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監督局:國家從未批准補腦提高智商功能的保健品

2020-11-20 高考網

  中、高考臨近,不少家長想盡方法為孩子「補腦」,希望孩子可以一鼓作氣,超常發揮,各種補腦類保健食品成為不少家長的首選。那麼,保健食品當真可以提高孩子智力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示,這種說法純屬商家誤導,國家從來未批准過補腦、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

  A

  補腦補得直犯困,精神不好食慾好這補的是哪兒?


  「最近孩子快中考了,我給她買了一種保健品,說是可以提高記憶力,可服用後非但不『保健』,孩子還總愛犯困,這是咋回事?」16日,洛陽市民婁女士撥打本報熱線(18837996211)反映。

  據婁女士介紹,這種保健品說是某大學一眾生物學教授歷時十數年研製而成,可以加速大腦信息傳遞,改善記憶,提高智力,從而使孩子學習效率加快,知識記得更加牢固。婁女士的女兒雯雯(化名)馬上要中考,學習成績一向不大好,為了幫女兒加油,婁女士便花了幾百塊買了100天的療程。可是沒想到,服用這種「貴重」的保健膠囊後,雯雯的記憶力沒見增強,倒是增添了嗜睡的毛病,而且,服用1個月以來,雯雯食慾漸增,體重也漲了不少。

  「買這種保健食品時,商家打的宣傳語都是補腦子的,不過,我怎麼覺得這更像是補身子的?」婁女士甚是鬱悶,早知如此,不如省下這錢,還能一天給孩子買個雞腿吃。

  B

  補腦的、提高智商的,都是忽悠的!


  隨後,記者了解到,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保健食品消費提示,國家從來未批准過補腦、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國家批准的改善記憶、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適用於補腦、提高智商、緩解腦力疲勞。中高考即將來臨,個別不法企業虛假誇大宣傳,宣傳產品具有補腦、提高智商等功能,這屬於誤導消費者。

  此外,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消費者要合理使用保健食品,有些保健食品原料不太適合考生使用,且產品有規定的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及食用量,消費者在購買時要仔細查看。若需購買,應到信譽好、證照全的正規銷售場所購買,不要購買無保健食品標誌的非法保健品。購買時要認準保健食品標誌和批准文號,並妥善保管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

  C

  專家進言:生活好習慣最「補腦」


  「想彌補學習壓力大導致的疲勞,通過短時間突擊性補充保健食品作用不大,放鬆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根本。」16日,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保健科科長、主任醫師劉衛華告訴記者,由於不同個體體質、生理狀況存在差異,有時候,服用了不合適的保健品,不僅不能保健,反而可能會打亂正常的身體規律,甚至會出現副反應,適得其反。「雯雯的現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劉衛華說:「營養均衡,進補有度,不要吃太多大魚大肉,營養過剩可能會引起腸胃負擔過重,腦部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反而容易出現嗜睡、疲勞的現象。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對於考生來說,應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時間。」

相關閱讀

高考前專家支招保健品選購

家長必讀:教你如何幫助考生正確選服保健品

飲食誤區:高考前不可盲目服用補腦類保健品

學生高考臨近要補腦 千萬要慎重購買保健品

高考營養品:高考臨近 補腦保健品利潤高達200倍左右

相關焦點

  • 購買藥品和保健品需要關注批准文號
    一、標有 「國藥準字」的是藥品。其格式為:國藥準字+1位字母(H或Z、S、J、B)+8位數字,其中字母H代表化學藥品、Z代表中成藥、S代表生物製品、J代表進口藥品國內分包裝、B代表保健藥品。重要提示:一是1999年後,國家將1999年之前的地方藥品標準,如:「京衛藥準字」、「滬衛藥準字」等,提升為國家藥品標準,對符合國家標準的藥品核發「國藥準字」的批准文號,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藥品予以淘汰。
  • 加強鍛鍊身體好,切勿把健康寄托在保健品上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在官網分兩批公布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典型案例,共20個,包含河北定州市查處定州市吉康醫療器械經銷處發布虛假廣告及非法經營醫療器械、河北石家莊市裕華區查處深圳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網絡傳銷案等。保健品一直飽受爭議,消費者到底該如何看待保健品的功效?
  • 潤潔等「健」字號的保健品冒充藥品
    許多藥都有兩種身份,有的是「健」字號的保健品,有的是「準」字號的藥品。例如同樣標示著跌打鎮痛膏、通絡祛痛膏、小兒腹瀉貼、近視靈、潤潔滴眼露等字樣,但是卻有保健品或者藥品之分。近日,深圳市藥品監督局公布了一批標示保健用品卻冒充藥品信息的情況,涉及59種產品,其中不乏市民買來當藥品使用的小兒退熱貼、萬通筋骨貼等標示保健用品。
  • 我們平常吃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注重養生,鹿茸、冬蟲夏草、雪蓮等經常被作為滋補保健品食用。但對於這些可食用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遇到相關的權益糾紛也無所適從。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們身邊的「保健品」。
  • 黑螞蟻保健品致富日月神生物 衛食健字批准文號存風險?
    憑藉這5款針對不同適用人群、不同功效的保健品,日月神生物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15.03萬元、3478.99萬元,淨利潤285.24萬元、632.24萬元。不過,挖貝網好奇的是,上述產品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嗎?一位從事中藥材經營的人士向挖貝網分析,市面上大部分的保健品其功能宣傳都有一定的誇大成分,「媒體包裝的同時也把價格給抬上去了。」
  • 國家藥監局稱從未批准「壯陽藥」 提醒勿購買
    本報訊 (記者吳鵬)對那些聲稱能壯陽或者提高性功能的保健食品,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國家藥監局昨日提醒,國家從未批准過壯陽藥和壯陽類及改善性功能的保健食品。近日,部分媒體報導,有關食品和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聲稱壯陽、改善性功能等功能,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給消費者食用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國家藥監局日前發通知表示,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對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聲稱有關功能的監督檢查,特別是聲稱壯陽類及改善性功能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增加檢查頻次,加大檢查力度。
  • 盲目吃補腦保健品危害大 學生補腦多吃9大食物
    原標題:盲目吃補腦保健品危害大 學生補腦多吃9大食物   學生天天忙於學業,需要應付各科考試,用腦量非常大,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很多家長都會買補腦保健品給孩子。如果盲目這些補腦保健品,很容易帶來一些副作用,最好少吃。那麼,學生補腦吃什麼好?
  • 國家藥監局稱從未批准"壯陽藥"消費者勿購買
    國家食藥監局:國家從未批准過壯陽類及改善性功能的保健食品針對部分食品和保健食品經營者聲稱壯陽、改善性功能等功效,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違法違規行為,國家食藥監局9日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國家食藥監局同時提醒消費者,國家從來未批准過壯陽藥和壯陽類及改善性功能的保健食品,消費者要理性消費,謹防受騙。
  • 行政訴訟:保健用品因含有毒中藥且無藥品批准文號,被認定為假藥
    但是骨疼貼並未取得藥品批准文號,本案的原告僅是取得了保健品生產許可證,而並未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如此,原告上述行為顯然違反了藥品管理的相關法律規定,應當認定是一種假藥。被告實質是按原告的產品中的有毒成份、作用,以及沒有取得藥品生產許可的事實作出假藥認定,故被告作出的涉嫌假藥決定以扣押並未不當。
  • 「健」字號保健品漸欲迷人眼 藥店買藥當心冒牌貨
    其次看產品說明書,合格的藥品說明書的紙張好,印刷排版均勻,連最小的字體也十分清晰,內容準確齊全,適應症限定嚴格。假藥說明書紙張質量差、字跡模糊、內容不全、排列有誤、隨意誇大療效和適應範圍;保健品的說明書有將保健功能誇大宣傳行為,一些保健食品雖經國家批准,但其宣傳內容和表述超越了國家批准的範圍,市民購買時須查看國家發給該產品的檢驗報告單,將報告單與說明書兩相對照,防止受騙。
  • 愚人節不愚人:教你一眼識破保健品營銷陷阱
    有很多保健品,被忽悠大師講出來,就不是保健品了,就變成了「藥到病除」「包治百病」「補腦降糖」「延年益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釋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 廣告狂鴻茅藥酒隱現不合規 藥品當保健品賣無視禁語
    根據鴻茅藥酒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備案信息,鴻茅藥酒是藥品不是保健品,產品類別為中藥,批准文號為國藥準字Z15020795。  確係為藥品,但鴻茅藥酒從產品、營銷包裝等多個方面好似有意無意地弱化它的藥品屬性。
  • 五糧液保健酒涉嫌虛假宣傳 保健酒功能只是傳說
    春節臨近,禮品保健品市場一片紅火。「好喝又健康」、「安神補腦、抗疲勞」、「增強免疫力」……這不是什麼藥品、滋補品的廣告,而是一些保健酒的宣傳語。近日,有關五糧液冬蟲夏草酒涉嫌違規宣傳的消息爆出,揭開了保健酒行業亂象一角。已有人戲稱:保健酒的保健功能只是一種傳說。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收回發布嚴重違法廣告批准文號
    按照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和8部委聯合開展整治虛假違法醫藥廣告專項行動的統一部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2012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電視、報紙保健食品違法廣告監測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數據顯示:標示為甘肅青黛中草藥美容研究有限責任公司的青黛美容寶膠囊等17個保健食品違法廣告頻次居高不下,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 甘草片變身保健品增強免疫力?
    藥店藥師給他拿了一盒「江綠牌」甘草片,當時他沒有在意也沒仔細看,回家後才發現,這盒甘草片並不是他苦苦尋找的止咳藥,而是冠有藍色「小藍帽」標識的保健品,其批准文號並不是「國藥準字」號,而是「國食健字XX號」。     儘管都叫甘草片,作為保健品的甘草片功效如何?
  • 保健品店公開叫賣"催情粉" 無色無味不易發現
    衛生部從未審批過性保健功能食品   隨後,記者拿著買來的一小袋「××王」來到阜新市海州區衛生防疫站,請專業人士對該種性用品進行鑑定。   衛生專業人士在看了該種產品和另一種男用的性用品說明書後,對記者說:「從外包裝上看,肯定是非法產品。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違法藥品等廣告匯總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2013年第3期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匯總。    2013年6月至8月期間,各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以發布《違法廣告公告》等方式,通報並移送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的違法藥品廣告124847條次、違法醫療器械廣告13144條次、違法保健食品廣告15643條次。
  • 李白也曾被保健品收「智商稅」
    對於第一個疑問,我們先看看保健品同樣流行的美國的說法。據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明令要求,在保健品的商標上,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有關預防和治療疾病的說明字樣。而按照我國《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第3.1條的定義:「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實際上,「保健品」是我國大陸地區特有的稱呼,其他國家和地區更多地使用「膳食補充劑」。
  • 保健品虛假宣傳痼疾難除
    分析認為,除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外,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要認清包裝上的「小藍帽」(即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標誌)和批准文號,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要警惕「專家義診、免費試用、宣稱療效」等非法宣傳營銷「陷阱」。  暴利下的驅動  冒充醫院醫護人員違法誇大宣傳保健品功效引誘老年人購買成為當前保健品違法案件的慣用方式。
  • 科技日報: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說能治病的肯定是騙人的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副主任委員孫桂菊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國家規定,保健食品有27種功能,其中包括抗氧化。如果某款保健食品經過批准具有抗氧化功效,那麼是可以宣傳這個功能的。如果沒有經過審批的普通食品,根據食物成分即便可能有抗氧化功能,也不能宣傳。」實際上,原花青素廣泛存在於植物的皮、殼、籽中,比如葡萄籽、蘋果皮、花生皮、蔓越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