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們看到出生的孩子,覺得軟軟的十分可愛。可是卻很少有人關心在生產時寶媽所要承受的疼痛,因為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很容易被分散到這個小傢伙的身上。
人們常常讚美母愛的偉大,雖然有日日照顧孩子的辛苦,可是也有母親承受極大的疼痛,給予孩子生命的偉大。對於一些寶媽們來說,或許在多年之後只能記住孩子成長過程中那些較為有趣的事情,可是生孩子時的感受,卻一直在心裡永遠記得。
最近收到了寶媽小雯的投稿:在生娃時突有「生理需求」,本來一直臉紅強忍,幸好醫生經驗豐富看出來,並表示見怪不怪就地解決就好。(已授權)
小雯是一位標準的90後寶媽,她與丈夫結婚後不久便懷孕了。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消息,好不容易熬過了十月懷胎的不適,迎來了分娩之時。由於小雯年輕,身體條件也好,是非常適合順產的,可是想到順產時的疼痛, 小雯還是有些害怕,但是想到順產恢復的較快,也便咬牙堅持了。
由於小雯是新手媽媽,所以分娩時還是沒有什麼經驗的,又看到幫助接生的醫生好像是個50多歲的中年男人,不免更加緊張。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可是小雯卻突然有些不太對勁,醫生經驗豐富感覺不太對勁,於是便詢問小雯怎麼回事。
小雯雖然尷尬,但是也明白現在是關乎性命的時刻不能任性,於是便如實說了,沒想到竟是想去廁所。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生理需求」,醫生卻並不覺得尷尬,反而表示「這沒什麼的,很多產婦在生孩子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已經見怪不怪了,這證明產婦用力用的正確是正常的,不要害羞直接解決就好,醫生會幫助你收拾乾淨的」。
聽到醫生溫柔的開解,小雯有些動搖,可是還是覺得有些尷尬,不過最後還是硬著頭皮解決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如今寶寶已經4歲了,十分健康,雖然之前小雯想起這件事就會覺得尷尬,可是現在她早已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十分感謝當初的那個中年男醫生的開解。
其實在生娃的時候,難免會有尷尬事情的發生,可是孕媽們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因為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情況也都不一樣,醫生們都受過專業的學習,大家不必擔憂。
其實生娃的尷尬遠不止這一件事內檢
其實在產婦出院待產後,有宮縮反應後就需要進行內檢。不僅能夠了解宮頸口開了多少,也能夠判斷胎兒頭部下降的位置,宮頸的軟硬度,判斷產婦是否適合順產。對於一些宮口開得較慢的產婦,總是要頻繁地被醫生檢查私處,不僅不可避免,還十分尷尬。
男醫生
雖然現在人們的思想較為開放,可是一想到幫助自己生產的醫生是個男性,很多產婦的內心還是不舒服的吧。即使男醫生們只是將產婦當成自己的一個需要幫助的患者,可是在產婦的心中多少會有些不適。其實大家還是不要對男醫生有偏見,畢竟救人才是他們的目的,而不是其他。
備皮
在生產時為了要將產道附近的皮膚露出來,所以就要進行備皮,將周圍的體毛剃掉。這樣的話不僅開闊了視野方便手術,也避免了劃傷小寶寶的皮膚。雖然這一步十分重要,可是有些人就是覺得十分尷尬。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為了能夠幫助產婦更快更安全的分娩出小寶寶,孕媽們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而家人在之前也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在產房外等待照顧生下寶寶的寶媽,避免尷尬事情的發生。
準備衣物
由於在分娩時需要耗費較大的體力,所以生下寶寶後很多寶媽的設身上都會出現不少汗,甚至能夠打溼衣裳。這個時候,當寶媽順利生下寶寶後就需要趕緊的衣物給換上,才不會滿身汗水十分狼狽。
做好準備
當孕媽們得知自己將要當媽媽後,最好能夠提前查看相關資料和知識,雖然沒有經驗,可是能夠憑藉資料教會的一些技巧,能夠幫助快速的分娩出孩子,減小傷害。
預約醫生
雖然我們都能夠理解男醫生的不易,可是有些孕媽確實十分敏感且無法接受。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為了不造成麻煩以及生產時的混亂,家人可以提前向醫院打好招呼,預約好醫生,這樣也避免了麻煩的發生。
母親都是偉大的,在分娩的時候雖然會發生一些令人尷尬的狀況,可是只要產婦和孩子能夠健康平安,這也是一件好事。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