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張利】 持續40天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工潮6日晚突然取得突破性進展,發起罷工的反對派工會——職工盟旗下的碼頭業職工會當天召開記者會宣布,接受外包商提出的統一加薪9.8%方案。雖未明確具體復工日期,但稱日內會復工。香港《亞洲時報》網站6日稱,隨著國際貨櫃碼頭罷工工人接受外包商「白紙黑字」的9.8%加薪方案,香港有史以來40天長的大規模工業行動將接近尾聲。
美國《華爾街日報》6日稱,香港碼頭工人接受該加薪方案,意味著結束了他們的罷工,也避免了香港這一全球第三大貨運港口受到更嚴重的破壞。一個多月來的工潮已影響香港貨運業的發展,不少公司都將部分貨櫃船停靠其他港口。《華爾街日報》還提到,因為工會勢力較弱加上普遍優厚的工作條件,香港很少出現大型罷工,上次類似大型罷工活動是2007年紮鐵工人大罷工,那次也不過持續了36天。
據香港商業電臺6日報導,碼頭業職工會當天晚上召開會員大會後,決定接納外包商書面承諾的統一加薪9.8%方案。工會將與外包商及會員協調復工安排,預計數日後恢復工作。碼頭業職工會總幹事何偉航聲稱,這次是「半杯水的勝利」,因為能夠成功迫使資方在全港市民面前作出承諾,而失敗的一半則是有關工會談判的地位。他還表示,不會立即撤離長江中心,工會將繼續關注「機手」的去向(外包商高寶宣布結業後,一批吊機手不知何去何從)、工友休息和如廁等問題,何偉航還強調工會將繼續關註明年的加薪問題,「這是一場持久戰」。
香港和黃集團6日發表聲明稱,樂見罷工工人接受外包商統一向所有工種加薪9.8%的方案。這是對各方面都有利的決定,不但工友們可以儘快重新投入工作崗位,有穩定的工作;公司方面也可以專注全面恢復港口的運作。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已積極協助聯絡其他外包商,鼓勵招聘仍未落實受聘的前高寶吊機手,重投行業。香港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6日稱,歡迎貨櫃碼頭罷工工人決定接納資方的加薪方案。他說,很高興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四大外包商積極回應他的要求,向勞工處長以書面聯署確立最新的加薪方案,從而讓工人得以安心。他認為,勞資雙方皆本著互讓互諒的精神,以務實的態度處理這次勞資糾紛。張建宗還補充稱,香港的繁榮和穩定,與多年來僱主、僱員和政府努力構建的融洽勞資關係息息相關。
這次碼頭工人罷工事件,源於一批外包工人在職工盟的號召下,由3月28日開始罷工,要求加薪逾20%。其後,職工盟以各種理由不斷升級行動,由罷工爭取加薪,演變成癱瘓貨櫃碼頭運作,示威者日前又發起包圍長江中心行動。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四大外包商及內運拖車承包商,4日聯合拋出最後的加薪方案,從本月起統一加薪9.8%,各工種工友均受惠;國際貨櫃碼頭公司也會在本月內再分兩期發放新一輪共4000元(港元,下同)紅包,只要罷工工人本周一前歸位便可獲紅包。四大外包商表明,將拒絕再參加任何勞資談判,敦促工人作出最後決定。碼頭業職工會5日拒絕外包商單方面提出的加薪9.8%方案,稱會繼續罷工。但據香港《文匯報》6日報導,統一加薪9.8%的「終極方案」,與不少罷工工人心底的訴求接近。有調查顯示,66%在碼頭工作的會員同意該加薪方案。有在長江中心外罷工的工人5日稱:「9.8%可以彌補到通脹,每月多1000多元。如果沒有,生活就困難多了,很多人心動了。」另一名罷工工人稱:「我們都想快些復工,不想再捱下去了。」
對於碼頭工人的最終選擇,香港媒體已預料到。《文匯報》6日的社評稱,事實上,曠日持久的工潮已令罷工工人身心俱疲,不少家庭的經濟因此陷入困境,外包商提出的加薪方案已響應了工人的要求,工潮理應「見好就收」。但職工盟卻稱工人一致拒絕方案,令工潮再陷僵局。這暴露出職工盟並非為工人爭取權益,而是綁架工人作為棋子另有所圖。工潮持續,各方都是輸家,工人應擺脫職工盟的綁架早日結束工潮。香港《商報》6日發表社評稱,碼頭工潮由當初單純爭取合理薪酬的勞資糾紛,變質為某些人以少數罷工工人為籌碼的政治秀。由於碼頭工人入職門坎不高,資方能迅速聘請人手填補空缺。罷工工人不應盲從下去,甘願被人利用,最終損及家計。付出沉重代價,也只是為他人做了政治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