慷慨赴死壯舉的藝術再現。
  • 宋詞中悽美動人的愛情,總是能那樣讓人意猶未盡
    [摘要]翻開宋詞,我們看到的是一段段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一場場離愁別恨的辛酸之情,一幕幕悽美動人的千古絕唱。翻開宋詞,我們看到的是一段段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一場場離愁別恨的辛酸之情,一幕幕悽美動人的千古絕唱。施酒監和樂婉的來生緣這是發生在宋代的一段愛情,樂婉是杭州歌妓,與一位姓施的酒監相愛,後來施酒監奉命調離杭州,又沒有辦法將樂婉脫籍從良帶走,這種無望的愛情,只能使二人訣別。施酒監做了一首《卜算子》贈樂婉。
  • 湘潭九旬抗戰老兵追憶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
    湘潭九旬抗戰老兵追憶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 2020-09-03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約會春天】悽美的愛情故事
    作者:寶寶知道 下雨,聽風今天和大家講一段外婆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說他們的愛情悽美,是因為他們雖然很相愛,但是結局卻很悽慘,很悲涼。但是外婆從來沒有給我們講過他的故事,外婆的故事是我們把很多的信息,匯總到一起才拼湊完整的。
  • 河北南宮:聽老兵講抗戰故事
    近日,河北省南宮市北胡辦事處宋村92歲的抗戰老兵李光照在為小學生講抗戰故事。1942年1月,14歲的李光照參加八路軍,1948年1月退伍還鄉。 「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河北省南宮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和南宮市中小學生代表,開展走訪慰問抗戰老兵活動,聆聽抗戰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感受信仰的力量。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影報導
  • 戎馬一生抗戰故事育後代 老兵精神鑄就優秀家風
    第六期《家的味道老兵》講述抗戰老兵——劉義權老人的故事,87歲的劉老在戰爭歲月裡,曾執行過30多次偵察任務,參加過大小上百次戰鬥,歷經九死一生的戰火錘鍊,是一位有著赫赫戰功的老兵。十九枚軍功章這是老人戎馬一生的見證胸前一排排的勳章是老人歷經戰火,戰功卓著的見證,劉老經常給兒女們講述自己戎馬徵戰的細節,用這些故事教育自己的兒女。
  • 如此歡快的歌曲,歌名卻叫《如果有來生》
    The second life《如果有來生》是由高曉松作詞,格非作曲,譚維維演唱的,一首有關愛情感悟的歌。譚維維的這首《如果來生》,是一首走心之歌。為何這麼說呢?因為譚維維在演唱這首歌曲時,採納了高曉松老師的建議,不摻雜一絲演唱技巧,忘掉現實,用心而唱。
  • 如果有來生,我們不相逢
    文/香遲如果真的有來生,我選擇不再與你相逢,就讓今世的愛和情全都流進忘川,踏過了奈何橋,從此就是我的新生。也許那樣的感覺最好,因為愛恨情仇全部都被孟婆湯給清了零。如果有來生,我會學會好好愛自己,無緣的人就不再去愛,好好把自己善待。放棄不屬於自己的愛情,不讓無緣的人走入我的生活,不讓她成為別離時的痛楚。時刻告訴自己不要愚痴,不要太固執,學會放手別人也放過自己,讓生活帶給自己快樂和幸福,並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歸宿。佛語曾說,若不相欠,怎會相見。
  • 一批抗戰老兵照片在廣州展出
    一批抗戰老兵照片在廣州展出 2015-11-13 20:55: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廣州11月13日電 (程景偉索有為)《銘記與關愛——鏡頭中的抗戰老兵》圖片展13日在廣州博物館揭幕,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展期持續至11月27日。
  • 朗誦三毛的詩《如果有來生》,留下的是青春的記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如果有來生《如果有來生》作者:三毛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如果有來生,要化成一陣風,一瞬間也能成為永恆。沒有善感的情懷,沒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裡灑脫,一半在春光裡旅行;寂寞了,孤自去遠行,把淡淡的思念統統帶走,從不思念、從不愛戀;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
  • 中國歷史上八大悽美愛情故事
    古往今來,愛情一直是民間廣為流傳的話題,歌頌愛情的文學作品也層出不窮。但大多數都是愛情悲劇,很少有喜劇結尾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上八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吧! 一、梁祝化蝶 「樓臺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蝶。」
  • 【閱獨】三毛詩作《如果有來生》賞析
    [摘要]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編者按】 每當事與願違,我們總是願意去期待來生,期待在來生中每次的相遇都能化為永恆。然而,來生始終不過是海市蜃樓,我們不能永恆,也沒有來生。
  • 西藏自駕遊之:納木錯——念青唐古拉山掠影,心動悽美愛情故事
    進入停車區往湖邊走,不時有大量海鷗在空中盤旋著上下翻飛,也會有遊客在路邊給它們餵食。據說這裡還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又悽美的神話愛情故事。恩愛的夫婦兩人最終沒能到白頭,女神納木錯化為了思念丈夫的一汪靜靜流淌的湖水,失去妻子的念青唐古拉山悲痛欲絕,化作巍巍山脈日夜守在自己的妻子身邊。當地人又把這湖這山比作一對戀人、情人或夫婦。
  • 【重慶】志願者團隊尋訪老兵故事 用行動向抗戰老兵致敬
    或許是因為一種感動,或許是一份收穫,10年來,周秋隼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戰老兵獻愛心做公益,用愛詮釋著他關愛老兵的感人故事,用行動向每一位抗戰老兵致敬。當年,30歲的周秋隼在《重慶晚報》上偶然看見一篇講述居住在彈子石的抗戰老兵楊養正故事的文章。  楊養正,參加過四行倉庫保衛戰,後被譽為「最後的八百壯士」。「我當時很驚訝,想不到身邊還有這樣的抗戰英雄的存在,於是我們一群網友相約前往看望。」周秋隼說, 「在我們提著禮物去拜訪他的時候,老人很驚訝,驚訝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有一大群陌生人去聽他講當年參加『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
  • 無中生有「日本女友」,抗戰老兵的故事應該敲響警鐘
    最近看到一篇爆火的文章,是關於來自國軍,抗戰老兵周福康和他「日本女朋友」的故事,標題倒是起得很好:95歲老人一生未娶,就是為了能間69年前的日本女友。這個故事的源頭來源於2014年方軍的採訪記錄。幸好我在2018年的時候看過一篇闢謠這個故事的文章,否則我也會掉入到這個「陷阱」。雖然有一句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人總是有良心的,你可以給歷史故事添加感情色彩,但是不能脫離歷史事實。我在這裡只是起到一個概括,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