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在你旁邊爆炸會怎樣?科學家模擬系統讓你感受

2020-11-25 網易科技

如果有人在100拉德(輻射劑量單位)/小時的區域外站4個小時,他們就會受到400拉德的輻射影響,這足以使50%的人死於急性輻射綜合症。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小小

想像下,當一枚15萬噸級當量的核彈在距離你最近的城市發生爆炸時,結果會怎樣?你知道這座城市、周邊地區以及其居民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嗎?如果你想像不出「很多人會死」的場景,無需感到愧疚。史蒂文斯理工學院歷史學家亞歷克斯·惠勒斯坦(Alex Wellerstein)表示:「在我們當前生活的世界中,雖然核武器問題經常成為報紙上的頭條新聞,但大多數人仍然對核武器爆炸造成的後果不甚了解。」

為了幫助世界了解核武器爆炸的後果,惠勒斯坦開發出一款名為「Nukemap」的交互式瀏覽器應用。他寫道:「有些人認為核彈爆炸會立即摧毀世界上的所有東西,其他人則認為它們與傳統炸彈沒什麼區別,而實際上其影響介於兩者之間。」為了展示這種影響,Nukemap允許你建造虛擬核彈,並把它投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該軟體使用了解密的方程式以及有關核武器及其效果的模型,包括火球大小、爆炸半徑、輻射區等,然後將結果呈現在谷歌地圖上。

Nukemap上預先設定的選項可以讓你選擇歷史或最近的核彈爆炸事件,包括最近朝鮮核試驗和Tsar Bomba,後者是有史以來被引爆的威力最大核裝置。Nukemap甚至根據武器投放的位置、高度等數據,估算出其造成的傷亡情況。惠勒斯坦首個版本的Nukemap是2012年2月份推出的,但他不久前將其升級為2.5版本。到目前為止,用戶已經在Nukemap中製造了超過1.24億次核爆炸。

Nukemap 2.5的新功能讓你可以根據當地的天氣情況,看到放射性沉降物雲團會在哪裡漂移。放射性塵降物指的是被核爆炸吸入的塵土和碎片,其輻射水平十分危險,它們可被推入大氣層中,並在很遠的地方灑落。升級後的工具還可以導出你創造的場景,將它們加載到Google Earth這樣的地圖軟體中,並以3D的方式進行探索。惠勒斯坦在他的網站上寫道:「我希望人們能理解核武器對他們所熟悉的地方造成的影響,以及不同當量的核武器會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我們決定測試下Nukemap 2.5,模擬朝鮮於9月3日進行的地下核試驗。有些專家認為,朝鮮的實驗目標可能是熱核炸彈,爆炸威力相當於15萬噸TNT炸藥被引爆。這是朝鮮迄今為止進行的威力最大的核爆炸,其強度是1945年廣島原子彈的10倍,後者當時造成約15萬人傷亡。我們的目標是舊金山,因為根據惠勒斯坦開發的配套工具Missilemap計算,這座城市位於朝鮮最新、最先進洲際彈道飛彈Hwasong-14的射程之內。

在默認情況下,Nukemap假設當量達到15萬噸級的核彈頭在城市上空1600米處爆炸。空中引爆可以發揮核彈的最大破壞力,因為這能讓爆炸的能量擴散出去。如果核彈在地面上引爆,土壤會吸收更多的能量。爆炸的主要效果在四個彩色區域中展示出來:

1)火球區(直徑900米):在離爆炸地點最近的地方,灼熱的火焰會燒毀大多數建築物、物體和人;

2)輻射區(直徑2000米):核彈爆炸後散發的伽馬射線和其他輻射在這個區域內非常強烈,50%以上的人會在「幾個小時到幾周內」死亡;

3)空氣爆炸區(直徑7500米):大多數住宅建築都會崩塌,人類耳膜也會破裂,死傷者無數;

4)熱輻射區(直徑10500米):這個區域被熾熱的紫外線照射,在爆炸範圍內的任何人都會被灼傷。皮膚三度燒傷者非常普遍,而且通常覺察不到痛苦,因為他們的疼痛神經也遭到破壞。這些影響會導致嚴重的疤痕或功能喪失,有的還可能需要截肢。

點擊「放射性沉降物」選項不會產生任何明顯爆炸效果。Nukemap底部有一段說明:「你選擇的爆炸高度太高,無法產生顯著的局部沉降物。」當我們將高度轉換為表面爆炸時,出現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景象:熱空氣和空氣爆炸區縮小了,但火球區翻了一倍,輻射區幾乎增加了兩倍。我們還啟用了基於本地天氣的放射性沉降物設置。為了看到其對人類的影響,我們也選擇了「傷亡」選項

幸運的是,在這種假設情況下,當地的風向是西南方向移動的,將大部分放射性塵埃吹向太平洋。如果有人在100拉德(輻射劑量單位)/小時的區域外站4個小時,他們就會受到400拉德的輻射影響,這足以使50%的人死於急性輻射綜合症。然而,根據Nukemap的傷亡估計,這一爆炸仍將導致13萬人死亡,並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造成28萬人受傷。Nukemap指出,這還不包括放射性沉降物的影響。

我們迫切希望嘗試其他功能,但這似乎需要做些額外工作。例如,與瀏覽器的計算結果相比較,放射性沉降帶出現在完全不同的區域——幾乎覆蓋舊金山南部,而不是西南偏西方向。但它在3D中觀看核爆火球區時仍然非常有用,因為它與一個主要城市有關,可以看到其幾乎吞噬了整個街區。

惠勒斯坦和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其他人正在研究一個相關項目,名為重塑公民防禦(Reinventing Civil Defence)。這一努力的目標是「開發關於核風險的新溝通策略,這些風險有可能引起公眾的共鳴。」該項目獲得了50萬美元的資助,預計將於2019年首次亮相。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如果一枚核彈在一個大城市爆炸會發生什麼?
    世界正處於核戰爭的威脅之下,科學家做了一場模擬,揭示了如果一枚核彈在一個大城市爆炸,將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模擬出,如果核爆炸發生時,人們將會如何表現?在模擬「反烏託邦式」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模擬了一個在華盛頓特區核彈爆炸的情形。
  • 1克重的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會有多大呢?美科學家模擬實驗!
    1克重的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會有多大呢?美科學家模擬實驗!對於當今的世界來說,我們處於一個和平的年代,戰爭變得越來越少,武器的使用率逐步的降低,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武器還是必備的,原子彈就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
  • 如果核彈在一座400萬人的城市中心發生爆炸會是什麼情況?
    有一部核炸彈爆炸的紀錄片,內容是如果在400萬人的大城市中心發生核爆炸,會發生什麼情況?這部紀錄片以核爆炸模擬視頻為背景,視頻的主要內容是在一座400萬人的城市中心引爆核炸彈之後,城市和死亡人數會是怎樣的結果。
  • 觸目驚心:模擬80萬噸核彈空中爆炸,三步毀滅400萬人大城市
    動畫中模擬了大型核爆所帶來的高溫、衝擊波、核輻射這三個主要的直接或次生災害。震人心魄的同時,更加讓人珍惜和平的不易。沒有任何數據能夠預料這場假設核爆災難,導致的所有毀滅性後果,不過死亡人數則是可以模擬推測大概數量級。視頻中演示畫面顯示,假設發生一場空襲,核彈從500米的空中被引爆,並以最大限度擴大爆半徑。
  • 這遊戲告訴你:核彈可以這麼玩,核爆的盛況閃瞎了我的眼
    那麼核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核彈是利用核反應釋放的能量對目標造成大殺傷性的武器,一般分為戰術核彈和戰略核彈。而核彈一般由陸基、海基、空基等方式發射打擊目標。如《紅色警戒2》的核彈就是由陸地基地系統發射。核爆炸的威力分三個階段,即爆炸直接殺傷、輻射傷害、後續的長時間輻射,每個階段都足以讓人致命。
  • 如果發射一個最大的核彈到太陽,在內部爆炸後太陽會怎樣?
    爆炸的衝擊波在1000公裡外都能引起大風,芬蘭都能感覺到爆炸的衝擊,美國地質調查局還檢測到了爆炸引發的地震,規模達5.25級,爆炸後無線電直接中斷,一小時後才恢復!這麼大威力的核彈,原理到底是什麼?但裂變材料有一個毛病,它自己也會衰變,如果整塊質量過大,除了衰變外還能產生自發裂變,這個達到了緩發裂變的質量核材料就會進入臨界狀態(中子勉強維持自發裂變),就是裂變材料會自持進行緩發裂變,會釋放大量的中子和巨大的能量,但此時不會導致核爆!
  • 揭秘:美國1961年險些發生核彈爆炸
    人民網9月21日訊 據英國《衛報》報導,美國最新解密的一份文件證實,在1961年發生的一次事故中,一枚當量為400萬噸TNT的核彈險些在美國境內爆炸。那枚氫彈的爆炸當量相當於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的260倍。 報導說,英國《衛報》記者施洛瑟根據美國信息自由法獲得了這份文件,並且在《衛報》發表了文件的內容。
  • 攔截核彈是怎麼攔截的?如果在空中爆炸會有什麼影響?
    會指揮部署在美國阿拉斯加或者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反導攔截基地發射GBI反導攔截彈,攔截彈會根據指揮中心計算好的攔截軌跡朝著來襲彈道飛彈飛去,並且在接近目標的時候,攔截彈的彈頭是一個裝備有多向矢量推進的動能殺傷器,其會立即展開成一張金屬大網,用於攔截來襲飛彈(現階段技術還做到精準的去單憑彈頭撞擊攔截),這就是整個反導攔截過程。至於核彈被成功攔截後,來襲飛彈上面裝備的核彈頭會不會爆炸?
  • 美專家:美俄飛彈系統可能錯誤啟動 導致核彈誤射
    (原標題:美專家:美俄飛彈系統可能會錯誤啟動 導致數百枚核彈誤射)
  • 科學家:如用核彈轟擊黃石火山,毫無疑問會引發超級火山爆發!
    你可能經常會看到某些激進分子說,把炸彈投放到某某火山去,就可以引爆火山,消滅某個國家。那麼,炸彈究竟能不能引爆火山呢?你還別說,還真有人用炸彈去炸火山,只不過不是為了引爆火山,摧毀某個國家,而是為了阻止熔巖,保衛家園。
  • 如果在黃石公園引爆核彈,會引發超級火山嗎?結果會怎樣?
    有朋友問如果在黃石公園引爆核彈,會有激起這裡的超級火山爆發嗎?爆發會怎樣?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先科普一下黃石公園。很多讀者可能對黃石公園都不陌生,因為它在全世界都鼎鼎大名,其位於美國中西部,地處號稱"美洲脊梁"的落基山脈,橫跨懷俄明州、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積達8956平方公裡。
  • 如果今天的大城市中心被核彈攻擊,會死亡多少人?
    城市爆炸的核彈今天我們通過城市模型和計算機模擬來計算下具體死亡人數之後,距離爆炸點越遠,生存的機率也會變得越大,但是如果是在爆炸點附近1萬米範圍以內,核爆產生的輻射足以對你的皮膚造成三度的燒傷所以唯一的躲避辦法就是在室內,遠離窗子來避免直接照射,但這些庇護你的建築物也會成為殺死你的兇手之一,破裂開的碎片會撕碎建築物,並且狠狠地砸在附近的街道上。
  • 一枚核彈爆炸後威力有多大?
    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幾個重要核大國所擁有核彈等級一旦引爆將產生氣候變化,核彈爆炸產生的黑色塵埃進入大氣層將降低溫度,導致乾旱、饑荒,數十億人死亡。研究報告合著作者泰勒·懷特是一位專攻國際安全和核政策的政治科學家,他說:「我們正在失去對冷戰的記憶,同時,我們也正在失去我們對冷戰重要性的記憶,即使一場不涉及美國的軍事衝突,也將影響我們和全球居民。」
  • 核武器的殺傷範圍有多大,如果核彈來襲離爆炸中心多遠才算安全?
    在核彈爆炸時我們要離多遠才算安全?  過去曾有人進行過核彈爆炸模擬,若是一枚核彈頭當量為150Kt在城市上空爆炸,超過24萬人會因為衝擊波死去。    而核彈爆炸後主要會產生4個破壞圈,從爆炸中心到外部分別是核爆火球、早期核輻射、空爆衝擊波和熱輻射,離中心越遠,殺傷力也就越小。
  • 科學家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得出:我們的太陽系實則為三星系統
    科學家對此種現象也大為困惑,甚至專門用一種研究出來的「恆星演變模型」輸入不同的參數常量,進行了各種不同的計算機模擬,模擬出的結果令科學家們大為震驚。隨著時間的演變,抱團的聚星系,會在彼此的相互雜亂無章的運行中,發生碰撞摩擦,吞噬合併,或者被彈出聚星系統,或者被撞碎裂後被其餘的恆星吸吞。如此,像「弱肉強食」一般,最終抱團的聚星系統的恆星數量,會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漸漸地變得越來越少。
  • 回擊太硬核了:俄軍北風之神攜32枚核彈,到美國近海模擬核打擊
    據美國《防務新聞》報導,俄軍直接派出了兩艘"北風之神"級戰略飛彈核潛艇攜帶32枚核飛彈,開到美國近海海域模擬發動核打擊,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回擊確實太硬核了。8月4日美國發射了一枚洲際飛彈,雖然沒有搭載核彈頭,但美國表示此次試射僅為了向盟友展示美國有能力保證盟友的安全。無論美國怎麼解釋,無端發射洲際飛彈都是赤裸裸的"秀肌肉"。
  • 比核彈威力強1000倍的世紀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恐怖的一次爆炸。其爆炸的威力是核彈的1000倍!一九零八年六月三十日早晨七點鐘的時候,沒有任何徵兆,位於俄羅斯通古斯區的核心位置,突然傳出一聲巨響,爆炸的威力之大,讓周圍兩千公裡的樹木全部攔腰折斷。
  • 核彈在空中被攔截後,後果會是怎麼樣?它還會像原來那樣爆炸嗎?
    除了這一點以外,如果核彈在攻擊時被反導系統攔截並摧毀,那麼如果沒有對此進行特殊設計的話,那麼核彈在空中引爆就將帶來致命的災難。美國作為第一個在實戰中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在核彈的研發工作中,對安全領域十分重視,並在此領域有很高的建樹。早在二戰時期,美軍為了讓小男孩和胖子,可以有效的攻擊日本本土,在核彈內部就進行了安全設計,這種設定是指兩彈分離式的安全設計。
  • 太陽爆炸會怎樣?
    那麼,如果太陽爆炸會怎樣呢?首先,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會四處飛散。不是因為爆炸把它們吹飛,而是因為一旦太陽爆炸,行星失去了環繞中心,所有的太陽引力不復存在。太陽爆炸時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來從這個角度看下,這就是地球的大小,而在它旁邊則是太陽。這就是我們每年繞一次的太陽,它不斷地進行核聚變。
  • 一克重的核彈完全爆炸,爆炸面積是多少,會有什麼影響?
    我們熟知的核彈一般是指原子彈和氫彈,作用原理是核裂變和聚變。不過氫彈需要原子彈來引爆,而原子彈存在臨界質量才能起爆,所以1克的核彈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放射性元素聚集起來的時候,達到了一定的重量(質量)時候,這就是放射性元素的「核子連鎖反應」,一個原子衰變放射出的能量散發不掉,會引起另外數個周圍原子的衰變,這幾個有讓各自周圍的別的更多的原子衰變,於是在極端時間內,衰變的原子數目以幾何級增加,發射出巨大的能量,導致核爆炸,這就是原子彈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