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創辦的商業帝國,如今卻後繼無人。
趙本山打造的商業帝國還能維持多久?
不得不說趙本山是有過人的投資眼光,他曾經不惜斥資十三億元。
拿到南海博鰲八百畝土地的使用權,當時很多人都覺得趙本山瘋了
但沒想到就是他拿下了土地後的沒幾天,gwy就下發了。
推進海南島旅遊建設發展的政策一瞬間,海南成了投資的搖籃邸,房價更是扶搖直上
趙本山更是賺得盆滿缽滿,這位投資鬼才打造了一個產業鏈。
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品牌,用電視劇包裝,二人轉演員,讓演員成明星不斷地吸引觀眾。
但這樣的產業模式是趙本山能行,因為他的名氣。
他的電視劇才會有電視臺願意播,但這樣的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
他的產品過於單一化,旗下弟子大多是二人轉演員出身,形象較為固定。
這種帶有東北習俗的鄉村劇情,到南方就不再直銷發展遇到了瓶頸,極容易造成審美疲勞。
而隨著趙本山逐漸退出舞臺後,本山傳媒的影響力逐漸下降。
徒弟們中沒出現能挑大梁的,趙本山的公司,還是以師徒形式。
這就造成利益的不均,也導致現在趙本山旗下的弟子,接連事故頻出,品牌形象受損。
也有徒弟嘗到甜頭之後,試圖脫離出趙本山。
曾經的趙本山也想過讓徒弟當接班人。
但他漸漸發現,誰都不能替代誰。
如今以趙本山為核心的本山傳媒也在去本山化,改名為遼寧民間藝術團尋求轉型和發展。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趙本山打造的本山帝國雖然呈現的下坡趨勢,但他曾經的資本與輝煌還是不容小覷的。
他的商業帝國最終將走向何方,大眾也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