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在公司幹了六年,是個老實員工,年前幫公司解決了個技術難題,領導答應他,年後回來馬上漲工資。沒想拖到3月才上班,老王想著公司是網際網路企業,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大,上班沒多久就請示領導,加薪是不是要填寫申請表。沒想領導反過來罵他一頓,「在這種環境下,你還好意思要求加工資,沒有公司,你們哪有工資拿,沒有貢獻,你不配談什麼漲薪。」
老王氣不過,把主管的話發到網上,沒想到評論兩極化,有網友罵主管無恥,有網友則說主管沒錯,員工該知足。怕事情鬧大,老王趕緊把帖子刪了,不過這事到底誰對誰錯,不妨以這3個角度來談。
01從薪酬合理性看貢獻
究竟先有奉獻再談薪酬,還是先有高薪酬才有高奉獻,這個問題就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各有各理。從領導的角度,先看員工的貢獻和價值,再來確定員工的薪酬待遇,並沒有太大問題,看公司管理的偏好。既然我們已經進入這家公司,就要適應這裡的規則,適應不了,只能換公司。我們唯一要考量的是,公司規則的合理性,當領導將貢獻與薪酬待遇畫上等號,我們就看兩者是否真的對等。
比如我們可以看那些給公司創造高價值,做出貢獻的員工,他們的待遇是否足夠高;當我們拉到比較好的業績,薪酬待遇有沒有對應的提高;公司的薪酬相比行業平均水平如何。如果都比較好,說明領導的話沒錯,如果都比較差,那就說明領導在扯淡。
02從公司處境看貢獻
知乎上常有人說,當公司突然跟員工大談貢獻時,說明公司在走下坡路。馬雲在創業初期,難免也要跟「十八羅漢」談理想和貢獻,有時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當領導突然談起貢獻,尤其是yq的環境下,說明公司確實有可能在發展上遇到挑戰,這時吐槽領導也沒用,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應該好好想想,要留下來和公司共同進退,還是另謀出路。
如果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相信公司能走出困境,也相信領導不會太虧待員工,不妨留下來,熬得過去必然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不看好公司發展,對領導的管理不抱信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跳槽也是不錯的選擇。
03從員工發展看貢獻
如果領導長期強調「先談貢獻再談待遇」,那很大程度上公司的管理文化便是如此,至少這個領導的管理理念是這樣,對員工來說,更需要關注的是,我們的貢獻能換取多大的發展前景。比如你在阿里,馬雲跟你承諾有貢獻,在公司發展無上限,那不必說,發展前景一片光明,就看我們能否努力爭取到。
這點可以從公司的晉升發展機制來看,我們所在的崗位,有多大的發展空間,晉升條件是什麼,我們努力做出貢獻後,能否達到條件,如果一切很明確,我們只要付出,就有機會發展,那領導的話確實靠譜。如果公司沒有明確的發展機制,我們付出再多,也難以看到晉升機會,那儘早離開,別被領導給糊弄了。
【每日更新、只說職場、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