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擺攤經濟火熱,各地的擺攤措施紛紛出臺,並且很多地方的擺攤不斷的增加起來,大街都紛紛拿出自己的產品去到大街練攤起來,不過對於現在的擺攤的如此火熱,有部分的專家指出,擺攤並不是說你擺了,就能賺到錢,擺攤只是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給到大家一個機會,不過並不是風口來了,豬都能飛上天,要在擺攤上賺到利潤,還是需要一些努力和學習,要不最後擺攤結果和可能就是一堆的貨物,那麼怎麼擺攤我們才能避免剩下貨物,並且賺到利潤呢?
這裡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古代商聖範蠡的經商六謀,現在我們先來說說商聖範蠡其人。
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邵波,漢人,春秋時期楚國人(今河南淅川縣)。他是我國的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也是我國早期的商學理論家和楚學先驅。他們被後人譽為「商聖」和「財神」。
吳越爭霸,越國亡國。勾踐聽從了文種和範蠡的建議,為吳國做了三年的奴隸,後來在範蠡周旋迴到越國。後來,越國最終滅了吳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傳說範蠡成功後悄然逃離越國,和西施一起遠走高飛,化名為鴟夷子皮,三次經商,三散家財,後來定居於宋國陶丘(今山東菏澤),富甲天下,自號陶朱公。
那麼我們看看範蠡對於經商的六種心得,對於我們擺地攤有什麼啟示和幫助。
首先:能整頓。貨物整齊,奪人心目。
這句和其實大家擺地攤比較好懂,做過賣貨得都應知道,貨物擺放整齊,對於客戶得視覺和心理效果都有非常好得引導,貨物亂糟糟的客戶看到了,就會對你印象差很多,特別是地攤,這個非常重要。
第二:能辯論。生財有道,闡發愚蒙。
第二點,有些人確實天生嘴巴笨,不大懂說話,但是如果你要擺攤,你就得練習,或者找個會說話的一起,因為你不會將產品優點,講價格,人家也不知道你的產品哪裡好,並且還有人是過來故意拆臺的,你的說回去。
第三:能辦貨。置貨不苛,蝕本便經。
擺地攤,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貨物和選品,如何選品,選什麼品類適合不是和賣,還有產品的質量和特點,但是這些都有可能出偏差,那麼怎麼辦,如果賣不動,不要留著,快速清理了,資金周轉起來,才是正道。
第四:能知機。售貯隨時,可稱名哲。
這個也重點在於把握時機,因為有些人是看到了這東西能賣,或者這估計會好賣,但是他一猶豫,先機就錯失了,而這個時機是非常重要的,擺地攤,就是看人流喜歡買什麼,現在流行買什麼,你的隨時變動不能死板,因為你出來時賺錢,不是出來做理論和研究,擺攤首先要賺錢和利潤放在第一位。
第五:能倡率。躬行必侓,親感自生。
這個重要一點,其實就是自己多看努力,大家擺攤肯定不是讓你在大街上玩手機吧,你坐那裡你就的看,觀察思考,還有就是自己動手去做,去感受,而不是遊手好閒的等著收攤,這種靠客戶自己上面的做法,擺攤基本是擺不長久的。
第六:能運數。多寡寬緊,酌中而行。
這句核心就是會管理好自己的錢財,並且對於手頭的錢財合理運用,不要老是錢丟進去了進貨,或者錢回來不買貨,對於錢的多寡要自己看的透,拿的準,該花就花,該剩要剩。
以上就是商聖提煉出來的一些經商心得,當然,如果大家擺攤,還是最重要遵紀守法,這才是首要的,不要賣一些不能銷售的產品,這個才是關鍵,祝福大家擺攤能夠賺到人生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