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今年北京、上海等地中學搖號政策的正式推出,一些曾經靠「拔尖」挑選優質生源的民辦中學著急了。畢竟原來報考的都是優質生源,搖號政策實施後就不一定了。近日,上海的華二初中發布的一篇《到華二讀書,你真的想好了嗎?》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此文中話裡話間都表達出了自己學校的優越感,認為只有那些天生高貴的孩子才配得上它。窮人家的孩子想通過搖號的方式來這裡,不好意思,先提起掂量掂量自己是否配得上學校。文章發布之後,立刻引發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強烈不滿。那麼,文章裡到底說什麼了?
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中學搖號政策是打破當前教育體制中「學區劃片」政策的一個重要改革舉措。要知道,像北京、上海等一些地區的好學區的房價格每平米都在10萬以上,遠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通過搖號來打破這種機制,對於多數家庭和孩子來說都是利好,畢竟優質的教育資源人人都應該有權利去享有。片區內優質生源共享,這才是一個健康的體制。上海市2020年3月公布的義務教育招生方案中明確提出:對報名人數超過計劃招生人數的民辦高校將實施「搖號」政策,這也意味著民辦高校生源掐尖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在這種情況下,華二的這篇勸退窮人的文章誕生了。與其說這是一篇對於本校的宣傳文案,不如稱其為窮人的「勸退貼」更為合適。
這篇文章的話裡話間都是充滿了自豪與優越感,認為本校只有那些社會名流的家庭才配得上。窮人家庭的孩子即使來了也無法負擔這裡的高消費,來了甚至可能還會傷自尊,不如直接放棄報考。讓學生和家長報考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如果沒有達到實力最好別報。這樣赤裸裸的歧視,真是顯得學校辦學理念的世俗和功利。這篇文章發布之後,各位同學和家長紛紛留言反饋。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局也是迅速做出了響應,對學校提出了嚴肅批評並要求其向社會公開道歉,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
雖然國內教育還沒有做到完全公平,地區之間教育水平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但相比美國等國家教育高昂的學費,我國在保證教育公平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至少大部分學生還有上名校的機會。但伴隨著近些年私立中學的興起,國內的公立學校由於人才流失而使得辦學質量每況愈下。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前程,不得不掏高昂的學費去上私立高校,但這學費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的。「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種現實情況。中學「搖號」制度就是為了打破私立中學將優質生源拔尖的弊端,讓中學的整體水平都提升上來。這讓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能夠有上名校的機會,進一步優化教育體制公平。但對於那些長期霸佔優質生源的私立中學來說,「搖號」卻觸犯到了它們的利益。這封「勸退貼」誕生的背景就如此,窮人不要報考我們學校,因為你們消費不起。
華二中學為了判斷孩子是否適合上這所中學,在文章的最後還有一份家長的自測題。中學的這種自視清高的態度從何而來?很多人都說這是被慣的。那些天資不錯但家境一般的同學,真的配不上你們學校嗎?如果一所中學辦學的目標和理念都僅僅是為了賺錢,那真的還不如不辦。教育平等不應該只掛在嘴上,是要讓大家能徹底感受到的,是要靠實實在在做出來的。
對於華二初中的這種做法,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