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不得不說的事

2020-08-28 過盡飛鴻矣

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各自割據一方,彼此攻伐,聯盟背叛,陰謀陽謀層出不窮,湧現出了無數燦若星辰的人才,文臣武將各擅勝場。

就武將而言,蜀漢的「五虎上將」和曹魏的「五子良將」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那麼,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孰強孰弱呢?

筆者認為,放在演義之中,當然是五虎上將強。畢竟演義基本上遵循了尊劉抑曹的方案,對於蜀漢群雄描寫較多。

放在正史上,可以說各有優劣,基本上旗鼓相當,五虎上將就算略強於五子良將,也強的極其有限, 基本算是一個檔次的。


再說 ,這個對比其實不太公平,五虎上將在蜀漢, 那是絕對的核心武將,戰略武器。除了馬超因為自己的西涼兵馬早就損失殆盡,而蜀漢並不擅長騎兵,所以實際帶兵較少,其他無不是核心武將 。


就連現在網上屢屢盛傳「不得重用」的趙雲,其在蜀漢的地位和權限,也遠遠超過曹魏陣營的許諸。


同為護衛親軍,許褚大多數只是負責護衛曹操,偶爾出戰也是在曹操直接指揮下,鬥將而已,趙雲就不同了 ,不但負責護衛主君,也曾經屢次單獨單兵,入蜀之戰,漢中之戰都有不凡表現,劉備還特許他執掌內事,用以壓住驕橫的孫夫人,這是什麼樣的恩寵啊,許諸在曹魏遠遠沒有這個待遇,說白了就是一個貼身保鏢而已,不管是曹操的夫人,還是曹操的兒子, 都不是許諸可以無視的。


至於關羽張飛黃忠三位就不必多說了,他們的故事基本上人們都是耳熟能詳。

我們在再來說說曹魏這邊。


曹操生性多疑,從未真正信任過外姓武將,所謂的五子良將,不管是身份地位,還是直接掌兵數量,都是遠遠不如曹氏宗親的。

比如網上盛傳的曹魏八虎騎,這些姓曹和夏侯的將領才是曹操真正的心腹, 也是直接帶兵掛帥的人。


其他五子良將 ,大多數時間是作為一個武將來使用,極少單獨領兵出戰,就算偶爾領兵,數量也不多。

張遼鎮守合肥,以防孫權,可他手下有多少人呢?

他最著名的一戰是八百兵擊敗了孫權的十萬大軍。


難道是他不想領更多人出戰嗎,比如一萬人,三萬人,那不是勝算更大,只有八百人, 太過冒險,一個優秀的將領不會去進行這樣非必要的冒險,那麼張遼這麼做,原因只有一個,兵少!

再說于禁,外姓武將第一人,他的單獨帶兵記錄最有名的就是領七路大軍支援襄樊 ,對決關羽。


七路大軍有多少人?三萬多,四萬不到。

關羽有多少人?也是三萬多!


可見曹操給他兵力的時候是精打細算啊,一點兒都不敢多給。

此時曹魏最核心的宗親將領,夏侯淵戰死定軍山,夏侯惇重病在身,而且一年後也病死了,曹仁自己還被圍在樊城,曹操自己也是頭風復發,不能掌軍。


如此情況,才給看了于禁這麼一點兵力。

還有一個細節,于禁戰敗之後,曹操立馬派徐晃支援樊城,領的兵馬也是三萬多。


可以說,就算情況再危急,曹操給這些外姓將領的心裡底線就是這麼多兵力了,再多就不放心了。

所以要是跟蜀漢做對比的話,拿八虎騎對比五虎將是比較合理的,這才是雙方陣營最高級別的將領對比。

五子良將,在曹操的時代,跟蜀漢的五虎上將並不是同一級別的武將,不適合進行這樣的對比。

相關焦點

  • 五虎上將的匹敵者——五子良將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也有可以與之匹敵的組合——五子良將。五子良將」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將軍,即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這五個人列為一傳,在進行總評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近現代以來人們開始將其合稱為五子良將,但子只是一個量詞,「五子」意思就是說「這五個人」。可以發現,五子良將都是曹操帳下的外姓將領,這也是其收買麾下將領忠心的手段,不得不說,曹老闆還是很有馭下的手段的。接下來,就來看看曹魏的五子良將有何過人之處吧。
  • 五虎上將對五子良將
    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是三國時蜀漢和曹魏各自五位最著名的武將!同蜀漢的五虎將一樣,曹魏五子良將在史書《裴注三國志》中同樣合傳!有「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的證明!又稱魏五子!曹魏五子良將蜀漢五虎上將和曹魏五子良將相對比,究竟孰優孰劣?
  • 五虎上將 VS 五子良將,五虎上將勝多敗少
    歷史三國中沒有五虎上將的說法,但是《三國演義》將蜀國的主要將領: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作為五虎上將。而真實歷史的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 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戰場相遇會有什麼樣的火花
    五虎上將:關羽,武藝智略雙全。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水淹七軍,單人獨馬足見其膽色過人,但其人待人過於孤高,高傲有時讓他失掉沉著,麥城一戰聽信小人讒言導致戰死。五虎上將第一名當之無愧啊。可是他仍是粗中有細的,位於五虎上將第二位。趙雲,是三國中文武雙全的一位武將,七進七出便是其才能真實寫照!但其策略也適當厲害,是劉備看重的大將。從事小心翼翼,人稱長勝將軍。位於五虎上將第三位。馬超,出自名門,武藝高強但是相貌一般,沒有什麼心計,以致被人使用,位劉備入駐西川立下戰功。位於五虎上將第四位。
  • 曹操的五子良將,相比於劉備的五虎上將,哪一方更厲害
    五子良將是:張遼、于禁、張郃、徐晃、樂進,五虎上將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如果要比較五子良將與五虎上將誰更厲害,得從兩個角度去比較,第一個角度就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有五虎上將的說法,但沒有五子良將的說法。
  • 皆知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有五子良將,而他卻讓世人遺忘?
    在三國鼎立的時期,劉備所統領的戰力是三個勢力中最差的,能力也不是最好的,但是為什麼劉備還能與孫氏和曹氏瓜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呢?在歷史上劉備這個人最大優點就是善於接納賢才,良將。在所有的的賢才良將中獲得忠心追隨,從而獲得自己的天下,而我們要說的是武將之中擁有高強威猛且自高自大的魏延。
  • 劉備「五虎上將」和曹操「五子良將」相比,誰更厲害?差距懸殊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五子良將功不可沒。作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他們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締造了很多的傳奇佳話。蜀漢和東吳軍營也有這樣的英雄人物,五虎上將和十二虎臣割據一方,銳氣凌人。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曹劉兩大陣營,同樣是五大武將,曹操的「五子良將」和劉備的「五虎上將」究竟哪個會更勝一籌呢?我們不妨進一步分析看看。
  • 三國時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上將,那麼吳國呢?
    兄弟們你們知道三國時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上將,那麼吳國呢?下面就由歷史隨心看小編為您講解一二。
  • 如果曹魏的五子良將和劉備的五虎上將對戰,最後勝利的會是誰?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麾下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位大將,被稱為五虎上將,而與之相對的,曹操麾下也有五名大將,分別是張遼、徐晃、于禁、張頜和樂進,他們五人合稱為五子良將。那麼究竟是五虎上將厲害還是五子良將厲害呢?我們且來慢慢分析。
  • 三國殺:五虎上將對決五子良將,誰能笑到最後?
    #三國時期,猛將如雲。曹魏設立了五子良將,蜀漢則是五虎上將。這兩個五,基本代表了最高戰力。假象一下,如果在三國殺裡,這兩波戰力火力對決一波,誰能更勝一籌呢?首先,這個沒法在移動版裡嘗試。就算小編募集十個演員,五五對決,系統也不允許啊!既然線上最多只有八人場,那我這十人場只好線下找小夥伴來嘍。一邊坐五個,模仿戰場般的兩軍對陣。
  • 曹操的五子良將各自的成就,其實力和劉備五虎上將相差無幾
    在三國那個冷兵器時代,武將對於當時的每一個集團都至關重要。在劉備的集團裡,就有五虎上將之說。把實力最強的將軍封為5虎上將,而在曹操集團也不甘落後,他的麾下也有五子良將。那麼曹操的五子良將分別是誰?他們各自的成名戰又是什麼?
  • 曹操的五子良將各自的成就,其實力和劉備五虎上將相差無幾!
    在三國那個冷兵器時代,武將對於當時的每一個集團都至關重要。在劉備的集團裡,就有五虎上將之說。把實力最強的將軍封為5虎上將,而在曹操集團也不甘落後,他的麾下也有五子良將。那麼曹操的五子良將分別是誰?他們各自的成名戰又是什麼?
  • 若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對戰誰能贏?大名鼎鼎的五虎上將恐非對手?
    蜀國有五虎上將而魏國有五子良將,這是很多小夥伴都知道的。那兩個五人組哪個更厲害? 說起來,五虎上將大家都有所了解。但是五子良將,非三國迷可能知道的不多。
  • 三國殺:五虎上將對決五子良將,菜刀蜀有機會勝利嗎?
    三國時期,猛將如雲。曹魏設立了五子良將,蜀漢則是五虎上將。這兩個五,基本代表了最高戰力。 假象一下,如果在三國殺裡,這兩波戰力火力對決一波,誰能更勝一籌呢?首先,這個沒法在移動版裡嘗試。就算小編募集十個演員,五五對決,系統也不允許啊! 既然線上最多只有八人場,那我這十人場只好線下找小夥伴來嘍。一邊坐五個,模仿戰場般的兩軍對陣。
  • 曹魏五子良將都有誰?他們比之五虎上將如何?歷史和小說不一樣
    #五虎上將#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通過魏蜀吳三國鼎立發展的過程,向我們展示了許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其中武將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可能就是蜀漢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相對了曹魏和東吳也有自己的大將,東吳十二虎臣,曹魏五子良將。
  • 曹魏五子良將,對比蜀漢五虎上將,究竟差了多少
    五虎上將分別是:前將軍關羽,左將軍張飛,右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衛將軍趙雲。關羽,張飛一開始都追隨劉備,屬於元老級。五虎排名第一的關羽,巔峰時期相當於是荊州戰區的總司令。享有「假節鉞」的特權,意思是:關羽就是劉備在荊州的代言人,關羽可以代表漢中王劉備在荊州行使一切權力。可見關羽的重要地位,還有劉備對關羽的極其信任。左將軍張飛,巔峰時期的官職是車騎將軍。
  • 「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的說法哪來的?在正史中都能找到答案
    "五虎上將"這個說法的影響力非常大,是蜀漢五個名將的合稱。在文學作品中經常被借用,已經不局限於三國題材。而曹魏方面也有一個對標的組合——"五子良將",雖然名氣不如"五虎上將"響亮,但也並不陌生。在網絡上有很多人認為"五子良將"是歷史記載,"五虎上將"是《三國演義》編出來的。
  • 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統兵能力大排行:關羽居首趙雲墊底對不對?
    所謂「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還真是根據正史來評出的,絕非空穴來風。而空穴來風這個詞的原意也是「事出有因」——「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因為正史《三國志》被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也把張樂于張徐合為一傳,還特別提到了「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所以「五子良將」在當時是得到公認的,而且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裡都有一個另類,就是坑爹的馬超和乞降的于禁。但是要從正史的角度來看,僅論統兵能力,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這十個人應該怎樣排序呢?
  • 五虎上將四人封神,十二虎臣兩人封神,為何五子良將一個都沒有?
    三國時期不少名將不僅生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死後仍然受到民間的敬仰或者是歷朝歷代朝廷的認可紛紛被授予神位,比如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就有四人封神,就連江東十二虎臣也有兩人封神,可奇怪的是,名氣堪比五虎上將的五子良將封神的卻一個都沒有,這是為何?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 劉備集團的「五虎上將」,與曹操集團的「五子良將」,誰的更猛一些
    劉備集團的「五虎上將」,與曹操集團的「五子良將」,誰的更猛一些 民間對於三國武將的武力值有一個明確的排名,比如: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所以籠統的來講,劉備集團的「五虎上將」完勝曹操集團的「五子良將」,但這只是單方面考核武力值,優秀的將領一般出了能打,還要能帶兵,也就是軍事才能,所以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考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