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時期猛將如雲,由於演義的藝術創作讓我們知道了二十四名將,可是演義畢竟是演義,很多都有藝術創作的成分,演義中的武將都被誇大了一番。很多人心中一直存有疑惑,正史中三國時期到底有哪些猛將呢?
民間流傳至今的二十四名將我們已耳熟能詳,他們大多根據演義而改變的詩詞,當然正史之中二十四名將也不乏勇猛的戰將。比如關典韋、關羽、張飛等等。
以正史來說呂布絕非三國第一戰力,其乃是一方諸侯同時也是身懷絕技的諸侯,雖然呂布在正史中並非天下無敵,可轅門射戟在歷史之中卻有其事,也足以證明呂布也是猛將之一。
關羽在演義中如同殺神一般的存在,斬顏良誅文丑,過不管斬六將,三英戰呂布等等成名之戰,不過演義過多誇大了關羽的勇猛。雖是如此,關羽在正史確實屬於萬人敵般的存在,關羽萬軍之中刺顏良於馬下可見其勇猛。《三國志張飛傳》記載:初,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張飛在演義中也是如此,演義多數以呂布為標杆,張飛在演義中獨佔呂布上百回合而不落下風,更是秒殺袁術上將紀靈,紀靈在演義中可是關羽三十回合都拿不下的武將,被張飛秒殺也足以看出張飛在演義中的勇猛。張飛在正史中同樣如此,張飛在正史中也是屬於萬人敵的存在,亞於關羽,拋開張飛連年徵戰不說,張飛長板坡帶二十騎抵擋曹操數千人馬,猛將必定有張飛一席位。
典韋,典韋在演義中好像並不出彩,並沒有對戰過名將只是戰平了許褚,其最後一戰表現出來的驚人戰力加上曹操評價其為古之惡來讓我們感覺典韋在演義中排名第三。正史中典韋同樣如此,雖然開始典韋只是當作曹操的保鏢,其武藝也是不俗,跟演義類似其最後一戰可謂是萬夫莫敵般的存在,手提兩人做武器大戰四方,典韋古之惡來名副其實。
文鴛,說起文鴛估計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在演義中文鴛出場在三國末期,屬於當時萬人敵般的存在。在正史中文鴛嚇死司馬,逼死諸葛,單騎在亂軍之中七進七出斬殺數員敵將,是不是感覺文鴛在正史中的戰績有點熟悉,不錯趙子龍七進七出就是以文鴛的戰績為原型,要說三國時代勇猛第一,文鴛可以勝任。
趙雲在演義中屬於常勝將軍,長坂坡七進七出斬殺曹操戰將幾十員,雖然演義過分的誇大了趙雲的武藝,但趙雲在正史中依然也是猛將般的存在,只是趙雲一直做劉備的保鏢很少參與戰事。長坂坡在正史確有其事,只不過趙雲對陣的不是百萬大軍而是幾千精兵,即便如此,趙雲單騎救主也間接證明了趙雲的勇猛。
正史之中的猛將還有很多,比如孫策、太史慈、甘寧、孫堅、黃忠等等,其實董卓也是當時的猛將之一,由於演義的緣故讓我們感覺董卓戰力一般。
演義雖然是三分實七分虛,可演義也是基本上按照正史的進程來敘述的,基本上在演義中勇猛過人的將軍,在正史中也是驍勇無比,只不過演義太過偏愛於呂布、趙雲、關羽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