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中的孫教授,他的身份原來是隱藏得最深的觀山太保
熱播網劇《龍嶺迷窟》,上映已經好些天了,相信看過的觀眾,對此劇的特效,畫面,演員,故事內容,等等之類的,應該都是好評如潮。而隨著劇情前期的鋪墊與人物的逐漸出場,從首周播出的劇情中以一隻「」繡花鞋」故事的開端,引出了胡八一等人到陝西摸金,到第二周以Shirley楊口述的方式介紹了鷓鴣哨的出場,相信接下去的情節,將會更加的緊張驚險,也會層層剖開這《龍嶺迷窟》其中的懸疑蹊蹺。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
在這一周播出的三集劇中,其中,演到了Shirley楊對於她的外公-鷓鴣哨,所留下的遺物裡面,帶有「雮塵珠」圖形的龜甲產生了種種困惑與不解,甚至再一次激起她對尋找「雮塵珠」的希望,而在此之時,她聽從了陳叔叔的指引,從美國來到北京,尋找陳叔叔的一位故友-孫教授,希望能從這位考古專家的幫助之下,解開這個迷團,並尋找「雮塵珠」。
shirley楊第一次去找孫教授
孫教授
看過的觀眾,有的人可能認為這位孫教授也就是一般的資深考古學家,在此劇中,也就是一般的打醬油的,畢竟尋找古物,找個權威的專家一塊來,理所當然的事。但是,我想說的是:
此人不簡單,甚至在他身上,有著一個傳承幾百年的特殊身份-「觀山太保」。這位孫教授,看似平平無奇,與世無爭,沉默寡言,表面上看,在「摸金三人組」的身上,也找不到任務關聯之處,實則,裡面淵源頗深。
孫教練,表面上,是一位資深的考古學家,但他真正的身份,實際上,是傳承了幾百年的觀山太保門派的傳人。這「觀山太保」到底是什麼?其實,在之前《怒晴湘西》的劇中,陳玉樓當時聯合羅老歪探秘瓶山之時,就有見過觀山太保一派後人的遺體,而陳玉樓當時也沒有詳細的說過這觀山太保的情況,只大概的說了一下這觀山太保門派是比摸金校尉還厲害的一個門派。
在《鬼吹燈》系列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發丘、摸金、搬山、卸嶺」這四大門派,而整個系列當中,當然是以「摸金校尉」為主體的,但是在這四大門派之後,其實還存在著第五個更為厲害的門派,就是這觀山太保。而且,這門派當年跟摸金校尉還有著很深的江湖恩怨。當年,明朝皇帝朱元璋,命劉伯溫為其修建皇陵,而劉伯溫為防其盜,便引薦了「棺山太保」傳人封王禮和他的幾個弟子,在朱元璋的御賜腰牌之下,留職於皇官,專為皇家建造皇陵,從此,便有了另一個傳承至今的門派名號「觀山太保」。
觀山太保,是封氏一族的最為人知的名號,當中,以「封王禮,封思北,封師古,封師歧,封學文,封學武」為代表。「封氏」一族,當時是當地極有名望的豪族,世世代代都住在巫山棺材峽,那裡地形險惡,毒氣猛獸,常有不少,而且這峽中,藏有無數「懸棺」,封氏的祖輩先人,就曾在此深峽懸棺中,盜過無數的奇書寶器,正因有此奇遇,他們習得許多失傳了的巫術奇法,更是迷戀「爐火之術」。
而到了明朝初期,封氏一族傳到「封王禮」這一代,更是精通「觀山指迷術」,在各地發掘古冢山墓,而且,不僅為了錢財寶物,更是為了墓冢中的奇書古卷,所以,一開始在江湖上自稱為「棺山太保」。
「觀山太保」一派,第一次與「摸金校尉」的交手,正是在明初「封王禮」這一代。當時因為受劉伯溫引薦,朱元璋御賜腰牌,為其建造皇陵之事,觀山太保為防摸金校尉一派盜墓,採用「毀符法」來對付摸金校尉,讓九枚「摸金符」毀掉了六枚,另外的三枚流落於民間,至此,從「棺山太保」改為「觀山太保」名號,也一直沿用至今。
就這樣,觀山太保傳到200年後,封師古和封師歧這一代時,卻分為了兩脈:封師古一脈的門徒在他逝世之後建立了「地仙村」,然後表面為「尋仙」,實則都殉葬在了這個陰宅之中;封師歧一脈,則在他逝世之後留下遺訓,讓後人找機會,然後根據「觀山指迷賦」口訣進入地仙村一查究竟,如果封師古一眾在陰宅之中妖化成物,則必須為之剷除,否則,日後這巫山之峽的「地仙村」,肯定會被其他人挖掘出來,萬一墓中真有「妖化之物」,那就後患無窮了。
而封師歧一脈傳到了封思北這一代,已經是民國年間了。封思北熟讀藏經書籍,後在四川青城山做了道士,但仍不忘祖訓,屢次想找「地仙村」,但都不得其入,最後心灰意冷,坐化在了隧道中,並在臨終之際,告誡兩個兒子,務必讓後人使法尋找這「地仙村」,要是沒找到,就不要給他安葬,他要「親眼」看著有人找到地仙村。
而這封思北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封學文,一個叫封學武。在封思北坐化之後,兄弟倆便流浪於江湖。後來,作為大哥的封學文,把弟弟封學武過繼給了孫家地主,而他自己,便加入了「卸嶺力士」,跟隨了卸嶺魁首「陳玉樓」探墓開墳,之後更是輾轉幾回進入了一個群盜團夥,後來逃出來參了軍,當了團長,所以後來別人都叫他封團長,最後在勞改營農場見到了自己的弟弟,就是當年過繼給孫家地主的封學武。
當年,封學武過繼到了孫家之後,被改了名,改成孫耀祖。但他作為封家觀山太保一派的家族意識很強,他很反感這個「孫耀祖」的名字,但是過繼在孫家,不得不低頭,最後,在孫家二老過世之後,他便馬上把「孫耀祖」改了,改成了名:孫學武,字:耀祖。在他的內心中,要光宗耀祖的,是封氏一族。
封團長見到了孫教授這個弟弟之後,便把封家的「觀山腰牌」交給他,讓他牢記「觀山指迷賦」,並且把祖師爺的傳家之物一併交給了孫教授,交代完之後,封團長便死在了「地仙村」。之後,孫教授不忘祖訓,一直以考古學家的身份,在尋找著進入「地仙村」的方法。
在劇中孫教授雖短短出現了幾分鐘,也並未有太多的臺詞與鏡頭,但還是能從一些對話之中窺知一二的,尤其是Shirley楊第一次去找孫教授,門衛告訴她,這孫教授脾氣大得很,一般不會見人,而且見或不見,得看他心情。由此可見,他在性格方向,是比較高傲孤僻的。小說原著中也有大概講過,這孫教授幾乎也沒什麼知心朋友,一生都是獨來獨往。或許,這個性格,正是他自幼成長的環境,到慢慢長大之後背負著封氏家族「觀山太保」的祖訓,這一生中,都活在這個沉重陰影之中。
所以,回到《龍嶺迷窟》中,劇情引出的孫教授,從當年祖輩們與摸金校尉的恩怨,到如今觀山一派唯一的後人,再次與胡八一等摸金校尉三人組之間的交錯,看來也是一段幾百年的命運安排。看似無關緊要的一個人物,其實在整個系列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更是因為孫教授這個人物而引出了《鬼吹燈》這一系列後面的劇情。因為孫教授的祖訓遺命,後來和胡八一等人進入了「地仙村」,也尋得其中的秘密。但是孫教授因動用秘法失誤,使自己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在走出地仙村之後也死去了。至此,觀山太保一派,也從此絕跡於江湖了。
與其說孫教授或多或少的在利用和設計胡八一,倒不如說這是他的一味固執的想法。如果說每個人天生都有使命感,那孫教授這一生,可以說都在為背負著這個封氏「觀山太保」的祖訓而活著,至死一刻,成為一具行屍走肉,也是莫大的悲哀。而這後面的故事,就是發生在了《巫峽棺山》中的情節,如果後續潘粵明版的《鬼吹燈》網劇有繼續拍攝,相信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