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 記者陶磊 攝(下同)

在浦東浦電路上人流熙攘,居民們發現,一個顏值頗高的社區食堂在這裡亮相。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和普通社區食堂不同,這個食堂有點「潮」,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記憶」「相逢」「心傳」「家常」「牽手」「關愛」等區域,讓老人不但可重溫記憶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也可在時尚的烘焙間學習製作點心等。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

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滿足老人就餐需求是首要因素。截至今年8月底,濰坊街道戶籍老年人約3.18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33.8%左右,老齡化程度比較高而且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凸顯。為了緩解社區長者用餐難問題,濰坊街道積極整合資源,建成了社區食堂。

記者看到,食堂裡,有老夫妻攙扶著來吃飯的,兩個人點上4個菜,吃不完打包帶走,晚餐也解決了;有老人在保姆陪同下,坐著輪椅前來就餐;還有老人獨自前來,找個清靜角落,靜靜地享受美食。食堂裡還專門提供「半份菜」,價格實惠,也避免了食物浪費。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就餐方便,環境舒適,不少居民來到這裡用餐

升級完善「15分鐘養老服務圈」

社區食堂,暖的不僅是胃。在食堂,記者遇見了一名志願者,她已年過六旬,但作為「小老人」,仍積極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包括社區食堂的志願服務等。全新打造的食堂不僅讓老人享受美食的樂趣,也成為另一種交流平臺。她告訴記者,自從食堂開了後,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太太經常在這裡「蹲點」,還沒開門就等在門口;到了打烊時候才離開,這裡不但可以就餐,還可以和其他「老夥伴」們聊聊家常。食堂志願者重點關注高齡老人的狀態,發現異常及時和其所在的社區溝通,發揮長者食堂的特殊關愛作用。

社區食堂,為老人提供了平價、放心的餐食,但要實現可持續運轉,不僅僅依靠經營者和管理者。為此,濰坊社區食堂成立了社區食堂膳食委員會,由街道分管部門、職能部門、食堂運營單位、養老服務機構代表、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及志願者代表等組成,不定期檢查社區食堂餐品安全、衛生、質量,以及群眾滿意度等,充分發揮群眾自治力量,監督運營單位不斷提高服務品質。

「社區食堂建成後,依託其在社區助餐服務中的核心樞紐作用,街道還將對已有8個助餐點提質增能,並在有需求和具備條件的居委設立家門口微型助餐點,從而構建覆蓋全社區、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1+8+X』助餐服務網絡,不斷升級完善『15分鐘養老服務圈』,讓社區老年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

同在今年,在陸家嘴街道梅三小區,一個全新的長者食堂採用「嵌入式」開到了居民「家門口」,通過智慧助餐系統,刷臉即可自動結算,實現人員識別、精準補貼和無感支付,老人再也不用擔心飯卡丟失的煩惱。

圖說:居民點完自己心儀的菜,來到帳臺結帳

記者了解到,陸家嘴的長者食堂,打破原來由政府直接出資金「貼錢」的模式,轉為政府搭平臺提需求。通過「長者膳食改善計劃」,借力陸家嘴社區基金會,採用「線上廣泛募集+線下精準對接」的方式做大資金池,讓區域內各類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能有針對性地參與到助老服務中,實現「政府搭平臺、企業出資金、老人得福利」的三贏,也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風氣蔚然成風。

據悉,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建設,早已被納入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到2022年,將實現比2019年翻倍的目標。在助餐點數量增加的同時,通過在有限的空間裡最大限度發揮服務倍增效應,實現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打造有溫度的社區,將成為暖胃又暖心的好事。

受惠者口述:天天調花頭 好吃又省心

我是陳忠華,今年76歲,和74歲的老伴一起居住在濰坊二村的老公房。因為身體還算好,過去至少要隔一天去菜場買菜,尤其是夏天買汏燒下來,也是一身汗。

之前我看到其他地方有社區食堂,就想著,什麼時候要是我家門口也有就好了。沒想到今年夢想成真,走路5、6分鐘就能走到,真是太方便了。中飯和晚飯我和老伴一般點個3菜一湯,一大葷、一小葷、一個素菜,加份湯,價格在30元左右,就能吃飽吃好。我特別喜歡吃社區食堂的紅燒大排、家常豆腐,比有些飯店裡燒得還好吃。而且菜品天天翻花頭,越來越好吃。

我們喜歡到這裡吃飯還有一個原因,是這裡有許多志願者,他們在這裡默默奉獻,讓這裡充滿了人情味。食堂裡還有許多社區裡的老夥伴,大家一起吃吃聊聊,很溫暖。

數給你看:

2008年,社區老年助餐點建設首次被納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經過十餘年的探索和發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的社區老年助餐點,基本滿足了社區老年人享受就近、便捷、價廉的助餐服務的需要。

2019年,「新增200個社區老年助餐點」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這是繼2008年之後,本市再一次將社區老年助餐點建設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按照規劃,之後的4年,上海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又兼具「社區食堂」功能的社區長者食堂將在各街鎮「開花」。今年,上海「新增200個助餐場所」的市政府實事項目已完成212個。

到2022年,上海市助餐服務點數量,將在2019年近800個的基礎上實現「翻番」,即不少於1600個(2019年起每年增加200個);助餐服務供給能力,也將在2019年日均服務約8萬人的基礎上「翻番」,達到日均16萬人,覆蓋全市65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的5%。(記者 宋寧華)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地評線】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記者看到,食堂裡,有老夫妻攙扶著來吃飯的,兩個人點上4個菜,吃不完打包帶走,晚餐也解決了;有老人在保姆陪同下,坐著輪椅前來就餐;還有老人獨自前來,找個清靜角落,靜靜地享受美食。食堂裡還專門提供「半份菜」,價格實惠,也避免了食物浪費。
  • 「地評線」民生十為|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 新民晚報記者陶磊 攝(下同)在浦東浦電路上人流熙攘,居民們發現,一個顏值頗高的社區食堂在這裡亮相。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幸福食堂飄出幸福味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1月26日,還沒到午飯時間, 81歲的李玉鳳老人早早來到了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公園巷社區愛老幸福食堂。寬敞明亮的餐廳、舒適的座椅、熱氣騰騰的中央廚房……一走進暖意融融的愛老幸福食堂,李玉鳳老人感覺一下子暖和了起來。 「你瞅瞅這食堂環境多好,飯菜味道也好,每天都是六菜一湯,隨便挑著吃。
  • 閔行又一社區食堂開業了——
    >10月29日,閔行又一家社區食堂開業了!它就是位於平陽路450號2樓美樂匯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的古美社區食堂,對周邊居民來說,多了一處乾淨、整潔、實惠的就餐點!>老年人可享受最低8.5折優惠記者在現場看到,食堂分選餐區和就餐區,採取自助選餐形式,居民可根據自身口味選擇合適的菜品。
  • 義烏居家養老助餐配送餐服務全覆蓋 3萬多名老人樂享「舌尖上的...
    資料圖12月13日,福田街道長春社區居家養老中心食堂正式開始為長春二區、長春三區的居家養老服務站提供助餐配送餐服務,標誌著義烏市居家養老助餐(照料中心)、配送餐(服務站)服務在全市範圍內實現全覆蓋據了解,今年4月份,長春社區居家養老中心食堂曾「開夥」了一個季度,因為場地限制,社區對中心食堂進行了升級改造,助餐配送餐服務一度按下暫停鍵。老年食堂的重新運行,讓社區的老人們心裡樂開了花。據悉,從2013年起,由市民政部門牽頭,市財政部門對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運行、就餐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鎮(街)對建設、運行進行配套補助。
  • 送餐員風雨無阻,社區食堂照開如常,上海老人們颱風天吃上「暖心飯」
    摘要:記者獲悉,「利奇馬」來襲,為了讓社區老年人照樣吃上可口的熱飯,上海中心城區多個街道的社區食堂照常開放,對一些腿腳不便的高齡老人,社區送餐員仍舊風雨無阻地送餐上門。記者獲悉,「利奇馬」來襲,為了讓社區老年人照樣吃上可口的熱飯,上海中心城區多個街道的社區食堂照常開放,對一些腿腳不便的高齡老人,社區送餐員仍舊風雨無阻地送餐上門。今天一早,大寧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食堂的一些供貨商就打電話到社區服務中心詢問:因颱風來襲,今天是否食堂關閉,不需要供貨。社區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斬釘截鐵回覆:食堂照常營業。
  • ...區辛莊鎮三鑫社區創新治理模式「四社」聯動打造老人「幸福食堂」
    每天中午11點半,家住辛莊鎮三鑫社區的高大爺都會前往社區老人家食堂就餐。一年來,他已經把老人家食堂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每天按時到此就餐成為一種習慣。「感謝社區,讓我們不再為吃飯發愁。」高大爺感激的話,也是前來就餐老人們說的最多的話。
  • 上海大調研丨老人退掉送餐上門服務 自己跑去食堂吃午飯
    原標題:為什麼這幾個區的老人會退掉送餐上門服務,自己跑去食堂吃午飯?  習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黨中央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要把政策落實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關愛老人要落實到日常的一餐一飯中。在大調研過程中,各區針對老年群體的切身需求,主動出擊,創新養老服務形式,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值得借鑑的養老新模式。
  • 上海:「老年食堂」為獨居老人解難
    新華網上海11月2日電(記者楊金志、萬一)上海靜安區靜安寺街道的清風老年服務社從今年8月1日開始,與上海市華東醫院食堂達成協議,在社區辦起「老年食堂」。醫院食堂按老人營養標準,每天中午和傍晚向社區老人供應熱飯熱菜。  以治療老年病著稱的上海市華東醫院就坐落在靜安寺社區,「老年食堂」就辦在3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動室裡。
  • @園區老人,社區食堂喊儂來吃飯啦...
    @園區老人,社區食堂喊儂來吃飯啦......申馨社區食堂對戶籍老年人實行限價經營,工業區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人均可前往社區食堂用餐,用餐標準為一大葷、一半葷、一素、一飯,套餐價8元/餐(每卡每日限一次優惠)。工業區低保低收入老人和8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人還享受4元/餐的助餐補貼。補貼按「先全額消費、後補貼個人」的方式實施。(想了解更多具體助餐政策,可前往所在居委會進行諮詢。)
  • 上海臨汾路街道全力保障社區老人用餐安全
    本報訊 趙永恆 記者黃官國 發自上海 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老年食堂一直是社區老人的「貼心小棉襖」,不僅飯菜價廉物美,用餐之餘的聊天時光也是他們日常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為了避免人群聚集,臨汾路街道老年食堂在不對外營業的情況下,午餐「外送上門」,讓285名社區老人安心用好每一餐。
  • 家門口享受「好滋味」,威海南海新區將幸福融入「一粥一飯」
    2021/1/1 19:13:55   來源:威海新聞網       守護舌尖上的民生幸福
  • 社區食堂紅紅火火線上平臺推出「老人餐」——線上+線下讓老年人...
    近年來,各地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老年食堂、線上老人餐等老年助餐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受到歡迎。社區食堂受老人歡迎臨近中午,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街道的徐奶奶正要前往該街道世紀村社區居委會的老年食堂吃午飯。她告訴記者,由於平時獨居,很少自己做飯,午飯基本在社區食堂解決。
  • 解決老人吃飯問題 威海環翠區第一個政府主導建設的社區食堂營業
    「食堂開在家門口,太方便了。」……在威海市鯨園街道長徵社區食堂內,來就餐的老年人齊聲稱讚。長徵社區食堂位於少年路,紅色牌匾上寫著「環翠001」的序號,這是環翠區第一個由政府主導建設的社區食堂,23日上午,長徵社區食堂即環翠區1號社區食堂正式營業。
  • 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
    試營業以來,社區食堂因其物美價廉、乾淨衛生、色香味俱全、方便就餐而深受轄區居民的喜歡,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餐的衛生、安全和實惠。經過一周試營業,大約每天450人前來就餐。11月28日,全市首家規模化經營的食堂——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魚香肉絲、紅燒茄子、有機花菜各一份,一個花卷,一碗粥。」
  • 舌尖上的大學,別人家的食堂
    上海外國語大學食堂內,學生正在用餐。 (上海外國語大學供圖)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的一道創意菜又上了熱搜。「紅燒——甲魚!  讓美食成為高校的另一張名片,舌尖上的味道留存於心  飲食,是一種文化。大學食堂菜式的推陳出新,也印刻著當代校園文化的印記。  不少學生感言,食堂的菜越來越好吃了。那麼,菜品的烹飪水準是如何實現普漲的?各地大廚之間的技藝切磋和交流功不可沒。
  • 長豐縣雙墩鎮泉河路社區打造「幸福食堂」
    6月22日,長豐縣雙墩鎮第一家社區居民食堂——泉河路社區居民食堂正式開門營業,面向社區居民提供就餐服務,受到廣大居民的歡迎和好評。「早就盼望社區有一個食堂了,在這裡就餐質優價廉、乾淨衛生、方便快捷,真的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 為了讓獨居老人吃上熱飯 靜安這個小區辦了一家"社區食堂"
    原標題:為了讓獨居老人吃上熱飯,靜安這個小區辦了一家「社區食堂」  對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吃飯是個難事。彭浦新村街道轄區內的一家居委會與社區志願者辦了一間「社區食堂」,每天集中燒好飯菜,再為小區內80歲以上的孤老、獨居老人送到家中。
  • 開展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社區食堂幸福滋味濃
    在環翠區張村鎮新柳社區食堂裡,幾位老人結伴來這裡吃午飯。紅燒肉、家常豆腐、魚香茄子……剛到飯點,飯菜香味勾起了大家的食慾。進來的客人中一大半都是老年人。臨近中午,不少老人前來社區食堂吃飯。記者 賈文娟 攝今年,新柳社區給70歲以上的老年人辦理了社區食堂儲值卡,每年在卡上充值1000元,社區食堂還給大家贈送了360元的早餐券。「針對老年人,正價菜品打七折。此外,還有專門的老年套餐,早餐5元,午餐有8元和10元的套餐。」社區食堂負責人張家財介紹,8元的老年套餐有三個素菜,10元的老年套餐包括一個葷菜兩個素菜,再加上湯和米飯,營養均衡。
  • 我去了上海最老齡化的社區,看到了城市的另一面
    確實,正如上海任何一個老小區一樣,在上班時間內,走在小區裡幾乎看到的都是銀髮老人。「就拿我負責的60戶人家來說,上一次人口普查就發現,老齡化還是蠻嚴重的,空巢老人就有好幾個。」為了更好的服務社區裡的老年人,寶林八村的居委會想盡了辦法,也做了很多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