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建設啟動儀式暨紅十字博愛林建設活動現場。 吳瓊 攝
中新網太原4月12日電(範麗芳吳瓊)4月12日,記者從山西省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建設啟動儀式獲悉,截至2019年2月底,山西累計線上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7560人,實施人體器官捐獻241例,666位器官衰竭患者獲得新生。
12日,山西省紅十字會聯合山西省衛健委、山西省人體器官獲取和分配管理服務中心,在太原市陽曲縣泥屯鎮棋子山舉行「山西省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建設啟動儀式暨紅十字博愛林建設活動」。
山西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鄭紅希望更多愛心人士、愛心機構加入到器官捐獻事業中來。 吳瓊 攝
山西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始於2012年。2018年8月,山西省紅十字會聯合原山西省衛計委成立了山西省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OPO」),通過OPO協調員到各地市各醫院,查看是否有符合捐獻條件及家屬同意的瀕危病人,由紅十字會協調員進行見證,與家屬進行鑑證和籤署同意書,最後由山西省OPO組織獲取器官,通過全國的計算機分配系統統一分配,尋找受者進行捐獻。
該組織成立後,山西省線上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新增3656人,同比增長約1.57倍,完成74例人體器官捐獻,較上一年度增長37%。
山西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起步較晚,加之作為中國內陸省份,山西多數人觀念傳統,仍維持入土為安的思念。
山西省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服務中心執行副主任孫永康介紹,2018年該省每百萬人口年捐獻率(PMP)從2017年的1.5提升到2.0,今年的目標是3.0,即全省約達到一百例捐獻案例,「但是今年全國最新的PMP數據平均值為4.5,目前山西省仍低於全國平均值」。
截至2019年2月底,山西累計線上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7560人,實施人體器官捐獻241例,666位器官衰竭患者獲得新生。 吳瓊 攝
2019年初,47歲的山西高平男子張國文因病去世,他的家人做出器官捐獻的決定,並延續了3個陌生人的生命。啟動儀式現場,張國文的妻子牛小燕說,當初親戚朋友紛紛勸阻,甚至有人侮辱和謾罵,周圍的非議讓她覺得委屈,「但是我覺得捐獻器官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和家人沒有做錯這件事。」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呼籲社會大眾來關注人體器官捐獻,越來越多的人理解這件事情。
山西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鄭紅說:「衷心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愛心機構加入到器官捐獻事業中來,通過宣傳動員,普及器官捐獻知識,提高全社會對器官捐獻意義的認識,共同推進器官捐獻事業在陽光下健康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