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不丁克是你的自由,但是觸碰到這一條,請你丁克

2021-01-13 愛人情感故事

最近發現關於丁克的文章幾乎總是大火。文章下面對於丁不丁克的評論也是熱火朝天,各有不同看法。

我看了評論,大約分為這幾個陣營。

一個論調是:丁克不丁克是人家的事,你們少管閒事。

另一種論調是:丁克族晚年悽慘,以後等老了生病,沒有孩子陪伴,甚至死了都沒有孩子在身邊送一送。

一種論調是丁克族瀟灑,自由,無拘無束追尋個人幸福。地球上的人那麼多,事情也紛繁複雜,我就不去製造人口添亂了。

有一種是嘲諷丁克的,說丁克的人就是一群自私者,光顧著自己的享受,不去傳承人類的火種,也不照顧父母的感受。

有一種是勸解型的。說小青年你們追潮流想丁克,現在是開心了,但是到了中年以後,心裡就會發生轉變了,但到時候可能身體的緣故,想生孩子都晚了,會後悔莫及。不如趁早轉變觀念,早早生娃,家裡面人也開心,爸媽也高興。

還有一種說沒有孩子,會覺得人生沒有奔頭,即使賺了大把的錢,也不知道該給誰,不知道將來為誰而活。

與之針鋒相對的一種說法,就是我賺的錢只給自己花,絕不生孩子,做孩子的奴隸。

除了以上這些觀點,其它的觀點都比較少。在這些少數觀點中,我最喜歡這一條:

「丁克幸不幸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有了孩子很幸福,覺得孩子是我生命力最重要的精神寄託,人生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有了方向,覺得即便自己老了離去,靈魂和生命也有了延續和傳承。而且,因為孩子,小家乃至我們的大家族更生機勃勃,家庭更和睦,夫妻更親密,且不會覺得時間久了乏味,因為孩子一天天在成長,她(他)每天都能給家庭帶來新的話題和歡笑。孩子就如同春天裡的青草、嫩芽、花朵,生機勃勃,充滿朝氣和生命力,讓人看著都心都柔軟萌化了。」

這個評論讓我心裡一震:對呀,我們怎麼沒有想到,丁克和不丁克的問題,孩子才是關鍵和中心。愛不愛孩子?才是決定要不要丁克的衡量標準。愛孩子的人肯定不是丁克一族。而不愛孩子的人或者是只想生下孩子但不想負責任的人,還不如丁克一生的好。

所以說對於丁克這種現象,我有三點看法:

第一點是上面這一種,厭煩孩子的,對孩子不想擔負責任的,怕孩子影響他的生活和人生的,我主張這種人把丁克堅持一輩子。

第二點是對被動丁克的看法。也有這麼一群人,由於種種原因,要不上孩子的。夫妻倆恩愛寧靜地攜手走過一生。不因為孩子的問題爭吵,更不會因為孩子而出軌。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尊敬。人生的機緣各種各樣,他們只不過是不巧遇到了其中一種罷了。

第三種是:對夫妻有一方因心理原因不願要孩子的看法。

以前我有一個表姐,是因為她出生的時候母親難產,深愛母親的父親,因此而責怪我的表姐,深深的怨恨著她,把她扔給了外婆撫養,前半生她都生活在父親的怨懟中。所以說我的表姐有這個心理創傷,不敢要孩子。第一任丈夫因為受不了她的這個心理,跟她離了婚。

第二任丈夫因為早知道這個事,但是還是愛著她,不去強迫他,只是慢慢的引導她。告訴她過去並不是參照物,沒有任何的對比的價值,也沒必要用今天的幸福為它來買單,每個人都會經歷過或多或少的痛楚,淡忘痛苦,面對未來,才是正確的人生觀。

後來我的表姐終於被感化,終於與丈夫產下了愛情的結晶。抱著孩子,她喜極而泣,才知道原來孩子是愛的本體,天真透明,純潔無瑕,無論我們受過多少傷,流過多少淚,都值得去愛。

因此要不要孩子只是因為愛,而不是因為別的因素。

所以我想告訴天下的所有人,當你擁抱孩子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擁抱著愛。

相關焦點

  • 丁克家族現在怎麼樣了?網友:其實就是不能生
    有一個女客戶,經常抱著一隻狗,跟她聊天才知道她是丁克,不過後來聽一個認識的人說,其實就是不能生丁克有利有弊,那是真自由啊!孩子身上所有的麻煩都避免了,想去哪旅遊就去哪旅遊,想啥時候回家就啥時候回家,也沒有老師找你的麻煩,除了上班天天睡到自然醒,等等等等說不完,弊端就是最重要的天倫之樂,別人家熱鬧非常,自己家冷冷清清,特別是住院的時候,別人家病床前兒孫噓寒問暖,自己兩口子大眼瞪小眼兒,老頭顫顫巍巍的推著老太太穿梭於檢查區,弊端也是太多了,丁克好不好呢,見仁見智罷了這不算事,最痛苦是心裡苦
  • 「一時丁克一時爽,一直丁克一直爽」丁克是個人自由,還是不負責?
    出名的丁克一族,比如有梁朝偉劉嘉玲夫妻,周潤發陳薈蓮夫妻,功成名就,卻無兒無女,一直被外界詬病。然而,丁克夫妻到底是個人自由,還是不負責任呢?02.之前從未想過身邊就有丁克夫妻,所以知道之後還是很感慨的。說實話我理解堂嫂,但也理解堂哥,這件事本身說不出誰的錯,只能說是造化弄人,鬧到了離婚的程度,這也讓我更加關注丁克夫妻。通過網友的私信,我也認識一些丁克夫妻,突然發現不同人,丁克的結果真的很大。
  • 「丁克一時爽,一直丁克一直爽」,那些選擇做丁克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當然,丁克並不是因為不能生育而無孩,有生育能力但是主動選擇不生育才能叫做丁克。 丁克概念這些年在社會上十分流行,不少夫妻,特別是年輕人都打算選擇這種婚姻模式,就為圖個輕鬆自在。 這的確是一個事實,聲孩子的痛苦就不用多說了,帶孩子有多麻煩所有人也都清楚。
  • 對「等你老了怎麼辦啊」高智商丁克的回答獲得了無數讚譽
    巧合的是,我的最喜歡專欄作家連嶽先生也是一個堅定的丁克家庭,我記得他寫了一篇關於養兒防老的文章,內容是:養兒防老,這是家庭的基本功能,將永遠存在。一位粉絲在一條消息「連叔,那你怎麼辦啊」,連嶽先生中回復了這樣一句話,並收到了無數的讚美「我有錢啊」。這句話讓許多的粉絲留言大喊「簡直不要太霸氣」!
  • 青旅也談:關於丁克一族,你了解多少?
    姐姐白天跟青旅的活動進山了,那天上午我就收到過姐姐一條信息,"車上有個小哥哥很帥,也是深圳的"晚上姐姐回來,就是跟我聊的這個,"那個小哥哥真的很帥,96的,明天就回深圳了"姐姐躍躍欲試、目光炯炯望著我,我無奈回應,"不是吧,這會你就改行做媒婆了?
  • 選擇丁克的家庭,後來過得怎麼樣?看完後你還想做丁克家族嗎?
    記得20年前有很多的家庭選擇了丁克,還有獨生子女。還有一些人在適合的年齡沒有結婚生子,也就選擇了做丁克。他們想的應該是養了孩子,經濟壓力大,自己過的話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有了孩子還要給孩子換一筆開銷還不如兩個人平平淡淡的過完這一輩子。
  • 最早一批「丁克」家族,現在過得怎麼樣?他們後悔了嗎?
    ,到現在的結婚自由,婚配自由,這都是我們人性的自由靈魂在釋放,但是有些人會說,婚姻還是捆綁著的,就比如說:「結了婚就要催生,生了娃就要二胎,這也是一種無形的捆綁啊」這也就是讓很多嚮往結婚的年輕人望而卻步的原因吧。
  • 首批女丁克晚年唏噓:為啥沒有後悔藥
    我的朋友經常會在群裡曬外孫、孫子,說孩子帶到七八歲就知道疼人了,幫你端茶倒水,給你剝塊糖,在飯桌上還會貼心地給你夾菜。別說外孫了,我連帶自己的孩子帶來的成就感都沒體驗過,心裡很羨慕。除了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內心也覺得十分對不起自己的老公。
  • 50歲丁克夫妻提醒年輕夫妻:丁克是條不歸路,先別著急做決定
    只要是你自己認定的事情,可能別人都勸說不了你。 你覺得這樣做很瀟灑,無所謂啊,只要你覺得瀟灑就行了。不過有些人是這樣決定的,卻堅持不了多久,主要就是受到了外界的幹擾。 就拿做丁克夫妻這件事情來說吧,有些人就是心甘情願地,有些人可能是有生理缺陷,算是被迫的。
  • 「丁克」家庭的酸甜苦辣:「最怕一個人走了,另一個人悽慘」
    文/墨花丁克家庭,一般指夫妻雙方都有收入,屬於工薪階層,但沒有孩子。上世紀80年代,「丁克」這一概念傳入中國,如今已經過去30多年,中國的第一批「丁克」家族已經步入中年階段,他們現在過得好嗎?有沒有因為沒有孩子而後悔不已?他們是如何安排自己的養老的?
  • 丁克大潮下拒絕生育的年輕一代
    以至於當這部分年輕人越來越多時讓很多長輩驚愕不已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的問號他們為什麼要這樣?人們對於自身所無法理解的奇怪現象向來有著強烈的興趣,於是我在《知乎》上搜索「丁克」一詞,試圖找到造成丁克這一社會現象的內在原因——營銷號的丁克宣傳海報01丁克正被大眾認可
  • 「我們不生孩子了,要當丁克」,長輩的一席話,讓夫妻陷入沉思
    近些年丁克因其不受牽絆,純粹自由等特質,受到越來越多高品質生活人群的推崇,像李健夫婦、梁朝偉劉嘉玲夫婦、葛優夫婦、張衛健夫婦等,都是堅定不移的丁克一族。但普通人要想成為丁克,首先還要過父母這一關。接下來,婆婆問了小瑤三個問題,說她只要在認真考慮過這三個問題後還要做丁克,那就由著他們。可小瑤在聽完婆婆的問題後,卻陷入了糾結,本來堅定不要孩子的心,也開始一點點動搖瓦解,因為婆婆提出的三個問題,精準戳中了她的軟肋。普通人想做丁克,不可迴避這三個問題,你是否都可以堅定地說「能」?
  • 結婚與「丁克」都不算什麼,不讓人生失控才是真本事
    看她和老公的生活,總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慢時光感覺,而在這背後,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丁克族」。有人會說:都丁克了,當然有錢啊!的確,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丁克」到底是怎樣的。「丁克」,是什麼?但是同時,「丁克」還需要具備一些條件,比如雙方都有收入,沒有孩子,無論是主觀上選擇不生育,還是因為客觀原因接受不生育這件事,都可以稱為「丁克」。在講述「丁克一族」的影視劇《夫妻那些事》中有提到這樣的解釋:所謂鐵丁就是不要孩子,也不要寵物,就倆人一起過。白丁,是過了一段丁克,後來又要了孩子,所以白丁了。
  • 首批80後「丁克家庭」即將步入晚年,他們無兒女,如今靠啥生活?
    引言由此我們可以得知,丁克就是有能力生孩子但是不選擇生孩子。不生育,就代表著沒有孩子,丁克人群在我們傳統觀念裡似乎是「大逆不道」的存在,因為在傳統觀念中,多子才能多福,不能斷了香火,兩種觀念的碰撞經常產生激烈的火花,丁克人群也備受質疑。
  • 丁克,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到底是極度自私,還是活的太明白
    最近,關於楊麗萍的一條評論:「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不生孩子」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失敗」?
  • 丁克一族,都在透支著自己的幸福
    最近看《安家》宋老師夫婦賣房子的這段,感觸很深,老夫妻兩個伉儷情深,江奶奶想要賣房子就只想給老伴治病,哪怕是只能給他續命,她只想能跟宋老師在一起,因為她只有他。他們沒有孩子,彼此相互依靠。好多丁克家庭也許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給年老以後的自己做好了打算,可是世事難料,多年的以後你在醫院的病床上躺著,守在你床邊的人,心裡盤算的是,你閉眼以後,如何瓜分你的遺產。很多的丁克家庭,年輕的時候可能活的很瀟灑快活,沒有孩子的拖累,沒有養孩子的煩惱,享受著快樂的二人世界。
  • 「我的子宮,我做主」:面對嘲諷,40歲丁克女子霸氣回應
    她反抗最激烈的一次是,身邊的幾個朋友,相識十幾年的閨蜜,對她的丁克指指點點,甚至說:你不生孩子,是你這一生的悲哀。 她回懟了閨蜜說:我的子宮我自己做主,跟你們有什麼關係呢?你們願意生幾個,就生幾個,不要把你們的觀念用在我身上。
  • 聽聽堅持丁克的康輝怎麼說,你就明白了
    兩人結婚二十多年來,相互扶持,但是沒有孩子始終是個缺憾。馮遠徵曾經就在節目中說過,人生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那就留著這個遺憾吧。看似看淡了不要孩子這件事情,其實內心充滿了無奈,畢竟身體的生理條件已經不允許要孩子,就只能被迫接受現實。堅持10年丁克的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騫,也曾經是丁克一族,結婚十年一直都沒有要孩子。
  • 說好一起丁克,你卻背著我生娃,爾冬陞與前妻約定丁克,轉身生女
    而在這些人中,有人是真的想丁克,有的非自願成為丁克,但有的人卻是「假丁克」~爾冬陞與前妻約定丁克,轉身與別人生下女兒《演員請就位》讓爾冬陞又火了起來,節目中的表現和導出的作品,都受到了大家的喜愛。雖然爾導的事業功成名就,但在情感方面卻是真的渣,套用一句特別流行話:「說好一起丁克,你卻背著我生娃!」不得不說,丁克最後成全了爾冬陞,卻坑了羅曉文。
  • 李健直言不要孩子:沒必要延續基因,丁克爭議究竟孰勝孰負?
    當然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結婚生子,天經地義,你自己逍遙了,考慮過你父母想抱孫子嗎」,「太自私了,就是為了自己舒服自由,都像你這樣不生,人類終會瀕臨滅絕的」,「這是怕有了孩子不自由吧,都是藉口」!選擇丁克生活的人,原因有很多——「想要更多自由的時間」,「沒有信心能教養好小孩」,「覺得事業更重要」,「就是不想生孩子破壞現在的時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