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輕、欺瞞組織……識破假投案的真面目

2020-12-19 澎湃新聞

不久前,江西省紀委監委發布通報,撫州市生態環境局原黨委書記、局長鄧長明,原黨委委員、副局長丁文二人被「雙開」。通報指出鄧長明「對抗組織審查,轉移、隱匿涉案財物」,同時丁文也存在「與他人串供,對抗組織審查」行為。公開信息顯示,此二人在去年11月曾主動投案,其中鄧長明還是「攜款投案」。

隨著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各地主動投案人數逐漸增多,但在實際審查調查中,紀檢監察機關發現,個別投案的幹部為了避免懲罰,避重就輕,用簡單違紀事實代替違法犯罪事實,或僅供述部分違紀違法事實。這些借「主動投案」之名,行對抗審查調查之實的做法,不過是掩耳盜鈴式的欲蓋彌彰,最終難逃紀法嚴懲。

迫於壓力假投案 企圖避重就輕

2019年11月14日,撫州市紀委監委將江西盾牌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涉嫌汙染環境問題線索及相關證據移送至撫州市公安局臨川分局。11月15日,臨川分局對該案立案偵查並先後將該公司原法定代表人鄒樣清和股東楊友龍抓獲歸案。隨後,市紀委監委專案組人員提審詢問鄒樣清時,鄒樣清交代了鄧長明和丁文在處理盾牌公司長年填埋的1470噸危險廢物上給予關照,分別收受其70萬元的問題。楊友龍同樣也交代了鄧長明、丁文收受賄賂的問題。

鄧長明在得知鄒樣清、楊友龍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並被撫州市紀委監委派人進行詢問後,擔心其受賄行為敗露。心中不安的鄧長明,一邊四處打聽鄒樣清、楊友龍是否向撫州市紀委監委交代其受賄行為,一邊於11月17日晚將一個裝滿180萬元現金的旅行箱和兩個各裝了50萬元現金的蛇皮袋分別送往其妻舅處和妹妹處藏匿。隨後還電話聯繫其他行賄人,將合計90萬元的受賄款退還給行賄人,訂立攻守同盟。

在此期間,鄧長明多次找丁文密謀如何對抗組織調查,要丁文將鄒樣清送的140萬元賄金全部擔下來,並承諾會想辦法將丁文「撈」出來。但丁文感覺案情重大,擔心會受到嚴懲而予以拒絕,並表示其將向撫州市紀委監委主動投案。

11月19日8時30分左右,丁文向撫州市紀委監委主動投案。鄧長明在得知丁文投案後,心理防線被衝垮,於9時10分左右向專案組人員發簡訊表示要來投案,並在10時左右攜帶60萬元贓款向撫州市紀委監委投案。

正如鄧長明後來在懺悔材料中寫的,他之所以選擇主動投案是因為「紙終究包不住火」。但心存僥倖的他只供述了其收受鄒樣清70萬元的問題,聲稱自己帶來的現金就是鄒樣清當時送來的,並表示只收過這一次錢,對其他違紀違法問題隻字不提。

然而,鄧長明顯然打錯了算盤。專案組充分運用鄧長明、丁文兩人同一天到案的條件,廣泛收集市生態環境局(原環保局)存檔資料,調取有關企業資料,並通過鄧長明的其他信息掌握了鄧長明更多違紀違法證據。在證據面前,鄧長明不得不交代了其對抗組織審查、轉移贓款的行為,其「避重就輕」的幻想最終破滅。

欺瞞組織 認小否大終自誤

梳理相關案例發現,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假投案真對抗組織審查調查主要有三種情形:避重就輕型、投石問路型和丟卒保車型。

鄧長明案例就屬於避重就輕型。這種抱有僥倖心理的人主動向組織交代自己較小較輕的那部分違紀違法事實,而將性質較重、數量較大的違法犯罪事實隱藏起來,以期讓辦案機關認為其態度誠懇,繼而止步調查。

投石問路型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假投案行為。當得知紀委監委在對自己展開調查時,特別是與自己關係密切的行賄人、共同受賄人或知情人被監委留置後,對於上述人員是否會供出自己的犯罪事實心中沒底,故而採取主動投案的形式,在投案後只向組織交代自己一小部分違紀違法事實,從辦案人員問話的態度、口氣和內容中來試探是否掌握了自己違法犯罪事實。

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一起案例屬於丟卒保車型。其主要表現為:讓「卒子」去主動承攬責任,好讓真正的違紀違法人員逃脫懲罰。

4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委政法委原常務副書記潘衛國酒後超速駕車致使4人死亡。為掩蓋其酒後駕車違法行為,潘衛國指使同車朋友閆某華「頂包」認罪。4月16日,敖漢旗公安局對潘衛國以涉嫌交通肇事罪執行逮捕。5月13日,潘衛國被「雙開」。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對黨不忠誠不老實,表裡不一,陽奉陰違以及對抗組織審查等行為是典型的違反政治紀律行為。「假投案、真對抗」這種現象的本質就是對黨不忠誠,是欺騙組織、對抗組織。

中央民族大學訴訟法學副教授李揚認為,通常而言,被調查人在選擇主動投案時可能存在三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分別是「真誠悔罪」「避重就輕」和「以退為進」,其中後兩種心態都是通過主動投案的方式來製造自己悔罪的假象,從而將整個調查引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假投案行為的出現,歸根結底是紀律意識淡薄,也是僥倖心理作祟。」溫州大學甌江學院講師盧錦泉表示。

精準識別 對假投案者嚴肅處理

9月23日,甘肅蘭州市中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平涼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黃繼宗受賄案。黃繼宗的「雙開」通報指出,其藐視黨紀國法,工於心計,迫於形勢搞假投案刺探虛實,交代問題避重就輕,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調查,企圖矇混過關。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對抗組織審查,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遇到對抗組織審查怎麼辦?重慶市銅梁區紀委監委從審查調查對象的知、情、意、行等心理實際出發,摒棄單純說教,抓住審查調查對象的心理特點,找準談之有效的話題,如讓審查調查對象重讀自己的入黨申請書、工作日記等,動其「初心」治其「歪心」,讓其在思想上接受一場深刻的洗禮。

江西省撫州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針對實際工作中主動投案存在的問題,形成了多種有效應對經驗。一是充分利用對象能主動投案並能交代部分違法犯罪事實的現象,因勢利導,就投案自首的法定含義,真投案與假投案的不同處理,做細緻工作,迫使其認清形勢,主動交代。二是對「投石問路」「試探深淺」的,在條件不成熟或證據尚未收集到位時,不驚動對象,讓其以為辦案人員信以為真,在一定程度上麻痺對方,爭取收集證據所需的時間和空間。三是當面揭穿,充分利用前來投案的機會,揭穿其目的就是為了避重就輕,逃避責任。該市還制定了處置主動投案問題的試行辦法,明確了直接到辦案點、巡察組投案或來電、來信提出主動投案等情形下的報告、審批、安全措施,使信訪舉報、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部門密切配合,快速移交處置,確保安全高效。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我們黨對犯錯誤的同志的一貫方針,現實中,極少數幹部把組織的關愛苦心當成避罪漏洞,企圖以假投案轉移視線、矇混過關,或以小遮大、瞞天過海。」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研究員王希鵬說,這些伎倆看似聰明,實則愚蠢,這些人的如意算盤最終必會落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海龍 )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避重就輕、欺瞞組織……識破假投案的真面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避重就輕 投石問路 丟卒保車
    通報指出鄧長明「對抗組織審查,轉移、隱匿涉案財物」,同時丁文也存在「與他人串供,對抗組織審查」行為。公開信息顯示,此二人在去年11月曾主動投案,其中鄧長明還是「攜款投案」。  隨著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各地主動投案人數逐漸增多,但在實際審查調查中,紀檢監察機關發現,個別投案的幹部為了避免懲罰,避重就輕,用簡單違紀事實代替違法犯罪事實,或僅供述部分違紀違法事實。
  • 工於心計、常務副市長搞假投案刺探虛實,結果他只會是這樣說……
    政治蛻變,臺上講一套、臺下做一套,裝腔作勢、空喊口號,表面對黨忠誠、背後違規逾矩,是典型的 " 兩面人 ";藐視黨紀國法,工於心計,迫於形勢搞假投案刺探虛實,交代問題避重就輕,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調查,企圖矇混過關。罔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長期接受私營企業主高檔宴請和豪華專車服務,肆無忌憚收受禮品禮金,違規使用公車。
  •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披露:官員「攜子投案」起初是假投案真投機
    文章披露,耒陽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熊國華「攜子投案」後對關鍵問題避重就輕,言語中有戒備、有對抗還有試探,之後才轉變為「真投案真悔過」。熊國華 耒陽新聞網 資料圖2019年6月,微信公號「三湘風紀 」發布消息稱,耒陽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熊國華同志與其子熊洪波涉嫌共同違紀違法,兩人主動投案,目前正在配合衡陽市紀委監委審查調查。
  • 主動投案的幹部數呈現大幅增加態勢,與投案自首有何區別?中紀委解答
    2019年1月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報告透露,黨的十九大以來共有5000餘名黨員幹部主動投案;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共有10357人主動投案。報導指出,梳理有關通報可以發現,對於違紀違法幹部投案常用的表述主要有兩類:主動投案和投案自首。這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 那些主動投案的官員,最後「結局」如何?
    陳建設說起自己為何選擇投案:「我感覺組織已掌握了我的違紀違法事實,當時想了兩條路,第一是逃往國外,但看過媒體報導,已有許多『百名紅通』人員被陸續追回,說明這條路已走不通;第二就是主動投案,與其組織找上門,不如主動向組織交代,坦白從寬,爭取從輕處理。」
  • 劉澤友再上《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書記說紀」欄目談衡陽主動投案
    李某某投案前一度「不信組織信關係」,嘗試通過各種手段和渠道拉關係、找門路,企圖逃避黨紀國法的制裁,都被我們擋了回去。隨著審查調查逐步深入,形成合圍之勢,李某某感到四面楚歌,明白「再也逃不掉了」,於去年6月主動投案。如何甄別「投案」還是「投機」?在案件處理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問題幹部把投案當作權宜之計,抱著投石問路的想法,甚至妄圖搞假投案真投機。
  • 秦光榮、艾文禮……主動投案緣何變為常態?
    主動投案的背後,是反腐敗高壓態勢的持續震懾,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政策感召,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的強化。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形成的疊加效應下,越來越多的違紀違法黨員幹部拋棄僥倖心理、放下思想包袱,選擇相信組織、依靠組織。
  • 雲南今年至少已有8名廳級幹部主動投案 其中多人任職於司法系統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雲南今年至少已有8名廳級幹部主動投案,多人任職於司法系統11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援引雲南省紀委監委消息:保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邦勝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
  • 「欺瞞升官術」何時能消失
    不過如果他把這次「倒黴」歸結為一次偶然的話,那說明他並沒有真正汲取教訓,因為他沒有意識到,偶然的背後存在著必然,雖然一切看起來都好像還是老樣子,但江湖已經不再是那個江湖了,「欺瞞升官術」已經逐漸開始過時了。
  • 他是黑社會性質組織骨幹成員 如今,回國投案
    央視網消息:昨天(7日),公安部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的重大在逃人員張璐磊從泰國回國投案自首。這是7月24日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50名重大在逃人員後,第一個從境外回國投案的在逃人員。2010年至2018年,張璐磊作為山西省臨汾市白暘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骨幹成員,涉嫌實施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多起犯罪。今年4月,臨汾市公安機關成功打掉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張璐磊於案發後潛逃至泰國藏匿。公安部7月24日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50名重大在逃人員,並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敦促在逃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
  • 假警察湊熱鬧被真警察識破:警服沒收!
    近日,鄭州火車站一男子穿著警服,在進站口喧譁,被真警察識破身份,最終,民警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後將警服沒收。2月12日晚間,鄭州火車站執勤三隊的民警馮建州正在車站候車廳巡視,見一名身穿警服的男子站在第一候車廳檢票口高聲喧譁。當班民警覺得該男子面生,上前詢問情況,卻發現男子滿身酒氣,衣服敞懷遮掩胸前的「警號」。
  • 赴臺投案的山路十八彎 蔡英文還要加幾道彎?
    蔡英文當局的詭辯伎倆瞬間被識破。23日上午,蔡英文當局又改口稱「並未限制陳同佳入境」,臺方必須掌握陳的行蹤,因此要禁止他與預定陪同人員作網上簽證,必須到臨時櫃位申請落地籤證。隨後,蔡英文組織多部門上演了一場「多炮齊發、一通亂懟」的戲碼。除了此前多部門表態「甩鍋」港府外,24日,臺灣「內政部長」徐國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故技重施「如果香港不辦臺灣辦」,有媒體追問蔡英文當局態度前後不一,徐國勇「凶相畢露」,威脅記者稱「講話客氣點!」被島內各界斥責。
  • 福建「十大蛇頭」之一投案自首
    陳嫩細向警方投案自首案發後,福州市檢察院對涉嫌組織此次偷渡活動並已潛逃的陳嫩細等人批准逮捕,2003年11月,在全國反偷渡專項行動中,陳嫩細又被列為福建省「十大蛇頭」之一由公安機關公開懸賞通輯。  陳嫩細原本系長樂湖南鎮的一名富商,他在福州投資經營了幾個小廠和一家桑拿城。然而嗜賭的他當年在一次豪賭中輸掉190多萬元,從此元氣大傷。
  • 【掃黑除惡】關於敦促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在逃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
    【掃黑除惡】關於敦促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在逃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 2020-07-30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六大特徵識破邪教組織
    原標題:從六大特徵識破邪教組織在地鐵站隨手接過某些組織遞來的宣傳單張時,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邪教?邪教的特徵是什麼?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製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矇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
  • 古代人生欺瞞案件選擇攻略 快來看看吧
    最近玩古代人生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欺瞞案件怎麼選?在眾多案件中「欺瞞」比較難選,下面就是古代人生欺瞞案件選擇攻略了,如果你也想要了解的話,那麼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小夥伴們拿走不謝!古代人生欺瞞案件怎麼選拷問小吏
  • 老人手拿20萬元假存單取錢 鹽城銀行員工及時識破
    原標題:老人手拿20萬元假存單取錢 銀行員工及時識破   年過六旬的老奶奶手拿一張假存單到銀行取錢,被銀行工作人員識破。「被識破後,老奶奶說存單是她兒子給她的,但假存單究竟是誰偽造的?又是怎麼偽造的?此案還在進一步偵破中。」
  • 新聞聯播再批美國:事出無常必有妖,美國政客想欺瞞世界到何時?
    5月6日晚,新聞聯播再次反擊美國,發表了《國際銳評:事出無常必有妖,美國政客還想欺瞞世界到幾時?》。美國政客欺瞞世界到何時?四大疑點如四把尖刀,刀刀插向以川普為首的美國政客們!疑點之一,美方對境內疫情發展的時間線一直諱莫如深,這不由令人質疑其疫情暴發的時間起點。
  • 設計謊言虛假投案 數額說錯不攻自破
    「我收受工程老闆的錢財,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辜負了組織多年的培養和信任,讓父母、妻兒蒙羞,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恥辱,我現在非常後悔……」2020年11月10日,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召開警示教育會,在警示教育片中,重慶西界沱古鎮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原經理劉波的懺悔發人深省。
  • 主動投案的官員們,都犯了什麼事兒?
    主動投案或自首的省部級從2018年艾文禮、王鐵投案自首,到2019年秦光榮、劉士餘主動投案,「主動投案」成為了十九大以來反腐領域的現象級事件。《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就提到,有的問題幹部「惡人先告狀」,採取主動找組織極力「澄清」問題的策略,大談自己曾經的貢獻,試圖博取同情、打亂審查調查節奏、混淆視聽,卻閉口不談自己的錯誤,此種情形就是所謂的「投而不供」。都存在什麼問題?政知君注意到,艾文禮、王鐵、秦光榮、劉士餘的問題已經被披露,這幾個「老虎」都曾大肆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