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考研成績來得比往年晚了一些。但時間的推延,改變不了努力學習結出的碩果。最近,中國礦業大學傳出同一宿舍的四名女生同時考研成功,分別被「北京理工大學」「東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重點大學研究生錄取。通過一年的備考,住在竹1A2011宿舍的四名女生,張馥琳、劉旭婕、鄒亞雙和歐映廈都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學校。
學霸宿舍,室友關係特別和諧
談起集體考研的經歷,4位美女都覺得學習氛圍很重要。竹1A2011宿舍的四名女生來自不同省份,性格也大有不同:來自山西的張馥琳嚴謹認真、來自東北的劉旭婕直爽開朗、來自河南的鄒亞雙隨性安靜、來自廣西的歐映廈沉穩體貼。
四人不同的性格在學生工作的選擇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她們加入了不同的院學生會部門:張馥琳奔向了學習部、劉旭婕投身於外聯部、鄒亞雙進入了心聯部、歐映廈則成為了生活部的一員。宿舍內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氣氛,她們相互鼓勵,共同學習。
「其實一個宿舍都成功上岸的也不算稀奇,我們的獨特之處大概就是宿舍關係特別和諧。」她們至今清楚地記得剛入學時,為了裝扮宿舍,集體熬夜到凌晨四點:在劉旭婕的提議下,她們為宿舍貼上了粉色壁紙,還折星星串成長鏈掛在天花板。回憶起當時,四人的嘴角都露著微笑,「我們在宿舍文化裝扮大賽中拿到了全年級第一名!」
四人同時選擇考研
出於對自己部門的熱愛,上大二時,四人相約都選擇留部,繼續參與學生工作,身為黨員的劉旭婕和張馥琳同時還忙著輔導員助理和黨員工作站的事務。談及如何平衡學習與學生工作,她們認為應該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課堂時間,提高效率,因為課餘時間都被工作佔滿了。
大三的後半學期,專業課競爭突然激烈了起來,人人都想爭取保研的資格。
張馥琳從大一開始就格外刻苦,「到最後你會發現,最後離開自習室的人,就是保研的那幾個。」她還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得了「江蘇省工業工程至善大賽一等獎」「清華IE亮劍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三等獎」等獎項;
劉旭婕在和學長的交流中重新做出了考研的決定,選擇了跨專業考回家鄉;
鄒亞雙則是在系主任李乃梁老師的質量管理課上萌生了在工業工程方向繼續深造的想法;
歐映廈男友順利保研到本校,她也由此開始了考到本校的奮鬥之路。
為考研,過一把沒有手機的日子
當問起考研成功有什麼訣竅時,「學霸」們都認為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時間管理和規劃是關鍵。決定考研以來,4人堅持早晨6點起床,到教學樓外的空曠處背書。課後一起上自習,晚10點多自習室關門時才回宿舍。
「在備考過程中,我曾無數次想過要放棄,在大家的鼓勵下才堅持下來。」鄒亞雙說,她們幾個人都覺得團結協作、互助學習是成功路上的法寶。臨近考試的一兩個月,A2011宿舍更是一刻不敢鬆懈,為了排除全部幹擾因素安心學習,她們選擇將手機留放在寢室不帶在身上。對於當時的她們而言,玩手機就是「犯罪」。歐映廈說,「那段時間,最沒有罪惡感的事情就是吃飯,做其他事情都像是在浪費時間。我們每天晚上睡前把第二天的任務按時間段記下來,完成一條劃一條,當天不完成就不睡覺。「劉旭婕偏愛教五的五樓,她說:「上了樓就不會再下來」,為了督促自己早起,她提前一晚訂好外賣並將地址填寫為公教,電話一響就必須衝去學習,午睡抓著軟枕「考研神器」往桌上一趴,醒來繼續學。
苦中作樂,考研之路變成快樂的旅程
「考研的過程其實很難,但是我們一起探討、交流學習心得,仿佛艱難的考研之路也變成了一個快樂的旅程。」歐映廈告訴記者。對於緩解壓力,她們也有獨特的方式。擔任班級心理委員的鄒亞雙積極向舍友介紹心理疏導的方法,這給了讀研準備中的她們一個宣洩的出口。宿舍每日的夜談環節也是A2011宿舍緩解壓力的重要途徑,「終於可以松下緊繃了一天的神經,聊聊天就會輕鬆許多。」
在平時的生活中,宿舍長歐映廈是全員公認的「家長」:不管是舍友掉了的扣子、寢室的衛生死角,還是搞不定的辦公軟體,她總有解決的辦法。「特別貼心,特別能幹」,是舍友們對她一致的評價,這些暖心的舉動也為四人漫漫的求知過程帶去了溫存和暖意。
繁重的學業未能改變A2011四人愛美的天性,她們苦中作樂,「我們常常討論哪根眼線筆好用」「有段時間鄒亞雙特別沉迷扎頭髮。」
讀研這條路荊棘遍布
對A2011宿舍來說,讀研這條路荊棘遍布。
張馥琳差點與心心念念的大學失之交臂,複試結束後,她跟朋友說的第一句話:「一定過不了。」踏出北理工的大門就開始哭;鄒亞雙考研前一段時間心理狀態很差,經常失眠,這也就導致考試期間精神狀態很差,「像在胡寫一樣」;劉旭婕考數學時狀態不佳,中午在寢室一邊哭一邊準備下午的專業課考試,「稀裡糊塗就考完了」;歐映廈考試發揮失常,在複試名單中排名倒數,覺得考研無望,準備就業。
沒出結果的每一刻都是煎熬,「出結果那一天太開心了」,確定全寢都成功升學後,四個姑娘都激動得不得了,高興的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在走過了如過山車軌道一般蜿蜒曲折的升學道路後,A2011的四位女孩用堅持和奮鬥,給4年大學生活畫上了一個完整的句號。但提到即將來臨的畢業,無論是成功考研的4位同學,還是已經就業的其他同學們,都禁不住有幾分傷感。張馥琳動情地說,就要離開生活、學習了4年的礦大校園,最想說的兩個字就是「感謝」,感謝學校的悉心培養,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感謝同學們的陪伴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