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崢嶸
9月開學季來臨,清華北大2019年自主招生錄取名單終於發布。截止目前,清華共公示了27個省市,北大共公示了23個省市的錄取名單。
北大在全省各地高中自主招生人數統計(以省為單位)
清華在全省各地高中自主招生人數統計(以省為單位)
從統計結果來看:
1、四川、湖南、浙江、河北、湖北五個省份清北錄取總人數最多,是清華北大最大的搖籃。其中,湖南最受清華北大青睞,兩所學校錄取的總人數112人,浙江以72人居亞席,四川以58人位列季軍,湖北53人,河北50人,均在50人以上。
2、第二梯隊為江蘇38人(清北總錄取人數,下同)、陝西36人、山東32人、廣東31人。可以看出第二梯隊的錄取人數與第一梯隊相差還是比較大的,第三梯隊的重慶、北京、河南則和第二梯隊咬得比較緊。
3、學校方面,2019年清華錄取榜共有113所中學上榜,其中錄取1人的學校有66所,錄取2人的學校有18所。
北大錄取榜則共有162所中學上榜,其中錄取1人的學校有81所,錄取2人的學校有27所。
4、北大錄取人數榜前十名的中學分別是:衡水第一中學、長沙市雅禮中學、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長郡中學、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深圳中學、成都市第七中學、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清華錄取人數榜前十名的中學分別是:長沙市雅禮中學、長郡中學、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衡水第一中學、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成都市第七中學、四川省綿陽中學、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鄭州外國語學校。
5、從四川來看,北大清華的自主招生已被成都和綿陽兩市包攬。其中北大在成都招收21名,在綿陽招收10名;清華在成都招收15名,在綿陽招收11名。
看到這裡,或許有讀者朋友要問,綿陽高考不是四川的19連冠嗎?怎麼上北大清華的人數還是不及成都?的確,無論是北大清華的自主招生還是統招的總人數,綿陽與成都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綿陽的19連冠,「冠」在整體實力,萬人上本科和重本的比例全省第一,其特點是「大而強」;成都的特點是「小而精」,走的是精品路線,每年升北大清華的人數自然要比綿陽多一些。
成都在四川一城獨大,城市規模、經濟總量還有所佔據的優勢資源,都是綿陽的6倍多,上北大清華的人數比綿陽多一點也就不足為奇了。對於老百姓來講,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講,還是寧願選擇到綿陽就讀,畢竟上清華北大的機率還是非常有限。
6、從綿陽來看,北大清華自主招人錄取了21名,其中綿陽中學就佔據了15名,僅比以精品著稱的成都七中少2名,不僅在綿陽,在全川也是與成都七中雙雙稱霸,雙騎絕塵。北大清華在綿陽自主招生錄取選擇了5所中學,其他4所分別是南山中學(清華2名),東辰高中(北大2名)綿中學驗學校(清華1名),江油中學(北大1名)。
從在全國排名的整體水平上看,綿陽中學升清華位列前5,升北大位列前13;南山升清華位列前30;東辰升北大位列前55;綿中實驗學校升清華位列前48;東辰升北大位列前55;江油中學升北大位列前82。
7、無論從四川還是綿陽,教育與其他行業一樣,也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比如北大清華的自主招生被成都綿陽包攬,統招總人數成都綿陽佔全省1/3強甚至接近1/2等等。從綿陽來講,20年前南山中學一校獨大,10年前綿中、南山和東辰三足鼎立。近10年來,雖然有綿中、南山、東辰、實驗高中、科學城一中、外國語學校、綿中實驗、南山實驗等群雄並起,形成強大的綿陽高中教育。但綿中逐漸衝到了最前面,特別是近兩年來,綿中愈戰愈強,不僅讓人感覺在綿陽是一騎絕塵,在全川也成了與成都七中的巔峰對決。
正可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教育是如此,萬事萬物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