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也叫紫禁城,是以前皇帝們住的地方,裡面住過了不少皇帝。傳聞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房間,但實際只有8707間,可這也不是小數目了,就是有這麼多房間的紫禁城,卻沒有一間廁所,那麼古人是怎麼解決如廁這個問題呢?
紫禁城裡有上萬人,沒有一間廁所,那麼古人是怎麼解決的呢?那就是恭桶了,它差不多就是長這樣,作用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尿盆。
所謂的恭桶,就是給人解決三急的,而恭桶就是用來裝排洩物的,電視劇裡被罰去刷恭桶,就是指這個了。
一般情況下,皇上和妃子都有專門的恭桶,而且也沒有那麼簡陋,他們不會和其他人共用一個,也都是讓別人清洗,這種髒活累活很多情況下都是留個被處罰的宮女或太監做的。
而宮女太監就沒有那麼講究了,他們常常共用一個桶,並且用完了會把排洩物集中在一個大桶中,後面有人會把它運出宮外倒掉。
不只是中國用恭桶,歐洲也有類似的桶,作用也一樣。惡趣味的是,他們處理排洩物的方式是直接把排洩物倒在大街上,甚至有在樓上直接往下倒的情況。
這裡其實有個問題,故宮這麼大,為什麼就不建立一個供人方便的地方呢,用恭桶多不方便啊。
其實故宮雖然大,但確實沒有空間給人建立廁所這種地方,故宮城內有上萬人,要真建立廁所,不僅不好處理,還相當佔地方。
基本上大家都選擇一個小房間,拿著恭桶解決完就拿去倒掉。
其實除了故宮這種特殊地方,民間或其他地方也有其他應對方案。有夜壺,甚至還有公共廁所,但這種公共廁所不像現在這樣,他們無論男女,一點隱私都沒有。
還有一種也是普通大家使用的,那就是「圂(hun)」。就是有一個豬圈,在豬圈的上方搭建一個平臺,平臺有一個窟窿,就是用來方便用的,這個平臺,就是圂。人們在方便之餘,還能給豬提供相應的飼料,所以古代懲罰小偷之類的刑罰「蹲豬圈」可是相當的可怕的。
但這個「圂」呢,它不比恭桶,是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有記載稱,晉國國君晉景公,他晚上吃東西吃壞肚子了,深夜上廁所的時候,就是去的這個圂,但一個不留神,掉到豬圈裡面去了,夜深又看不清,活活被淹死。
可謂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位君王也是自己都沒想到,自己還能落個這樣的死法。
好在時代進步的很快,如今大家都使用上了馬桶,馬桶水道中又有U型管道,減少了氣味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