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還沒成就?你該看看這3句話,悟透了勝讀十年書!

2020-12-15 謀略國學

人到中年還沒成就?你該看看這3句話,悟透了勝讀十年書!

這裡是謀略國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菜根譚》的內容,這本明朝時代的奇書涉及廣泛,幾乎涵蓋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問題,是一本不論在哪個時代都適用的生存指南。今天我們來分享其中的三句處世哲學,希望能對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起到助益:

一、藏巧於拙 用晦而明 寓清於濁 以屈為伸 真涉世之一壺 藏身之三窟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用笨拙去掩飾聰明,用低調去掩飾鋒芒,寧可隨和也不自命清高,寧可退一步,也不急功近利,這才是為人處世的最佳法則,也是明哲保身的「狡兔三窟」之策略。人生在世,如果過於鋒芒畢露,就會遭到他人的敵視和嫉妒。善於隱藏鋒芒,懂得韜光養晦、能屈能伸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要成就大業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二、好察非明 能察能不察之謂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善於洞察並不是「明」,可以洞察但卻好像又沒有洞察,這才是真正的「明」。這句話的智慧集中體現在「能不察」三個字上。什麼叫「能不察」呢?就是在一群人中,惟有自己洞察了這件事的本質,但洞察不代表就要說出來,有時候隱藏才是更好的選擇,以免自己的智慧太過而遭到嫉妒。

大家都喜歡做聰明人,但人生在世,有時還需要一些「難得糊塗」的精神。很多時候這種「糊塗」才是頂級的聰明,一點點的「糊塗」和人情味比精明更容易得到回報,最終最大的贏家還是我們。人在年輕時,往往是非分明,愛憎分明。成熟後才知道,很多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還有很多灰色地帶。

三、清能有容 仁能善斷 明不傷察 直不過矯 是謂蜜餞不甜 海味不鹹 才是懿德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是能做到清正廉潔而又有容人之量,心地善良而又能當機立斷,做事精明而又不苛求,性情剛直而又不矯枉過正,就像浸在糖裡的蜜餞卻不過分的甜,醃在缸裡的魚蝦卻不過分的鹹,這種不偏不倚、收放有度、又藏露得當的做法才是最佳的處世方法。

該藏則藏,該露則露,才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如果將自己的鋒芒應用不當,就可能會刺傷別人和自己。因此,應用鋒芒時應該小心謹慎,以免惹禍上身。聰明人做任何事情都會把握好尺度,不僅善於在恰當的時候露出自己的鋒芒,還善於在恰當的時候隱藏鋒芒。

相關焦點

  • 鬼谷子:3句話告訴你人生成敗的本質,你若能參悟透,勝讀10年書
    鬼谷子認為,人生成敗的本質,其實3句話就說清楚了,如果我們能參悟透,便可勝讀10年書,你成功的希望就會被無限放大!第一 逆向思維想要有所建樹,離不開與人的交流,而識人就成了我們必會的技能。鬼谷子曾說「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想聽別人說話,那就先沉默不語,現如今有句流行語是「請開始你的表演」,這就是讓別人去行動、去說話,我們做一位聆聽者,通過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從而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
  • 王陽明智慧:人到中年,生活迷茫時,悟透這3句話,人生豁然開朗
    人到四十,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為了生活早出晚歸,肩上還要扛起家庭的責任。王陽明曾經說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只要心中充滿光明,早晚會看到成功的光芒。王陽明智慧:人到中年,生活迷茫時,悟透這3句話,人生豁然開朗。
  • 讀《厚黑學》這10句話勝讀10年書!悟透一半,就能左右逢源成大事
    如果你想了解《厚黑學》,先讀一讀這10句話,悟透一半,就能左右逢源成大事一、面子是靠虛榮來粉飾的,尊嚴是靠實力爭取的讓自己的臉皮厚一點,須知,人生是一場隨時可以逆轉和翻盤的競賽,臉皮厚一點,有利於為自己不斷爭取機會,並積蓄實力靜待翻盤之機,這才是爭取尊嚴的根本,而爭面子則只是單純為了虛榮心而攀比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人成熟,「勝讀十年書」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些由智者總結出來的經驗和道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認識人生。人與人的不同往往就是認知不同導致的層次的不同,認知水平越高的人,看事情越客觀越正確,也就能掌握事發展的規律獲得成功。
  • 鬼谷子: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看透這五句話,越過越順,越混越好
    一個人打拼到了三十歲就大概有了一些成就,到了四十歲就知道未來該朝著哪個方向去前進了,到了五十歲也就大概能夠看到自己未來的發展了。可現實卻是,很多人到了三十多歲不僅一事無成,反而陷入了人生之中最迷茫的時刻。他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做什麼比較合適。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你瞬間成熟,勝讀十年書
    文章作者:琢磨君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因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在於貧富,而在於認知層次的不同,即思想境界的不同!認知水平越高的人,看事情越客觀越正確。
  • 鬼谷子:人到30歲事業還沒起色,謹記這三句「良言」,勝讀十年書
    鬼谷子告誡:人到30歲事業還沒起色,謹記這三句「良言」,勝讀十年書!1.抓住機遇如果現在你看不到機會的話不要著急,我們要做的是默默地等待,等到機會出現的時候就努力地抓住它。一句俗話說得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在我們的人生前進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的機會,每一次機會的出現,都是命運對你的寵愛。
  • 鬼谷子:人到中年「負債纍纍」,原因在沒悟透這5個社交潛規則
    即使在今天,即使科學已經高度發展,許多人仍然選擇相信「命運」的存在,相信世界上存在命運,世界上萬物之間存在不可逆的定律。老子認為,只要遵循世界的規律,適應自然的變化,就能自然而然地取得成功並實現成為好人的雄心。相反,如果你違反自然道德,就在毀滅自己,命運將你推向永生的深淵。人們在中年時仍然感到沮喪。希望看到它的人將向你展示生活的「隱藏規則」。
  •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一句同樣經典,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一句同樣經典,只是少有人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聽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通常是用來開導別人或者在與別人的溝通時不經意間被點播而有所頓悟時的一種感慨。僧人對他說:「寺廟遠在深山,根本沒人來進香,所以很冷清,只能吃一些粗茶淡飯了」。但書生很感激,兩人於是聊得很投緣。僧人問先生,萬物有公母,你知道大海如何分公母嗎?書生苦讀十年有餘,沒見過這樣的題目啊!
  • 人到三十歲還沒有成就?別慌,悟透鬼谷子2句話他日必飛黃騰達
    我們人到了三十的時候,正是最關鍵的時期,畢竟古人都說三十而立,那麼如果都已經到了三十歲了還是覺得自己很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那麼自然就會被人看不起,而且以後也很難在有所成就了。所以在三十歲的時候,剛好成家也立業了,所以財富正是源源不斷上門的時候,也是朋友結交最廣泛的一刻,算得上是人生巔峰了把,因此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尋找到人生的目標,要是沒有也要慌,聽一下鬼谷子的經驗。第一句話: 陰慮可否,明言得失,已御其志。這句話道出了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也就是說你的成功和你周圍人對你的幫助那是有很大關聯的,簡單說的話就兩個字:人脈。
  • 鬼谷子:過了30歲事業還沒起色,記住這三句「良言」,勝讀十年書
    鬼谷子:過了三十歲事業上還沒起色,記牢這三句「良言」,勝讀十年書古人曾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歲,是人生道路最重要的一個大轉折。可是,現實狀況是:來到了三十歲都還沒「立」起來的人數不勝數。並不是每一個人來到了三十歲這個關鍵節點,都能事業成功、順順利利。
  • 鬼谷子:人到30歲還沒有成就,只要悟透這2句話,方可飛黃騰達
    古人都很注重三十而立,從古至今三十歲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也就是說一個人到了30歲必須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如果沒有必然會被他人嘲笑,看不起,也會被認定這一生都碌碌無為,就算是現在的社會,三十歲也是更關鍵的時刻,成家立業都該有了,財富在這個時候也是最好積累的時候,而身邊的朋友也很多,算是人生巔峰了吧,可也有人在30歲還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其實不要慌
  • 王陽明智慧:男人若要想成大事,悟透這3句話,便可能飛黃騰達
    王陽明智慧:男人若要想成大事,悟透這3句話,便可能飛黃騰達想要成事,必要有勇有謀王陽明常說,一切都只是心的戰鬥,「君子鬥智不鬥力」,他認為,無論是戰場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戰鬥,比的都是智慧,而不是單純的武力。
  • 成龍歷險記:龍叔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話讓人受益匪淺
    成龍歷險記:龍叔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話讓人受益匪淺龍叔乃是這部動畫中的主角,扮演的是一個考古學家和匪徒鬥智鬥勇的故事,面對諸多的亡命之徒,龍叔沒有退縮反而迎難而上,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保護世界。小玉是讓龍叔頭疼的侄女,古靈精怪的小玉總是出其不意的出現。
  • 人到中年,悟透2條道理,可以積德積福
    人類追求「功名利祿」的熱情,猶如這「飛蛾撲火」一般,絲毫不知疲倦。縱使是人生苦短,幾十個春秋彈指一揮間,但有些人卻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創造出非凡的功績,在歷史上留下隆重的一筆,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進步。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最終導致結果也不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易經》中的這2條「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條,也能大富大貴。
  • 老婆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讓我聽得誠惶誠恐,心悅誠服,真的是老婆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經過深刻反省,大概總結了下面八條: 一、自以為是 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別人都不如自己;總覺得自己是對的,錯得永遠是別人,即使自己錯了,也要百般狡辯,或者千方百計為錯誤找各種藉口。謙虛二字雖然經常掛在口頭,其實內心充滿傲慢,所有的謙虛都是裝出來的,是做給別人看的。
  • 當一個人,悟透了這三句話,將來會走運
    一個有好運的人,大多能夠接受住機遇,這是因為他無時無刻在準備。一個沒有作為的人,即便有機遇擺在了他的面前,他也很難把握住。所以說,人要學會靠自己,才是你實力走運的根本。在一些老前輩的教導中,他們勸誡我們做人要力爭先行,懂得現在沉澱自己,那麼在將來你才會厚積薄發。據他們觀察,當一個人,悟透了這三句話,將來會走運。
  • 老人常說的3句俗語,關於人情冷暖,花3分鐘讀完,勝讀十年書
    老人常說的3句俗語,關於人情冷暖,花3分鐘讀完,勝讀十年書文/鬧騰的歷史其實很多人對於老一輩說的話都是很相信的,因為認為他們說的話都是從自己的經驗得出來的,對於後代來說,都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那這句話所說的意思就是說海水有漲有退,但它總是有規律的,但對於山間的小溪流來說,它的漲退是沒有規律的,可能時而平靜,時而激蕩,畢竟它的面積有限,所以我們能夠掌握住海水的規律,但掌握不住山溪水的規律。而人就像是這山溪水一樣,時快時慢總是讓人捉摸不定,那這種人就不值得我們去深交。生活上還好,但如果是工作上,這種人往往會壞了你的事情。所以大家和這種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 《智囊》提醒:人到中年想混得好,悟透3個處世之道,會越來越順
    有這樣一本奇書,我們所熟知的曾國藩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反覆品讀這本書,從中去汲取入仕以及處世之道,使得曾國藩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上站穩了腳步。紀曉嵐也對這本書讚不絕口,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甚至達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因為這本書中的大道理,紀曉嵐也獲得了「鐵齒銅牙」的稱號。康熙和乾隆將它稱為「國之利器」,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的智慧,並且對此書倍加珍愛,還只準內部傳閱。這本書就是馮夢龍的《智囊全集》。
  • 讀懂古人這十句話,勝讀十年書!
    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斤斤計較,甚至雞蛋裡挑骨頭,對人甚是苛刻,其實想要能夠提高自己的認可度和修養,就不能太過小氣,一定要寬容大度,撐開胸腹,這樣才能夠有所成就。 三、一天一根線,十年積成緞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