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大上海16鋪碼頭,現如今發展成什麼樣了

2021-01-17 騰訊網

曾經的大上海16鋪碼頭。現如今發展成什麼樣了

十六鋪碼頭,是上海外灘最著名的碼頭,擁有150年歷史。曾是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承載著很多關於上海的歷史人文記憶。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隨著上海外灘歷經近3年整體改造,這座外灘最著名的老碼頭也脫胎換骨,重新精彩亮相,功能再造。

曾經的16鋪碼頭,如今已成遊客遊玩之地了。

俯視16鋪碼頭,依舊能感受到曾經的熱鬧場面。

夕陽下的16鋪碼頭,讓人回想起了曾經的上海灘。

夜晚的16鋪碼頭,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相關焦點

  • 周末閒逛:曾經的十六鋪碼頭,如今已是文創旅遊新地標
    曾經的十六鋪碼頭是不少人記憶中第一次旅行的出發地。如今,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了綜合性文創旅遊的新地標。老碼頭創意園區網羅了各國美食,匯聚了風格各異的酒吧,無論是下午茶還是美味大餐,或是各類商業活動,在這裡都能得到滿足。
  • 「十六鋪」碼頭史話:曾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清末的「十六鋪」碼頭清代後期,上海縣城廂內外曾被劃分為若干鋪,南市小東門外黃浦江沿岸屬「十六鋪」。此處早在18世紀末就出現許多沙船商號的簡陋踏步碼頭,後陸續建成許多碼頭,附近所築的信泰碼頭街、生義碼頭街、賴義碼頭街、豐記碼頭街、油車碼頭街、新碼頭街等也都因碼頭得名。由於「十六鋪」一帶碼頭集中,是重要的水上門戶,所以它一度成為上海港的代名詞。
  • 新十六鋪碼頭 夜上海新潮湧動
    圖說:十六鋪成潮地標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 特約通訊員 孫霞琴 楊濟詩 攝影 陳剛毅)迷人而律動的夜上海,哪裡最新潮湧動?新十六鋪碼頭已成為潮人打卡地。著意打造十六鋪水岸中心新地標的上海淮海集團淮海置業公司總經理劉京紅認為,十六鋪就是上海的潮地標,我們要用潮文化來吸引潮人。浦江夜遊穿越百年,就從新十六鋪碼頭出發,沿江遊覽觀賞濱江大道、香格裡拉、東方明珠、國際會議中心、公平路碼頭、航交所、海鷗賓館、外白渡橋、外灘萬國建築群等,最終回到新十六鋪碼頭。
  • 上海十六鋪碼頭地址+交通方式
    上海十六鋪碼頭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二路481號  想要欣賞上海的夜景,浦江夜遊無疑是絕佳的選擇。那麼,怎樣才能不走冤枉路、第一時間抵達登船地點(十六鋪碼頭)呢?公交車 BUS  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82米):33路、55路、65路、305路、307路  人民路新開河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142米):11路內圈、11路外圈、64路、304路  新開河路中山東二路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179米):911路  城隍廟站(距十六鋪1號碼頭登船點293米):932
  • 去上海旅遊,遊覽十六鋪碼頭
    沉寂多年之後,十六鋪碼頭又重現昔日的繁榮。2010年世博會期間,該地區不僅成為黃浦江遊船的母港,還是市民和中外遊客臨江觀景的又一新選擇。很多上海市民對十六鋪碼頭擁有一份特殊情結。新十六鋪地上部分的建築呈一個狹長的、由北至南伸展的大平臺,這是一條用於觀光、旅遊、餐飲、憩息的寬闊步行道。
  • 在老碼頭十六鋪,一路走回三十年代的上海弄堂
    見證了昔日上海開埠的十六鋪碼頭,如今成為一個集休閒、娛樂、觀景於一體的水岸商業中心。在這裡,「上海時光弄堂」項目從今天起進入試營業階段。遊客跟著時光隧道,就能步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 石庫門弄堂裡有叫賣的吆喝聲,當年的小皮匠、小裁縫穿梭在其間;百樂門舞廳裡,老克勒風度翩翩,突然又會出現「功夫打鬥」場面;時裝秀、歌舞秀、燈光秀等各式表演輪番上演,遊客儼然成了老上海的一部分。
  • 上海十六鋪碼頭正變身復古奇幻主題公園,再現老上海風情
    上海十六鋪碼頭正變身復古奇幻主題公園,再現老上海風情 澎湃新聞記者 吳潔瑾 鄒娟 實習生 餘璐 2016-07-22 20:55
  • 地理意義上的「十六鋪」始於北宋
    管天瑞 文/攝四通八達的地鐵線路,縱橫交錯的高架橋,發達的交通網絡令上海這座國際化都市嚴絲合縫,遼闊的地理面積並未影響整座城市渾然一體的整體感。而在幾十年前,這座城市還沒有地鐵與隧道的時候,人們倘若想要每天來往於浦西與浦東之間,擺渡與輪渡是唯一橫跨黃埔江去到對岸的方法。
  • 曾經獨立出去的蒙古國,如今成了什麼樣?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蒙古國
    曾經獨立出去的蒙古國,如今成了什麼樣?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蒙古國 內蒙的北邊其實就是外蒙的地域,只不過它的名字不是外蒙古,而是如今的蒙古國。那麼,如今的蒙古國成了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請你嘗塊哈密瓜」快閃 驚豔上海外灘十六鋪碼頭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21日電(劉強 許紅濤 )十六鋪碼頭,是上海外灘最著名的碼頭,擁有150年歷史。曾是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承載著很多關於上海的歷史人文記憶。  6月20日「請你嘗塊哈密瓜」快閃活動小組第四站拍攝地,就選在這座外灘最著名碼頭。
  • 戴鞍鋼:打敗「萬國碼頭」瀏河港、「東方大港」乍浦,十六鋪憑什麼...
    上海開埠之前,江南曾經形成了三個港口並駕齊驅的狀態。為什麼強調這一點?明清的江南和近代的上海研究情況中,我們談上海港的發展歷程往往就是從十六鋪講起,而且很多人非常強調上海港口的區位優勢。但是,上海的十六鋪並不是天然的、理所當然的成為江南第一港口。
  • 廣東曾經的「鬼城」,房價一再跌至2000一平,現如今是什麼樣?
    城市建設越來越好,到處可見高樓大廈,景象十分繁華,城市發展每年都有提升,一些城市一躍成了新一線城市,城市人口不斷的增加,一些省份遙遙領先,比如廣東省,廣東省經濟很強,又是旅遊大省,它境內許多知名的景點,廣州和深圳很知名,國內的中心城市,都是國際化大都市。
  • 舊上海市博物館——曾經是「大上海計劃」的一員,如今煥然重生
    「大上海計劃」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即市中心分區計劃、道路系統計劃、港口鐵路計劃和全市分區計劃。「大上海計劃」將上海特別市的市中心劃定為上海市區外東北方向的江灣區翔殷路以北、閘殷路以南、淞滬路以東及周南十圖、衣五圖以西的約7000畝範圍內。市中心分區計劃,即是將這一區域劃分為政治區、商業區和住宅區。市政府等重要公共建築,包括市圖書館和市博物館就設立在市中心區域中央的政治區。
  • 曾經的十裡洋場的上海灘,現如今的國際大都市,這就是上海魅力!
    90後旅行,只為遇見:曾經的十裡洋場的上海灘,現如今的國際大都市,這就是上海魅力!如果說到歷史古城的話,有些城市比較特殊,雖然沒有建都,文化底蘊依然很豐厚。豫園是上海有名的江南名園,也是著名的5大園林之一,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韻味。來這裡遊玩,不光能夠欣賞到美麗的風景,而且也能夠吃遍上海有名的小吃。這個園區內用5條龍牆,將豫園整體分成7個景區。尤其是九曲橋和湖心亭,更是成為這個園林的標誌建築,主要是由花崗巖和草白玉構成。
  • 紀錄片《大上海》文稿賞閱(一) | 十六鋪見證了《上海的開埠》
    滿族王朝的聲威一遇到英國的槍炮就掃地以盡,天朝帝國萬世長存的迷信破了產,野蠻的、閉關自守的、與文明世界隔絕的狀態被打破,開始同外界發生聯繫……——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這裡叫十六鋪,一個在黃浦江上陪伴了上海百年的碼頭。上海,面向大海,南北海岸線的中點,無數人曾從這裡走上碼頭,融進上海。人們從這裡南來北往、漂洋過海。它是終點,也是起點。
  • 「四史」學習教育‖尋訪十六鋪碼頭,新青年感悟創新力量
    尋訪十六鋪碼頭,感受滬上歷史底蘊十六鋪碼頭是上海外灘最著名的碼頭,有著150多年的歷史。這座城市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見證了上海由小漁村到大都市的歷史變遷。團員青年們漫步在十六鋪碼頭,感受上海改革開放的發展成就和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
  • 「原創」海豐阿東:我記憶中的十六鋪碼頭
    「原創」海豐阿東:我記憶中的十六鋪碼頭今年的10月1日,國慶節。看完慶祝國慶70周年的閱兵遊行之後。在家閒的無事就決定出去走走看看。到哪裡去呢?景點。是人山人海。是我們這種人不願意去湊熱鬧的地方。十六鋪。在過去的許多年裡,十六鋪在上海人的記憶裡,應該是印象深刻的地方吧。如果坐船進出上海的話,那對十六鋪來說就是必經的地方之一了。當我從五十五路車上下來後,映入眼帘的是滿目的高樓大廈。這可不是我記憶中的十六鋪。十六鋪是上海著名的客運輪船碼頭。以前這裡每天擠滿了南來北往的人。他們從南面或是北面來到上海,又或是從這裡乘船離開上海,去到別的地方。少年時代的我。
  • 江西曾經的「鬼城」,房價一再跌至3500一平,現如今是什麼樣?
    隨著我國經濟的提升,許多城市的發展都十分可觀,出現了不少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其中江西作為我國南方的重要省份,經濟發展的速度是很厲害的,連續多年排全國前三,同時還是一個旅遊大省,境內的5A級風景區眾多,名揚天下的就有廬山、三清山、龍虎山等,作為「共和國的搖籃」,江西自然會追求更好的成績。
  • 上海市的8大客運碼頭一覽
    上海的客運水路由三部分組成:上海沿海客運碼頭、上海三島(崇明、長興、橫沙)客運碼頭、上海三島車客渡碼頭。沿海客運碼頭基本繼承了原十六鋪客運碼頭的航線,有開往定海、普陀山、南通、舟山、岱山以及長江沿岸城市等多條航線。
  • 音樂節奏與勞動節奏完美契合——上海港碼頭號子
    上海如今能夠這般繁榮,與它的港頭發展離不開。上海港碼頭號子唱出了上海的辛酸史,當時在碼頭工作的勞動人民,他們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情景呢?早在唐宋時期,上海就成為國內重要的通商樞紐。隨著帝國主義在上海的經營,上海迅速地發展起來。到1853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重心已經由廣州轉移到上海。1870年後,上海成為全國的航運中心。到清朝光緒年間,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上海成為全國第一大城市。到1931年,上海進出口貨物噸位已經成為世界第七,成為遠東的航運中心。抗戰前夕,上海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五大軍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