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歲,不要對以下三種人大氣,「小氣」一些才不會晚年悽涼

2020-12-10 知和大叔

提到大氣兩個字,很多人聯想到的是為人豪爽、做事痛快,這樣的人往往很受大家喜愛,覺得與這樣的人為伍有前途。

反之,提到小氣兩個字,在我們腦海中產生的畫面是一個人做事摳摳索索,對誰都是以利益為先權衡利弊之間的關係,與這樣的人相處讓人心累。

可是,有一些情況下大氣與小氣也並非都是如此,而是要分情況而定。

比如,沒有區分對誰都是大氣,反倒成為別人眼中的「爛好人」代表,非但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反而讓自己身受其累,畢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你的善良,也並非每一個人會珍惜你的付出。

同樣,小氣也並非只是「吝嗇」的代名詞,如果不管什麼時候對自己總是非常小氣,捨不得給照顧好自己,平時連吃飯都湊合,捨不得給自己投資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等等,如此的小氣對於自己來說,最終害苦的還是自己。

其實,這一點,等到人過五十更是尤為重要。

人過五十歲後,真正要考慮的是自己下半生的幸福,不能還像從前一樣對別人大氣、對自己小氣,而是要多多關照自己,真正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只有真正為自己去著想才能讓自己過得越辣越好。

人過五十歲,不要對以下三種人大氣,「小氣」一些才不會晚年悽涼。

1 處處佔便宜的親戚們

《增廣賢文》中說:「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這句話是說,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情分像紙張一樣薄,非常很容易折斷。而整個世界的變化像棋局一樣不斷變化。

是啊,我們以為很多時候可以守住一份情誼,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去珍惜與守候。這一點,其實是對於那些習慣了出處佔便宜的親戚們。

因為人情世故的關係,當你總是對這些人習慣了大氣給予,對於他們而言稍有不開心就會大放厥詞,似乎是你做下了對不起對方的事情,讓人心寒。

有一位讀者留言說,自己一直以來非常看重與親戚之間的相處,所以不管親戚們有什麼樣的需求,自己總是盡力滿足,但是這非但沒讓對方感恩,反而讓一些處處佔便宜的親戚嘗到了甜頭,不管三七二十一什麼事情都會找他,讓他叫苦不迭。

有一次,有一位親戚想去大醫院看病想讓他找找熟人。但是他本身並不認識這個行業的朋友,聽到這樣的拒絕讓這位親戚非常生氣,認為他故意不幫自己的忙,還四處散播他的壞話。

其實,這位讀者平時已經非常幫助對方了,甚至對方對他說孩子沒學費時,自己也毫不猶豫地給予支持。

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對於那些處處想佔便宜,不懂得感恩的人來說,他們只是藉助親戚的名義向你不斷索取,而且不會有什麼回報。

當人過五十多歲,就要認清這個現實,不要輕易對這種人大氣,而是要小氣一些,若不然自己留下的是一個沒有底線、只懂得索取的「無底洞」,這是給自己晚年生活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2 扶不起的兒女們

對於父母而言,不管孩子多大年齡,在自己的面前都是最疼愛的人。

但是,當你人過五十歲之後,你要非常清楚明白一個道理: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你只是陪伴孩子走好人生的一段路,如果依然溺愛著孩子,最終等到自己年邁體弱,身邊連一個端茶倒水的人都不會有,因為自己的孩子永遠長不大,他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如何來照顧你?

所以,等到人過五十之後,對於自己依舊扶不起的兒女們,不能還像曾經那樣不管大事小情自己都替他操心,要讓他們獨立、成長起來,不能還像曾經以前事事大氣,而是要小氣一些,只有這樣才能讓兒女們找尋到人生的位置,也才能避免出現自己晚年時不僅要照顧自己,還要繼續倒貼兒女,那真的是晚景悽涼了。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說過: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是在街角的拐彎處,一方輕輕揮手告訴另一個人:不必追。然後,兩個人慢慢漸行漸遠。

做父母的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他們有自己的人生,也有自己要過的生活,等到人過五十歲時,真的不能繼續無私奉獻,而是要倒逼著孩子們趕緊成長、成熟起來,真正要做到這一點就是不要對孩子們太大氣了,而是要選擇性小氣一些。

3 別有用心的異性朋友

人過五十,早已經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風雨,品嘗過人生百味,也享受過人生最高光時刻,也落過最無助寂寥的窘境裡。不管怎樣,心中早已懂得好好活在當下,最應該珍惜的是什麼,最應該留下的是什麼。

年輕時,對於整個世界都是懵懂未知,覺得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所以與異性結交不會顧及太多,但是也會常常給自己留下太多感情隱患,等到真正心痛如絞時才會懂得最初自己的愚蠢,也明白了有些人只是擦肩而過的過客,過去就過去了,沒有什麼遺憾。

同樣,等到人過五十之後,你會輕易發現人與人相處非常簡單,因為對方的一舉一動背後的用意早已被你識破,或許你不會多言,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如何去做。

到了這個年紀,時間是最珍貴的,絕對不能輕易揮霍晚年的幸福時光,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小小失誤讓自己晚年悔恨,最好的方式就是明白那些別有用心的異性都是有利可圖,一旦沾上很難擺脫,不但只是給自己惹下麻煩,也給自己家庭帶來災難。

最悲傷的事情,因為一時的失誤讓自己妻離子散,這該是多麼痛的代價。

人過五十,對於身邊那些別有用心的異性,千萬不能大氣,而要時刻小氣,守住自己的原則、守住自己的底線,懂得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堅決不能碰。

其實,人過五十歲,是生命中全新的開始,自己當下的選擇將直接決定了晚年的生活狀態。所以,走好當下每一步,懂得善待自己,遠離那些與自己不是一路的過路人,才不會晚年悽涼。

-END-

相關焦點

  • 人過五十知天命,還在這幾方面大方的,晚年生活必然悽涼
    ——巴金,人過了五十歲就到知天命的年紀,在這個年紀我們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事業穩定。到了這個年紀人生已經走過了差不多一半的時間,在這個年紀我們已經過了需要體驗驚濤駭浪的年紀,安穩二字對於過了五十歲的我們格外重要。在這個年紀我們更多是享受生活,保持健康的體質、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 人過五十,要避開這「六個字」,避免晚景悽涼
    人過五十,各方面都開始走下坡路了,做事情也感覺力不從心了,有時候還不得不服老。可是五十多歲的時候,還有很多人還要顧著孩子、管著父母,生活並不輕鬆。另一方面,五十歲的人,一轉眼就要進入老年了,應該及時為自己的老年生活考慮。前天,讀者老豆對我說:「都要六十歲的人了,還妻離子散,以後這日子怎麼過啊?」
  • 拒絕小氣,做個大氣的人
    別人家辦喜事時,會提前給做那些做飯的人說油、面、蔬菜等所需要的東西在那裡,會讓她們進行合理安排,像瓜子、糖果這些東西,都讓小朋友、大人去吃;既然辦喜事中一些事情交給了別人,主家自然不會在別人幹這些事時指來指去!宴請大家,會親切地問候,讓大家吃好喝好;結束後,會給大家問候一句,辛苦了,謝謝大家 !
  • 人過50,生活安逸了,就不要老想著做出格事,否則容易晚年悽涼
    人過了五十歲後,經歷了人生的大半輩子的風風雨雨,這些經歷磨礪了我們的心志,讓我們對世界和自我有一個清晰認識,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值得做的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在所不惜,不值得做的,就不要越雷池一步。
  • 「有多少存款,才不會晚年悽涼」3個52歲中年女人說了實話
    女人過了55歲,就到了退休年齡,如果手上沒有足夠的存款,個人養老保險又很低的話,晚年生活可能就比較悽涼了。都說社會崇尚男女平等,眼下看來,男人和女人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所以女人一定要在中年的時候,開始給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規劃。
  • 五十知天命,這幾個「天機」早知早好,晚年才不會悽涼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五十歲是一個有能力預測,並把握自己未來生活走向的一個年齡。再不是那個朝氣蓬勃,心中充滿夢想的青年人了。一個人每當到了這個年齡,似乎話不再多,心中卻瞭若指掌。
  • 人老了不想被兒女嫌棄,請記住四條,晚年才不會悽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老有所依,但不是每個老人都能夠如願。人老了,一定記住這四種活法,才不會被兒女嫌棄。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對子女的生活指指點點。人到晚年,儘量不要麻煩兒女,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人老了,還得靠自己,不要全部指望別人。
  • 鬼谷子表示:聰明的人,在以下4點會顯得很「小氣」
    我們從小就接受過教育,明白做人需要大氣,長輩們也常常教導我們,做人不要計較太多,有舍有得是生活的常態。然而什麼情況下應該舍什麼情況下應該得,這當中也是有很多學問的。而鬼谷子就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在很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 古人常說:人到五十知天命,為自己留好三條後路,才有幸福晚年
    在古代的時候,有這樣的老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裡面的「知天命」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已經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會有成果,故而不在努力行事,而是順應天命,頗有點看運氣的意思。這是因為,古代基於大環境的惡劣,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再加上早生早育,也許五十歲已經能看到重孫子了。
  • 老祖宗經驗:人到五十,這三種「親人」不要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
    當一個人年過五旬的時候,往往都經歷過大風大浪,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年過半百的我們,要懂得捨棄身邊一些無用的人際關係,才能讓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就如《增廣賢文》中記載了這麼一句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這句話到底有何深意?年過五十,要遠離哪三種人呢?
  • 人老了以後,讓你晚年悽涼的,往往是這「三道坎」
    人老後真的是萬般無奈。所以,在變老的日子過好餘生很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雨綢繆才是明智。人老了,讓你晚年悽涼的往往是這「三道坎」,要警惕。身體出現大的毛病。身體,是人上了年紀之後,重中之重的存在。
  • 人到五十,這三件「荒唐事」要少做,不然難逃晚年悽涼
    有時候的壞事,即使很小,也不要抱著僥倖心理,覺得不會有什麼影響,就去做。只要是壞事,不管有多小,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為你做了什麼事,就一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只有杜絕做任何不好的事情,才不會給自己埋下惡果,苦了自己的餘生。
  • 人到了五十歲,還在經歷這「四大劫」,晚年必定成大器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你需要不斷的去經歷磨難,去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你才有能力去抵抗更大的風風雨雨,因此,面對眼前的艱難困苦,不要放棄,也不要灰心,要知道,美好總是在風風雨之後。我們總是在平凡的歲月裡期盼著美好,但是卻忘記了其實我們擁有著的才是幸福,因此,人總是不珍惜眼前反而去要求更多。
  • 老祖宗忠告:人到五十,這三種「親人」不要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
    老祖宗忠告:人到五十,這三種「親人」不要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在中華大地上生活了百萬年的猿人子孫們,在與天地拼搏的漫長歲月裡發展為新人,並給他們億萬的後裔留下來了1份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俗語便是當中其一!
  • 人到中年,特別是上了五十歲的男人,就不要再「折騰」這3件事了
    且不說,上了年紀的人,體力精力都趕不上年輕人,心態上也不及年輕人謙恭,總覺得自己是上了年紀的人了,他人該尊重自己,就算出去幹事創業,也難免放不下身段,丟不起面子。畢竟,一個五十歲才出發的人,人們不會稱讚他年輕力壯,也不會表揚他老驥伏櫪,只會說他「瞎折騰」。
  • 80歲老人說:人過五十,還在為這幾件事瞎忙活的,晚年難逃苦命
    老人語重心長的說道:「已經奮鬥了大半輩子,我們每個人都嚮往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子孫滿堂,吃穿不愁,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種種花,下下象棋。其實想要安享晚年很簡單,我們只有把晚年需要操心的事情,提前安排好,才能享受清閒的晚年時光啊。尤其是人到五十的時候,如果還在為了這些事情瞎忙活的,晚年註定難逃苦命。」
  • 人到了一定年紀,要記住這幾句話,晚年才不會活得悽涼!
    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做錯事或者說錯話的時候,總會有這麼一群人會說,現在還小,以後大了就會明白等等。因此對於犯錯的人來講,如果一直冥頑不靈的話,就會導致他們一直犯錯,他們壓根就不會長大。包括這些犯錯的人,他們也會因為不明白這些道理,得罪了人,以後的生活也不會很好。因此,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要記住這幾句話,晚年才不會活得悽涼!
  • 人,一定要大氣!大氣才有大格局(醒腦好文)
    說白了就是,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01.人生除了生和死,其他的都是小事。所以做人,不能太小氣,要學會大氣!豐子愷說過這麼一句話:「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五十,不要和這三種人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
    所以,老祖宗在《智囊全集》中告誡後人:「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意思就是人到五十,不要和三種人來往,躲得越遠越好!到底是哪三種人?一起來看看。二、貪財之人人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奮鬥了大半輩子,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積蓄,此時,兒女也都長大成人,可以養活自己,因此對於五十多歲的人來說,基本上實現了財務自由。
  • 20歲美女嫁給50歲傻子,婚後助傻子當上總統,晚年卻過得悽涼
    20歲美女嫁給50歲傻子,婚後助傻子當上總統,晚年卻過得悽涼文|小楠趣談以前,結婚都是父母說了算,因為那時候的思想很傳統,現在都流行自由戀愛。不過今天小編就要來給大家講講民國時期的一樁婚事。一個剛二十歲的大家閨秀居然嫁給了一個五十歲的老頭子,還是個傻子。沒想到的是這個女人在結婚之後還幫助她的丈夫成為了總統,然而還是逃不過男人喜新厭舊的戲碼,她的晚年可以說是非常的悽涼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