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歲,我沒有存款,忙忙碌碌卻很窮

2020-12-14 虎嗅APP

虎嗅註:無論是戚薇主演的《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後來的《上海女子圖鑑》,又或者是日本的《東京女子圖鑑》都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奮鬥的人生不會過的太差。然而屢次上熱搜的「隱形貧困人口」等詞表面自我戲謔的同時,更多的展現了當下年輕人的焦慮,每天勤勤懇懇、努力工作卻離真正的財務自由十萬八千裡。總結一下,這篇文章還可以有一個名字:「窮忙族圖鑑」,只是這次的圖鑑結果又會怎樣呢?

本文轉自,作者:夏雪宜。虎嗅網獲授權轉載。

前幾天,「 27 歲,我沒有存款」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很多網友摸著胸口,在手機屏幕上敲下「扎心」二字。

從 18 年第一紮「隱形貧困人口」到第 N 扎「 27 歲,我沒有存款」,評論和轉發裡出現頻率最高的都是「說的就是我」。表面上,這些話題頗有種邊吃飯,邊跟好基友有意無意調侃自己財務狀況的感覺。其實,背後是全球年輕人壓力變大的趨勢。

電影《路過未來》

今年大學應屆畢業生數量達到 800 多萬人,再次刷新紀錄。而過半應屆生拋棄了相愛相殺四年的專業,一頭扎進別的行業,找到了工作。

香港和臺灣的年輕人也不好過。2016 年的香港,15 至 24 歲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是 9266 元人民幣,是全香港工作人口每月收入中位數的 70 % 。與五年前相比,青年每月到手的錢多了 34% ,漲幅也抵抗住了通脹率,但是仍逃不出房地產的魔爪,當年香港樓價漲了 52% 。

在臺灣,一半年輕人(20 歲至 34 歲)每月拿不到 3 萬新臺幣,應屆畢業生平均工資是 2.3 萬新臺幣。而吃喝拉撒睡,再加上其他各種費用,每個月怎麼著也得花出去 2.1 萬新臺幣。如果生活在臺北,每個月口袋裡至少得有 2.8 萬新臺幣。

英國的年輕人也正在扎心中。2008 年至 2017 年,英國 16 到 35 歲年輕人的工資下跌了 12% — 15% 。

與傳說中「美國小孩一到 18 歲就被趕出家門」不同,如今 18 到 34 歲的美國人越來越多地「賴」在家裡不走。在 1975 年,57% 的年輕人和伴侶住在一起,只有 26% 和父母住在一起。而到了 2016 年,只有 27% 的年輕人和伴侶住在一起。

千禧一代與父母一起住比例圖

環顧地球一圈,全世界的年輕人仿佛都活得不如以前的年輕人。根據世界最大的傳播集團、奧美的東家 WPP 發布的市場調查,千禧一代中的 23% 對未來財務表示悲觀,財務情況成為青年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 27 歲,我沒有存款」剛過去,一條「可以罵中年人」的職場潛規則又開始扎中年人的心。

有網友給這個段子寫了個續集:中年人回去給年輕人漲房租。說不幹就不幹的年輕人終有一天會變成隨意被責罵的中年人。一個段子把年輕人和中年人的困境串在了一起。而串起兩代人的那根線,是忙忙碌碌卻沒錢。

窮忙族原指那些整日奔波勞動,卻始終處於貧困線之下的人。之後,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成為窮忙一族的條件逐漸放寬:每周工作時間低於平均工時的三分之二、收入低於全體平均 60% 。這個定義又逐漸發展成「每天勤勤懇懇、努力工作卻離真正的財務自由十萬八千裡」。現在,窮忙族年輕化是不可阻擋的全球風暴。

總是在發現問題、記錄問題的 NHK 怎能放過這一展現社會另一面的好機會?窮忙族剛出現時,NHK 針對日本的情況,拍了一套與窮忙族有關的紀錄片。

《日本的窮忙族 1:勞而固窮》記錄日本不同年齡段窮忙族的生活狀態。節目播出後,NHK 收到一千四百多封觀眾來信,創下記錄。當時,雖然「窮忙族」成了最令日本人害怕的詞彙,但也成為能聊上三天三夜的話題。

半年後,NHK 拍了《日本的窮忙族 2:靠努力就能脫貧嗎》,拿下當年「日本年度新聞協會獎」。獲獎評語是:

通過那些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享受富裕生活的人們,以細膩的影像傳達現代社會的另一面,讓窮忙族為社會大眾所熟知,實為優秀之調查報導。

日本經歷了錢多到怎麼都花不完的「平成景氣」後,從 1992 年開始了「失去的十年」,一大批企業經營困難甚至破產,全國地價下跌得慘不忍睹。2000 年後,日本的經濟雖然有所恢復,但是「失落的十年」留下的陰影一直籠罩著這個島國,80 年代要建成科技烏託邦的「日本夢」越來越不可能。

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企業為了削減人事費用,開始不招正式工甚至解僱原來的正式工。2006 年,「窮忙族」一詞在日本出現。當時,窮忙族家庭已經達到四百多萬個,他們約佔日本家庭的十分之一。假設每個家庭都是三口之家,那麼日本大約有一千二百萬窮忙族。

《窮忙族 1》一開始就對準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青年來到東京一家職業介紹所找工作。這家公司主要介紹建築工地等計日零工,聚集了九千多名無固定職業的年輕人。

節目組在這裡找到了想工作,卻怎麼都找不到工作的小山良人。高中畢業那年,小山趕上了泡沫經濟破滅,沒能繼續讀大學,他開始了打工生活。曾在一家工廠工作了三年,跑了七家位於不同城市的工廠,但仍然沒有安全感,時刻做著被解僱的準備。

四年前,他從小鎮來到東京,一直沒有找到正式工作。找不到工作的他花完了所有的積蓄,開始了睡大街的生活。

睡大街的生活就像個魔咒,一旦開啟就無法停止。面試的人一聽他沒有固定住所,就拒絕他。最後,小山找到了洗車的工作。一份零工遠遠不能滿足小山日常生活和留下點錢存起來的願望,他同時又在便利店做零工。為了能存點錢,他睡在廢棄紙箱裡。

《窮忙族 1》展現了隱藏在這個新社會階級背後的很多問題,比如小城鎮支柱產業整體垮掉,留在小鎮的老人勉強維持生活,青年有可能成為新的窮忙族;無子女的老人為了給老伴攢棺材本而打零工、收垃圾。而 NHK 關注的重點是:窮忙族的下一代很有可能繼續成為窮忙族。紀錄片的創作者把這一問題叫做「被剝奪了未來的孩子們」

50 歲的山田鐵男是兩個兒子的父親,五年前因公司營業不好,他被解僱。拍攝紀錄片時,他一天要在三家不同的加油站打工。上過大學的他心裡只有給兩個兒子攢大學學費這一件事。以前做正式工的時候,年收入超過 600 萬日元;被解僱後,打三份工,一周四天幹計時工資最高的深夜工作,加油加到早上 9 點,年收入 260 萬日元。

幹晚班的那幾天,山田鐵男早晨 9 點回到家,孩子們已經出門。他想找一份白天的工作,好多點時間陪孩子,可是已經 50 歲的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他的大兒子曾經想上大學讀法律,然後當個律師,但逐漸意識到這個夢想有點難以實現。

孩子一句「不可能了,放棄」刺痛了所有看這部紀錄片的觀眾。大兒子後面的幾句話讓人暫時失憶,忘記那些冰冷的經濟數字:「父親工作很辛苦,要是父親說去吧,沒關係,那我就去上大學。能上的話當然想上。」

《窮忙族 1》播出後,女性觀眾給節目組寫信,感謝節目組讓她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窮忙族 2》開始關注女性貧困。在當時的日本,一半女性職工是非正式員工。女性職工裡最「危險」的就是單身媽媽。因單身媽媽可能會提前下班、經常請假,企業把她們列入了黑名單。

福島縣的單身媽媽鈴木早晚打兩份工,她總是把工資分成房租、水電、學費、食品費等,裝進不同的信封。鈴木小姐曾想考護士證,但是了解到需要到專業學校學習一段時間,有兩個孩子等著她照顧,她不得不放棄。沒錢去遊樂場,鈴木只能領著孩子逛一年一度的秋祭,用秋祭來代替遊樂場。鏡頭下,兩個孩子開心地吃著小吃。那年的秋祭,鈴木女士準備了三千日元(182 元人民幣)。

之後,鏡頭對準了一位 23 歲的單身女性。丘小姐原本在小鎮公立醫院的餐廳工作,後來醫院把餐廳包給了一家公司,她也被迫「賣給」了公司。不僅之前的福利沒有了,而且工資少了很多,每天工作八小時,月薪八萬日元。而當時日本高中畢業生的平均工資是十六萬日元。

丘小姐所在的地方是個農業小鎮,女性就業機會更少。她想去大城市,一邊學畫畫,一邊掙錢,但是她和妹妹一起撐起整個家,兩個人不能有停下來不掙錢的時刻。對於丘小姐來說,去大城市只是個甜蜜又苦澀的夢。

《窮忙族 2》結束一年後,NHK 拍了《窮忙族 3:解決之道》。節目組去國外採訪窮忙族,向其他國家取經。不管在哪個國家,窮忙族似乎都被貼上了「不努力」「不勤奮」「活該」的標籤,他們中的一些人確實是在為年輕時沒有受到好的教育而受罰,為年輕時愛的衝動、剛成人就生下孩子買單;但一些人的貧窮是從天而降,防不勝防,還沒成人就失去父母、年過半百碰上公司裁員。

窮忙族窮的原因不同,但都在努力地生活,為了自己或者為了家人。錢不能成為評價人的試卷。窮忙族的問題用紀錄片裡的這句話來總結再合適不過了——「長期處於窮忙族狀態,將會失去和社會的關聯、工作欲望,甚至會失去作為人的自尊心。」

窮忙族劇組在美國採訪了《時代》雜誌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她寫了很多關於美國底層生活的暢銷書。快 60 歲時,她隱藏起博士、記者、作家這些身份,化身在大學輟學,中年離異,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窮忙族,到 6 個城市打工。走完六個城市,她寫下了「臥底文學」《我在底層的生活》,記錄下了一個「即使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個身體健康的單身人士也幾乎無法靠眉間流下的汗水養活自己」的故事。

其實,這麼操作的鼻祖是喬治·歐威爾。除了《一九八四》和《動物莊園》,奧威爾還寫過一本被艾略特退稿的《巴黎倫敦落魄記》。1927 年,奧威爾為了寫作,放棄在緬甸當警察的好工作,回到倫敦。在倫敦,他 cosplay 成流浪漢,寫了半本《巴黎倫敦落魄記》;一年後搬到法國,家裡進了小偷,奧威爾一下子陷入貧困。一半為了生活,一半為了收集素材,他開始在法國餐廳刷盤子。這段經歷成就了《巴黎倫敦落魄記》的下半本。

奧威爾在這本書裡,寫下了很多與「窮忙族」有關的金句:

貧窮也回贈了你一樣東西:完全不再想以後的事。我們發現,我們並不是這個繁華世界裡的富裕公民,而只不過是一群薪水微薄的窮工人,活得很辛苦,現在又喝得醉醺醺的,真是悲慘。真正值得同情的是那些從一開始就處於社會低端,只憑藉一個空空如也的大腦面對貧窮的人。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會因為骨子裡的勞動本能而想要勞動,這種願望更勝於想到得到報酬。

奧威爾躺在破旅館隔間裡,看到「在床上方的牆上,一對成 S 形的臭蟲不緊不慢地爬到牆的另一方」;看到洗臉水上漂浮的黑色泡沫,惡狠狠地說一句「再也不想洗了」,轉身離開旅館去上班;洗著碗,配著譁啦啦的水聲說了一句:「大致來說,你點的菜越貴,就意味著你越有可能吃到更多的汗和口水」;為了兌現與一個騙子老闆的約定,差點丟掉了唯一的洗碗工作……

via yunchtime

奧威爾只描述、記錄,很少評價,也沒有給出什麼解決貧窮的辦法,可是他真實又幽默的文字似乎給窮忙族提供了一個生存之道:在洗碗中找快樂,並活下去。

要是你真心喜歡這種生活,不論是窮還是富,日子都是一樣的。你仍可以寫你的書,堅持你的觀點,你只需這樣想就行了。「我此時成了一個自由的人,」你只需這樣想就行了。

在故事結尾,奧威爾寫到:

如果哪一天你身無分文了,等待著你的就是這樣一個世界。早晚有一天,我會更想深入地探究這個世界,會想去認識像馬裡奧、帕迪和乞丐比爾這樣的人,不是泛泛之交,而是更深入地了解;我想弄明白洗碗工、流浪漢和露宿在河堤一帶人們內心深入的真實想法。目前我覺得我對於貧窮的認識僅僅只是皮毛而已。不過,我還是可以指出一兩點我從這段艱苦經歷中學到的東西。我再也不會認為所有的流浪漢都是醺酒的無賴,不再因為給了乞丐一個便士而指望他對我表示感謝,不再因為看到失業者的無精打採而吃驚……不再拒絕接一份傳單,也不再去高檔的餐廳就餐。這就是個開始。

奧威爾這段話和《了不起的蓋茨比》開頭在冥冥之中對上了暗號:

在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這兩本書或許能給那些用「佛系」「隱形貧困人口」「窮忙」來自嘲的年輕人指條道兒。

信息來源:2018 高校應屆生就業報告:起薪約漲 5% ,本科 4500 元,澎湃新聞,何利權臺灣 7 月職位薪資調查統計結果2016 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青年

本文轉自,作者:夏雪宜。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這麼大的太陽,每天上班還要生一堆悶氣

誰不需要一個「職場保命利器」

懟天懟地懟到戲精昏過去

穿上這件「職場內心戲系列T恤」

老闆想批評你都得三思而後行

相關焦點

  • 今日話題:27歲,你有多少存款?能在南京買什麼樣房子?
    看到這裡,想到最近微博上很火的一個話題「27歲,你有多少存款?」網上很多人回覆:27歲,我沒有存款,又如何?是的,27歲,因為沒有存款,因為沒有愛人,頓覺手足無措,慌亂不已。
  • 網友靈魂答覆:我沒有存款
    深圳人均存款出爐:12+w居廣東首位深圳市住戶人均存款121745元,位居廣東省第一位,果然還是會賺錢的深圳人硬氣一點。在廣東省內深圳排名不僅遙遙領先,且遠超全省平均值接近2倍!不過還有人直言,存款是個什麼東西,「深圳打工者不配擁有存款」,「我什麼時候有過6位數的存款」。
  • 27歲 如何從「窮忙族」脫坑
    當吃瓜群眾發現微博熱搜裡和自己最切身相關的事情居然是一句「27 歲,我沒有存款」時,颱風過境時的透心涼再一次湧現。年初,隱形貧困人口的流行,徹底揭開了在城市中生活的年輕人的財務狀況。虎撲步行街有句經典調侃,願JRS都有30萬以上年收入。
  • 三十歲的男人,到底應該有多少存款?
    這位姑娘給出的理由更是令人滿意:三十歲的男人應該結婚了,就算沒有結婚,也應該打算結婚,既然打算結婚,買個房子也要一百萬吧!這是最低了吧?!不錯,算是最低了......不過網友的回覆還是有理有據,活該我窮......當然,也有網友認為視頻作者明顯不會弄東西,除了醜化女性還有什麼作用,也沒有能夠更加深入挖下去的東西,就不說以偏概全吧,起碼一點內涵沒有!那麼根據這個網友的觀點,小鮑找到了去年二更的視頻,視頻主題也是關於三十歲男人應該有多少資產,對比上文的視頻,採訪對象信息更加詳細。
  • 當代年輕人到底該不該「精緻窮」?
    反正我是忙忙碌碌一整年,快到年底了,依然很窮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精緻窮」逐漸成為這屆年輕人的主流生活方式。關於「精緻窮」,網上的解釋是這樣的:說到「精緻窮」的生活方式,最近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30歲的女人,沒有存款,每天還過著「精緻窮」的生活,生活不將就,甚至還對愛情保留著天真浪漫的觀念想法。
  • 「你30歲了存款不到30萬,我看不上」:女人嫌男人窮到底錯哪了?
    宋瑤已經29歲了,但她一直沒有遇到可以結婚的對象,她的父母非常著急,擔心她過了30歲就真的很難再嫁出去,所以這兩年不斷給宋瑤介紹相親對象。 因為是親戚介紹的相親對象,宋瑤還是比較信任家裡人的安排,一開始還以為男生已經買房了,收入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可是後來宋瑤才知道,男生已經30歲了,連30萬存款都沒有。 如今結婚用的婚房,是父母給的首付,之後男生還要自己還房貸,男生只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個月的工資最多只有6000多塊。
  • 杜甫:我30 歲了,沒房沒車,忙忙碌碌依然很窮
    》&34;別看我今天落榜了,以後我就是主峰,你們只是小山包!05眾所周知,杜甫沒有李白的粗獷,也沒有王維的顏值,也就沒有玉真公主那樣的貴人加持,眼看著機會一個個溜走。一眨眼過了40歲,仍然一事無成,時間都去哪兒啦?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偶爾,他也鬧點情緒,懷疑儒學——&34;&34;沒辦法了!
  • 25歲男生該有多少存款?來看她們怎麼說
    但總體我們可以得出,如今的一個25歲的男人,他幾乎不可能有太多的存款。01第一個採訪的女生她叫瑤瑤,現在已經27歲了,她生活在上海,當問到她一個25歲的男生應該有多少存款時她的回答很堅定,說至少100萬。
  • 25歲左右的人有多少存款才不焦慮?心理學家:男女差別很大
    雖然沒有步入大學,但是在20出頭甚至十幾歲的年紀便步入了社會,這種情況的人到了25歲基本上已經工作了六七年。 長時間的工作,如果在市內不需要租房,至少也有五萬左右的存款了。如果涉及到技工、軟體行業,存款甚至會更多。
  • 35歲的大齡剩女有多少存款才算正常?如果她沒有存款你會娶她嗎?
    您認為一個35歲的大齡剩女應該有多少存款才算正常呢?圖文無關接下來我們先看一下幾位網友的觀點:@楊梁琳我認為35歲的女人存款應該在不能一線城市來說,就拿二三線城市,每個月8000塊錢算是中等水平,35歲的人應該也不會是初級員工,所以應該不會低於這個工資水平。如果一個女孩在35歲的時候還是一無所有,沒車沒房、沒存款,那我只能說你危險了!@李健康大齡剩女為什麼會剩下呢?
  • 要求25歲的男生存款有50萬算苛刻嗎?你敢問,我就敢答
    這幾天刷知乎,發現這個有趣的問題:要求25歲的男生存款有50萬算苛刻嗎?我刷了一下排在前面的回覆,發現很多人都在做情緒性輸出,都在痛罵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這樣的回答,看了再多,對於問題解決,並沒有任何作用。我嘗試著說點不一樣的吧。正常的情況下,大多數情況下,是不行的。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可以說不苛刻。
  • 現在30歲的年輕人,有多少存款才正常?
    如圖,這是一份網上流傳的2019年存款對照表。表上的存款和汽車顯然超過了絕大多數30歲人的現狀。對於一個30歲的人而言,不能簡單的用存款的多少來衡量他的社會地位。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今天,財富的展現形式不僅僅是存款,還有房產、車子、金融投資。我們看看這幾個真實的例子,他們都處於30歲這個尷尬的年紀。一、存款五萬張琳,北京工作,月收入1萬。
  • 30歲還沒有結婚的女人,到底有多少存款?看看她們自己怎麼說
    30歲還沒有結婚的女人,到底有多少存款?看看她們自己怎麼說(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那麼30歲還沒有結婚的女人,到底有多少存款?看看她們自己怎麼說:1、我們單位,30左右女性,未婚的,別說存款了,一般是信用卡或是螞蟻借唄透支狀態。有相親處對象的話,第一要求幫還信用卡。2、存款2萬,大學畢業24歲,六年掙不到多少。
  • 32歲相親女:你30歲連100萬存款都沒有,一輩子打光棍吧
    導讀:32歲相親女對我說:「你30歲連100萬存款都沒有, 一輩子打光棍吧!」 1、你應該懟回去:我有車有房有存款的我還會單身?我還會要個相親對象?我還會要個大齡剩女? 2、這小夥子其實條件很不錯了好麼。30歲,房有了(雖然還有20萬貸款),邁騰車起碼20多萬,年入10萬+,超過大部分這個年紀的小夥子了吧。
  • 如何避免成為又窮、又忙的窮忙族?
    看起來忙忙碌碌,可是手頭上的錢還是很少。看著城市中越漲越高的房價,甚至家鄉五線小城市的房價也在蹭蹭上漲,心有餘而力不足。每天忙忙碌碌,為了生存,忙到沒時間生活。為什麼會成為窮忙族第一種窮忙,忙忙碌碌,沒有一個清晰的自我發展規劃。
  • 25歲的男人該有多少存款?這些女孩的答案扎心了,網友:過於真實
    有的說,但凡有錢,你以為我會害怕沒有女朋友?有的說,窮的時候遇到愛情,分手後無縫銜接,這就是愛情。還有的說,愛情本來就是強者間的風花雪月,而不是弱者間的苦大情深。我哥們開始覺得自己錯了,他告訴我說自己不怕窮,也不怕遇不到愛情,但最怕的就是現在——在最窮的時候遇到了愛情!或許對方不介意一起吃苦,但他自己很介意,尤其是聽到女朋友和閨蜜電話聊天說的那些話,句句都在扎心。
  • 27歲外國窮小子「入贅」,軟飯吃得嘎嘣脆
    其實不然,向來都沒有「地域黑」這麼一說。他們在為愛自由抗爭的同時,這些神話也恰好成為了文人墨客的筆下之寵。「化蝶翩翩飛的梁祝」,作為中國古代漢族的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相愛卻不能廝守終生,到最後雙雙殉情、化蝶飛舞的故事感人至深。在梁祝之鄉浙江也有這麼一段愛情佳話,那就是美國27歲窮小子安德利,倒插門0彩禮「嫁」中國女孩兒的故事。
  • 女人30歲之前應該有多少存款?這或許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在知乎看到一個帖子,問女生30歲之前賺到多少錢才能有安全感?提問者說她爸爸在四線城市有個小樓房,媽媽存款2萬元。自己大學畢業後月薪3萬多,每月給媽媽1萬。現在工作一年雖存了7萬,但由於家底不厚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問95年女生30歲之前賺多少錢才有安全感?
  • SpeXial正式脫貧 偉晉公開存款:終於破百萬
    SpeXial偉晉這年來苦盡甘來,27日出席活動,透露存款已破7位數,終於存到第一桶金,一邊暗爽一邊開玩笑問經紀人:「這應該可以講吧?還是我們還要繼續裝窮?」偉晉去年拍攝《終極一班5》酬勞不少,存款因此大躍進,終於脫貧。偉晉今年即將入伍,服11個月的替代役,「老實說,是滿擔心會被大家忘記,現在手上的工作也都會暫停,主持《娛樂百分百》當然希望是可以留職停薪,至於會不會被取代,我是看得比較開,順其自然,只怕存款花太兇。」
  • 忙忙碌碌又一天,儘管沒掙幾個錢
    「忙忙碌碌又一天,儘管沒掙幾個錢。」這就是生活事實,你所有的付出,都感覺和收入不對等;你所有的日子,都過得太充實。你忙什麼呢?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瞎忙。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很忙」變成了一個藉口。同學阿偉和我閒聊,一起坐在茶樓裡,東一句西一句,說了老半天。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阿偉在抱怨人生。他現在是一家小企業的工人,夜裡還做了一份兼職。忙忙碌碌像個陀螺,但是他還是負債纍纍。從老家出來混日子,也有七八年了,但在縣城買房子的時候,大部分錢都是借來的。他忙了七八年,又忙出了什麼名堂?沒有一官半職,沒有固定工資,沒有求財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