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三顧茅廬,才請來陶虹演宋倩,劇中很多細節是臨場發揮
對於電視劇而言,劇情和演技缺一不可,如果劇情精彩但演員的演技跟不上,就容易讓觀眾出戲,如果演技到位而劇情空洞,則是直接讓觀眾失去了繼續看下去的動力。若論劇情與演技兼備,最近播出的《小歡喜》就做到了這一點,不僅劇情反映現實讓很多觀眾感觸良多,還有中生代實力派和小戲骨同框飆戲,讓人看得十分過癮。劇中飾演喬英子媽媽宋倩的陶虹,已經好幾年沒有出現在電視劇螢屏上,好久未見她的表現依然出色。
陶虹曾在採訪中說,劇組第一次聯繫她的時候,她其實並不打算接下這部戲,因為當時正值年底,孩子在學校有許多親子活動,她自己也有很多事要忙,就一口婉拒了導演。不料幾個月後,導演汪俊和製片黃磊再次找到她,問她有沒有忙完了手頭的事情,是否可以進組拍攝。陶虹當下很是驚訝,她本以為劇組早已找了另一位演員,原來他們遲遲不開拍就是因為一直在等她。他們"三顧茅廬"的精神感動了陶虹,於是才了現在的宋倩。
劇中的宋倩是一個典型"虎媽",對女兒管教極其嚴格,對她的要求苛刻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考一次第二就會被她批評打擊。女兒在她的強烈控制欲下,患上了抑鬱症,當著父母的面跳河輕生,她才終於意識到的教育方式,原來一直都走入了誤區。雖然同樣身為母親,陶虹對宋倩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顯然無法苟同,但她還是試著走進了人物的內心,去理解她的想法和心態。
這部戲的劇本直到開拍都沒有正式定稿,總編劇黃磊選擇了邊演邊寫的方式,一邊拍戲一邊去完善劇本,演員們都是在拍戲的過程中自己去摸索,很多情節和設定都是大家一起商量後的結果,不斷地在原來的劇本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陶虹在演繹宋倩時,很多臺詞和細節都是她自己的臨場發揮,只要對人物理解到了一定程度,那些表情動作都成了自然流露,情緒的爆發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這部劇中幾位小演員戲份很重,他們的表現也都可圈可點,令人不禁要感嘆後生可畏。陶虹對飾演她女兒的李庚希也是讚賞有加,她覺得未經雕琢的小演員,如果發揮出色會比經驗老到的成熟演員更厲害,因為作為演員越是經驗豐富,在演戲的時候難免落入俗套,顯得匠氣太重。有些小演員年紀輕輕也染上了這樣的毛病,但李庚希卻並非如此,她不是用經驗和套路去演戲,而是用自己真實的感受去接對手的戲,即使老演員們有一些臨場發揮,她也能自然而然地接下去。
劇中有一場母女吵架的戲,兩人的情緒都已失控,根據導演的安排,陶虹要扇李庚希一個耳光。陶虹在拍這段戲之前就在研究如何下手,首先必須要真打,如果心裡猶豫下手太軟,情緒不夠到位還要一遍遍地重拍。因為考慮到正手打,指甲可能會刮到李庚希的臉,最後陶虹決定反手打在她的額頭上,打在額頭上不會很痛,聲音又清脆響亮。這段戲只拍了一條就順利通過,陶虹表示根據她以往拍打戲的經驗,下手必須穩準狠,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她搭戲的演員。
宋倩這個角色時常情緒波動很大,對於演員而言是一個"很利於發揮的角色"。素來溫柔親切的陶虹,把這個嚴厲偏執的單親母親演繹得入木三分,有人以為她入戲太深,擔心她很難從角色中抽離出來。但陶虹卻表示,她演戲從來沒有遇到過難以自拔的情況,前一秒還沉浸在角色中撕心裂肺,下一秒就可以做回她自己,和朋友談笑風生。
最近幾年,陶虹很少出現在影視屏幕上,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家庭生活上。但是她並不覺得這是"為家庭犧牲事業",她對於演戲本就不存在很強的功利心,接戲拍戲多數是因為某個人物或故事打動了她。即使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也並不意味著她就成了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黃臉婆,除了拍戲她還有很多其他的愛好和事業,她演一部話劇都演了整整10年,只是人們不常關注罷了。很多人都期待她回歸影視舞臺,甚至希望她做導演,但她的行事風格一直都是隨遇而安,沒有明確的目標和野心,一切隨心而動。我們想要看到她經常出現在影視屏幕上,只能希望會有更多的作品能夠打動她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