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裡三米擺和六米擺的區別是什麼?萌新可千萬不要搞錯了!

2020-12-21 一隻可可zz

在漢服領域裡,有比較多姑娘是屬於剛剛入坑的狀態,她們對漢服僅僅是像喜歡一條好看的裙子一樣的心情,並沒有對漢服的形制以及各種文化內容深入研究,也就是說對漢服圈的了解並不是十分的深入。例如,同袍們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的裙子是幾米擺的,一般的回覆不是三米擺就是六米擺,但是新入坑的姑娘便會比較迷糊,她們會想,什麼是三米擺和六米擺?那麼本期內容,可可就和大家講一下漢服裡三米擺和六米擺的區別是什麼?萌新可千萬不要搞錯了!

和眾多萌新一樣,可可在沒入漢服坑前,總以為三米擺和六米擺是表示裙子的裙長,但實際上,它表示的是裙子所用的面料的長度,也就是裙子橫向的長度和面積。更簡單一點來解釋就是,讓我們穿上裙子穿圈圈的時候,六米擺的裙子轉出來的裙尾圈圈會大、更飄逸,而三米擺的裙子轉出來的裙尾圈圈則會小一點,更有甚者會轉出一個長方形的水桶性,很難具有古典的審美性。那既然這樣,是否六米擺就一定比三米擺的裙子好了?事實上也並非如此。

三米擺和六米擺的裙子雖然轉圈圈出來的大小和形狀不一樣,但我們還是得從形制上去探討它存在的意義。比如,曲裾。在電視劇中,我們能看到身著曲裾的影視作品莫過於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計》,裡面的女演員穿著的都是曲裾形制的裙子,儘管每個人的曲裾質地、顏色不一樣,但是基本樣式還是相同的,都是寬袖緊身的。這種曲裾裙子適合的是三米擺,倘若在曲裾上使用六米擺,大家就會覺得它會缺少別樣的韻味,甚至還會顯得臃腫。

那麼什麼形制的漢服適合六米擺呢?比如:襦裙。襦裙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可謂是大行其道。它主要分為為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三大類,是戰國時期直至唐朝前期的女性的日常穿著服飾,一般上襦都比較短,只到腰間,而裙子比較長,下垂至地,這種裙子使用六米擺的話,就會十分的令人賞心悅目,特別適合喜歡跳舞的小姐姐。當你起舞之時,悠悠旋轉,衣袂飄飄,裙擺散開,宛若天外飛仙,給人帶來愉快的視覺享受。

除了從漢服的形制上選擇三米擺或六米擺外,我們還可以從場合因素來選擇穿什麼樣的漢服。假若是尋常女孩結伴逛街,那麼選擇三米擺或六米擺都是可以的,你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擇。假若你是去參加一個比較隆重的場合,那麼可可建議你穿六米擺的漢服,這樣既可以顯示你對他人的尊重,又能讓自己更為莊重好看,但同時可能會有些繁重。

除了看場合之外,我們還可以考慮天氣的因素,倘若實在夏天,則建議你穿三米擺,這樣清涼透氣,不至於太悶熱,倘若實在冬天,則建議你穿六米擺,六米擺的裙子所使用的布料較為充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暖的效果。

漢服不僅僅美麗,而且還蘊藏著很多傳統的中華文化,三米擺和六米擺只是一個比較基礎的內容,還有很多漢服的內容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探究和學習。以上就是可可給大家講的漢服裡三米擺和六米擺的區別是什麼?萌新們可千萬不要搞錯了!還有什麼漢服的內容是你所關心的呢,評論下方告訴可可吧,讓我們一起進步!喜歡可可的話,歡迎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漢服當中三米擺和六米擺是什麼意思?萌新千萬不要搞錯了!
    在漢服領域當中,其實有很多的姑娘們都是剛剛加入到漢服坑的,所以他們對於漢服坑當中的很多事情都是不了解的,就比如說我們在漢服圈當中通常有一個很簡單的對話,那就是你的裙子是幾米擺的,通常大家就會回答我的漢服是三米擺或者是六米擺的,那麼有很多的姑娘們就比較懵,今天詩塵就來帶著大家了解一下它們是什麼意思
  • 漢服娘經常說的三米成桶、九米成花、十二米成仙是什麼意思?
    例如,很多人就曲解了漢服裙擺的意思,有的人以為漢服的三米就是,三米長的裙子。其實很多人都只了解其表面的意思。這裡的三米指的是漢服的裙擺長度。 3米擺就是三米裙擺長、6米擺就是六米裙擺長、9米擺就是九米裙擺長、12米擺便是12米裙擺長。米數越長,用的布料也會越多。俗話說三米擺是桶,六米擺是盤,九米擺是花,十二米成仙。
  • 關於漢服裙擺的兩大誤區,剛入圈的萌新要注意啦!
    剛入圈的萌新一般在入圈之前不會做那麼詳細的準備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幾個數字的意思。模特:軟糖,裙子出自@妙笙記漢服剛開始接觸漢服的萌新,通常會對漢服裙擺有兩大誤解。漢服根據裙擺的周長分為3米擺,6米擺,9米擺,12米擺。
  • 穿漢服轉圈,幾米擺最合適?穿上這樣的漢服,讓你變身小仙女
    不得不說,穿上長裙飄逸的漢服轉起圈來,真的非常的好看。只要一穿上漢服,心裡都會有忍不住想要轉圈的想法。漢服的裙身按照裙擺的長度可以分為三米擺,六米擺,九米擺,十二米擺。漢服圈一直有一句關於漢服轉圈的話,叫做三米成桶,六米成花,九米成仙,十二米上天。那究竟穿漢服轉圈,幾米擺是最合適的?
  • 漢服萌新必備科普:齊腰襦裙一片式與兩片式怎麼穿?如何區分
    大家好,我是素娘今天依舊是漢服科普小知識,許多漢服萌新入坑的原因,都是被漢服漂亮的外觀所吸引,進而想入手一套漢服,可是面對網上眾多的漢服,袍子們難免犯難,聽說漢服是講形制的,有山有正,十分害怕入手的第一套漢服是山。
  • 漢服小科普:魏晉風≠晉制漢服,萌新千萬不要搞錯了
    部分圖源WB:魏晉時尚風向標  很多剛剛入坑漢服圈的萌新總是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己好不容易攢錢買了一身漂亮的漢服,穿出門去卻被人指責說自己穿的根本就不是漢服。而在這其中,被踩坑次數最多的就是「魏晉風」漢服了。
  • 漢服知識小科普:傳統晉制與魏晉風的區別,萌新可不要搞錯了
    在漢服最開始興起的那幾年,因為漢服商家寥寥無幾,再加上可供參考的資料也非常少,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商家自己臆測的漢服款式,比如說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魏晉風。這種款式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交領廣袖,穿在身上仙氣十足十分飄逸,滿足了人們對於古裝的想像。
  • 漢服貼裡和曵撒有什麼區別?如何分辨
    本文說說貼裡和曵撒的區別,如何去分辨貼裡還是曵撒,請看下文。貼裡與曳撒都是源自蒙古服飾,屬於胡化漢服的一種,兩者款式相近,皆方便騎射。兩者差異以表格表示,詳見下圖,在圖片裡,還有我標註名詞的圖片可參考。
  • 漢服拍照姿勢|漢服拍照如何擺姿勢?漢服拿扇子動作
    漢服拍照如何擺姿勢?由山西錦裡國風體驗館分享的九個使用扇子的拍照姿勢,告訴你,穿漢服拿扇子這樣擺拍才好看。扇子是我們在拍漢服最常用到的道具,但是應該怎麼擺才能拍出漢服的美呢?姿勢02一手輕輕捏著扇子頂端,另一隻手捏著扇柄和扇面交界處,扇面朝上,舉到跟頭快持平的位置,頭微歪與扇面平行,垂眼不要看扇面,蘭花指要翹起來!
  • 漢服的裙擺還有這種講究?很多女生還傻傻不知道,難怪總鬧笑話
    入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擁有一身自己喜歡的漢服,但是當我們在各種網站上尋找自己喜歡的漢服的時候,不僅發現款式繁雜,甚至就連裙擺也有不少的講究。因為在很多裙子的資料頁面上,在裙擺的數據中,我們能看到這樣幾個耳熟能詳的數字:3、6、9、12。那麼這些數字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相信很多剛剛入坑的萌新都摸不到頭腦。
  • 唐朝舊事知多少,看看這幾套經典唐制漢服,帶你領略大唐盛世
    唐朝舊事知多少,看看這幾套經典唐制漢服,帶你領略大唐盛世唐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十分璀璨的朝代,唐朝從建國到覆滅經歷了接近三百年,在這三百年的時間裡,我們看著這個王朝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方面都達到了世界巔峰的地步,見證了萬國來朝的盛況。
  • 盤點漢服圈改良的錯誤形制,時代的眼淚,商家快出來挨打!
    漢服圈的黑歷史之改涼漢服時代的眼淚,說到改涼兩片式小編也只有感嘆的份,畢竟誰的萌新時代沒有經歷過被兩片式支配的恐懼呢!但是小編還是要科普一下。兩片式就是兩塊布料從裙角縫合到裙頭,裙頭那邊留一個口子,而古代的服飾都是一片式的。一片式比起兩片式既方便又不會掉,兩片式易顯胖不容易穿著。
  • 關於漢服的衣襟,右衽和左衽區別很大,許多古裝劇都搞錯了
    關於漢服的衣襟,右衽和左衽區別很大許多古裝劇都搞錯了小的時候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故事,就是在床上拼一個床單,然後瘋狂的跑起來,讓自己看上去是那種古裝劇的大俠。很多人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他們發現了漢服的美,即使是小小年紀,我們依然知道那樣制式的衣服是飄逸的俠骨風氣的。
  • 漢服款式大全,圖文詳解
    近些年,漢服之風漸漸興起,穿著漢服上街已經是很多袍子的日常。看到街上穿著漢服仙氣飄飄的袍子們,很多對漢服感興趣的小可愛也想入坑,但是對於漢服還不是很了解,也因為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漢服而猶豫不決。這裡,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漢服常見的一些款式以及不同體型適合什麼款式的漢服。
  • 漢服千千萬,絕版最好看
    藍白超溫柔的配色,三米擺,下裙的羽毛是織在布料上的紋路!!!超級神仙2、花醉月家的夜清曇齊胸4.5米擺,據買過的袍子說,垂感超好,繡花很神仙,反正我是酸了,你們呢3、花醉月家的鶴棲溪採用藍色為主調,數多繡花環繞與腰間,精美的繡花,4.5米擺,栩栩如生的仙鶴。縷遙先幹了這杯醋。4、廬州月(原良辰記)的夜夕顏灰色帶綠的配色,星光點點,在陽光下轉圈圈,宛若自帶仙氣的小仙女,還不易掉粉,心動!!!
  • 唐制漢服,漢服坑最基礎的入門形制,風格華麗飄逸又大氣
    齊胸衫裙屬於唐制漢服,唐制漢服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風格比較大氣,同時還帶著幾分飄逸的感覺。因為齊胸衫裙的裙腰比較高,相同擺圍的齊胸和齊腰衫裙相比,前者的風格在視覺上要飄逸許多,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套齊胸衫裙上身,瞬間就可以穿出一種仙氣的感覺。漢服的擺圍根據長度分為三米,六米,九米甚至是更長,在所有的擺圍中,最日常的就是三米擺。
  • 超好看的明制漢服馬面(薄款)
    這個不是六米大擺,客服說是四米多,具體四米幾沒說,不過應該是四米五,有綠色和米色兩種選擇,我覺得我更喜歡綠色,當然,米色也很好看。3、池夏【湘夫人:湘思】這個是明制妝花織金馬面裙,分六米擺和四點五米擺,感覺六米更好看,但會比四點五米擺稍貴,設計師的靈感是源自於先秦時代的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沅(ruán)有芷兮澧(lí)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這句。意思是: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湘思諧音相思,倒也真應了這相思二字。
  • 漢服科普:唐制和晉制破裙的區別,宋制除了百迭裙還有哪些裙類?
    今天素娘繼續前面的內容,為各位喜歡漢服的姐妹們普及下唐制破裙和晉制破裙的區別,便於姐妹們區分破裙朝代,不必多說,有緣邊的破裙肯定是晉制破裙。在初唐時期,破裙的布料拼接數量比之晉制破裙在成倍的增加,打個比方,就是從六破升至十二破,而到了盛唐時期,破裙的梯形布料又在減少。跟晉制一樣,唐制破裙也是一片式裙頭,使用交窬剪裁的方式,裙身可分純色和間色,除了緣邊消失,可以理解為唐制破裙就是晉制破裙除去緣邊,從腰上提到了胸上。
  •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拿五,席不成六,到底是什麼規矩
    這裡面就有一句特別出名的餐桌禮儀:菜不擺三、筷不拿五、席不成六。很多人對這三句話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01 菜不擺三,主要取三的諧音。
  • 大明衣冠男士漢服:這才是真正的明制漢服
    漢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清初「新朝雅政」下的消亡,承載著四千多年的文化底蘊。近代以來,西化大行,新文化運動後全然否定傳統文化,漢服喪失了推翻清政府後的復興機會。現代,在清宮劇大行其道的同時,漢服復興運動也在民間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