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長鍾登華:將智能教育融入到教育現代化建設大局之中

2020-12-22 中國教育在線

3月19日下午,由教育部科技司組織召開的「智能教育戰略研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登華出席研討會並講話。教育部科技司、中國工程院二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及高校的30多位領導、專家參與本次研討會。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登華

針對人工智慧領域的快速發展及高校人工智慧推進情況,鍾部長分享了兩點體會。

第一點體會是目前高校人工智慧的發展態勢良好。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教育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部署,並於2018年4月制定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計劃》已印發近一年時間,在高校、教育系統、社會乃至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有效地推動了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

一方面,教育部加大了對高校人工智慧創新的支持力度。在「新工科」建設上,2018年教育部認定了612個「新工科」建設項目,其中人工智慧相關項目有57個。

在基礎研究領域,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了多個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科學中心,例如浙江大學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復旦大學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

在產學研合作方面,2018年教育部認定了多個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等。

另一方面,高校開展人工智慧創新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在學院及研究院建設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高校建設人工智慧學院31所,建設人工智慧研究院24所。

在本科專業設置上,2018年有38所高校申請設置「人工智慧」新專業,有108所高校申請設置「機器人工程」專業,有100所高校申請設置「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在學科設置上,約有50所高校把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納入「雙一流」建設方案,自主設置了相關二級學科。

但是高校人工智慧的發展仍有不足之處。

一是我國人工智慧領域原始創新能力與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二是我國的高端晶片、關鍵部件、高精度傳感器等關鍵核心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三是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數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高校要勇攀高峰,主動服務國家需求,圍繞上述問題和不足,開展有針對性的部署。

第二點體會是要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的推動作用。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要高度重視智能教育發展,加快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

利用智能技術支撐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構建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動力和有力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三通兩平臺」為抓手,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各方面指標都實現了倍增。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超級計算、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驅動下,人工智慧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自主操控的新特徵。

這將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將推動社會經濟各領域從數位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也將為教育發展帶來巨大變革,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充分研究、提前研判。

為更好推動智能教育的發展,鍾部長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要進一步推動智能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的目標,並對建設智能化校園、創新教育服務業態、推進教育治理方式變革等進行部署。既明確了目標和時間,又對加快信息化時代的教育變革提出要求。

要把智能教育工作融入到教育現代化建設這個大局之中,以支撐服務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2035年為關鍵時間節點,謀劃智能教育更快發展。

第二,要進一步明確智能教育的具體任務。

智能教育涉及發展戰略、標準規範,以及人工智慧技術與教育環境、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管理、教育評價、教育科研的融合等諸多方面內容。只有理清智能教育的理念和發展手段,才能更加明確地落實具體任務。

第三,要進一步提出智能教育的諮詢建議。

希望通過智能教育戰略研究,把理論、技術與教育教學實際需求相融合,明確智能教育基礎科學、關鍵核心技術和典型示範應用等問題,提出智能教育諮詢建議,推動相關部門予以支持,引導更多科研人員參與智能教育研究,推動智能教育發展。

最後,鍾部長指出,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希望大家共同推動智能教育發展,使其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中發揮更大作用。

來源:中國教育網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全力實施教育2030目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 12月7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開幕。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一年以來,在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教育受到嚴重影響,各國政府和教育界奮力抗疫,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線上教育。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全力實施教育2030目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一年以來,在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教育受到嚴重影響,各國政府和教育界奮力抗疫,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線上教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陳寶生表示,面向新時代,中國將以改革為根本動力,全力實施教育2030目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
    二、堅定教育使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這深刻揭示了辦好教育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發展教育在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 「黑板周刊」教育部: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據了解,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指導下,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和運營的智能語言學習平臺。平臺利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國內外中文學習者,旨在建成中文學習的重要門戶,為學習者定製個性化學習方案,並進行實時的反饋指導,幫助學習者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 教育部副部長:「十四五」期間,教育科研工作應該這樣做
    [作者簡介] 田學軍,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北京 100816)[文章來源] 《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摘 要] 重視教育科研,是我們黨辦好教育的一項戰略舉措。2019年10月,教育部黨組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部署,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教育部專門就教育科研工作印發的第一個指導性文件。文件指出,教育科研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
  • 智能教育再掀熱議,艾賓浩斯助推產業升級
    (艾賓浩斯智能教育第二屆全國運營大會現場) 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凌強教授、艾賓浩斯智能教育董事長鄧亞、艾賓浩斯首席技術官楊衛東、艾賓浩斯營運長楊曉丹,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校長代表參加會議,共同分享經驗,謀劃未來。
  • 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2020年度深化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聯席會議召開
    11月19日,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2020年度深化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聯席會議在廣州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主持會議,廣東省副省長王曦在會上通報了廣東教育綜合改革和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建設情況。
  • 教育部部長強調教育現代化,噠噠英語以在線教育創新模式回應
    教育部部長強調教育現代化,噠噠英語以在線教育創新模式回應 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都為教育發展獻言獻策,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也在部長通道和其他採訪活動中,回應了不少教育熱點和難點問題
  • 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建社70周年"教育新傳媒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12月8日,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建社70周年「教育新傳媒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南京召開,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等領導出席會議並講話
  • 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地編制教育「十四五」規劃,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開好局、起好步,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我就報告這些,謝謝各位。續梅:謝謝劉昌亞司長,下面請任友群司長介紹教師隊伍建設的有關情況。
  •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著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點擊上方「安順教育網」關注我們2020年,市教育局堅持以「教育信息化2.0」為指引,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推動教育現代化,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師生信息素養雙提升為重點,緊扣「六新」,著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 教育部部長:以改革為根本動力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中國教育部部長:以改革為根本動力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7日在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表示,中國的教育發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存在不少短板、弱項,中國將以改革為根本動力
  • 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調研中國礦大「雙一流」建設
    12月9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一行來中國礦業大學,調研學校「雙一流」建設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情況。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忠波,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洪流,校長宋學鋒,徐州市副市長李燕等陪同調研。
  • 教育部長陳寶生:8個「著力」,全面推進高校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主持會議並作主題報告。陳寶生部長在會上強調了哪些內容?一起來看——陳寶生:堅持在大局下謀劃和推進高校科技工作,重點工作實現了新突破陳寶生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科技工作,教育部黨組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在大局下謀劃和推進高校科技工作,重點工作實現了新突破。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國教育學會|人工...
    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4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行業資深管理者、一線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科技行業人士出席會議,在線直播實時觀看人次超過640萬。中央電化教育館黨委副書記李萍在歡迎辭中指出,當前我國的信息化發展正處於戰略發展機遇期,機遇和挑戰並存。
  • 「AI智能教育」品牌英語趣配音,參加央視「雲生態·話未來」教育...
    (英語趣配音CEO譚美紅女士)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CEO譚美紅女士,攜「AI智能教育」品牌「英語趣配音」,參加了本次央視網舉辦的「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教育論壇。(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總督學顧問張天保)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總督學顧問張天保在教育論壇發表講話說:「2021年將是提高質量之年,改革創新之年,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論述為指導,以新的教育發展觀
  • ...教育部負責人就《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
    推進教育現代化,必須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從我國優秀教育傳統中汲取營養,積極吸收借鑑國際先進經驗,以新的發展理念和教育思想指導教育現代化。《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基本理念」單列一節,系統提出了八個「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即以德為先、全面發展、面向人人、終身學習、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發展、共建共享。這八大基本理念,遵循了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也順應了國際教育發展趨勢。
  • 教育部:發展更適合每個人的開放靈活教育
    智能時代,如何通過教育幫助人們培養新能力、駕馭新科技?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日前表示,迎接智能時代,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更公平包容、更適合每個人、更開放靈活的教育。   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陳寶生指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幫助每個人獲取駕馭新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   陳寶生表示,中國將以改革為根本動力,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_教育...
    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 教育部召開教育2020「收官」系列發布會:輟學學生動態清零
    藍鯨教育12月1日訊,今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教育2020「收官」系列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信息化建設情況。四是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新活力。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發布會現場,介紹了「十三五」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十三五期間,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規模不斷擴大,由「十二五」末期的1539萬人增長至現今的1732萬,增長了12.5%,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