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或秦氏,名政又稱趙政、祖龍等,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 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嬴政13歲繼承秦王之位,用了十年的時間滅掉六國,讓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那一年他僅僅39歲。
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秦始皇可以稱作是千古一帝。因為他做出了許多史無前例而又影響後世的成就,他統一六國實行改革,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讓統一成為了中國人骨子裡的基因,他抗擊匈奴,徵服百越修築萬裡長城等待,一系列的創舉讓華夏文明成為了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
而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影響了中國後世2000年,正所謂百代猶行秦法政。所以說秦始皇的功績是非常大的,被稱作為千古一帝是沒有問題的。
有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認為秦始皇是暴君,尤其是焚書坑儒,成了秦始皇身上揮之不去的黑點,沒錯,這確實是秦始皇的罪過應該批判,但我們也好想一想好端端的秦始皇為什麼要搞焚書坑儒呢?萬事皆有原因。
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帶頭反對郡縣制,上書要恢復周代的分封制,秦始皇就問李斯:你怎麼看?李斯駁斥了淳于越認為這太荒謬了,而且他主張禁止百姓效仿古人誹謗當下,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將《詩經》《尚書》等諸子百家的學說典籍焚毀了。認為正是這些書教壞了當時的老百姓,就禁止他們私下學習,如果再借古人誹謗當下就會被處死。
秦朝是罷黜百家獨尊法術,如果想學法令的人必須要以吏為準,也就是說要向官吏們學習,這就是焚書的由來。
先秦的書不是都燒了,秦始皇還保留了像醫藥、農牧等技術實用類的書籍。
那麼什麼是坑儒呢?實際上焚書坑儒是兩件事,焚書在前,坑儒在後。
罷黜百家獨尊法術目的就是維護封建君主的專治,不是靠儒家推崇的以仁治國,這個就動了儒家的飯碗了,另外秦始皇還追求長生不老,有些煉丹藥的方士為了迎合他,就說能找到長生不老或者是能練出來,所以秦始皇就派方士去找。
按照秦朝的法律,如果是你說謊騙了皇帝或者是你獻出的藥沒有作用,那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世界上根本沒有長生不老的藥,他們就誹謗秦始皇是個性殘暴,獨斷專行。
秦始皇大怒,把帶頭造謠的侯生、盧生等460多個方士活埋了,這就是坑儒。
毫無疑問,焚書坑儒的確是殘暴,不過從秦始皇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焚書還是坑儒都是為了維護秦朝的統治,在文化和制度上讓國家發展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
秦始皇坑儒主要是方士有少部分儒生,這就說明他不是單獨針對儒家的,目的是推崇法家,讓嚴苛的刑法來治理國家。
後來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牽制人的思想,造成了中國人的創新力不足。
當然,中國的統一發展,不能僅僅歸功於秦始皇個人,還有其他人起過重要作用,如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更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
但毫無疑問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對中華民族貢獻最多的君王。
總體來講秦始皇功大於過,被稱為千古一帝是妥當的,大家認可嗎?
歡迎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