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線上線下企業相對獨立發展不同,如今線下企業已主動擁抱線上業務,線上企業也積極布局線下網點,很多零售企業已經轉型成為全渠道企業。此外,單純的線下零售網點的尋求轉型,以及線下零售網點需求的減少,在未來應該是大勢所趨。
在線上業務佔比加速提高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來,中國零售行業的線上業務一直處於創新的狀態:從平臺型網站,到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到社交電商,社區團購,再到近期的網紅直播銷售,中國線上零售的創新層出不窮。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還將不斷湧現新的顛覆性線上業態,儘管我們無法得知具體是何種形態,但可以肯定,疫情期間會有企業做大量創新和嘗試,隨著5G技術的普及,虛擬實境技術的應用以及更多無接觸商業模式將逐步湧現。實體店尤其是快消行業的實體店如何快速融入到這個大的趨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對於未來的生存至關重要。
另外,春節期間線上訂單,尤其是生鮮部分的線上訂單大幅度增加,跟流行性病毒的特殊情況有關。目前的這種爆發式增長之後能不能延續還有待觀察,同時,線上企業如何抓住契機,穩固住目前的大好局面也非常重要。
客觀的說,本次疫情期間,不少線上企業也暴露出供應鏈不穩定,預測不準,波峰和波谷運力調配不均的問題,這些都值得企業去調整和提高。應該說,疫情之後線上生鮮企業訂單短時間回落也很正常,但是有不少消費者線上購物的消費習慣也確實已經得到了強化,如果全渠道的企業或生鮮電商能解決這次線上暴露出的問題,比如說線上的品種普遍比線下實體門店少,解決供應鏈問題,以及通過數位化和智能化提升企業的預測和管理水平,從長遠看,生鮮品類線上銷售的佔比還會穩步提高。
四、線下實體門店轉型之路
我們剛剛也提到,這次疫情的爆發,以及相對比較長時間的居家隔離狀態,會加速實現的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的轉化。
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轉變,意味著線下實體商超、快消品企業和百貨店都需要進一步轉型,這次疫情倒逼了很多企業挖掘了自身的到家能力,也會全面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企業除了全力擁抱全渠道,拓展自身的線上和到家能力之外,另一方面,線下的實體零售企業如何挖掘和發揮線下實體門店的優勢也至關重要。
在當前房租成本越來越高,人工成本佔比高居不下的情況下,企業需要探索以下幾個方面的轉型。我們知道,現在線下實體零售企業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在不同的地方結構儘管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排在第一或第二位,這也意味著企業的人效和坪效是企業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
1、面對持續居高不下的房租,一、二線城市的商超企業門店小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相對而言,小業態社區超市和生鮮超市在坪效方面更有優勢。即便是強勢引流企業,考慮到消費習慣的變化和長遠房租帶來的壓力,也需要在賣場面積方面進行合理優化,以減少企業在租金方面的支出。
2、此次疫情期間,小業態生鮮超市表現突出。但是目前,單純的初級生鮮商品銷售存在損耗高,毛利低,盈利困難的特徵,只提供初級的生鮮產品,企業掙的就是搬運工的錢。
如何擺脫僅僅依靠初級生鮮商品,實現良好的盈利能力,從長遠看企業需要找到高毛利商品。至於高毛利商品來自於企業對生鮮商品的加工,或通過自由品牌提高毛利,或適當引進高毛利相關日雜百貨,需要企業根據自身定位,找到適合自己不同的發展方向。只有實現合理盈利,小業態商業才有可能有持續發展的空間。
3、面對高居不下的人工成本佔比,以及零售企業普遍面臨的一線員工招工難的困境,提高人效,尋找替代人工的系統或工具也是發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已經有一些企業如便利蜂嘗試將管理流程和操作技術嵌入在企業管理系統當中,依靠系統和智能化的手段,減少對於一線管理人員的依賴,緩解一線員工的使用強度,相信這是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4、提供比線上購物更便利的商品和服務,提供比線上更優質的服務,對於線下的實體門店至關重要。
加速線下快消企業的轉型,想辦法去提供比線上更便捷的商品和服務。以目前企業的實踐來看,比如說對於盒飯和一人食加工食品,便利店和線下小型商超就比外賣平臺更具時效優勢,我們相信經過企業的努力,可以挖掘和創造出更多的實體門店的優勢和特長,可以在一些方面做得比線上更方便,更便捷,並進一步把這些方面發揚光大。對於線上更佔優勢的部分,比如說價格更低,選擇性更多等等,線下企業可以揚長避短,沒必要去拼。
因此,對於線下零售企業來說,在擁抱線上努力使自己成為全渠道企業的同時,線下門店挖掘出比線上購物更便捷的體驗和更便捷的服務,將成為企業未來能否持續生存的關鍵!
當然,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企業,構建穩定的供應鏈水平,也將成為企業今後的制勝因素。通過這次企業在疫情期間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平時產業鏈布局比較完整,和上遊生產企業關係良好的企業,以及企業數位化能力強,系統預測能力突出的企業,表現都比較穩健和可靠。未來無論是哪種類型企業,其供應鏈總體架構成熟程度,數位化供應鏈程度,以及企業與社會配送力量的結合優化程度,都將成為企業決勝的關鍵所在。
本次疫情發生之前,部分線下企業到家業務並未啟動,疫情期間啟動線上和到家業務後,如何在今後日常運營中延續?每單的投入產出的問題如何解決?另外,企業如何利用數位化智能化的手段減少對一線管理人員的依賴?如何實現智能化預測和補貨?我們也歡迎業內人士繼續參與探討。
此次疫情過後,為企業營造好的環境,確保消費者信心,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將成為政府新的工作重點。零售企業也需要做好準備,迎接此次疫情過後出現的機會,我們希望企業積極行動,轉危為機,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中壯大自身。
來源: 微信公眾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線上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