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景如故,大江向東流。
醉臥沙場君莫笑,自古人生如酒。
鐵馬西風烈,金鼓何時休?
多少豪傑數風流,終是成王敗寇。
烈烈三分將,英雄榜上誰為首?
烽火餘燼仍殘留,殺伐何論緣由。
明月短松崗,清風荒草丘。
幾度魂夢憶舊遊,往事哪堪回首。
任後人評談笑斥,青梅煮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三國演義》中猛將們武力值的高低永遠是三國迷們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這也難怪,作為整日策馬馳騁於刀林箭雨,呼嘯往來的武將們,總得分出個高低上下,我們相信,這些無畏生死的勇士們也決不會避諱大家的評品。
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幅自己的「三國英雄榜」,誰是最具雄略的梟雄,誰是最具智慧的謀士,誰又是武力最為強悍的猛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自己的堅持。今天咱們就通過《三國演義》原著中的武力表現來看看能夠在英雄榜上位列前五的有哪些猛將。
由於戰將們武力值並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閱歷的增加,年歲的增長,戰場形勢的發展,彼此之間戰鬥風格的克制,以及即時心態的不同,戰將的武力值往往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所以咱們討論武力,還是應該有一個標準:以各自的巔峰期最強的武力值作為依據。
一、呂布
這個爭議比較少,在三國猛將武力排名榜上,絕大多數朋友都會將呂布列為榜首。雖然許多朋友可能是義薄雲天的關羽的忠實擁躉(dǔn),也有許多是忠勇無雙的趙雲的堅定支持者,還有相當一部分朋友更喜歡活得痛快淋漓的張飛,但要僅從武力值的角度來討論的話,普遍還是認可呂布才是三國時代的第一勇將。
當然,要是說戰績的話,呂布並不出彩,尤其是斬殺率很低,這也是事實。在呂布的戎馬生涯中,只是在虎牢關之戰中「戰無五合」斬殺方悅,「手起一戟」刺死穆順,另外重傷了錘將武安國,後來在徐州之戰時輕傷過袁術麾下將領李豐,除此之外就沒有殺死或殺傷敵人的記錄了,而且呂布居然沒有一個生擒戰績。
究其原因,並非是呂布武力不夠強悍,而是因為他實在太過強悍了。呂布成名較早,早在丁原麾下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在外了。長安城外獨對西涼大軍,匹馬衝陣,無人能當。檢點一下呂布戎馬一生,只有張飛曾經用以命搏命的打法支撐到五十合以上。得到赤兔馬後,呂布更是如虎添翼。關羽擁有的是赤兔馬的壯年和老年時代,而呂布擁有的則是赤兔馬的青年時代,這其中區別是很大的。在三國時代,只有呂布具備力敵兩名「超級猛將」而不落敗的實力,如虎牢關前之獨戰張飛、關羽,濮陽城外力鬥許褚、典韋。其他任何人都達不到這個境界,所以說,呂布是三國時代武力第一,屹立巔峰,獨居一檔。
二、張飛
呂布自負有胯下赤兔,掌中畫戟,橫行天下所向披靡,「吾有畫戟、赤兔馬,誰敢近我?」但他這輩子唯一最忌憚一個人,就是張飛了。
張飛與呂布一共交手四次,呂布基本上沒佔到什麼便宜,即使是在夜襲徐州那場戰鬥中,在張飛醉酒不能力戰的狀態下,呂布依然「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作為橫行天下無敵的三國第一猛將,對張飛忌憚到如此程度,可知張飛之勇悍。在與呂布這個勁敵的對抗過程中,張飛的表現一次比一次好,直到下邳之戰,張飛堂堂正正地擊退了呂布和車輪戰,天下第一猛將的寶座就此易位,呂布時代一去不返。
不僅克制呂布,張飛還克制許褚,克制張郃,總是在對手最出風頭的時候突然冒出來讓別人的囂張氣焰偃旗息鼓,所以很多人對張飛是又恨又怕,偏偏又奈何不得他。而張飛對付實高一階層的敵將,實力相同階層的敵將,實力低一階層的敵將,都取得相當優秀的戰績,他這個特點在三國諸猛將中是獨一無二的。僅僅用「悍勇」兩字是不能充分解釋的,只能說,張飛粗蠻的外表後面必然掩藏著一顆狡猾的心。
三、顏良
作為袁紹麾下的第一猛將,顏良的實力足以躋身於三國猛將排行榜的三甲之列。但是由於白馬坡麾蓋下那一瞬間的腦袋瓜子死機,導致身死名裂,所以大多數朋友們還是認為他的武力值應該排在後面。
但我們從顏良的戰鬥表現來看,其武力之強悍令人瞠目。冀州城下速殺耿武,白馬坡三合斬魏續,一刀劈宋憲,僅用了二十合就擊敗了曹軍猛將徐晃,令曹軍「諸將慄然」,無人再敢迎戰。如此之高的戰鬥效率和威懾力,要比「虎痴」許褚明顯高出一截,也穩穩力壓在潼關之戰大顯神威的西涼錦馬超一頭。顏良這樣的實力在正常廝殺的情況下豈能非關羽一合之將?所以說,顏良之死完全是個意外。
從與徐晃的戰鬥來看,顏良的表現甚至好過張飛。因為大家記得,在徐州城外,張飛身陷重圍,正遇徐晃,「大殺一陣」突圍而走,表現似乎在顏良之下。但為什麼將顏良排在張飛之後呢?因為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實力上限的,永遠是比他更強的對手,而不是比他更弱的。咱們拿呂布做參考,呂布對張飛的忌憚程度大家都很清楚,而呂布曾經在袁紹麾下混過一段時間,由於他「傲慢袁紹手下將士」,被袁紹疑忌驅走。可見呂布也沒把顏良放在眼裡。所以,我們將張飛排在顏良之前。
四、關羽
大家知道,關羽是個優點和特點都非常突出的人物,反映在他的方方面面。從戰鬥風格上講,關羽重攻輕守,前段暴擊的威力天下無人能出其右,往往在數合之內就憑著力大刀沉的優勢迅速擊垮對手的防禦,令敵將心寒膽裂,要麼慌亂中被斬殺,要麼心態崩潰,落荒而走。
但關羽戎馬一生四次挨箭,他的防禦力較低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敵將有備而來,撐住了他的前段暴擊,往往就能將戰鬥拖入持久戰,而關羽也缺少解決的辦法。這個重攻輕守的毛病不但反映在關羽的陣前廝殺上,他領兵作戰也是這個風格,要麼是一場摧枯拉朽的大勝,要麼就是一潰千裡的大敗,連反手的機會都沒有。
關羽是三國時代斬殺名將數量最多的人,華雄、管亥、車胄、顏良、文丑、蔡陽,後來還活捉于禁、擒斬龐德,「英名震於華夏」的威風當世無二,名至實歸,而強大的武力值是他創造出如此輝煌戰績的資本。
五、趙雲(或者馬超)
究竟將趙雲還是馬超列在三國猛將排名榜的第五名呢?這是存在爭議的。這兩位猛將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白馬銀槍,都是帥哥,都躋身於蜀漢五虎之列,都是武藝高強,勇不可當。
由於趙雲這個人比較高風亮節,為人謙遜低調,不貪財,不戀棧名位,所以就算是將他列在馬超之後,趙雲本人是沒有什麼意見的,廣大「雲迷」也不會很在乎。畢竟,作為三國時代公認的斬將第一、擒將第一、救人第一、突圍第一、綜合能力第一的猛將,對於趙雲來說,排位順序高一位或者低一位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絲毫都不重要,「大丈夫當患功名不立,何患排位?」
無論在戰場上還是在朝堂上,趙雲是個很令人放心的武將。在戰場上,有了這樣的人,就不用擔心打敗仗有多麼慘,即使是敗了,他也及時出手挽救,能保住你東山再起的機會。在朝堂上,他大局觀強,不虛榮,不貪財戀權,放在什麼位置都能盡職盡責,所以經常被劉備用做政治平衡。蜀漢五虎個個都封侯賞爵,趙雲卻沒有,不是劉備不注重趙雲,而是一種平衡手段。人家趙雲這待遇自己都沒意見,其他將領還好意思倚功爭賞?
如果僅論戰鬥效率和取得的成就,趙雲肯定是諸將之首,但我們討論武力值的時候,通常更注重進攻能力。在三國猛將排名榜上,位列前茅的猛將也基本上都是以攻擊力強大聞名。將趙雲排在關羽之後,主要是因為兩人各自與文丑、許褚的對戰中,關羽都是保持完勝,他的進攻表現明顯要好於兩場都戰平的趙雲。當然,這也有戰鬥風格相克制的原因,如果是對陣龐德、徐晃,趙雲的表現肯定會好於關羽。
每個三國迷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英雄排名榜,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和嚮往,自己的信念和堅持,都有自己的八方風雨會神州。
文:肥貓
圖:來源網絡,侵刪
掃碼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