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玩弄女性」、「侵吞少林寺財產」、「佛教界的大老虎」——近日一封網絡舉報信將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推向漩渦。舉報者自稱少林寺內部弟子,例舉大量證據,包括釋永信早已脫離僧籍、曾涉嫌盜竊、並擁有兒女,甚至喊話釋永信做「親子鑑定」。
多年來,釋永信曾多次被爆負面纏身:擁有30億美金存款、包養北大情人、涉嫌嫖娼被抓……他均淡然處之,安然無恙。此外,也曾有記者聲稱,調查其負面後,遭受多次電話威脅;而他的師叔輩更是曝出與其惡交,不惜拳腳相見。
這位打造了少林寺商業帝國,被外媒稱作「CEO」的僧人,是否能再次將危機化解為一場「不實的炒作」?或者,近十年來「釋永信會下臺麼」網絡熱議,如今會一語成讖?
一切仍充滿「禪機」。
佛門「大老虎」?
與80年代初步入少林寺時的青澀瘦弱相比,如今釋永信先生已胖了好幾圈。與他腰圍同時增長的,還有多年來不斷的爭議與負面消息。
如今,他正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信任危機。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舉報者的「炮火」格外猛烈。
名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這隻大老虎,誰來監督》網貼,以及後續越發詳細的書面證據中,自稱為「釋正義」的舉報者稱,釋永信曾盜竊、被開除僧籍、拉幫結夥篡奪方丈名分、玩弄女性、擁有子女、侵吞少林寺財產……
「釋正義」自稱「少林寺弟子」,稱純粹因看不慣釋永信把少林寺變成目前這個樣子。對此少林寺方面的回應是,舉報屬惡意誹謗,已經報案,並稱「相信黨和國家」。直至7月29日,少林寺官網仍無法登陸,一串亂碼代替了了前幾日網站首頁的回應聲明。
將80年代「一片廢墟」的少林寺,打造成中國最具商業化與現代化的佛教文化品牌,釋永信功不可沒。這位「入世」的大和尚,也因此屢陷爭議。
身陷「佛門反腐」傳聞,也讓他與多位名流的交往故事,有了幾分別樣意義。
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他曾指著黃光裕的文章,主動問道:「黃光裕怎麼樣了?」隨即感嘆「做生意還得本分呀」。他曾受前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邀請,前往南非觀看世界盃——身形相似、都曾大力推進商業化改革的人,如今均謗滿天下。
而他早年所寫的禪學著作《禪露集》,第一本的書名由原江西省副省長、曾任河南省宗教局局長的胡長清題寫,後胡因腐敗問題被執行死刑。
這一次,釋永信再次選擇沉默。在官場反腐持續深入的大形勢下,他能否在這場「佛門反腐」中順利過關?
多面方丈
近日,曾有眾多媒體試圖電話聯繫釋永信本人,均未能遂願。據知情者介紹,平時他的電話「不停的換」,更不會接陌生號碼。
他留給媒體的印象是,大鼻子大耳朵,面掛山區生活的粗糙。平日他無比忙碌,幾乎每10分鐘,便能變戲法似得從僧衣中掏出手機接聽電話或查看簡訊。十年前,他的手機尾號便是少有的6688。在機場等公共場合,他總背著手,後面跟著兩位隨從,如同一位視察的領導。在身邊的工作人員眼中,他寬容隨和,哪怕下著大雨也是慢悠悠地走。他不會批評人,但不怒自威讓「所有人都很怕他」。
曾有記者回憶,釋永信有著超越常人的鐵腕,認為「民主化管理是行不通的」。這也讓他擁有了國企一把手那種一人拍板的習慣,戲稱自己「獨斷專行」。「我不相信民主,在我看來民主就是平庸,一百個和尚亂當家」。
1999年成為少林寺方丈之後,他已擁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等頭銜。連續十餘年的代表生涯中,他的每一次亮相,甚至在會場上用iphone和iPad,也會引發持續爭論。面對開豪車、住洋房等問題的追問,他起初解釋為政府獎勵,後來索性不再回應。
「我要為少林寺今後的1500年負責。」這是釋永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河報》副總編劉書志曾回憶,2007年少林寺整修,用3公分厚的石板200年也不會毀掉,但釋永信最終要求廣場甬道鋪的石板厚20公分,1000年也不會毀壞。「『人生不滿百』,永信要為了自己,他還鋪這麼厚的石板幹什麼?」
而熱衷將少林寺向外推的他,因不停為「少林寺」版權打官司、頻繁參與商業演出、成立少林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影視公司、海外建寺、以及召開真人秀等行為,讓外界有了破壞佛門清淨的非議。
10年前,因為對漢語「方丈」的理解錯誤,外媒在紀錄片中將其稱作少林CEO。此外,他還被封多個名號:操盤手、董事長、營銷大師、MBA……
以不辨應萬變,用「禪機」化危機
十多年來,釋永信遭遇數次名譽危機,但他均安然度過。面對負面消息,他習慣「不辨解脫」,哪怕被逼問再三,回應也充滿「禪機」。
2009年,少林寺官網出現一篇「釋永信悔過書」,文中稱自己為少林寺的現狀感到羞愧、痛悔,並表示不要在商業化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事後證查明舉為黑客篡改主頁。而十多年來,少林官網已屢次被黑。
此前最嚴重的一次謠言,是關於他「包養北大女生並與著名主持人有染」的傳聞。2011年,接受媒體採訪時,他首次對此做出回應:算不上什麼事,我們心裡踏實……要是按照網上說法,我們早就出問題了,走不到今天。
他解釋並不想澄清,「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他稱自己並未把這些傳言當成壞事,而是當做好事兒,當做「修行路上的鞭策」。不過,少林寺還是懸賞5萬元,徵詢造謠者信息。
對於海外存款30億美元的傳聞,他則反駁稱,景區收入的70%由政府支配,而每年收入大概只有4000萬元,按照這個標準,「我得需要大約500年才能湊齊」。「如果一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就去回應,那我這個方丈都不用做了」。
同年,一則「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嫖娼被抓」的消息瘋傳於網絡。有人戲稱「方丈是去給失足婦女開光了。」少林寺報案後,警方介入,處理結果未見公開消息。
儘管推動少林的商業化進程,但釋永信多次表達不願設置門票,希望逐漸減少門票價格的想法。而在2013年,少林寺狀告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違約,要求後者支付近5000萬元的門票分成。釋永信稱,嵩管委長期拖欠款項,「已經侵犯了少林僧團的合法利益」。
這並非釋永信唯一一次與政府方面產生分歧。2009年為反對當地政府籌劃少林寺上市,他曾一度找到省級領導,用「上訪」的方式化解了此事。
他總用充滿禪機的態度回應質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少林水深
超然的話語,卻難以解脫世俗的煩惱。
7月29日中午,舉報者「釋正義」向媒體發郵件稱,「遇到了各方面不小的阻力」,今晚將提供新的證據資料,繼續拿出鐵證。對此,少林寺方面、佛教系統和當地警方仍未回應。
一位曾調查釋永信負面消息的記者稱,當年也曾接到過多次陌生來電,對方說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話,威脅他的生命安全,而最終稿件未能刊發。「少林寺的水太深了」。
在登封作家甄秉浩筆下,釋永信被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法師視作「佛性純真、處事果敢」。一次行正派他與另一弟子去兩地辦事,永信帶了20燒餅出發,三條只報銷食宿5元,另一弟子則報了78元。最終深受行正喜愛的永信,被選為接班人。
但在另一個網絡舉報貼的版本中,釋永信曾玩弄手段,排擠寺內多為僧人,最終獲得少林方丈的地位。據媒體報導,釋永信曾一度不承認少林「禪武醫」的存在,後來在大量事實面前,聲稱「禪武醫的衣缽是少林僧人團體,絕不是某一個人」。這也導致被稱作「禪武醫」唯一傳人的釋德建與其惡交。他曾聲稱自己所在的三皇寨,距離少林寺幾十公裡,但釋永信「從不敢過去」,否則將拳腳相見。
就在此次舉報風波愈演愈烈之時,釋永信終於面對媒體聲稱:多年來針對他的蜚語流言、造謠中傷、人身攻擊太多了,他已見怪不怪,自己「經得起考驗,不怕鬼敲門」。
他並非一直能保持好脾氣。他曾在接受採訪時介紹,幾年前曾有一位年輕媒體人打著全體網民的旗號、氣勢洶洶地「審問」他,最終被毫不客氣的請下了山。
早在2011年,少林寺法律顧問黃琨律師面對接連不斷的負面信息,稱「運作這些事大概是什麼人,我們都清楚,老對頭了」。
如今,這場戰爭仍未結束。也許塵埃落定之日,釋永信將為自己十多年來的不斷爭議,劃上最終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