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空巢老人家安上貼心小喇叭

2020-12-12 天山網

  新疆日報訊(記者趙春華 李春霞報導)烏魯木齊市疫情期間,烏市沙依巴克區八一片區管委會哈密西路社區82歲的居民朱巧玲一個人在家,卻從不為生活操心。為什麼?因為她有個貼心小喇叭。

  瞧,8月3日快到午飯時間,她又按下了白色盒子上的紅色按鈕。沒過多久,就從擴音器裡傳來包戶幹部張春華的聲音:「朱阿姨,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

  「請幫我買兩棵娃娃菜、一把芹菜和一公斤辣椒!」朱巧玲說。

  「好嘞,我馬上就到!」掛掉電話,張春華快速向社區便民蔬菜直銷點走去。

  疫情期間,哈密西路社區165個社區志願者承擔起了轄區10個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保供工作,對於上了年紀的空巢老人,怎樣才能為他們提供「無死角」的精準服務?烏魯木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哈密西路社區「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陳強找到了辦法。

  「之前我們為空巢老人安裝過電鈴,老人有需要,社區就會聽到響鈴。可是老人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是否有緊急情況?還得通過電話詢問或者入戶走訪得知,服務效率不高。」陳強說。

  經過與中國電信新疆分公司溝通,8月2日,一款專門定製的小喇叭呼叫器進駐電池廠南院小區16位空巢老人家中,讓老人的需求和社區服務實現了無縫銜接。

  「你看,這個小盒子功能多著呢!」隨著朱巧玲的手指不斷移動,白色盒子上的紅色按鈕依次亮起,「這是聯繫包戶幹部的,這是聽廣播的,這個最大的按鈕是一鍵報警按鈕,要是在家摔倒了或者遇到其他意外,按它就行了!」

  陪在朱巧玲身邊的不僅有熟悉的包戶幹部,在哈密西路社區,還有一個24小時有人值守的大屏幕。「只要老人按下一鍵報警按鈕,大屏幕上就會彈出老人居住房屋的詳細位置以及家庭聯繫方式,我們能又快又準地找到老人!」陳強說,後期社區還將為殘疾人、待產孕婦等特殊人群安裝小喇叭呼叫器,服務居民的工作會更實、更細。

  收到張春華送來的蔬菜,朱巧玲又按下紅色按鈕,電臺裡播放的歌曲響了起來。老人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說:「有了貼心小喇叭,我在家啥也不怕!」

相關焦點

  • 安所在·愛相隨 山東濟華燃氣與空巢老人共團圓
    在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為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安所在·愛相隨」助老志願服務品牌,給予空巢老人家庭式關心、家庭式溫暖、家庭式陪伴,9月30日上午,濟南能源集團所屬山東濟華燃氣有限公司與寶華街街道辦事處共同舉辦「我們的節日——安所在·愛相隨」活動。
  • 空巢老人的渴望:不想要孤獨寂寞,想要有人貼心照顧,想要個伴
    都期盼著生活有人照料,情感上有個伴,往往成了一種奢望。兒女不在身邊,老伴離自己而去,只剩下孤獨自己一人活著,成了最孤單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是最容易被歹人盯上的,歹人利用空巢老人的致命軟肋。空巢老人,不管是日常生活上,還是情感生活上,都是孤單一人,總想要個陪伴與照顧。
  • 被騙50萬的空巢老人|百家故事
    空巢狀態帶給趙一梅最明顯的變化是,她的精神世界已經被外界隔離,大多數時候,她都在和時間對抗,和空虛對抗。雖然在外人眼裡,趙一梅的退休生活還算不錯,一套寬敞的房子,充裕的養老金,還有一筆不小的存款。但空虛和孤獨,還是一點點地蠶食著趙一梅。
  • 孩童時的小喇叭
    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初,為了堅決徹底貫徹執行毛主席1965年12月9日題詞"努力辦好廣播為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務"的重要指示精神。宣傳毛主席黨中央的聲音,鞏固「文化大革命"的勝利成果,佔領農村文化宣傳領域語論陣地。並做好黨的「喉舌"工作需要。
  • 被電信詐騙的空巢老人,回顧起自己的一生,我們能看到什麼?
    最近,我們小區門口有人支個小攤子,號稱公司做活動、回饋顧客、免費送牛奶。我去旁邊小店買東西時,看到那個小攤子周圍圍滿了人,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只要填一下姓名、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碼,就可以免費領一箱牛奶。毫無疑問,圍在周圍的全是老年人。
  • [視頻]小喇叭:聲音裡的童年
    「小喇叭」的忘年交    《小喇叭》剛剛開播時,節目的編輯都是20多歲的小夥子、小姑娘,沒有當過爸爸媽媽,哪裡會哄孩子呢?他們就把幼兒園當成練習場,有時還把小朋友們請進了錄音棚。    說到「小喇叭」節目,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定是「故事爺爺」孫敬修,他總是以慈祥、耐心、風趣的形象出現在電波當中。
  • 大柵欄空巢老人有了「報修助理」
    不到十分鐘,周師傅就上了門。一番簡單調試後,屋內暖風再起。鄰裡守望相助。今冬在大柵欄街道,不少像劉勝格一樣的空巢老人、高齡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報修助理」。家裡電暖氣出故障了,跟街坊鄰裡擔任的「助理」說一聲兒,立刻能找來維修師傅上門。您要問了,暖氣不熱打個報修電話不是很簡單嗎?還犯得著找個「助理」幫忙嗎?一開始,街道社區也沒往這邊想。
  • 2020年上海老年人口將達570萬 空巢老人最怕精神空巢
    ,前往南京東路購買,返程中遇上來自安徽的好心人小魏。小魏送齊奶奶回家時,了解到齊奶奶的困境,從此經常上門陪伴齊奶奶,幫老人做家務、陪老人看病、給老人做飯,在滬上傳為佳話。本報在今年2月25日曾經對此做過報導。中秋節前夕,小魏告訴本報記者,齊奶奶生活得健康快樂,這個中秋,她肯定不再像往年那樣,一個人守著一窗明月,連說話的人都沒有。  記者了解到,在上海,像齊奶奶這樣的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還很多。
  • 長春"回憶顧問"生意火 傾聽空巢老人講"故事"
    長春"回憶顧問"生意火 傾聽空巢老人講"故事"   中新社長春12月10日電 (陳博宜 蔣長虹)一種被稱為「回憶顧問」的職業近來在吉林省長春市出現,並且生意紅火,而顧客尤以空巢老人居多。
  • 縣城安高音喇叭播廣告引爭議 居民褒貶不一(圖)
    伊通縣城安高音喇叭引爭議 群眾對此褒貶不一  -廣播每天早6點30分開始,分三個時段播放,有居民認為擾民 -電臺:個別居民質疑,多數居民支持  本報訊(記者 劉洋) 11月25日,百度「伊通吧」裡,一位匿名網友發帖「伊通最鬧騰的事是伊通的廣播」,強烈質疑當地廣播電臺在縣城內安裝高音喇叭
  • 布依族兄弟合奏勒尤 「追求情人的小喇叭」亮相非遺節
    「勒,名詞是喇叭的意思,動詞是追求;尤,就是情人。勒尤,就是追求情人的小喇叭。」韋利勇向封面新聞記者解釋 「勒尤」的含義。勒尤是布依族人民獨創的民間傳統樂器,形似嗩吶,無碗,上置蟲哨吹奏,可以獨奏或為歌唱伴奏。由於這件樂器像嗩吶一樣吹奏,且又用蟬兒做蟲哨,發出蟬蟲悠悠的歌聲,所以,大家就叫它「勒悠」。
  • 「雲上升旗」戰疫故事搬上雲端,小學生錄視頻致敬白衣天使
    通訊員劉望 攝)育才二小立德校區教導處主任劉玲告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3月初學校推出了「雲上升旗」和「雲上班會」,每周「雲上升旗」都會邀請一位家長進行雲端「國旗下講話」。馬上就是「5·12」護士節了,11日的雲升旗國旗下講話邀請了一年級學生張恩誠的媽媽——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產科張偉醫生,為同學們講述市六醫院醫護人員的抗疫故事。
  • 小主播面對面 聽李元浩、王昱皓講同心戰疫的成長故事
    隨著中小學複課返回校園,超長假期終於結束,回望這個特殊的假期,漢格語言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履行著教育教學機構的履職擔當,通過古詩詞、現代詩、戰疫情主題詩文誦讀和聆聽戰疫故事,致敬逆行者的主題教育在聽說讀寫中傳承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戰疫精神。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舉行「青春戰疫」線上主題團日活動
    4月1日,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聯合中國青年報直播平臺舉行「青春戰疫」線上主題團日活動。4月1日,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聯合中國青年報直播平臺舉行「青春戰疫」線上主題團日活動。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供圖 逆行英雄,講述武漢前線戰疫故事 活動伊始,遼寧第一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醫務工作者、撫順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管護師徐楊結合自身援助武漢抗擊疫情的經歷,用生動質樸的語言,以豐富鮮活的事例為全校青年團員講述了她和戰友們的「青春戰疫」故事——《凡使命召喚,定勇往直前》。
  • 「豪華陣容」「高端配置」「貼心服務」……同濟金牌課程直播帶...
    「豪華陣容」「高端配置」「貼心服務」……同濟金牌課程直播帶「乾貨」!新生院依託學院公眾號「同濟大學新生院」開展線上宣傳,宣傳工作組收集學生戰疫典型事例,策劃「疫事」主題專欄,刊載同學們身邊的戰疫感人故事,書寫青年戰疫日記,充分鼓舞學生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新生院輔導員王凱文、金文心、李博等參與上海市教委微課錄製以及同濟大學黨委學研工部主辦的系列網課拍攝,為思政工作注入貼心溫情的元素。
  • 傳承紅色基因共講紅色故事 ——陝西舉行「紅色小喇叭 相伴我成長...
    一首紅歌傳唱100年依然氣勢磅礴,一面旗幟飄揚100年依然昂揚如初……為迎接建黨100周年,歌頌黨的豐功偉績和輝煌成就,展示我省少年兒童傳唱紅色基因,共講紅色故事的優秀風採,「紅色小喇叭,相伴我成長」文藝匯演暨表彰儀式,12月13日在陝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隆重舉辦。
  • 手裡的喇叭是他的戰疫「武器」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通訊員羅雷剛「新冠疫情不得了,待在家裡別亂跑」「聚眾扎堆要不得,病毒傳播把人害」……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老莊鎮蔣莊村的村民,疫情期間,這樣的小喇叭聲應該沒少聽。走街串巷勸人回屋的不是別人,正是鎮平縣老莊鎮人大代表、蔣莊村黨支部書記、58歲的蔣豐景。
  • 中秋到「空巢」危機凸顯 五成空巢老人孤獨難忍
    中年空巢  隨著出國留學熱、隨著獨生子女外出讀書工作,不少中年父母開始獨守空房,「空巢家庭」漸趨年輕化。這種不小不老的兩口兒一下子從多年的忙兒忙女中解脫出來,突然發現不知道該幹什麼了,種種問題也隨之而來。
  • 牡丹江市康安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賈富祥被評為「戰疫有我·感動...
    晨報融媒體訊(記者 陳金)9月26日,黑龍江省「戰疫有我·感動龍江」人物(群體)發布儀式舉行,旨在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深入學習戰疫英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抗疫精神。疫情期間,我市康安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賈富祥勇擔重任,身先士卒,帶領全院職工為全市抗擊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評選為 「戰疫有我·感動龍江」人物。
  • 溫州市空巢老人協會到永嘉巖頭鎮開展公益服務活動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特困老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