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給我的發糕都是邊,給弟媳的全是中間,看我好欺負嗎」

2020-12-10 孤獨的幸福樹

有人說,生活是一部百科全書,裡面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知識,也能讓你見識到各式各樣的人生。有的人活得恣意灑脫,輕鬆自在;也有的人活得謹慎仔細,錙銖必較。究竟哪一種方式更好呢?這一時半會兒的恐怕很難說清。

王玉是一個農村姑娘,她還有一個姐姐,比她大六歲,所以小時候她常常被姐姐欺負。這養成了王玉爭強好勝的個性,無論何時何地,她都不允許自己吃虧。

王玉的老公李強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原本兄弟二人關係不錯。但是王玉嫁過去之後,常常對李強說父母偏心他弟弟,因為弟弟有高中學歷,高考失利後母親便把他送去一家維修店做學徒,後來又在父母的幫助下開了自己的店鋪;而李強只有小學文化,一直在家種地。由於王玉的枕邊風,李強跟弟弟也漸漸有了隔閡。

弟弟結婚後,王玉覺得公婆對弟媳婦也處處比對自己好。比如她同時和弟媳婦一起在婆婆家吃飯,婆婆總是給弟媳婦夾肉,而根本不管她。有時候家務活婆婆也都會吩咐她做。

王玉當然不會讓自己吃虧,婆婆給弟媳婦夾肉,她就自己趕緊多夾幾塊放到自己碗裡;婆婆吩咐她做家務,她要麼拉著弟媳一起做,要麼假裝沒聽見。王玉只有一個原則:「我不主動欺負別人,但是別人也休想欺負到我。」

前幾天,婆婆蒸了一鍋發糕,因為平常王玉和弟媳都喜歡吃,婆婆就切塊之後分成了兩份,分別裝進了袋子裡。弟媳去婆婆家比王玉早,先把自己那一份拿走了,等王玉去的時候,就只看到了自己那份發糕,她當時沒多想便拿回了家。

可是到家打開之後,發現婆婆給她的那份發糕,全是切下來的邊邊角角的位置。而中間那些方方正正的居然一塊都沒有。王玉心想著,肯定是婆婆把中間部位的那些全都挑給了弟媳婦。這明擺著是欺負自己嘛。憑什麼把好的位置全都給了弟媳?她決定要去找婆婆理論一下。

為了讓自己更加有理有據,王玉在去找婆婆以前特意先去了弟媳家,找藉口看了婆婆給弟媳的發糕,的確跟她想的一樣,弟媳的那份發糕裡面全是中間位置,切的方方正正一塊塊的。這下是自己親眼所見了,看婆婆還有什麼話說。

王玉便氣勢洶洶的去了婆婆家,婆婆看她那樣子,就知道來者不善,趕緊問她發生了什麼事。王玉質問婆婆道:「媽,您也太過分了吧,您給我的發糕都是切下來的邊,給弟媳的全是中間的,您這心未免也太偏了。您是看我好欺負嗎?」

婆婆趕緊給王玉解釋,說切發糕的時候,因為中間部分涼的慢,就先把邊上的部位切下來裝了一份,等過了一段時間才把中間剩下的部分切了又裝了另外一份,並沒有想那麼多,都是發糕嘛,邊上和中間吃起來味道是一樣的。至於弟媳拿的那一袋正好是中間的這完全是巧合,當時弟媳就是隨手拿了一份走了,壓根就沒打開看裡面是什麼樣子的。

婆婆的理由,聽上去也並無瑕疵,可是王玉卻不相信,她對婆婆說,自己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從小到大都是跟姐姐鬥智鬥勇的,早已練就了火眼金睛,誰都別想欺負她一分一毫。婆婆見好說歹說就是講不通,沒辦法,只得答應重新給她蒸一鍋發糕。王玉這才作罷。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至於婆婆說的對,還是王玉說的對,我們局外人也的確很難辨別。但如果是我,我會選擇相信婆婆說的話。因為我一直覺得,為了一點小事計較,惹自己生氣,惹家人不快,引家宅不寧,實在是不划算。退一步海闊天空,為一點蠅頭小利而斤斤計較,勞心勞力,得不償失。

當然,也有人覺得,小事上不計較,會給婆婆留下一個印象,覺得自己好欺負,以後大事上也會欺負你,所謂柿子要挑軟的捏,你不計較,那不欺負你欺負誰呢?

只要不是損人利己,這兩種觀念,也都算不上錯,只是每個人的活法不同吧。豁達一些,生活中便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但有時候難免會失去一些利益;計較一些,心中會增添許多無謂的負擔,但能夠讓自己不輕易受別人欺負。關鍵看你如何去選擇。

今日話題:如果你們遇到此類事情,是淡然一笑不去計較,落得個輕鬆自在;還是一定要討個說法,讓婆婆知道你不是可以隨便欺負的呢?

相關焦點

  • 我拿弟媳當閨蜜,她卻罵我媽,翻臉了,以後怎麼相處?
    傾訴:桃子媽你好,前段時間我跟弟媳吵架了,很鬱悶,弄的我現在都不想回娘家了。我弟弟和弟媳結婚後,是跟我爸媽住在一起的,他們有兩個孩子,都是我媽給帶。然後我弟媳有什麼不開心的事,總是跟我吐槽,我知道,媳婦和公婆在一起矛盾會多,我也是結了婚做兒媳的人,能理解。所以她跟我媽之間有點小彆扭,我都是順著她說,安慰她,然後再去勸我媽。之前我倆關係還不錯,也沒吵過架。
  • 你做的發糕不蓬鬆 失敗的原因我都總結出來了 看這一篇就夠了
    發糕就是一個很好的食物,而且不用揉面,不髒手,對於新手寶媽來說很簡單。今天滿媽將製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大家說一下,可以對號入座。很多朋友都是自己隨意放,私信我的時候,我第一句都會問稱重了麼?90%出問題都是家裡沒有秤,看著隨意放的。那我寫的方子你當畫兒看,又沒有做飯的經驗,怎麼能成呢?
  • 我對弟媳關懷備至, 弟媳卻吃裡扒外漠然置之, 讓我心灰意冷!
    我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在廠裡上班,底下還有一個弟弟,弟弟比我小三歲,我們一家人都是比較溫和的性子,日子也過得其樂融融。我結婚兩年後,弟弟也跟著結婚了,弟媳是個小巧的女孩子,嘴巴很甜很會說話也很賢惠,我爸媽挺喜歡她的,可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她對我總是有很大的意見,我左想右想,也不沒想出來我哪裡得罪她了。
  • 弟媳懷孕了,婆婆問是我孫子不?弟媳吞吞吐吐的說……
    今天去吃飯,飯費2吃完一摸口袋,忘記帶錢包了,和老闆說我去去就來,回車上把罐子拿了出來,給老闆說你數數,應該夠的, 老闆抱著罐子,一臉鄙視的說:「這你剛出去要的吧?」2、 跟老媽吵架,媽摔門走了,我在房間哭。老爸過來安慰我:「脾氣得改改,那麼不懂事,別哭啦,爸給你買零食,說想吃啥?」。
  • 離婚後的我,因為弟媳的一句話,被母親拒之門外
    02王梅和弟媳婦的感情不是很好,因為弟媳很強勢,總是使喚婆婆,也受不了一點兒委屈,有時候王梅看不慣,就會和弟媳吵幾句,王梅覺得自己又不和她長期相處,而且也不靠她吃飯,得罪了就得罪了,只要能讓母親過得好點兒自己就當「壞人」吧。
  • 分享我的做法,發糕口感好,暄軟彈牙
    分享我的做法,發糕口感好,鬆軟彈牙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年前曬了幾張關於美食的成品圖,其中有一張是「紅糖發糕」,看到這發糕,馬上有小夥伴私信我,說自己很喜歡吃紅糖類的發糕製品,但是一直做不好,找的幾個方子都試了,發現並不靠譜,蒸好的「發糕」並不是想像中那麼暄軟,甚至彈牙,與印象中吃過的發糕味道完全不一樣。仔細問了她要了幾個方子,看了看食材原料,我就發現,原來大家都是用麵粉做發糕。
  • 丈夫意外去世後我回娘家,弟媳說一話,讓我淚流滿面!
    老公是做業務的,家裡以往的收入也都是老公辛苦賺的,我也明白,這跑業務都比較的累,老公那些年東奔西走的不容易,他去世的時候已經是分公司的副經理,家裡的收入也是不錯,平日裡也沒有少幫襯我娘家,我弟工作的時候,也是老公給跑的關係,我媽身體不好,這些年一直都是我和老公照顧的,每次去醫院看病
  • 啟功:我最困難那會你媽欺負我們,現在我好啦,她就總派人來看我
    "啟先生,我們上次來拜訪您的時候,不巧您不在,所以把兩盒西洋參留下就先回去了,您應該收到了吧?這不,我媽一直都惦記著您呢,又讓我們過來看看您,最近過得怎麼?身體還硬朗吧?"中年女子眉開眼笑的對啟功先生道。
  • 娘家拆遷我一分不要,弟媳給我打完電話後,她的一番話令我愧疚不已!
    從小到大我什麼都讓著弟弟,我知道, 我的母親還是我的母親,這個家還是很溫暖的家,李叔還是對我好的那個李叔,只是我總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所以在初三的時候,我就搬到了學校宿舍去住
  • 大米發糕怎樣做才好吃?洪洋做法毫無保留告訴您,保準您看了就會
    大家好,我是洪洋。大米是我們最常見的主食,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等功效,我們幾乎每家餐桌上都必不可少,大米可以蒸米飯,還可以煮粥,都非常的好吃,但是我們家那爺倆,就說吃夠大米飯了,非讓我用大米換種做法,是不是有點為難人?
  • 網友:弟媳把一次性手套給我女兒吃
    網友:懷孕8個月了,在樓道等電梯,碰見一個小女孩,穿的挺好的,還帶著一個小皇冠,手裡拿著玩具大刀,然後就跑過來要刺我肚子,我說你再敢動一下,我給你扔下去,她媽還說孩子嘛,玩玩的嘍,我說你孩子是孩子,我肚子裡的就不是孩子了?出事情了你負責嗎。
  • 「媽,兒媳好說話,不等於兒媳好欺負,你別再作妖了好嗎」「好」
    下面這對夫妻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也可以說是很有遠見,因為他們知道,把婆婆的「病」治好了,對誰都沒有壞處。「媽,兒媳好說話,不等於兒媳好欺負!」盈盈和阿強結婚之前,阿強沒有發現自己的母親有問題,盈盈雖然和婆婆接觸過,但也沒發現她有什麼問題。
  • 這樣做南瓜發糕,蓬鬆暄軟又香甜,好吃又健康,老人孩子都喜歡
    大家好,我是揚媽小廚,很高興您點開這篇文章,和您一起聊美食。我對美食的要求是好吃,好做,好看,用普通的食材,樸實的做法,來體現家溫暖的味道。關注我,每天分享你也會做,能做出來的美食。南瓜發糕我一直認為是一個怎麼做都會很好吃的發糕,簡單到手不調面,口感香甜,還很營養,何樂不為呢。南瓜的營養成分較全,南瓜中維生素C及葡萄糖要高。中醫學認為:南瓜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消痰止咳的功能。早餐蒸的南瓜沒吃完的,就順手做上一個,早餐的餐食裡就會有蓬鬆暄軟又香甜的南瓜發糕了。
  • 弟弟是上門女婿,弟媳家爺爺去世。女方家讓我弟抱遺像合適嗎?
    這樣的現象,恐怕在全國都沒有。弟媳的爺爺死了,讓丈夫的哥哥抱遺像下葬,這是哪門子風俗?又是什麼禮節?就算弟媳的娘家沒人了,也應該由弟媳爺爺輩的近親戚操辦,而不是讓毫不相干的外姓人頂棺。在我們那上門女婿不能叫女婿的,跟別人介紹得講是兒子的,我大伯家就是招的上門女婿,伯母還在外面稱呼是女婿給人家笑話了,後面被我爸他們講了,來上門的都是認兒子了,叫女婿會讓人覺得你家不重視他,看不起他,我們都得叫他大哥的,堂姐生的孩子也叫我們姑姑的,我們的孩子都是叫他舅舅的,都是按照兒子的稱呼來叫的。
  • 「我媽生病住院,你去陪床照顧」「她說我是外人,不指望我養老」
    文|七夏婆媳問題,不管放在哪個家庭身上,都是一場大戲。因為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情況。有些家庭是婆婆好,兒媳婦不好。而有些家庭是兒媳婦好,婆婆卻不好。總之,婆媳問題,就猶如一個定時炸彈一樣。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在關鍵時刻,婆媳問題就會是一根導火索。如果你的婆婆,幫著小兒子帶孩子累倒,卻要求大兒媳請假伺候,換成是你,你會願意嗎?
  • 「不孝順我媽,你就給我滾出去」,再相遇,前夫後悔
    中國的婆媳之間,之所以不能很好相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丈夫沒有在中間發揮好的作用,矛盾源自家庭,與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密不可分,如果男人的角色做好了,那麼婆媳矛盾會少一半,甚至你與婆婆之間就建立了獨特的相處模式,互不幹涉、友好共處。
  • 「老婆,我媽去世了,你可以回家了,不會再有人欺負你了」「好」
    丈夫:「我媽去世後,我跟妻子團聚了!」「那些在父母去世之後,有感而發說「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人,應該跟父母的感情都很好。可對我而言,我媽去世了,我卻沒有這樣的感受,對我來說,反而是鬆了一口氣。我媽這個人,怎麼說呢,從我記事開始,就給我留下了很多陰影。她總是沒來由地發脾氣,總是對我又打又罵,不僅對我如此,對我爸我妹也是如此。
  • 發糕要怎樣做才開花大又蓬?原來用料有講究,用對了特別鬆軟香甜
    切記別搞混,不然塌陷又夾生您好,感謝收看悅悅家的美食匯,要想變美,全靠一張嘴!,這樣酵母發酵速度會更加快,邊倒邊攪拌,用筷子攪成細膩黏稠稍微幹一點的麵糊,注意麵糊一定不要調得太稀了,如果太稀的話,發糕的中間會發粘夾生,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麵糊越幹發糕越蓬鬆,中間不會發粘也不會塌陷,攪拌至調起筷子不易滴落的麵糊就可以了,用紅糖做發糕,營養成分更容易被吸收,
  • 老母去世把拆遷款75萬留給弟弟 五年後 弟媳向我訴苦 我回七個字
    我父母生了兩個男孩——我和弟弟。弟弟讀書比我聰明,父母把光宗耀祖的重任寄托在弟弟身上,對他疼愛有加。我性情比較溫順,家裡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我都讓著弟弟。漸漸地,我發現弟弟除了學習好之外,為人比較自私。我初中畢業後,跟著父親當起了泥瓦匠。弟弟的學業如日中天,考取了縣裡的重點高中,後來順利地考取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 發糕這樣做,蓬鬆暄軟,不粘牙,跟我一起做起來
    導語:朋友們我們又見面了,我是做份美食給你吃,今天我要做一道超美味的菜送給大家,是什麼呢,請接著往下看吧。分享一個基礎發糕最簡單的做法。如果您平時想吃粗糧,又不知道怎麼做,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有比蒸饅頭還簡單,特別的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