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書為何會成為禁書?因書的下部記載了這些事,諸葛亮曾學一招
目前已知的我國最早的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距今約3700年,殷商滅亡後,周朝建立,世傳周公著有《周禮》,後來春秋戰國,是史上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修訂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有書《墨子》傳世;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著有《老子》;而魯國人魯班是我國建築鼻祖木匠鼻祖,所著土木建築奇書是《魯班書》。
《魯班書》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寫的是相對詳細的木工、建築等手藝,有點學識的人基本能夠看懂手藝的製作過程,十分實用,並且有關於木匠工藝的禁止與標準,還囊括了建築方面的風水。
《魯班書》下部分寫的東西曆來是「禁忌」,據傳,學了書裡面下部分的內容,鰥、寡、孤、獨、殘任選一樣,由修行時開始選擇,因此《魯班書》還有一個獨特的別稱「缺一門」,它的下部分記載了哪些事?
書的下部分並不是什麼實用的內容,而是介紹了許多民間的咒語和巫術,大多還是害人的那種,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想要學習《魯班書》下部分的人自然不是心善之人,所以這才有了「缺一門」的說話,相當於犧牲自己的一部分作為代價。
《三國演義》中寫有諸葛亮臨終前想要靠七星燈續命,據傳,歷史上諸葛亮學習了《魯班書》中的下部,書中寫有傳說中的續命術,諸葛亮病逝前也曾想過使用這招數,但還是無力回天,駕鶴西去了。
古時候,人們十分迷信,因此覺得《魯班書》的下部分實在是個禍端,將其列為禁書,少有流傳;另外魯班和墨子是同時代的人,「墨家機關術」也是非常有名,但墨子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魯班曾造雲梯幫助楚國攻打宋國,墨子得知後,趕緊出來阻止,在楚王的宮中以衣帶為城,以竹片為器,與魯班形成一攻一守,以此一見高下,結果魯班進攻的所有器械已經用盡,而墨子的守城辦法還有餘,魯班因此甘拜下風,楚國也放棄了攻打宋國。
以此可以看出魯班的性格,他是個手巧之人,並發明了許多東西,如石墨、鉤強、鋸子等,但並不反對戰爭,甚至是支持戰爭的人,取得戰事的勝利便是目標,因此魯班收集害人的咒術也並不是不能理解。
魯班書為何會成為禁書?因書的下部記載了這些事,諸葛亮曾學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