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問題上,留給烏克蘭的機會和時間真的不多了

2020-12-13 清閒隨想

十幾年吵吵鬧鬧,依然在執迷不悟,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天然氣爭端中,似乎總是看不清自己的地位。

就在本月28日,歐盟、烏克蘭、俄羅斯三方在布魯塞爾舉行了三方部長級磋商,可讓歐盟領導人失望的是,雖然各方都表示了強烈的談判意願,但仍然沒有任何進展。

問題在哪裡?

根據新聞媒體的報導,俄羅斯在談判中至少拿出了兩種方案,但卻希望籤訂短期合同,而歐盟和烏克蘭希望籤訂長期合同,但烏克蘭又不同意俄羅斯的方案。

爭論的焦點就在於:

一、合同倒底是長期還是短期?

二、合同倒底按什麼樣的方案和標準來執行?

關於第一個焦點,俄羅斯還是有其自己打算的。

查閱資料可以發現,俄羅斯目前對歐洲地區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在用的有數條,在建的也有數條,雖然經過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輸送量比較大,而成本也並不算高昂,但因為經過了不同的國家,從地緣政治上來說還是相對比較複雜的。

最近一些年來,隨著環保法規的普及和各種條約的限制,歐洲地區逐步淘汰核電和煤電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預計將在2030年左右徹底關閉所有煤電設施。

雖然歐盟對於能源的需求隨著經濟的放緩正在逐步減少,但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抵消掉關停核電與煤電所產生的能源缺口,因此在環保的壓力下,相對比較清潔和廉價的天然氣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然而,隨著需求量的增長,歐洲自產的天然氣,是遠遠不能滿足日常消耗的,進口成了必然,此時,俄羅斯作為世界主要天然氣輸出大國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

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俄羅斯輸送到歐洲的天然氣,主要有兩條主幹管道,一條是經過烏克蘭進入歐盟,一條是經過白俄羅斯進入歐盟,至于波羅的海的「北溪一號」管線運力太小,算不上主幹管道。

那麼,烏克蘭在天然氣管道輸送方面的重要性同樣重要。

目前來看,俄羅斯之所以要籤訂短期合同,很可能有兩個目的。

1、為南北兩條新管道的建設爭取時間,避免在商業上被烏克蘭方向的管道長期綁架。

由於此前俄羅斯、烏克蘭及歐盟之間的一攬子供氣協議是一份長期合同,這讓俄羅斯在面對烏克蘭能源過境問題的時候,總是縮手縮腳,深怕因供氣問題再次得罪了歐洲,影響了俄羅斯能源公司的信譽和收入。

而烏克蘭也總是藉口天然氣管道問題向俄羅斯和歐盟兩頭施壓,試圖攫取更多的實惠,所以在前面的幾年,烏克蘭經常會藉口價格問題、技術問題等等來提高過境費率,從中牟利。

2、影響烏克蘭未來的政治傾向,佔據政治和經濟關係的主動權。

俄烏之間的天然氣爭端,從來就不是個單純的商業問題,它實際上包含了兩國政治鬥爭的方方面面。

在歐盟介入之前,俄烏曾經鬧的沸沸揚揚的天然氣斷供和欠費矛盾就是兩國政治關係極度緊張的一個縮影,讓當時的歐盟飽受天然氣供應短缺的苦惱,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這種要命的鬧騰影響更大。

多年以來,烏克蘭心心念念的想加入歐盟,因此在過去的數年裡一直與俄羅斯保持了敵對的關係,雖然從站隊上來看,各國都有自己的考慮,外人也不好橫加幹涉,但在天然氣供應大部分依賴俄羅斯的情況下,卻與供應國發生嚴重的衝突,這本身就是不明智的。

烏克蘭所依仗的,無非就是俄、烏、歐三方籤訂的一份長期的能源合同,把自己和歐盟綁在了一起,讓俄羅斯投鼠忌器。

那麼,俄羅斯死咬住短期合同的目的也就很明顯了,那就是在未來讓烏克蘭在能源方面的牽製作用降到最低,而且隨著新管道的建成使用,俄羅斯幾乎可以輕易掐住烏克蘭能源供應的脖子,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將佔據更多的主動權。

關於第二個爭論的焦點,也就是合同倒底按什麼樣的方案和標準來執行?

在筆者來看,更多的只是烏克蘭(或者烏、歐兩方)與俄羅斯繼續糾纏的藉口,什麼損耗問題,技術問題等等,只要滿足了第一個條件,即籤訂長期合同,那都不是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烏克蘭心裡也很清楚,不用長期的合同把自身與歐盟捆綁在一起,烏克蘭的能源供應將難以保證安全,俄羅斯可以輕易的切斷天然氣輸出。

這對於冬季酷寒的烏克蘭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經濟發展依賴天然氣,民眾取暖也依賴天然氣,這一塊的社會保障要是出了問題,不僅烏克蘭的經濟更加疲弱,社會也必將出現新的動蕩,這都是飽受困擾的烏克蘭政府不可承受之重。

而一份穩定的長期合同,則可以加深烏克蘭與歐盟的聯繫,再次凸現出烏克蘭的重要性,且烏克蘭還能從中獲利。

談判的遠景

俄羅斯

目前對於俄羅斯來說,談判的迴轉餘地最大,迫切性反而最小。

因為他們掌握了幾個主動權

1、歐洲需要天然氣,倘若合同談不下來,其他地方的天然氣供應量短時間內還是難以彌補歐洲缺口的。

2、南北兩條新的管道眼看著即將建成,一旦投入運營,俄羅斯照樣可以和歐洲做生意,保障歐洲的能源供給。

3、年底合同到期後,無論俄羅斯是否通過烏克蘭管道對歐洲供氣,都只是商業談判的問題,而不是商業信譽問題,這一點對俄羅斯作為穩定的能源供應國的形象並無影響。

4、俄羅斯周邊並不缺乏天然氣客戶,東亞地區各國的龐大需求缺口就是最有力的保證。

正是基於以上幾點,讓俄羅斯在三方會談磋商的過程中顯得遊刃有餘,只要緊咬住短期合同不鬆口,幾乎就立於不敗之地。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他們可以適當的放寬一點合同期限,讓自己在談判中處於更加有利的位置。

歐盟

對於歐盟來說,三方磋商只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形式而已,無論結果如何,對於歐盟成員國的能源供應影響其實有限,這要從兩種可能性來分析。

1、如果能籤訂長期合同,那是最好的結果,因為那就意味著烏克蘭倒向俄羅斯的可能性再次降低,他又可以毫無顧忌的衝在反俄的第一線,繼續充當炮灰的角色,而俄羅斯也將被迫根據合同的約束,在相對較長的時間之內,繼續保障歐盟的天然氣供應。

2、如果不能籤訂長期合同,對於歐盟來說也影響不大,短期合同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隨著新管道的陸續建成,歐盟可以繞開烏克蘭,直接與俄羅斯籤訂一攬子供氣協定,不僅省下了一筆不菲的過境費用,也可以進一步增強能源供應的穩定性,避免運輸途中的麻煩。而歐盟需要做的,也僅僅是用一點小小的補償來迫使烏克蘭作出讓步,至少滿足歐洲短期內的天然氣供給。

說到底,歐盟只是在盡力爭取最好的結果而已,雖然他們口頭上表達了對俄烏磋商的焦急和失望,但那更多的是在推諉責任,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從實際的供應情況和儲備情況來看,並沒有那麼迫切。

烏克蘭

烏克蘭在談判中幾乎已經處於絕對的劣勢,雖然他們近幾個月來已經極大的增加了天然氣的庫存,完全可以保障今年冬天的需求,但是未來卻是個未知數。找不到新的廉價天然氣來源,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從其他渠道購買高價氣,明年、後年甚至往後無數年的冬天又該怎麼辦呢?

歐盟的補貼不是無限度的,尤其是對於那些非歐盟成員國。即使烏克蘭可以從其它歐盟國家分到一些天然氣配額,先不談價格,單就供應量來算,其總數也是十分有限的,這對於烏克蘭龐大的需求來說,就只能是杯水車薪了。

可以預見到的是,一旦俄烏之間真的在天然氣供應上維持著僵局,未來的幾年,烏克蘭的冬天,將會更加的寒冷。

三方磋商,烏克蘭除了讓步以外,幾乎已經拿不出多少底牌。一旦坐等俄羅斯新的管道建成,烏克蘭將會徹底陷入絕境。

離年底只剩下兩個月了,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問題上,留給烏克蘭的機會和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何去何從?留給普京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分析人士指出:此輪盧布貶值是歐美對俄羅斯突然出兵敘利亞後,手毛腳亂了近一個月後作出的反應。當然這也符合歐美的戰略目標:「持久消耗俄羅斯」。俄羅斯現在已經在烏克蘭和敘利亞雙線作戰了,這對於一個經濟體量這麼小且已經陷入經濟危機長達一年多的國家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 俄羅斯和烏克蘭一邊打仗,一邊還得做生意:大量天然氣輸往歐洲
    烏克蘭國家石油公司的負責人安德烈·科博列夫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2020年向烏克蘭支付約20億美元的天然氣運輸費用。而俄羅斯增加烏克蘭天然氣輸送份額,是在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繼續東烏克蘭地區發生廝殺,還有關於克裡米亞問題上的爭執情況下發生的。
  • 中俄天然氣談判 俄羅斯為什麼選擇中國
    另一方面,石油黑金並沒有助推俄羅斯經濟快速增長,特別是2013年下半年以來,克裡米亞及烏克蘭衝突使其進一步雪上加霜,再加之俄羅斯與西方發生嚴重對立,其向東看的戰略意向更加明顯。「俄羅斯經濟的絕大多數收入來源於能源產品出口,由於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不斷,俄羅斯利用天然氣作為政治手段,對烏克蘭和歐洲進行施壓,這表明依賴於單一交易夥伴的風險是極大。
  • 烏克蘭是大贏家?美國接連出手阻撓北溪2,俄羅斯天然氣還要過境
    天然氣如果究其原因的話,除了民族,文化聯繫之外,有關天然氣的問題為一個直接影響因素,目前俄羅斯向歐洲地區輸送天然氣依然離不開通過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這成了雙方關係中一個繞不開的問題,現在烏克蘭還捨不得過境費,這可是按照過境數量收費的事情,且烏克蘭自身也需要天然氣,自產根本不夠用,俄羅斯仍離不開天然氣管道,一直試圖修建繞過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但是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只有良好的預期。
  • 亞歷山大·託帕洛夫:烏克蘭又想讓別人為其買天然氣
    【烏克蘭國家天然氣公司6月30日宣稱,鑑於此前與俄籤訂的補充協議將於6月30日到期,而於維也納舉行的歐盟—俄羅斯—烏克蘭三方會談中,烏俄沒有就天然氣供應條款達成新協議,烏從7月1日起將暫停從俄購氣。次日,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證實,在定價談判破裂後,該公司已經停止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
  • 俄羅斯、烏克蘭「鬥氣」糾紛不斷升級 牽動歐美
    4月12日,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表示,希望俄羅斯促進烏克蘭局勢緩和,為即將舉行的烏、俄、歐、美四方會談營造良好氛圍。近期因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美歐對俄進行了一系列制裁,俄羅斯也面臨巨大壓力。此次俄烏「鬥氣」比過去要複雜得多。  4月11日,俄總統普京在聯邦安全委員會會議上稱,俄羅斯已對今年一季度輸烏天然氣實行了最低價格,但烏克蘭拒不支付,根據現行供氣合同,俄有權對烏改用預付款供氣機制。這意味著,從5月起,烏想得到多少天然氣,就得先支付多少費用。
  • 同屬東斯拉夫民族的烏克蘭和俄羅斯,現在的關係怎樣?
    但是,目前烏克蘭的經濟發展水平卻十分緩慢,在能否加入歐盟的問題上也存在很大的變數。烏克蘭歷史上與俄羅斯淵源甚深,古代基輔就曾是俄羅斯的著名大城。但是在今天,俄、烏兩國國卻爭執不斷,關係緊張。雙方在邊界問題、黑海艦隊劃分和撤離問題、克裡米亞歸屬問題上爭議不斷。
  • 俄烏再爆發天然氣戰爭:俄中斷暖氣供應 烏停課3天
    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3月4日報導,烏克蘭能源和煤炭工業部長伊戈爾·納薩利克宣布說,「已經下令幼兒園、中小學和高等教育機構的工作全部暫停到3月6日」。此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宣布取消與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烏油氣)的所有天然氣供應合同,俄氣作出這一決定是因為此前斯德哥爾摩仲裁法庭作出對烏油氣有利的判決,而俄方取消合同的行為或將導致莫斯科與基輔之間再次爆發天然氣戰爭。
  • 中俄天然氣管道將向中國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
    來源:環球時報據環球時報消息,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將於12月2日開始向中國北部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將於12月2日開始向中國輸氣。」俄羅斯消息人士的話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中國已就經「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啟用日期達成協議,該管道將向中國北部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據了解,2014年5月,中國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籤署《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總供氣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期限30年。該工程是中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沒有烏克蘭的俄羅斯一文不值?失去烏克蘭,俄羅斯再也無法崛起?
    從更加現實的意義上來說,烏克蘭即使獨立後和俄羅斯也有著密切的經貿交流和人員往來,目前, 烏克蘭國內居住著830萬俄羅斯人, 約佔烏克蘭總人口的17%。克裡米亞半島未脫烏入俄時居住的俄族人佔當地總人口的80%。
  • 烏克蘭真有骨氣:寧可喪失造裝甲車的能力 也不用俄羅斯的鋼板
    而眾所周知的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俄烏危機之後就已經近乎"決裂",雙方的貿易行為已基本被凍結,鋼鐵這樣的戰略物資必定是難以直接出口,這一點從NLMK事後聲稱"該牌號耐磨工程鋼向全世界數十個國家供應,只用於礦山、農業和工程機械的生產,從未向烏克蘭供應以生產裝甲車"的聲明當中也可見一二。
  • 天然氣太貴,烏克蘭人改燒木材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隨著天氣轉涼,烏克蘭與俄羅斯就天然氣問題談判始終未取得進展,烏克蘭陷入了天然氣嚴重短缺的困境。近日,有烏克蘭能源專家稱,由於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一些烏克蘭人正拒絕使用天然氣而改用木材取暖。
  • 俄羅斯強勢崛起繼續出手,烏克蘭自己就要被拖垮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在當前情況下,俄羅斯還不準備發展俄烏關係,從而延長了烏克蘭的痛苦。當烏克蘭在美國人的壓力下逐漸開始卻始終無法完全中斷與俄羅斯的經濟和政治聯繫時,俄羅斯領導人主要關心在軍事領域建立必要的生產設施,以避免以前在烏克蘭製造的俄羅斯武器需要的零件短缺。
  • 烏克蘭開了一個壞頭,波蘭也效仿將坑俄羅斯一把:天然氣過境漲價
    俄羅斯方面報導稱,在沒有直通德國「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情況下,俄羅斯集團同意了烏克蘭的「奴役過境條件」。烏克蘭繼續成功地控制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自1月1日以來,俄羅斯天然氣通過烏克蘭管道輸送到歐洲的價格上漲了2%。烏克蘭天然氣公司參照兩家公司之間的協議草案宣布了這一點。
  • 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現狀分析
    編者按:2017年12月28日,隨著載有亞馬爾項目第一批LNG的馬哲睿號運輸船抵達英國哈維奇港,作為管道氣出口大國的俄羅斯,強勢布局LNG爭奪未來國際市場話語權。在歐洲竭力推行能源進口多元化的背景下,俄羅斯能否在歐洲市場續寫王者榮耀?規劃的LNG項目會否如期啟動,助力其實現長期LNG增量供應的主導權?在對華合作上,除了天然氣貿易俄羅斯還有哪些期待?
  • 烏克蘭總統向德國求援:普京是「俄羅斯沙皇」
    俄羅斯稱他們非法進入本國水域,俄烏關係再度劍拔弩張。海上軍艦衝突發生後,烏總統波羅申科一方面在國內實施戒嚴,另一方面求助於西方陣營。烏克蘭當地時間28日上午,波羅申科籤署的戒嚴令正式生效,烏邊境地區進入戰時狀態。11月29日,波羅申科在接受德國《圖片報》(Bild)和芬克報業集團(Funke)採訪時,駁斥了俄羅斯的指控。
  • 烏克蘭要報復俄羅斯:遵照美國指示,炸毀俄德北溪-2天然氣管道
    烏克蘭會遵照美國意見,對俄羅斯戰略經濟目標實施報復性打擊:據俄羅斯專家季莫菲耶夫說,總的來說,烏克蘭政府與美國人之間的政治關係相當緊密。 「北溪-2」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現在擔憂「北溪-2」天然氣管道遭到烏克蘭襲擊:「北溪-2」
  • 國家弱小就是憋屈,俄羅斯硬生生搶走烏克蘭的領土
    所以怎麼現在變成這樣,烏克蘭被搶走國土,還忍氣吞聲不敢宣戰,要理清這個問題,那就先得了解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歷史淵源,以及他們之間的領土爭議——克裡米亞危機。一、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淵源烏克蘭和俄羅斯有很多共同的歷史,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前身,那就是基輔羅斯國家。這個國家在9世紀建國,首都定在基輔,與歷史上很多國家相似,基輔羅斯輝煌過一陣後開始走下坡路。
  • 天然氣之爭,歐洲沒買美國的帳
    目前,通過「土耳其溪」管道,保加利亞、希臘、北馬其頓、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波赫等6個歐洲國家可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此前,塞爾維亞通過匈牙利和烏克蘭接收俄羅斯天然氣,但隨著俄羅斯試圖繞開烏克蘭通往歐洲其他地區的管道,塞爾維亞一直在尋找替代的供應線路。
  • 多因素助推迎轉機 中俄天然氣談判有望修成正果
    業內認為,在俄羅斯因烏克蘭問題向西發展遇阻和中國對天然氣需求加大的大背景下,中俄天然氣談判在此次普京訪華期間有望達成協議。  天然氣談判幾經波折  早在1996年4月,造訪中國的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就與中方籤署了《中俄能源領域合作協定》。《協定》提出了自位於東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州科維克塔氣田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