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線上線下業務如何平衡發展

2020-12-08 紅商網

  和之前線上線下企業相對獨立發展不同,如今線下企業已主動擁抱線上業務,線上企業也積極布局線下網點,很多零售企業已經轉型成為全渠道企業。此外,單純的線下零售網點的尋求轉型,以及線下零售網點需求的減少,在未來應該是大勢所趨。

  在線上業務佔比加速提高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來,中國零售行業的線上業務一直處於創新的狀態:從平臺型網站,到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到社交電商,社區團購,再到近期的網紅直播銷售,中國線上零售的創新層出不窮。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還將不斷湧現新的顛覆性線上業態,儘管我們無法得知具體是何種形態,但可以肯定,疫情期間會有企業做大量創新和嘗試,隨著5G技術的普及,虛擬實境技術的應用以及更多無接觸商業模式將逐步湧現。實體店尤其是快消行業的實體店如何快速融入到這個大的趨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對於未來的生存至關重要。

  另外,春節期間線上訂單,尤其是生鮮部分的線上訂單大幅度增加,跟流行性病毒的特殊情況有關。目前的這種爆發式增長之後能不能延續還有待觀察,同時,線上企業如何抓住契機,穩固住目前的大好局面也非常重要。

  客觀的說,本次疫情期間,不少線上企業也暴露出供應鏈不穩定,預測不準,波峰和波谷運力調配不均的問題,這些都值得企業去調整和提高。應該說,疫情之後線上生鮮企業訂單短時間回落也很正常,但是有不少消費者線上購物的消費習慣也確實已經得到了強化,如果全渠道的企業或生鮮電商能解決這次線上暴露出的問題,比如說線上的品種普遍比線下實體門店少,解決供應鏈問題,以及通過數位化和智能化提升企業的預測和管理水平,從長遠看,生鮮品類線上銷售的佔比還會穩步提高。

  四、線下實體門店轉型之路

  我們剛剛也提到,這次疫情的爆發,以及相對比較長時間的居家隔離狀態,會加速實現的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的轉化。

  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轉變,意味著線下實體商超、快消品企業和百貨店都需要進一步轉型,這次疫情倒逼了很多企業挖掘了自身的到家能力,也會全面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企業除了全力擁抱全渠道,拓展自身的線上和到家能力之外,另一方面,線下的實體零售企業如何挖掘和發揮線下實體門店的優勢也至關重要。

  在當前房租成本越來越高,人工成本佔比高居不下的情況下,企業需要探索以下幾個方面的轉型。我們知道,現在線下實體零售企業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在不同的地方結構儘管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排在第一或第二位,這也意味著企業的人效和坪效是企業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

  1、面對持續居高不下的房租,一、二線城市的商超企業門店小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相對而言,小業態社區超市和生鮮超市在坪效方面更有優勢。即便是強勢引流企業,考慮到消費習慣的變化和長遠房租帶來的壓力,也需要在賣場面積方面進行合理優化,以減少企業在租金方面的支出。

  2、此次疫情期間,小業態生鮮超市表現突出。但是目前,單純的初級生鮮商品銷售存在損耗高,毛利低,盈利困難的特徵,只提供初級的生鮮產品,企業掙的就是搬運工的錢。

  如何擺脫僅僅依靠初級生鮮商品,實現良好的盈利能力,從長遠看企業需要找到高毛利商品。至於高毛利商品來自於企業對生鮮商品的加工,或通過自由品牌提高毛利,或適當引進高毛利相關日雜百貨,需要企業根據自身定位,找到適合自己不同的發展方向。只有實現合理盈利,小業態商業才有可能有持續發展的空間。

  3、面對高居不下的人工成本佔比,以及零售企業普遍面臨的一線員工招工難的困境,提高人效,尋找替代人工的系統或工具也是發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已經有一些企業如便利蜂嘗試將管理流程和操作技術嵌入在企業管理系統當中,依靠系統和智能化的手段,減少對於一線管理人員的依賴,緩解一線員工的使用強度,相信這是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4、提供比線上購物更便利的商品和服務,提供比線上更優質的服務,對於線下的實體門店至關重要。

  加速線下快消企業的轉型,想辦法去提供比線上更便捷的商品和服務。以目前企業的實踐來看,比如說對於盒飯和一人食加工食品,便利店和線下小型商超就比外賣平臺更具時效優勢,我們相信經過企業的努力,可以挖掘和創造出更多的實體門店的優勢和特長,可以在一些方面做得比線上更方便,更便捷,並進一步把這些方面發揚光大。對於線上更佔優勢的部分,比如說價格更低,選擇性更多等等,線下企業可以揚長避短,沒必要去拼。

  因此,對於線下零售企業來說,在擁抱線上努力使自己成為全渠道企業的同時,線下門店挖掘出比線上購物更便捷的體驗和更便捷的服務,將成為企業未來能否持續生存的關鍵!

  當然,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企業,構建穩定的供應鏈水平,也將成為企業今後的制勝因素。通過這次企業在疫情期間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平時產業鏈布局比較完整,和上遊生產企業關係良好的企業,以及企業數位化能力強,系統預測能力突出的企業,表現都比較穩健和可靠。未來無論是哪種類型企業,其供應鏈總體架構成熟程度,數位化供應鏈程度,以及企業與社會配送力量的結合優化程度,都將成為企業決勝的關鍵所在。

  本次疫情發生之前,部分線下企業到家業務並未啟動,疫情期間啟動線上和到家業務後,如何在今後日常運營中延續?每單的投入產出的問題如何解決?另外,企業如何利用數位化智能化的手段減少對一線管理人員的依賴?如何實現智能化預測和補貨?我們也歡迎業內人士繼續參與探討。

  此次疫情過後,為企業營造好的環境,確保消費者信心,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將成為政府新的工作重點。零售企業也需要做好準備,迎接此次疫情過後出現的機會,我們希望企業積極行動,轉危為機,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中壯大自身。

  來源: 微信公眾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線上線下

相關焦點

  • 疫情過後如何做好線上轉線下
    當前,全省各地線上教學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各地市也分別官宣了複課時間。但隨著複課日期的逐漸臨近,如何做好線上線下的教學街接,確保教學質量,成為我們最關心的話題。對此,我們必須以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做好疫情後線上線下無縫銜接。
  • 教育家大學:疫情過後,機構如何進行線下課程銜接?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疫情過後,機構如何進行線下課程銜接的問題。雖然疫情的話題還在持續,但就目前而言,國內的疫情情況基本得到了控制。全國已經有一部分的企業復產復工,很多校長此時也在為了疫情之後的復工複課做準備。疫情期間家長和學員都在家隔離,大部分機構都有開設線上課程。但課程都是以複習和公益課程為主,主要的目的是維護生源。
  • 趨勢篇|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 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疫情下,「危機四伏」的線下娛樂業態
    疫情蔓延的大半個月以來,線上娛樂項目「因禍得福」,而線下休閒娛樂業態卻「危機四伏」。   自疫情發生以來,電影撤檔、演出取消、文娛消費場所全部暫停營業,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在此次疫情的衝擊下,全國的線下文化娛樂業,初步估算損失或達到超百億元,且現階段衝擊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這也意味著線下娛樂業的相關經營者上半年的收益都可能折損。
  • 線上展會與線下展會融合發展,勢不可擋
    31會議CEO萬濤應邀出席本次活動,並以「線上線下融合會展新趨勢」為主題,發表演講。在本次大會中,31會議CEO萬濤以「線上線下融合會展新趨勢」為主題,圍繞「融合會展發展趨勢、融合會展實現路徑及31會議的服務能力」三部分內容,與線上線下參會嘉賓共同探討融合會展模式內涵和外延。會展產業的「達爾文時刻」現在是會展產業的「達爾文時代」,遵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競爭法則。
  • 農行線上業務不應忽視線下客戶環境的培育
    經過幾年的發展,農業銀行線上業務已經推出了不少產品,一定程度上開闢了新的獲客渠道。尤其在遭遇這場新肺炎疫情後,面對用戶外出大幅減少、線上金融服務需求更兇猛的趨勢,因此,銀行業曾喊了多次全面數位化,這一次可能會提速。
  • 疫情催生線上業務發展,北京銀行「京惠雲」線上拓客平臺應運而生
    1月12日,正式發布「京惠雲」普惠線上拓客平臺,平臺同步上線運行首個普惠試點產品「e惠融」,從普惠服務源頭端入手,打造普惠拓客平臺,依託大數據賦能、藉助平臺精準拓客,苦練內功,釋放普惠金融服務生產力,提高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 耐克阿迪達斯加盟的折扣店打造線上線下一體模式發展如何?
    真正有著高銷量的電商也就是那些有實力的頭部賣家,中小賣家的日子並不比線下實體好過。 正是基於線上發展瓶頸,才有行業內知名企業家提出「新零售」概念,而我的朋友也正是看到了零售業的未來,才積極轉變思路,開展線上結合的方式。事實上,這是每個實體零售店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 APP「分久必合」 永輝超市加速線上業務整合
    為「永輝生活」引流近日,有消息稱,永輝超市體系內的永輝生活APP和永輝買菜APP將合二為一,永輝買菜APP將下線,mini店的線上業務將轉向永輝生活App。為此,北京商報記者向永輝超市方面求證。永輝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永輝超市正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永輝生活和永輝買菜均屬於永輝體系,正在探索更多協同發展的可能。
  • 線下的「暫停」,在線的「快進」,疫情下體育培訓機構八大難題的...
    另外,也就線下轉型線上這個問題進行了細緻的探討。 該篇文章,主要就以下8大問題請業內人士進行了探討: 針對這次疫情機構最擔憂哪些問題?對機構會產生哪些影響,業者如何思考應對的?疫情之下機構的現狀如何?現金流還能維持幾個月,面對這樣的環境機構如何開源節流?現階段是否是線下轉型線上最好的時機?
  • 疫情後線纜經銷商要注意!「線上+線下」新營銷模式將全面來襲
    有「危」就會有「機」,這次疫情過後,對大部分家居建材企業來說,機會和危機並存,疫情會是加速行業優勝劣汰的一次大洗牌。對我們線纜行業也是一樣,影響最大的肯定是大眾開始不再單一選擇傳統賣場,包括傳統的大型會銷、線下大促銷這類大型活動。今年內,線下銷售估計都會遇到阻力,但是也不是一切都是壞的。
  • 疫情環境下,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如何轉型線上,活下去?
    近期,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更是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造成嚴重影響。各地紛紛推遲開學,更是對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造成嚴重影響,如疫情遲遲未解除,極有可能會產生2020年第一波教育機構的「退費潮」,中小機構將面臨生存困境!目前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轉型線上,活下去。
  • 線上線下齊發力 華致酒行、紅旗連鎖疫情下一季度業績逆勢增長
    財聯社(成都,記者 張海霞)訊,上市公司相繼披露一季度預告,因多數公司受疫情影響致業績下滑,近段時日也被市場稱作「疫情衝擊波」。公司方面表示,主要是因為連鎖門店以及終端網點數量與單店銷售額均有大幅提升,以及電商業務華致優選上線以來,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白酒營銷專家楊承平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華致酒行目前正向新零售發展。」
  • 疫情平息複課後,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有效銜接?
    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毫無預兆的線上學習,史無前例的居家陪伴……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的故事,註定會久駐每個人的心裡。隨著近期疫情形勢的好轉,各地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科學評估本地疫情防控形勢,預計開學複課的日子不遠了。就要回到久違的學校了,老師的憂慮逐漸堆積起來:如何讓學生儘快平復心情來學習呢?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如何呢?
  • 健身行業優化升級 線上線下結合新方向
    後疫情時代健身行業如何才能破局  據了解,疫情之前由於近年來大量新興健身房入場,行業的激烈競爭持續,成本日益增高等因素,使得線下健身房遭受重大衝擊。疫情的到來,不僅加速了傳統健身房諸多痛點的爆發,更加速了健身行業的發展。儘管線下健身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自救和求變,但是市場的洗牌仍在所難免。
  • 永輝超市線上線下有效地融合 「到家」業務成新增長點
    來源:新浪證券今年正值永輝超市成立20周年,永輝超市在向全員發布的內部信《致永輝家人的一封信》中透露了下一個十年規劃,將「加快數位化轉型,加大『線上店』投入,推進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發展,打造『手機裡的永輝』。」
  • 許多賽事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二者如何有機融合發展
    隨著國內疫情態勢逐漸好轉,線下體育賽事正逐步有序恢復,許多賽事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二者如何有機融合發展?桂勁松表示:「受疫情的影響,線上運動逐步成為體育鍛鍊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家也越來越認可這樣一種新形式。目前民眾對健身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防控常態化的情勢下,各類辦賽主體需要轉變思路,根據市民的健身需求和參賽需求,探索線上線下的新模式,結合更多網際網路應用、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才能在未來的時間裡化危為機,轉危為機。」
  • 疫情過後如何重建安全感? 線上閱讀會助市民閱己悅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2日18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疫情過後,如何認識自我,擁抱自我,理解自我,重建生命?今(22)日,在「閱己·悅心」線上閱讀會中,重慶江北區正心家庭教育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鄭勇利分享了如何通過閱讀書籍《生命的重建》,平安度過危機時刻,修復自己的安全感,以及如何通過一些管理情緒的方法,享受重建生命的愉悅。
  • 線下開門診、線上做診療,字節跳動涉獵醫療市場有譜嗎?|門診|字節|...
    據悉,這家「松果門診」是字節跳動線下醫療產業的首個布局,它以「大專科小綜合」為特色,集醫療、預防、健康管理等線上線下服務於一體的高端現代綜合醫療機構,服務功能主要圍繞內科、外科、婦科、全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健康管理等方面。
  • 教育行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發展模式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授課教育模式深受打擊,逐漸興起線上教育。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線下教育復甦,則開始流行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發展模式。但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該如何融合呢?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轉型?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來帶大家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