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紫雲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公告》的發布,我省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9個縣作為第四批貧困縣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也標誌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如期實現脫貧出列,脫貧攻堅任務勝利完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黨的十九大後,黨中央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些年,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為按時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政府、事業、高校、科研、企業、社團等單位都紛紛投身到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當中。凱裡學院作為地方高等院校,不僅肩負著為黔東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的重任,同時也承擔著服務社會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自2019年幫扶榕江縣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中央、省委、州委的決策部署,始終把幫扶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以「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耽誤」為標準,全力以赴,精銳出戰,傾力幫扶,傾情付出,先後派出優秀黨員幹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和支援脫貧攻堅理論研究專班,為助推榕江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凱裡學院力量。
馳援榕江
2019年12月2日,凱裡學院根據黔東南州委安排,派遣經濟與管理學院農林經濟管理教研室主任楊政平到榕江縣深度貧困鄉鎮水尾水族鄉水盆村駐村正式履職第一書記,負責全村的脫貧攻堅工作。2020年4月16日,應榕江縣委的要求,在全縣進入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的關鍵階段,榕江縣大量幹部下沉一線,宣傳人才匱乏,請求凱裡學院派遣熟悉宣傳的人才及時幫助榕江總結脫貧經驗,發出脫貧攻堅好聲音。經學校黨委研究決定派遣黨政辦副主任李勇、宣傳部副部長楊子奇兩位同志到榕江縣開展幫扶工作。兩位同志到達榕江後,分別擔任榕江縣脫貧攻堅理論研究專班常務副組長和副組長,主要工作是深入鑽研脫貧攻堅理論,以理論成果指導和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提升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水平。2020年9月8日,再次抽調凱裡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師吳柏君加入榕江縣脫貧攻堅理論研究專班。
決戰榕江
聚焦脫貧目標,幫扶幹部有作為。高位推動,精心選派,盡銳出戰。凱裡學院黨委緊緊結合州委的安排和榕江縣委的需求,堅持盡銳出戰,優化人員安排和資源配置,精心選派政治素質好、專業能力強,熱愛農村的黨員同志到榕江相應崗位任職,圍繞脫貧攻堅任務,紮實開展駐村幫扶和宣傳工作。他們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捨我其誰的勇氣和精益求精的作風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厲兵秣馬,精耕細作,奉獻自己的勤勞和智慧。
聚焦弱項短板,幫扶工作有成效。凱裡學院下派到榕江幫扶的駐縣、村幹部,他們面對困難和任務,迎難而上,敢打敢拼,善作善成。自開展幫扶以來,認真提煉工作經驗,上報省、州政務信息被採用近30條;撰寫調研報告和論文多篇,並陸續在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協調中央、省州主流媒體,關注榕江的脫貧攻堅工作,引發全國媒體的廣泛關注,特別是「社社聯建」「易地扶貧搬遷」等榕江創新實踐,引起了州委、省委、國家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同時還先後幫助水盆村解決村合作社銷售生態雞二千七百三十五隻,甘藍一萬斤,無償採購雞苗三千隻,解決村民建養雞場和豬圈水泥、細沙、磚頭等建築材料300噸,改造村級幼兒園300多平方米,捐贈圖書1000多冊等等,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和實惠。
聚焦教育扶貧,幫扶途徑有創新。為幫助村民解決小孩上幼兒園的煩惱和擔心,凱裡學院出資10萬元,升級改造水盆村幼兒園,添置兒童生活教學設施,抽調老師和小教專業畢業生到幼兒園頂崗實習,辦學條件接近省級示範幼兒園水平。不僅解決了農村孩子入園難的問題,同時還為村民在縣城租房照顧小孩生活節約了大筆開支。為有效提升榕江縣極貧鄉定威鄉小學(幼兒園)教師「一專多能」的綜合素質,全體小學(幼兒園)教師40餘人被送到凱裡學院免費進行為期一周的集中封閉式培訓。為解決榕江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教師教學水平不高的問題,凱裡學院精心選聘知名專家教授、省級名校長名師、省級骨幹教師、一線優秀教師及教育教學能手等專家到古州三小、四小舉行組團式幫扶培訓,補齊貧困地區教育教學短板,提升了「生態移民搬遷」「易地扶貧搬遷」學校辦學治校能力和教師的素質水平,193名參訓教師受益。
助力榕江脫貧
榕江縣脫貧攻堅理論研究專班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領域、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開展理論研究,以理論成果指導脫貧攻堅工作,總結提煉榕江脫貧攻堅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發出榕江好聲音,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凱裡學院派出的宣傳骨幹楊子奇、李勇兩位同志合作採寫的深度報導《榕江「社社聯建」激發農村新活力》刊發於新華社《高管信息》(貴州)(2020年第19期),《榕江縣實現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互促雙贏》《踐行生態理念 守護綠水青山——榕江縣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項目工作紀實》先後刊發於中國社會科學網,之後《中國水利報》《貴州民族報》《天眼新聞》《黔東南日報》等相繼轉載。他們合作撰寫的調研報告《貴州榕江:「社社(行)聯建」激發農村生產力裂變的探索與實踐》刊發於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貴州人文社科》(2020年第4期)。他們提煉的信息《榕江縣「四字訣」推動車江壩區產業重生》《榕江縣「四個維度」下功夫就業扶貧顯成效》《榕江縣「五化」推動壩區農業產業發展》先後被貴州省委辦公廳編寫的《工作動態》和《工作情況交流》採用。
針對水盆村的實際困難,凱裡學院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從就業、產業、教育扶貧入手,總計投入資金70多萬元,通過協調提供就業崗位,修建養雞場、豬圈,組織專家教授到板藍根和草珊瑚基地進行指導,減免就讀凱裡學院大學生學費,安排畢業生到水盆幼兒園頂崗實習等系列幫扶活動,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凱裡學院「用心、用情、用力」幫扶榕江成效突出,受到了政府和群眾的肯定和讚揚。2020年10月,凱裡學院被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和榕江縣委、縣政府分別授予「優秀幫扶單位」。正如凱裡學院黨委書記宋廣強和院長宋建波在榕江調研時強調的那樣,凱裡學院將繼續發揮高校教育文化資源優勢,以教育扶貧為切入點,通過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派送頂崗實習學生、共建名師工作室、教師培訓、培育產業等具體措施,全面推進幫扶工作,協助榕江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小康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