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洛陽中州路、西苑路上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法桐嗎?夏日裡它們為我們遮擋陽光,讓我們感受到絲絲清涼和濃濃綠意,這成為很多人關於洛陽的美好記憶。
還記得洛陽中州路、西苑路上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法桐嗎?夏日裡它們為我們遮擋陽光,讓我們感受到絲絲清涼和濃濃綠意,這成為很多人關於洛陽的美好記憶。
自2017年開始,為配合洛陽地鐵1號線施工,中州路、西苑路上的法桐遠離「故土」,被移植到位於凌波橋以西、濱河南路附近的凌波橋苗圃基地裡進行精心養護。
這些法桐現在情況如何?何時才能移回原處?今日洛報融媒記者來到凌波橋苗圃基地進行採訪。
2000餘棵法桐為地鐵建設「讓路」
今日上午,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走進苗圃基地,滿目綠意,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挺拔的法桐。
這些法桐的樹幹較粗,一看樹齡都有幾十年了,樹幹上還纏繞著綠色的保溼帶。再往上看,法桐被截斷的樹幹切口已長出了新的枝條,在雨水衝刷下更顯鬱鬱蔥蔥、十分繁茂。
「這些就是為地鐵1號線建設『讓路』的法桐,有不少樹齡已接近60年了。像數量這麼大、樹齡這麼長的移栽,在咱市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洛陽市城市管理局綠化管理中心養護一科科長張華鋒介紹,從2017年開始,為配合洛陽地鐵1號線施工,中州路、西苑路等路段的法桐被移栽至此處進行養護,至今已有3年多時間了。
精心呵護,移栽成活率達到95%以上
由於當時正值夏季、氣溫高,並不是最適宜移栽的季節,這給園林工人的養護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移栽時,首先所有樹木都需要進行「定幹」(即確定修剪時樹木需保留的高度),法桐「定幹」高度為4.5米,這樣既不影響成活率,又有利於移栽。
此外,園林工人還對移栽的法桐根部進行消毒、澆灌生根液,有利於樹木快速生根,對樹幹噴灑蒸騰抑制劑,以減少水分蒸發等……這些都是有利於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好方法。
平時勤除草、勤養護,園林工人像伺候自家孩子一樣精心照顧著這些法桐。經過園林工人3年多的精心培育、不懈努力,移栽的法桐成活率達到95%以上。目前,凌波橋苗圃內共有法桐2266棵,這些法桐都已長出了3、4米高的新樹冠,長勢良好、鬱鬱蔥蔥,已做好了再次移栽的準備。
預計今年秋天有望按編號有序「回家」
張華鋒一直關注著地鐵1號線的施工進展情況,因為這關係著法桐「回家」的具體時間。
「今年9月底前,洛陽地鐵1號線沿線道路就將全面恢復,這些法桐預計最快今年秋天就能移栽至原處。」張華鋒說。
對此再次到來的移栽,張華鋒並不是十分擔心。一是因為此次移栽正處於秋季,天氣不冷不熱,溫度適宜,有利於法桐生長。再者,經過第一次移栽後,法桐根部已長出更多的毛細根,而毛細根越多越容易提高成活率。
張華鋒告訴我們,2017年移栽時,園林工人給每一棵法桐都標註了編號,這些編號就是它們的身份證明。「我們還會對照編號,讓它們重新移栽到原址,讓中州路、西苑路重現法桐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美景。」張華鋒說。(洛報融媒記者 孫小蕊 通訊員 胡惠娟/文 記者 張光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