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後最好的活法

2020-12-18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作者:儒風君

來源:儒風大家

五十歲,不是落幕的序曲,而是開幕的序章。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歲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已經品嘗過了,風風雨雨也都經歷過了。

看問題越來越通透,內心越來越平和。

五十歲之前,為了子女、家庭、工作勞碌奔波。

五十歲之後,人生過半,生命要留給自己。

重新開始,重新啟程,用另一種姿態去面對自己的後半生。

01

不執著,隨性而為

莫言曾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

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

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

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年輕的時候,凡事都要求一個盡善盡美。

可是到頭來,卻發現生活依然有太多不如意。

慢慢地,人也就放下了執著。

不完滿才是人生,不如意才是生活。

張愛玲曾愛極了胡蘭成。

她第一次覺得自己「低到塵埃裡」。

可是胡蘭成這個人渣男本色,不停地廝混在各種女人之間。

在上海醫院和護士同居,在溫州和同學的繼母鬼混。

張愛玲發現之後,一封長信與胡蘭成分手,留下三十萬稿費之後,二人再無來往。

這份乾脆和果決,著實讓人佩服。

後來認識賴雅,賴雅專一而體貼,張愛玲心甘情願地做了一世的賴雅夫人。

心如蓮花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

人過半生,要學會放下。

那些挽留不了的人,無法達成的事,不如就放手吧。

放下包袱、放下煩惱,放下執著,人生自然從容灑脫。

02

不貪婪,平安就好

人過五十,慢慢明白,一個人的富貴看得是運氣,強求也強求不來。

平安健康,就已經是莫大的福氣。

明代徐階和孫承恩都是尚書,兩家對巷而居。

徐階門庭若市,來拜訪的人排到孫尚書的門前。

孫尚書每天回家就關門睡覺,門口一個求見的人也沒有。

僕人為此不忿,他說:你想去就去唄,別擾了我的清淨。

徐階退休之後家產豐盈,松江老家更是田產無數,為此被海瑞清查。

查完之後朝野譁然,徐階為此得了一個「權奸」的外號,名聲掃地。

家人還為此入獄,鬧得滿城皆知,雞飛狗跳。

反而是孫尚書退休之後,晚年沒有風雨,過得愜意而舒適。

錢財買不來生命,利益換不回健康。

銀子再多,日子卻過得不舒心,那又有什麼意義?

人過五十,要懂得知足。

身體健康,無病無災,一輩子平平安安,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

03

不委屈,珍惜自己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

操勞半生,兒女成家立業,要開始為自己打算了。

不要再委屈自己,要開始犒勞自己,學著去真正享受生活,擁抱生活。

最牛東北大爺王德順,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才開始瘋狂健身。

60歲首創「活雕塑」,78歲狂飆摩託,79歲走上T臺.

別人問他年輕的秘訣,他說:折騰這麼多,就圖玩個高興,心態好,人才能健康。

他說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有夢就去追,活著就得帶勁兒!

80歲的王德順,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也是最美的樣子。

人生不能重來,要為自己活一遭,千萬不能留遺憾。

五十歲,人生過半,不是落幕的序曲,而是開幕的序章。

放下執著、懂得知足、享受生活,從現在開始,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一定可以遇見新的美好。

相關焦點

  • 50歲以後,莫管二事,莫理二人!
    文/飛魚人到中年,五十歲以後,最好的活法是莫管二事,莫理二人,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不要瞎管一些事情,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50歲以後,家庭是我們的中心,上有老,下有小,因為他們,我們才動力去努力,去生活,也明白了人生的意義。50歲以後,莫管二事。一個是:不要管與你無關的閒事。
  • 人生過半,最好的活法,是做到「兩個字」
    當一個人,站在50歲的門檻上,難免會前瞻後顧。大家會對過往有留戀,也會對餘生產生新的期待,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裡,能夠過得幸福安康、不留遺憾。一位佛學大師這樣說過:人生是一場百年的馬拉松,五十隻走到一半,另一半行程才是真正的人生!
  • 「請不要修掉我的皺紋」:50歲的詠梅,才是女人最好的活法
    事實上,如今已經50歲的詠梅,並不僅僅只有「劉靜」這一個角色。出道幾十年來,她先後出演了《唐山大地震》、《海洋天堂》等多部作品,還憑藉《天長地久》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甚至成為了第一位中國籍柏林影后。之所以沒有那麼高的名氣,是因為她本人太過低調,活在娛樂圈,卻只將演員當成一份工作。
  • 南懷瑾:過了五十歲,最好的活法,都在「六個字」裡
    而當步入中年,許多人的生活穩定了、工作有所成就了,似乎迎來一生中最好的年華;可實際上,大家上有老、下有小。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活得灑脫自如,仍舊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跨過「知天命」的年紀,許多人才會長舒一口氣。
  •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50歲是一個不早不晚的年紀,有句話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轉眼間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半程。人到中年,很多以前看不透的事也該看透了,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也該想通了。五十歲之後的人生,也該活得聰明一點,也該活得瀟灑一點,五十歲之後,就不要再自作多情了,否則只會讓自己的餘生更加難過。俗話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在生活上有的人總是捨不得,哪怕是遍體鱗傷也不願放手,最後活的很累,活的很苦。
  • 人民日報:退休最好的本錢,最好的醫生,最好的活法!
    人生向晚之時,怎麼過才算最好?- 01 -退休最好的本錢是健康英國學者羅伯特·歐文說過:人類的幸福只有在身體健康和精神安寧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據世衛組織相關數據統計: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液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50%的血管,是最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堅持每天走路,對身體有延年益壽、預防心臟病和預防、改善骨質疏鬆的好處。退休後,多走路,少坐車,簡單易行,效果好。
  • 80歲老人的真心話:人到晚年,最好的活法是為自己而活
    阿姨說,自己今年80歲了,本來是跟老伴單獨居住的,前兩年老伴去世了,兒子就把她接到身邊來了。阿姨說,她也知道兒子兒媳不容易,有一對還沒有結婚的兒子,不去掙錢,將來怎麼給孩子成家的呢?很多時候,在我們的內心裡,覺得把父母接到自己身邊,每天能夠看得見父母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可我們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和精力確實有限,若能夠真正的設身處地的為父母著想,就應該按照老人的意願讓他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後半生最好的活法,只有這一種
    習慣仰望別人,是一種錯誤最近,一則「深圳拆二代月入60萬」的新聞登上了熱搜。他說:有人21歲就畢業,卻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人25歲才畢業,卻一畢業就找到了工作。有人沒上大學,但在18歲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有人一畢業就擁有了高薪的工作,可卻過得並不開心。人生中的每一件事,其實是取決於自己的時間。
  • 人生最好的活法:極簡
    生活簡單才快樂,人心簡單才幸福,做人要懂得,人生最好的活法,是極簡,欲望極簡,感情極簡,物質極點,生活極簡。1、欲望極簡人都有欲望,都想取得成功,賺更多的錢,都想得到更多更好的東西,過上更好的生活。因此,人生路上,我們一定要去除內心過分的欲望,最好能夠清心寡欲,學會知足,爭取做到欲望極簡。當我們的欲望達到了極簡狀態,我們就不會那麼虛榮了,也不會那麼浮躁了,因為我們真正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什麼對自己最重要。
  • 《遺願清單》: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做到不留遺憾
    每個人的活法都不相同,因為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但是所有人的選擇都是為了讓自己不會留有遺憾。總的來說:不留遺憾,就是最好的活法。01.事實確實是這樣,把每一天都過好,把想做的事都完成,把握好自己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自己的願望,別讓以後的自己後悔這一生還有未盡之事。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別讓自己的生活留有遺憾,這對於我們來說,或許是最好的活法。02.
  • 50歲以後,養壽很關鍵!
    50歲是養壽關鍵期,日常堅持做好這3件事,不用羨慕別人人到中年,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嘗盡了人生百味,自然會更懂得珍惜,一切隨緣不再計較,對他人對自己都是一種寬容。中年是人生的轉折點,步入中年後總結前半生的教訓,想要老年生活得好,平時養好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即使老了,也沒什麼不好。
  • 最好的活法,是拼盡全力後的坦然一笑,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最好的活法,是拼盡全力後的坦然一笑,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文|磊磊 人,生命的動力、活力從何而來,靜聽窗外風兒飛舞,獨享夜色迷離,心有千千結,擁抱繁華世界。
  • 人這一輩子,最好的活法,莫過於這兩個字
    但其實都不盡然,人生中最好的活法,其實是兩個字「暢懷」。暢懷是什麼?它代指讓人心情愉悅的任何事,能夠暢快的走向未來,又能釋懷那些煩悶的前塵往事,簡言之便是:每一天都開心的過活。也沒有心思去想自己應該做什麼,便成了混一天算一天的活法。還是明蘭偶然間的提點,讓他明白了自己現如今的墮落,覺得重新拼搏才是自己開心以及本應該做的事情。也只有讓自己釋懷之前的痛苦才能讓自己、讓女兒更好的生活下去。
  • 人的一生怎樣活,才是最好的活法
    所以最好的活法,就是去追隨意義。要想好好活著,活得有意義,最重要的是讓自己開心,活著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活得舒服,這就是活著的意義。遇到困難,我們迎難而上,用樂觀的心去對待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這樣的活法不是更有意義嗎?好好活著,開心地活著,這就是最有意義的活法。
  • 無論男女,過了五十歲,最好的活法,莫過於這三個字
    請大家記住:無論男女,過了五十歲,最好的活法,莫過於這三個字!講得真的很在理,別不信!清人過五十,既要活得清醒,也要活得清楚明白,更要開始清理自己的關係網與社交圈。其實大家在社會上打滾幾十年,到了五十歲的年齡,也差不多看清楚人情與人性是怎麼一回事了。真正知情知心的朋友,一生難得交到幾個,很多關係,也就泛泛而已。
  • 一個人最好的活法
    要知道,所有的事情,不過都是自己心中所願罷了,人這一輩子,最好的活法,也不過是做好自己。人生一世,活得坦然,活得順心,活得瀟灑自在,才是人這一輩子最好的樣子。人生一世,做人做事,學會去珍惜當下所有的一切,要知道,人生一世,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場緣分。
  • 人最好的活法,其實就一個字
    人,最好的活法,其實就是一個字:樂。以苦作樂,陽光總會透過罅隙照射新的人生有人曾經這麼說過:「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士。」樂,是一種生活良藥,是人最好的活法常言道:「藥無貴賤,能治病即是良藥。」樂,是一種生活良藥,是最廉價的,也是最昂貴的。
  • 人生最好的活法:遵從本心
    人生最好的的狀態就是遵從本心,無問西東,按照自己真實想法去過這一生!人生短暫,轉瞬即逝,我們為什麼要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呢?從此刻開始,為自己而活,活出自我的精彩!勇敢的去做自己,去做自己覺得開心和愉快的事吧!
  • 人到50歲,最好的生活方法,應該是這2個字:靜心
    ——曹雪芹《枉凝眉》 作家賈平凹先生說:「五十歲之後,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想開,看開,放開。別再為難自己,人生短短幾十年,保持最好的心情。不羨慕別人輝煌,不喟嘆世態炎涼,用平常的心態,經營最美好的生活。」 平凹先生這句話,就是說出了50歲左右的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 最好的活法是親近這4樣東西
    最好的活法是親近這4樣東西 有人說,年紀越大,對生活越是無望,越是心靜如止水,日子過得波瀾不驚,毫無生氣可言。其實,這是個人選擇的問題。哪怕年過半百,只要願意,依然可以活得多姿多彩,不為年齡和身體所左右。我大姑,54歲了,雖臨近退休的年齡,但她的心態,依然是年輕的,並不把自己歸入老年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